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报告:互联网企业已与共同富裕目标产生交集

中国社科院报告:互联网企业已与共同富裕目标产生交集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称,互联网平台企业已经跟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富裕目标产生了交集。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了《从“经济新动能”到“共富新使命”——互联网平台企业助力共同富裕研究报告》。由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胡洁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对41家上市互联网平台企业助力共同富裕的贡献进行了测度,主要考察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两大维度以及相关细分维度。结果发现,综合指数得分前三的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在价值创造方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京东集团、小米集团、美团排名靠前。价值分配方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美团、拼多多排名靠前。此外,京东集团、美团、网易等互联网平台企业成为网络销售、生活服务和社交娱乐分类榜单领先企业。报告称,在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企业凭借其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外溢效应,以及在三次分配中的价值转移,已成为助力中国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头部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拉动就业、科技普惠、数字化公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方向做出了诸多尝试和贡献,作用显著。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海舰认为,互联网平台经济兼具生态经济、数字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特点和开放、平等、普惠、免费的特征,在理论上具有推进共同富裕的天然基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教授认为,平台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以灵活就业替代了单位制的标准就业,将无数的就业困难群体和不适合从事全职工作的人解放出来,对于低收入或者说低人力资本就业的劳动者提高收入,保障家庭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脱贫致富、共同富裕非常有帮助。...发布:2022年6月13日11:04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下午察:“共同富裕”和“过紧日子”

下午察:“共同富裕”和“过紧日子”继中国国家发改委上周四(17日)明确“共同富裕”是要“共同奋斗”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今天再发评论文章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循序渐进”,并呼吁“不盲目攀比和冒进”。中国已故领导人、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多次提到的“共同富裕”,自去年8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再次被提起,就在中国舆论场被广泛引用,社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进展也更加关注。“共同富裕”的几次诠释中国去年再提“共同富裕”,正值互联网和娱乐圈等高利润行业被官方旋风式监管和打击。当时会议强调,要把蛋糕做大做好,还要通过合理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并提出了“第三次分配”。按照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定义: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于是乎,腾讯、拼多多、阿里一众中国互联网巨头闻风而动,立即豪掷数百亿元(人民币,100亿元人民币约21.26亿新元),积极响应“共同富裕”计划,社会也因此产生“杀富济贫”的讨论。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随后谈及共同富裕议题时明确,“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是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除了否认”杀富济贫”,中国官方和媒体还多次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实际上,去年的会议在阐述“共同富裕”时就已经强调,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但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对于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澄清显得格外重要,也有助于消除社会对中国开历史倒车的疑虑。中国官媒央广网去年10月的评论文章再次强调,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不是平均主义。文章还说,在分配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只会挫伤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当下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发布:2022年2月22日8:22PM

封面图片

中国互联网企业总收入六年来首次出现萎缩

中国互联网企业总收入六年来首次出现萎缩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官方持续收紧互联网业务监管,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巨头的发展势头减弱,致使中国互联网业务去年总营收六年来首次出现跌幅。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星期二(1月31日)发布2022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规模以上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2850亿新元),同比下滑1.1%。这是2017年中国官方公布相关数据以来,首次出现萎缩。从分项数据来看,经营叫车、旅游、金融与租房服务的互联网业者跌幅最大,达17.5%。提供线上购物、医疗用品与外送等服务的互联网业者则表现较好,去年录得营收同比增幅达12.6%;提供新闻与资讯、搜寻、社群网站、游戏、影音等服务的业者,去年营收比2021年成长4.9%。利润方面,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在2022年录得同比3.3%的增幅,但增速较上年回落12.8个百分点。至于有助于衡量中国互联网产业新创势头的关键数据,即中国市场的APP数量,工信部没有公布。2022年的营收数据显示,曾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官方监管的持续收紧下遭受重挫,与过去六年每年双位数增长的光景已截然不同。虽然中国互联网产业营收的萎缩在预料之中,但产业营收的全面下降,也显示中国互联网产业过去高速成长的荣景已画下句点。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官方对互联网产业已表现出更加积极的立场。尽管中国政府还没推出任何具体政策来振兴互联网产业,但官方已开始更加突出互联网企业在提振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重要性。

