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约九成在华韩企因封管控措施受损

调查:约九成在华韩企因封管控措施受损韩国贸易协会上海分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约九成在华韩企因上海等主要城市在冠病疫情下实行封闭管控措施,而受到损失或负面影响。据韩联社报道,这一份面向177家在华韩企进行有关中国高强度防疫政策影响的问卷调查,于近期进行后在今天发布结果。结果显示,88.1%的受访企业回答,经营受到损失或负面影响。回答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减少的企业占97.4%。其中,销售额同比降幅超过50%的企业占31.4%。95.5%的受访企业预测,今年下半年的销售额也将继续同比减少。上半年投资和就业岗位减少的企业分别占69.9%和66.7%,预测下半年投资和就业方面的损失进一步扩大的企业分别占70.5%和67.3%。调查也显示,16.8%企业认为中国高强度防疫政策带来的不便主要是出行受限,以及营业促销等活动受限。其次,有15.9%企业认为是物流、供应链遇阻。就有关封管控解除后工作复常情况的提问,41.5%的企业回答复常水平不及50%,22.4%回答不及30%。此外,55.3%的企业回答正在考虑缩减、停止或转移在华业务。35.9%的企业回答继续维持现有业务计划,仅7.3%的企业回答计划扩大在华业务。发布:2022年6月27日4:00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调查:约半数在华韩企去年销售额和利润均下滑

调查:约半数在华韩企去年销售额和利润均下滑韩国一项调查显示,受到中国曾采取的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和全球经济低迷不振的影响,约半数在华韩企的销售额和利润均下滑,经商环境日益恶化。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研究院携手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代表处、中国韩国商会从去年9月至10月面向406家在华韩企进行经商环境情况调查,并于1月4日公布了调查结果。研究院介绍,在本轮调查中回答销售额和利润减少的企业比重较两年前上升。在2020年进行的调查中,回答销售额减少的企业占比为27.1%,但在本轮调查中该比重升至45.1%。同期,回答利润减少的企业比重也从29.2%增至51.9%。回答去年下半年开工率为60%以下的企业过半,占比达到52%。开工率达到80%以上的企业仅占13.8%。对于销售额减少的原因,受访企业的回答为,当地需求减少、市场竞争激烈、冠病疫情蔓延。约60%在华韩企预测,受到中国政府的监管政策、生产成本上升、需求市场变化的影响,在华经商环境恐将持续恶化。至于敏感的对外环境变化因素,受访企业认为主要是冠病疫情蔓延、中美矛盾加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发布:2023年1月7日1:00PM

封面图片

调查:在华韩企首季景气指数有所改善

调查:在华韩企首季景气指数有所改善受益于中国原材料供需及汽车、金属机械品目需求有所改善,今年首季在华韩国企业的当前行情和销售额指数环比好转。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研究院、大韩商工会议所(商会)北京事务所、中国韩国商会星期天(4月16日)发布3月1日至27日面向228家在华韩企进行的商业景气指数(BSI)调查结果。景气指数在100以上是扩张区间,意味着多数企业认为景气好于上季度,100以下则相反。结果显示,第一季在华韩企的当前行情指数和销售额指数分别为75和77,环比各上升八点。营业环境指数为78,环比上升20点。但当地销售指数连续三个季度持平,为78,设备投资指数环比下滑六点,为87。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商业景气指数78,时隔五个季度回升,其中除汽车和纺织服装外所有领域的销售额指数环比好转。流通行业为69,连续两个季度上升。第二季度的景气预期也较为乐观。行情指数和销售额指数展望值均较之前季度上升38点和37点,分别为112和121。当地销售指数124,营业环境指数115,所有指数望值均超过100。就在华韩企反映最多的难题,回答“当地内需低迷”的比重从去年第四季的34.8%减少至今年第一季的31.1%,回答“原材料供应不稳和价格上涨”的比重也从10.5%减少到8.3%。但回答“竞争日趋激烈”的占比则从10.5%增至13.6%。有76%的企业也认为当地经营活动有望在今年内恢复正常。

封面图片

调查:八成在华韩企认为遭遇差别待遇

调查:八成在华韩企认为遭遇差别待遇韩国经济团体“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简称全经联)昨天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约八成在中国发展的韩国企业认为投资环境较十年前恶化,在管制和支援政策上受到差别待遇。据韩联社报道,全经联对在华发展十年以上的131家企业进行中国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的85.5%认为今年当地投资环境较十年前恶化。对于其理由,回答“政府风险”占38.1%,其后依次为“中方区别对待国内外企业”(20.5%),“中美贸易争端加剧”(18.2%),“中方加强环境监管”(15.2%),“在华生产成本上升”(8%)。七成在华企业对中国政府推出的各种监管政策持有消极态度。80.9%的企业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政府将维持现施政基调,力推共同富裕政策。八成企业认为与本土企业相比,韩企受到差别待遇。具体来看,在审批程序方面遭遇差别的占49.6%,营业限制、环境监管、税制和金融支援等列在其后。对于若将在华业务转移其他地区时的首选地,东南亚和印度等韩国的新南方政策伙伴国家占67.2%,有意重返韩国的比重仅为13%。41.2%的企业认为,为了活跃韩中商业活动,两国领导人之间穿梭外交最为必要,其后依次为“推动韩中自贸协定服务投资后续谈判早日谈妥”(24.4%)、“中方考虑市场情况循序渐推进环保政策”(21.4%)等。发布:2021年12月23日3:58PM

