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养娃到本科毕业平均花68万

梁建章:养娃到本科毕业平均花68万中国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牵头的育娲研究院星期三(2月21日)发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报告显示,抚养一个孩子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平均成本为68万元(人民币,12万7100新元)。育娲人口研究公众号发布的报告估算,在中国,抚养一个孩子到年满18岁相当于人均GDP的6.3倍,基本高于除韩国以外的所有国家,而韩国的生育率在世界处于垫底水平。报告建议通过补贴生育、增加出生人口,减轻家庭负担,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提升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报告所称的“生育成本”,既包括从怀孕到分娩的成本(即“生的成本”),也包括养育和教育成本(即“育的成本”)。其中“育的成本”占了大头,“生的成本”仅占很小一部分。此外,生育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报告称,生育成本过高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负面因素之一。为此,中国亟需尽快出台减轻育龄家庭生育成本的政策。2024年2月21日5:29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前,由梁建章等牵头的育娲人口发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

日前,由梁建章等牵头的育娲人口发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68万元;上海和北京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为101万元和93.6万元,西藏和青海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只有34.9和37.9万元。放眼全球,在中国抚养一个孩子到年满18岁的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3倍,而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

封面图片

#梁建章建议法定结婚年龄统一到18岁# 3月28日,梁建章等在育娲人口研究发布《#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报告称当今世

#梁建章建议法定结婚年龄统一到18岁#3月28日,梁建章等在育娲人口研究发布《#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报告称当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龄是男女均为18岁,中国现行的法定婚龄是世界最高的。而当前我国的生育政策已经转向鼓励生育,有必要降低不合时宜的、过高的法定婚龄,将法定结婚年龄统一到18岁。...全文【网评】就这么高的婚龄都有那么多辍学结婚和童婚,你们还特码想给犯罪分子找那啥,真特码我想爆粗口【网评】我强烈建议让梁建议者闭嘴user:7742303912retweeted_from:1191965271key:7742303912channel_id:-1001374366482channels:https://m.weibo.cn/status/LlQaG7aUO

封面图片

【智库:中国

【智库:中国#育儿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根据中国智库"育娲人口研究"21日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在中国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8岁花费的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的"。报告比较多国的养育成本是人均GDP的多少倍,发现澳洲是2.08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则是6.3倍。根据本报告统计,中国家庭0至17岁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人民币,0岁至大学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8万元。「由于生育成本过高、女性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等原因,华人的平均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也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报告指出,育儿导致中国妇女有酬工时减少,但男性并无显著变化。报告也建议,中国"全国层面亟需尽快出台减轻育龄家庭生育成本的政策",包含各式补贴、增建托儿所、男女平等的育产假,以及高考和学制改革等。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2、2023年中国人口总数连续2年下降,去年新生儿人数降到仅2016年的一半左右。

封面图片

梁建章:人口减少能缓解“鸡娃”吗?

