中国气候中心:12月以来冷暖变化幅度非常大有过山车感觉

中国气候中心:12月以来冷暖变化幅度非常大有过山车感觉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指出,12月以来冷暖变化幅度非常大,有过山车的感觉。综合中新网和路透社报道,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星期五(12月29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12月以来,截至28日,全国平均气温是负2.8摄氏度,接近常年同期,但12月以来冷暖变化幅度非常大,有过山车的感觉,冷暖转换非常急剧。从成因来说,12月份最强的寒潮和最强冷空气,主要是欧亚中高纬环流呈现经向型特征,乌山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引导西伯利亚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在西北太平洋遭遇异常强大的高压,形成较长时间的对峙,冷空气主体控制中国中东部并深入华南,期间中国先后经历了一次全国强冷空气和一次全国型寒潮过程,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大规模寒潮席卷了中国多个省份,辽宁、山西等在过去几周都出现历史最低气温。路透社早前报道,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地球与观测研究所主任霍顿(BenjaminHorton)说,气候变化对极端炎热天气的影响显而易见,带来干旱、野火、热浪。“但大气层非常不稳定,你也会看到寒流,极地温度向下迁移到中纬度地区,导致前所未有的低温。”2023年12月29日9:15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济南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转为线上教学以应对寒潮

济南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转为线上教学以应对寒潮为应对寒潮,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继倡导错峰上下班后,又宣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转为线上教学。“济南市教育局”公众号星期一(12月11日)发布通知,为保证学生安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星期一转为线上教学。目前有学生在校的寄宿制学校,加强管理做好学生学习和生活保障。济南市教育局要求,各级各学校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切换,确保“停课不停学”。同时也要做好寒潮天气下取暖保障及安全防范应对,加强师生安全教育,确保温暖安全过冬。受强冷空气影响,山东省星期天(10日)起出现寒潮、雨雪和大风天气。山东省气象台已于10日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气象部门预计,10日至12日,山东大部地区的过程降温幅度将在8℃至10℃,局部降温幅度达16℃以上;最低气温将出现在星期二(12日)早晨。2023年12月11日2:49PM

封面图片

月初30℃,月末大降温 今年到底会是冷冬还是暖冬啊?

月初30℃,月末大降温今年到底会是冷冬还是暖冬啊?图1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站点实况图(11月1日08时-16时)图211月3-7日全国过程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单位:℃)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那么究竟如何评判是冷冬还是暖冬?北方多地入冬偏晚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最新气候预测,今年冬季会是个暖冬吗?厄尔尼诺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偏暖≠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谁说了算?“冷不冷,看立冬”“今冬冷暖看霜降”……早年间,人们通过民间农谚来预判气候,以便合理安排农事。老祖宗的话,是长期农耕历史演化的结果。但绝对准确可靠吗?还真不一定。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冷冬/暖冬评判的是一整个冬季的冷暖状况,所以一时的冷暖并不能代表整个冬季的冷暖情况,大家不能通过一场寒潮或者一段时间偏暖就武断地下结论。其次,冬季偏冷/偏暖与冷冬/暖冬也不是一回事。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比平均状况偏高就可以说是偏暖,比平均气温偏低就是偏冷。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国家气候中心制定了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并于2008年正式颁布实施。《冷冬等级》国家标准也在2017年发布。冷冬/暖冬的判定都是用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作为判定的基本要素,通过冬季平均气温与其常年值的差值(距平)与标准差(描述序列偏离其平均状况的统计量)来判断。以暖冬为例,又分为单站暖冬和全国暖冬。当一个站点的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其标准差的0.43倍,定义为单站暖冬;全国暖冬采用全国范围内暖冬面积占全国有效面积的百分比(也称暖冬指数)来界定,暖冬指数≥50%,定义为全国暖冬。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作者提供)根据暖冬判定标准,1951年至2018年,我国共出现20个全国性暖冬年。不过,偏暖的年份并非都是暖冬年,而暖冬年气温距平也并非都比平均值偏高。比如2013年至2018年的6个冬季,气温距平都为正值,但只有2013、2014和2016年是暖冬;而1972年冬季气温距平与现在的平均值相比是负距平,但与当年使用的平均值相比是明显的正距平,这样的差异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不同阶段气温平均值升高的缘故。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暖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1951年至2018年出现的20个全国性暖冬中,有18个出现在1985年以后。今年冬天格外暖,厄尔尼诺需“背锅”?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多地冬天集体“迟到”。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超过5天。这种极端反常的气候现象,真的是与厄尔尼诺有关吗?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5月至10月关键区海温指数呈现快速增暖持续趋势,已经连续五个月超过0.5℃,可以判定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Niño3.4区海温指数(°C)和SOI指数逐月演变。(图片来源:作者提供)厄尔尼诺的确是影响我国冬季偏暖的原因之一。对我国而言,厄尔尼诺的发生常常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据统计,1951年至2000年发生过14次厄尔尼诺,有13次我国冬季出现暖冬。最近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出现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该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2.3℃,较常年同期偏高1.1℃,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高。其中,鲁苏皖浙粤沪等6省(直辖市)经历了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冬季。但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入冬偏晚,主要还是今秋以来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我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冷空气活动偏弱导致的结果。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预计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会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2023年12月)偏暖,后冬(2024年1月至2月)接近常年,北方出现暖冬概率较大。冷暖大波动“虽迟但到”,背后气象原因还有哪些?从“火箭式”升温到“断崖式”降温,寒潮“虽迟但到”。截至目前,已有两轮较强冷空气携风带雪席卷而来。很多人不由得推测,难道厄尔尼诺的判定有误?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影响因素也较多,即使在暖冬,也会有阶段性的冷,寒潮和大雪纷飞的场景都不会缺席。比如,2016年冬季虽然是1951年以来最暖冬季,但仍遭遇了4次大范围冷空气过程,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6℃。目前来看,今年冬天仍然会有阶段性冷空气活动,需密切关注临近的天气预报和预警,防范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厄尔尼诺并非等同于暖冬,寒潮也并未“打脸”厄尔尼诺。科学研究表明,温室气体增加、东亚冬季风减弱、火山和太阳活动等都是可能导致暖冬的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急剧增加是近几十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矿物质燃料燃烧和森林砍伐导致温室气体大规模排入大气中,由于温室气体特有的保温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平均气温的升高,特别是冬季气温的升高,导致暖冬的形成。冬季风的强弱是导致我国冬季冷暖变化的直接原因。一般情况下,冬季风弱,意味着高纬度冷气团不活跃,侵入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势力弱,则冬季气温偏高,易出现暖冬。而冬季风强时则相反。极涡和副热带高压也会影响我国冬季气候。当冬半年极涡面积小而深厚时,极涡往往龟缩于极地附近,冷空气聚集于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不容易向中纬度地区扩散,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影响较小,冬季平均温度就偏高易形成暖冬;而极涡面积大而浅薄时,极涡往往偏离极地,活动于中高纬度地区或东移南下,带来一股股较强冷空气,使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气温大幅度下降。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冬季的冷暖。一般情况下,当它强大时,有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北方输送,易出现暖冬;当它较弱的时候,则不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北方输送,我国冬季温度往往偏低,出现冷冬。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有利于我国维持冬季偏暖气候。总之,准确预测平均气温超过临界点的难度大,对冬季气温的预测往往只能给出偏暖或偏冷的趋势,是否为暖冬或者冷冬的最终评判需要等冬季结束后,根据实况数据才能确定。对公众而言,无论是暖冬还是冷冬,都需及时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适时添衣保暖,做好防护措施。作者:崔国辉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记者审核:周兵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出品:科普中国...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088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0883.htm