封面图片

在华韩企近六年销售额缩水13%

在华韩企近六年销售额缩水13%韩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六年在华韩国大企业销售额共缩水约13%,若不计电池和半导体企业,在华韩企销售额降幅更达40%左右。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SCORE”对113家在华韩企近六年来的销售业绩进行统计,并于星期三(7月5日)公布统计结果。结果显示,在华韩企去年销售总额为111万亿韩元(下同,约1149亿新元),较2016年下降13.1%。如果不计算近期在华销售激增的韩国电池和半导体制造商,韩国大企业中国分公司销售总额从2016年的117.23万亿韩元缩至2022年的73.4485万亿韩元,降幅达到37.3%。分析指出,中国曾对韩国采取的“限韩”措施给在华韩企经营带来影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供应链紧张、俄乌战争等复合型危机接连不断,都拖累了韩企对中国市场的业务。调查显示,在华韩企中销售额降幅最大的是现代汽车。现代汽车在北京的销售额同比从20.13万亿韩元缩至4.9万亿韩元,降幅高达75.7%。同期,起亚分公司——江苏悦达起亚汽车销售额从9.8万亿韩元下滑至1.9万亿韩元,锐减80.8%;三星电子方面,受到在华智能手机和家电部门业绩萎缩的影响,同期销售额从17.12万亿韩元下降43.5%至9.67万亿韩元。不过,韩国电池、半导体等业务在华业绩则呈现另一种景象。韩国电池三巨头——LG新能源、三星SDI、SKon在华业务增速迅猛。LG新能源去年销售额达到12.85万亿韩元,较2016年猛增431.6%;三星SDI销售额为5.42万亿韩元,较六年前骤增483.5%;SKon去年业绩也不俗,销售额为2.09万亿韩元。半导体方面,三星电子半导体西安公司和SK海力士中国分公司近六年来的销售额增幅分别高达133.1%和151.5%。

封面图片

在华韩企第三季景气指数有所改善

在华韩企第三季景气指数有所改善随着中国原材料供需情况改善,今年第三季度在华韩企的当前行情和营商环境均有所改善,但受当地需求和出口不振影响,第四季度当前行情指数和销售额指数恐将下滑。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研究院、大韩商工会议所(商会)北京事务所、中国韩国商会星期天(10月16日)发布面向211家在华韩企进行的第三季度商业景气指数(BSI)调查结果。景气指数在100以下是收缩区间,意味着半数以上的企业认为景气不如上季度。具体来看,在华韩企当前行情指数为69,环比上升5点,销售额指数为74,环比略降2点。当地销售指数和营商环境指数分别为78和69,均时隔三个季度回升;设备投资指数94,低于100。按行业来看,制造业和零售业景气指数分别为76和61,连续两个季度不及100,零售业景气指数创下2020年第二季以来最低值。汽车(90)、金属机械(80)、纺织服装(82)景气指数则均环比上升。对于第四季度的景气预期,行情指数(85)和销售额指数(95)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当地销售指数96,设备投资指数93,营商环境指数82。另外,在华韩企反映最多的困难是当地内需低迷和出口不振,但回答“原材料供应不稳和价格上涨”的企业比重有所减少。发布:2022年10月16日7:02PM

封面图片

韩政府将对受中国封控影响的韩企加大物流补助

韩政府将对受中国封控影响的韩企加大物流补助中国应对疫情的封控措施令部分韩企经营困难,韩国政府将加大物流方面的补助。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下称产业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昨天(21日)在考察位于京畿道平泽市的唐津港时说,政府将加大对因中国封城措施而陷入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及中型骨干企业的补助力度。吕翰九在唐津港了解了中国封城措施给韩企进出口带来的影响,并听取港口、船企和物流行业相关人士的意见。船企相关人士说,近期运往上海的货量逐渐下滑,加上冷冻货物和危险货物等特殊货物在华存储空间不足,导致运输不畅。吕翰九说,为立刻解决韩企的困难,政府已启动应急机制。他承诺,产业部将把发放给每家企业的货物保管费和内陆运费补助上限提升。产业部今后将同海洋水产部、驻外公馆和大韩贸易振兴公社贸易馆携手合作,制定加开赴华临时船班等对策,最大限度降低韩企进出口受到的影响。发布:2022年4月22日7:23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