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香港儿童肥胖比率较疫情前升近两倍

调查:香港儿童肥胖比率较疫情前升近两倍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与香港儿科基金6月2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香港幼稚园及小学生在冠病疫情期间的肥胖或超重情况上升1.8倍。据香港中通社报道,在今年5月中至6月中期间,这项调查以问卷形式,共访问了1439名幼稚园或小学学生的家长,以了解冠病疫情对香港儿童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影响,并还包括家庭开支、子女生活习惯及健康上的改变。结果显示,幼稚园及小学学生超重或肥胖比率,由疫情前的4.8%升至13.5%,上升1.8倍;其中九至13岁学生的肥胖或超重比率,由疫情前的7%增至24%,相信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少运动以及睡眠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香港儿科基金秘书长王晓莉指出,疫情下学童的生活习惯改变很大,而“三岁定八十”,生活习惯的影响可以很深远,有关儿童长大后或出现“三高”问题,而这一影响比感染冠病病毒后的长冠病(冠病引致的长期综合后遗症)更大。香港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李民瞻说,虽然临床上暂时没发现儿童肥胖的求助个案增加,但家长应帮助子女改变生活习惯。受冠病疫情影响,调查还发现,有84%小朋友减少户外运动,六成人减少课余活动,九成人因学习而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儿童的快乐指数下跌21%。因此建议儿童的饮食须适量均衡,也要增加亲子时间,家长可寻求专业人士支援。发布:2022年6月23日3:12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大研究:疫情令香港儿童肥胖率增加逾三成

港大研究:疫情令香港儿童肥胖率增加逾三成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冠病疫情三年间,幼儿肥胖率从约15%增加至近20%,增幅逾三成,主要与饮食习惯改变、缺乏运动量、作息混乱和过分使用电子产品有关。据《明报》星期天(8月27日)报道,港大临床医学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叶柏强介绍,香港卫生署数字显示,在2019年至2020年间,4岁小童超重比率由2.8%升至5%;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超重的比率则由13.9%升至20.9%;中一学生超重比率也从21.4%升至24.1%。叶柏强指出,肥胖率急升与儿童饮食习惯大有关系。研究发现,疫情期间逾75%的儿童每日摄取过量的钠,另有64.4%的儿童摄取的钙低于建议摄取量,12%的儿童摄取维他命D不足。叶柏强解释,儿童若吸收过多盐分,短时间可致过度活跃症,长远则可能出现血压高,对心脏、肾造成负荷。此外,有不少基层家庭在疫情期间难以获得新鲜蔬果,因此以罐头食品代替,令儿童吸收营养的机会减少。研究还显示,疫情下儿童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只有20%儿童的假日运动量达到世卫标准,平日的运动量更是仅有5%儿童达标。叶柏强还指出,疫情导致小学生的就寝时间越来越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也由疫情前的2小时大幅升至7小时,担心此趋势会影响儿童心智,造成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等问题。

封面图片

港大研究发现疫情令本港幼童肥胖率增4成

港大研究发现疫情令本港幼童肥胖率增4成港大进行有关新冠疫情对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发现疫情下生活习惯改变,使本港儿童的肥胖率大幅增加,幼童肥胖率比疫情前增加4成。港大临床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叶柏强表示,疫情期间,儿童吸取过高的热量和钠质,容易引致肥胖和长远的高血压、心血管和糖尿等严重问题,缺乏维他命D和钙质等问题更会影响成长、发育和学习。他又表示,儿童于疫情期间长期缺乏体能活动,睡眠习惯紊乱,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长达7至9小时,恶劣的生活习惯令人非常担忧。他希望透过研究,可以提升大众对儿童健康的关注。2023-08-2715:39:03

封面图片

研究指儿童近视比率较疫情前增五成 吁少用电子产品

研究指儿童近视比率较疫情前增五成吁少用电子产品中大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本港6至8岁儿童在应对新冠疫情间患近视的比率,较疫情前上升五成,而6岁儿童的近视率更增加一倍。团队又发现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数,在实施社交距离限制措施期间使用时间增加至3.56小时,较之前增加1.5倍。研究团队指复常后学校恢复面授课堂,但儿童的生活方式、习惯已经改变,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有增无减,建议培养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及增加户外活动时间。2023-08-3017:29:44

封面图片

衞生署调查指超重和肥胖人口比率较上次调查明显增加

衞生署调查指超重和肥胖人口比率较上次调查明显增加衞生署的调查发现,本港超重和肥胖的人口比率为54.6%,较上次2014、15年调查的50%,明显增加;超过35%人有中央肥胖,随著年龄增加相关问题亦越来越严重。至于体能活动不足的情况为24.8%,较上次调查的13%,亦显著上升,估计可能与过去3年疫情有关,包括期间要保持社交距离,以及在家工作的时间增加。今次人口健康调查是衞生署于2020年11月至去年2月期间进行,以问卷访问了16600多名15岁或以上市民,再根据性别、年龄,抽样为2000多名受访者进行身体检查。调查亦发现,有大约84%市民每日的盐摄取量超出世卫建议标准;在30至74岁人士中,未来10年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平均风险为14.5%,即每1000名该年龄层人士中,就有145人有超过20%机会患上心血管疾病。调查指出,本港市民患高血压的比率为29.5%,高于上次调查的27.7%;在「三高」患者中,超过4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36%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胆固醇的人口比例更高达70%。衞生防护中心非传染病处主任何家慧表示,超重、体能活动不足、高盐饮食和进食蔬果量不足等,都会导致高血压,呼吁市民多做运动,保持均衡饮食。2023-05-0208:17:20

封面图片

调查发现疫情下学童超重或肥胖比率增近两倍#港闻中大医学院的调查发现,本港学童在疫情下超重和肥胖的比率增加近两倍。(6/23/15

封面图片

署方称约两名成年人有一人超重或肥胖 吁防控肥胖问题

署方称约两名成年人有一人超重或肥胖吁防控肥胖问题衞生署呼吁市民防控肥胖问题,实践健康生活,以响应世界肥胖日。发言人说,肥胖是多项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肌肉骨骼疾病及睡眠窒息症。在香港,约两名成年人便有一人的体重指标被界定为超重或肥胖。香港的超重和肥胖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因体能活动减少和饮食习惯改变而更趋严重。就学生而言,在疫情前的2018/19学年,小学生及中学生的超重检测率分别录得约18%及20%,至2021/22学年则上升至分别约21%及22%。学校停课、网上授课、体能活动减少及屏幕时间增多,均额外增加超重及肥胖的风险。衞生署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报告,接近四分一的18岁或以上人士参与体能活动量不足。与以往的人口健康调查比较,市民体能活动不足的情况显著上升,当中部分原因可能与调查期间新冠病毒流行和实施社交距离措施有关。另外,在15岁或以上人士当中,近98%表示每天进食水果及蔬菜量不足。当局鼓励市民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饮酒、多做体能活动和减少久坐的时间。世界肥胖日是一项始于2015年的年度推广活动,由2020年开始定为每年3月4日。2023-03-0411:53:41(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