封面图片

世界银行行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令人印象深刻

世界银行行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令人印象深刻当地时间4月12日,在2024年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举行前夕,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举行记者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彭安杰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举措让人印象深刻。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中国不仅仅在治理农业、交通、工业等领域的污染,还对污染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并适时派出整治小组,优先解决最为急迫的问题。中国应对环境问题的举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封面图片

春运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

春运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中国铁路自1月26日春运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澎湃新闻星期二(2月20日)引述中国国铁集团报道上述消息。彭博社星期一(2月19日)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和铁路部门数据计算,春节黄金周(2月10日至17日)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9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6%。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说,节后铁路探亲、旅游、学生、务工等客流叠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从中国铁路12306网站预售票情况看,星期二,成都、北京、广州、重庆、武汉、西安、郑州、长沙、上海、杭州等城市出发客流较多,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成都、杭州、西安、武汉、重庆、南京等城市到达客流较多。该负责人也提到,各地铁路部门在主要热门方向和区段增加运力投放,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寒潮天气影响,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例如,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安排加开北京、杭州、广州、上海、齐齐哈尔、牡丹江等方向旅客列车92列。北京局集团公司加开旅客列车245列。太原局集团公司积极应对降雪降温天气,储备热滑、刮冰车及打冰应急人员。一波强冷空气在农历新年假期后半段开始影响中国,上星期四(2月15日)到达新疆后,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先后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对春运返程的交通保障造成影响。2024年2月20日7:17PM

封面图片

北京今晨气温为近50年来一月下旬最低

北京今晨气温为近50年来一月下旬最低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北京地区近两天的气温持续低迷。据气象部门监测,北京星期三(1月25日)早上7时26分录得的气温为-16.7℃,突破了近50年以来北京一月下旬气温最低值纪录。据《新京报》报道,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说,截至星期三早上9时,中国有12个省会或直辖市气温创出这个冬季的新低。这分别是:沈阳-23.8℃、北京-16.7℃、石家庄-12.2℃、西安-7.1℃、郑州-6.6℃、南京-8.2℃、上海-5.1℃、杭州-4.9℃、长沙-4.1℃、南昌-2.5℃、福州2.4℃、广州4.2℃。其中,北京星期三最低气温为1月下旬第五低、近50年来1月下旬最低。不过,未来气温将回升,从偏冷逐渐转偏暖。据中国中央气象台预计,寒潮影响接近尾声,中东部陆续升温。月底前后,中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转为较常年同期偏高。发布:2023年1月25日4:14PM

封面图片

中疾控专家:奥密克戎对老年人危害非常大

中疾控专家:奥密克戎对老年人危害非常大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说,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危害非常大。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妥做好疫情期间生活物资保障供应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奥密克戎对老年人危害程度的问题时称,根据研究和监测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会导致重症,也会导致死亡。王华庆说,由于各个国家监测的标准和方法不一样,疫苗的接种率、感染的背景、感染的人群都不一样,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他说,如果没有接种疫苗的话,老年人和包括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重症和死亡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世界卫生组织每天都会发布发病数和死亡数,在整个奥密克戎流行期间,不仅发病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病死人数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病死数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王华庆称,美国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连续五周报告的冠病病死数超过1.5万例。根据香港卫生署提供的信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全人群报告的病死率是2.87%,没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老人的病死率高达15.68%。另外,根据香港最新的一项研究,在本次香港奥密克戎疫情当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死亡风险的252倍。“通过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带来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王华庆说。发布:2022年4月12日6:02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