封面图片

中国互联网行业收入同比下降1.1% 创十年来首次

中国互联网行业收入同比下降1.1%创十年来首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总收入达1.4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下降1.1%,是过去十年(2013年)该数据统计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2013年-2022年中国互联网总收入增速统计尽管整个互联网行业收入下滑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这突显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高增长不再。截至2022年9月底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09988.HK)收入仅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亏损达224.67亿元;同期腾讯控股(00700.HK)收入下降2%——该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第二个季度下降。工信部这一报告还显示出,中国互联网行业利润总额依旧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而研发经费规模加快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但增速较上年回落1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415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771.8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具体分业务来看,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互联网服务企业中,2022年,以提供生活服务为主的平台企业(包括本地生活、租车约车、旅游出行、金融服务、汽车、房屋住宅等)互联网业务受影响最重,去年同比下降17.5%,其中包括滴滴下架、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但其他细分市场表现较好。2022年,主要提供网络销售服务的企业(包括大宗商品、农副产品、综合电商、医疗用品、快递等)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与此同时,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包括新闻资讯、搜索、社交、游戏、音乐视频等)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分地区看,中国各地互联网业发展差异明显。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省南部和浙江省东部等五个地区的互联网企业,2022年总收入为1.25万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85.6%。其中,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居前5名地区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但后三个省的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全国收入增速实现正增长的省(区、市)只有13个,而河南、云南的同比降幅超50%。实际上,作为有助于衡量互联网行业创业情况的核心数据,中国已不再公布可用的应用程序数量。根据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底,中国可用应用程序数量达252万,比2019年367万、2020年底的345万都有所下降。尽管去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过去十年间最差的一年,但到了2023年,中国开始加大对于平台经济的重视力度,多地正在酝酿出台更多细化的平台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去年8月报道,中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兼顾当前,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有助于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智能化、全域化、个性化、精细化水平。目前,中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互联网用户,而且近年来平台经济规模日益扩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10.5亿,2022年互联网普及率为74.4%。同时,2021年中国互联网百强营收达4.58万亿元,预测2030年平台经济的总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元。2023年,国内开始全面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中信建投(26.500,-0.59,-2.18%)证券和浦银国际证券最新研报都提到,最近大科技公司“政策风险开始有缓和迹象”,风险明显缓释,预计今年互联网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基本面,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修复。香港大学法学副教授AngelaZhang对此表示:“中国企业家非常有弹性,会很快适应新的政策环境,这样他们的企业才能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去年12月底,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在《光明日报》发布评论文章称,平台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未来,随着平台经济在数字技术上不断增加投入,以及系统化、长期稳定、常态化的平台经济综合监管生态的形成和完善,平台经济将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更多中国平台企业也将成为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28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2815.htm

封面图片

工信部:2023 年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 17483 亿元,同比增长 6.8%

工信部:2023年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7483亿元,同比增长6.8%2023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呈现企稳向好发展态势。互联网业务收入持续提速增长,利润总额保持增长,研发经费小幅回落。互联网业务收入持续提速增长。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7483亿元,同比增长6.8%。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1295亿元,同比增长0.5%。

封面图片

浙江出台互联网平台竞争合规管理规范促企业自治

浙江出台互联网平台竞争合规管理规范促企业自治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全国首个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合规的省级地方标《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合规管理规范》,旨在压实企业的竞争合规主体责任,实现政府监管模式下的平台自治。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上述规范将在8月5日起在浙江全省实施,《规范》以平台企业“自我优待”、“大数据杀熟”、算法滥用、强制“二选一”、资本无序扩张等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两个角度梳理平台企业竞争合规的相关风险,明确竞争合规管理活动要点。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在公平竞争领域设置了‘红绿灯’,划出底线,有利于平台企业在明确合规预期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和潜能。”报道指出,浙江是中国电子商务、数字经济重要发源地,现有各类网络交易平台310个,平台经营者超过1100万家,占全国近半数。2021年全省电商平台网络交易额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88万亿新元),保持全国首位;浙江全省新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网店113万家,增长41.8%,平台上浙江网店交易额超过2.3万亿元,居全国第二。据了解,浙江已实施全国首个规范网络交易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并上线全国首个平台经济数字化监管系统“浙江公平在线”。发布:2022年7月7日2:42PM

封面图片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记者从今天召开的首届超算互联网峰会上获悉,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国家超算互联网可将全国众多超算中心连接起来,构建一体化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其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紧密连接供需方,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实现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有效支撑原始科学创新、重大工程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目标达成,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高速路”。2023年4月,国家超算互联网正式启动建设。建设过程中,国家超算互联网依托一体化的算力调度、数据传输、生态协作体系,实现算力供给、软件开发、数据交易、模型服务等产业链相关各方的紧密链接,构建市场化、互联网化、标准化的先进计算服务环境。据了解,目前已有超过200家应用、数据、模型等服务商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并提供超过3200款商品。这些商品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AI模型训练等前沿数字化创新领域,可满足全社会对先进计算服务的需求。(人民日报客户端)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