梁建章:人口减少能缓解“鸡娃”吗?出生人口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过高,严重压抑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而教育成本过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鸡娃”现象越来越普遍。所谓是“鸡娃”,是指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考上好的学校,不断给孩子安排补课,不停地让孩子去努力拼搏。教育专家储殷表示,鸡娃现象的本质是60后、70后这代通过考试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希望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复制。他认为,十年之内,“鸡娃”现象基本教会消失。他说,一个正常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人们减少对成功迫切的渴望,能接受不成功的生活。也有人认为,随着中国出生人口不断减少,每个人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多了,上大学更容易了,所以“鸡娃”现象也会减少。这种观点错在哪里呢?首先,鸡娃现象不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够而是对于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竞争。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而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只有956万人,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900万人。也就是说,现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出生人口,将来大学教育资源必然是过剩。现在上大学已经不是竞争目标,上名牌大学才是竞争目标。人口减少,导致创新机会也会减少,排名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其次,这种观点以为教育资源是固定不变的。但事实上,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先是幼儿园,接着是小学和中学,然后是大学也会逐步减少或撤并。农村人口的减少就能说明这个问题。2012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报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人口减少,找工作也不会更容易。因为就业机会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口减少了,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也会减少,好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就只能会更加竞争激烈,教育也会更加内卷,鸡娃会更严重。一个家庭的孩子越少,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越高。少子化也会降低家庭风险承受度,窄化职业选择范围,让家庭越来越集中选择那些所谓“铁饭碗”的职业(例如报考公务员),在一些发展空间有限或提升意义不大的职位上高度竞争。少子化与鸡娃是共生现象。2022年韩国生育率只有0.78,全球最低,而鸡娃最严重的国家也是韩国。韩国近年来出生人口不断减少,总人口也已进入负增长,但韩国的鸡娃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今年6月18日韩国儿童保育与教育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本着让孩子“不输给同龄人”的想法,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中,选择让孩子在私营教育机构接受培训者占比快速增长。中国也是如此,孩子少了,但是对于名牌大学的竞争愈演愈烈。独生子女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全部希望,他们从小就面临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压力,鸡娃会更厉害。另一方面,鸡娃越严重,养娃压力越大,生育率也会越低,造成恶性循环。鸡娃和教育内卷的根源,是高考和中考的压力,使得家长承受巨大的孩子升学压力,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给孩子补课。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几乎是世界上最长的,2018年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调查统计中得出,中国(不含港澳台)15岁学生平均每周的学习时间将近60个小时。教育内卷给学生和家长造成金钱和时间的负担是拉低生育率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下图分析比较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生育率的关系,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东亚国家的作业时间比较长,生育率则相对低,而欧美国家的学习时间比较短,生育率相对高。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生育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2018年每周学生学习时间和生育率的关系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18,PISA数据库,OECD数据库。要减少鸡娃现象,关键还是要进行教育改革。首先从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开始。如果没有中考的择校压力,那么鸡娃现象就会减少,整个教育的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因为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现在很多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现在的人工智能和在线技术可以帮助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小学是五年制的,我的建议是小学阶段提速一年。20世纪80年代,很多中学也是五年制的。现在的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复习、应付中考和高考。建议中学阶段可以缩短一年时间。基础教育阶段缩短两年以后,可以实行10年义务教育。其次,大学教育通识化和普及化。大学教育主要培养学习能力和生活在复杂社会的各种技能,所以不分专业和文理都应该学习大量的基础必修课,即实现所谓通识化。普及大学教育,让绝大部分中学生上大学,就没有必要通过“普职分流”来筛掉一部分学生,这样就可以取消中考,为中学的教育提速创造条件。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大学教育通识化以后,我们可以把本科教育去名牌化,从而解决高考内卷的问题。用大学生毕业能力考来取代高考,作为择业和研究生院录取的主要依据后,名牌大学研究生院的入学竞争预计还是会很激烈,大学生也会更努力学习,这正好解决了当前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问题。虽然也不可避免有刷题的低效的学习,但至少把考试的压力延缓几年,就可以延缓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压力。从考试的时间点选择来讲,大学生毕业考试比高考更能反映大学生当时的能力,考核的科目也更会匹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总之,人口减少不会导致鸡娃现象减少,因为鸡娃是对于排名的竞争。人口再少,也会有第一名第二名的竞争。要减少鸡娃现象,关键是要进行教育改革。取消中考和缩短中小学学制以后,家长不用为孩子的中考和高考那么操心,压力也会小很多,鸡娃现象会减少,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会降低,生育意愿也会提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68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6821.htm

封面图片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

『养育成本的国际比较: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出自《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文:梁建章,任泽平,黄文政,何亚福这个数据最高的应该是韩国7.79倍。生育成本过高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负面因素之一,所以东亚三国的出生率都低。

封面图片

下午察:催生的任泽平回来了

下午察:催生的任泽平回来了在抛出“印钱2万亿生娃”的争议性观点后,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和梁建章再次高呼要拯救中国的生育率。他们认为,引进大量外国保姆可以直接降低生育成本,300万名外国保姆可以节省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428.44亿新元)。除此之外,他们还提议废除所有歧视私生子的政策、开放冻卵和人工授精技术。诸多建议都在挑战中国现有的社会观念和习惯。前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今年1月刚刚因为“印钱生娃”的观点,被微博和微信两大社交平台禁言。有关于90后和00后没指望,要鼓励75后至85后生娃的言论,更是引发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口诛笔伐。事隔一个多月,任泽平又回来了,这次的报告题为《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Media]乍一看题目,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中国官方,或是有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做的调查。实际上是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和任泽平等人做的报告。他们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普查和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为基础,估算得出社会各阶层和地区的生育成本。报告的主要论点是,生育成本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九个方法,降低生育成本。他们估算得出,中国的平均养育成本全球第二贵,达到人均GDP的6.9倍,这比美国的4.11倍高出近一半,是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西方国家的两倍还多。也就是说,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一个孩子,要比发达国家还贵得多。报告估计,中国家庭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7岁,平均需要花费48万5000元,如果培养孩子上大学,则需要62万7000元。在一线城市,这个费用就更加高昂。北京和上海家庭将孩子抚养到17岁分别需要花费96万9000元和102万6000元。在农村,家庭平均花费则为30万元。为了减少高昂的养育成本,任泽平和梁建章等人提出了九点建议。其中提到,给二孩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的补贴,多孩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2000元,并且减少家庭所得税和社保,就可以预计提升生育率20%左右,每年多生200万个孩子。...发布:2022年2月24日10:02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