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守住校园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中国教育部:守住校园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中国教育部要求,一旦学校周边包括校园内发生疫情,要确保风险人群及时从校园分离开来,守住校园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仍有疫情的城市中校园防控的问题,中国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回答称,为科学精准有效应对当前冠病疫情复杂形势,维护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的五项重点工作:第一,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四方”责任,加强校门管理、健康监测,特别是食堂、宿舍以及校医院等重点场所管理;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升个人防护能力;同时坚持定期开展核酸抽检制度,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第二,备好突发性疫情应急处置。落实“四早”要求,一旦学校周边包括校园内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转尽转,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转运、隔离管控以及相关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风险人群及时从校园分离开来,守住校园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第三,强化校园内生活服务保障。提高校园服务的精准化水平,特别是根据学校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加强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以及教学物资的供应,保障好师生员工看病就医的需求,稳控校内的餐饮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为师生员工营造安全有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第四,加强师生人文关怀。学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管理人员下沉到一线,深入到学生宿舍等生活区域,动态了解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解决实际困难,争取全体师生员工的理解支持。第五,提升学校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加强中小学医务室以及高校校医院等专业机构的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全方位保障师生健康,特别是高校要科学设置临时留观场所,建立隔离缓冲用房,建立物品缓冲区,同时畅通与周边定点医院的对接机制,为疫情防控打好专业基础,提供支撑能力。发布:2022年5月27日9:01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要求确保学校不发生规模性疫情

中国教育部要求确保学校不发生规模性疫情中国教育部要求做好秋季开学和防疫工作,确保学校不发生规模性疫情。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三(8月31日)刊载的消息,教育部召开2022年第10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交流地方和高校秋季开学工作举措,培训第六版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冠病疫情防控技术方案,部署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作出四项部署:一是坚定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贯彻中共中央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二是周密组织师生员工安全返校,准确把握秋季学期开学返校的关键环节,做实做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返校、平稳有序。三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落实第六版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既做到科学精准,又防止“层层加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不断提升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四是积极融入属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配合协作与信息共享,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平急转化高效畅通,应急处置快速有力。各专项工作组负责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发布:2022年8月31日10:55A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要求确保高校学生返乡顺利

中国教育部要求确保高校学生返乡顺利中国教育部要求,及时纠正个别地区防疫“一刀切”现象,确保高校学生返乡顺利。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9日召开2022年第九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交流地方和高校疫情防控做法,部署统筹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作出四项部署:一是持续落实高校学生离校返乡政策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落实好6月3日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做好全国高校学生离校返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确保政策执行有力、学生返乡顺利,及时纠正个别地区落实政策时存在的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二是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封控管理情况和在校学生数量,按照“省内统筹,一校一策”原则,精准研判、统筹安排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加强对学生关心关爱。要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校园服务保障措施,充分了解学生诉求,妥善安排好学生学习、科研、实习、考试等。四是抓好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暑期临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提前谋划暑假放假、秋季学期开学安排,细化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方案,根据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暑期留校工作人员,严格落实留校师生员工管理,确保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河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六个单位负责人作交流发言。教育部应对冠病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工作组负责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负责人等,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发布:2022年6月13日6:03PM

封面图片

中国规定不得对来自低风险区师生员工集中隔离 核酸全国互认

中国规定不得对来自低风险区师生员工集中隔离核酸全国互认中国教育部星期五(8月26日)发布学校疫情防控最新方案,其中明确,不得对来自低风险区的师生员工采取集中隔离等“层层加码”措施。同时,跨省区返校的低风险区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需持48小时内(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根据中国教育部官网发布的《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指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学(园)前,要连续7天监测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等。高校开学前,师生员工需做好连续7天健康监测,将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如实上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健康查验。跨省区返校的低风险区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需持48小时内(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并按照属地要求,做好到达后的核酸检测。师生员工返校后出发地被认定为中高风险区的,应及时向学校及所在社区报备,根据师生员工出发地疫情等级及学校所在地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不得对来自低风险区的师生员工采取集中隔离等“层层加码”措施。开学后,托幼机构实行园内相对封闭管理,严格身份核验,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园。中小学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高校全面把控校园进出通道,做到区域合理、专人负责、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同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便捷的进出校门管理机制。...发布:2022年8月27日9:46A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要求指导有发热咳嗽症状师生不带病上课

中国教育部要求指导有发热咳嗽症状师生不带病上课中国呼吸道疾病流行暴发,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师生做好防护,不带病上课上学。据中国教育部官网星期二(12月5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通知》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势和重要意义,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叠、流行峰值交替的情况,因时因势因地做出科学有效应对,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通知》要求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重点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加强信息互通,协同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指导学校做到科学精准应对。《通知》还提到要引导师生深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做好防护、及时就诊、不带病上课上学;要求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指导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引导家长让患病学生充分治疗和休息。《通知》也要求做好物资保障,科学预测预判可能发生的疫情,动态调整防疫物资储备,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强化对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中国近期呼吸道疾病病例激增,多地儿童医院和门诊人满为患。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目前各地出现的呼吸道疾病流感均由已知病原体引发,尚未发现新型病原体。2023年12月5日9:01PM

封面图片

孙春兰: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孙春兰: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星期五(9月9日)要求,突出外防输入、人员有序流动、重点场所的防控,立足于早、立足于防,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新华社报道,孙春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突出外防输入、人员有序流动、重点场所的防控,立足于早、立足于防,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孙春兰指出,当前,受境外疫情高位流行影响,中国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尽快控制住疫情。要突出抓好外防输入,严格入境口岸、隔离点、定点医院人员的闭环管理,严防交叉感染和疫情外溢。要完善快速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细化应急响应预案,以快制快扑灭疫情。要做好隔离点和方舱医院等防控资源的储备,加强防控政策的培训,提升基层防控能力。严格落实流动人员和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统筹好高校疫情防控和学生生活学习。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坚决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数据,中国大陆星期五(9月9日)新增本土病例239例,其中四川86例,内蒙古33例,广东26例,北京16例,西藏16例,山东13例,广西12例,河南9例,贵州5例,辽宁3例,青海3例,天津2例,江苏2例,海南2例,重庆2例,云南2例,新疆2例,黑龙江1例,湖北1例,湖南1例,陕西1例,甘肃1例。...发布:2022年9月10日9:33A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

中国教育部: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中国一些地方“预制菜进校园”引起家长反弹,中国教育部表态,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新华社星期五(9月22日)报道,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教育部长期以来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实施多项制度规定,不断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管理。中国食品安全法第57条规定,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应当从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订购,并按照要求对订购的食品进行查验。供餐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当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这位负责人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广大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今年中国学校开学伊始,“预制菜进校园”引发民众关注,不少家长对预制菜的质量和安全表示担忧。此前网传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深圳等地部分学校食堂采用预制菜,当地相关部门和学校大都予以否认。但家长们仍顾虑重重,在“如何看待预制菜进校园现象”的话题投票中,有超过80%的网民选择“不赞成”,仅有不到10%的网民认同。据报道,家长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的理由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质疑预制菜的安全和质量。不少家长担忧,预制菜中添加剂过多或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良,将给学生健康带来风险隐患。二是质疑知情权和选择权难以得到保障。江西赣州一些家长反映,当地启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前,学校并未征求家长意见,这意味着配餐方并未向家长充分告知其菜品生产方式,至于配餐是否为预制菜,家长们无从知晓。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