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上海此“核酸”非彼“核酸”

下午察:上海此“核酸”非彼“核酸”在解封还不到50天之际,除了抗疫战,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因迎来首个核酸产业园,再一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周日(7月10日),一则“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将于本月中旬开工”17个字的主题标签登上了微博热搜。据多家媒体报道,这个占地3平方公里的核酸产业园,将于7月中旬在上海奉贤区的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先期将打造720亩核酸产业首发地、先行区。至于什么时候会建好?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似乎找不到答案,而目的是什么?在几乎千篇一律的文字当中,不是“聚焦以核酸药物为代表的第三次生物医药产业革命”,或是“全力打造‘东方美谷·生命信使’核酸产业生态圈”,就是提到“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三大战略性先导产业之一,开发区立足上海市级化工新材料特色园区和医药原料药集聚特色,发展核酸基因药物产业”等等句子来概括。报道也提到,在布局核酸产业园之前,开发区早已在核酸领域下好了先手棋,比如2019年落户开发区的兆维生物,就是开发区核酸产业生态圈的领军企业。一言以蔽之,其实当局早在三年前便有设立核酸产业园的打算,并不是疫情当下才作出决定的。至于有何目的,应该就是希望这个核酸产业园落成后,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出一份力,毕竟核酸技术是在当今生物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为全人类健康等作出不小贡献。但显然在上述冗长的文字信息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看透和理解。否则,怎会在网络上引发诸如“核酸产业园开工和近期疫情有关?”“这个产业园区到底是干什么的?”等声音。不过仔细一想,网民的这些质疑、批评和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随口说说而已,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首先,肯定是与疫情和核酸检测脱不了关系。常态化的全民核酸检测是中国的抗疫法宝。直至6月中旬,中国多地才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或取消查验核酸证明。频繁的捅鼻子不只干扰生活,也让好些人被捅怕了,“嗓子眼都捅出了茧子”。而且,疫情不断反反复复,也让人质疑全民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是否有效,包括上海、西安等中国多地最近反弹的疫情,就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发布:2022年7月11日7:30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本月中旬开工

上海首个核酸产业园本月中旬开工上海市首个核酸产业园将于本月中旬在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综合中国央视、中国证券网报道,这个占地3平方公里的核酸产业特色园区,先期将打造720亩核酸产业首发地、先行区。据报道,在布局核酸产业园之前,上海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早已在核酸领域下好了“先手棋”,2019年落户开发区的兆维生物,就是开发区核酸产业生态圈的领军企业。兆维生物是全球最大的寡核苷酸和基因单体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核酸产业链的“隐形冠军”。2019年6月,兆维生物43亩寡核苷酸及修饰体、核酸酶研发生产基地在开发区开工建设,并于2021年6月投产,目前占全球核酸原料7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下同,约3亿新元)。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冠病病毒核酸检测就是检测采样拭子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核酸,从而确定是否感染冠病。在生物医药领域,信使RNA(简称mRNA)是一项颠覆性的药物创新技术,将突破肿瘤、传染病等治疗方案局限。疫情让全球看到mRNA创新技术在疫苗研发中的巨大优势,催生了工业化进程。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三大战略性先导产业之一。目前,开发区已有规上生物医药企业20余家,2021年实现年产值64.2亿元。发布:2022年7月10日5:36PM

封面图片

上海市国资委主任贺青调研医药、生物医药基金

上海市国资委主任贺青调研上海医药、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据上海医药消息,2月20日下午,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题,赴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贺青表示,市国资委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监管效能,完善赋能企业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的制度供给,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全力支持上海医药、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亘喜生物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提升细胞治疗药物产能深化战略合作

亘喜生物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提升细胞治疗药物产能深化战略合作6月14日,阿斯利康集团成员亘喜生物科技集团(简称“亘喜生物”)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简称“BioBAY”)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亘喜生物将深化与BioBAY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展生产空间,提升细胞治疗药物产能,以保障后续开展更多临床研究的用药需求。此次扩增的生产设施占地面积约9000平米,整体项目将于今年年内动工,预计于2025年底前竣工。

封面图片

上海市药品监管局联合市经信委召开“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工作站两周年总结评估会议”,并出台《关于进一步

上海市药品监管局联合市经信委召开“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工作站两周年总结评估会议”,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海市药监局透露,2021年,上海市在区级层面设立了12家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覆盖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最新版《意见》提出,围绕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总体目标,各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的服务范围由仅覆盖医疗器械,拓展到了覆盖药品和医疗器械,进一步支持各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澎湃)

封面图片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 9000 亿元,上海加快设立产业投资母基金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9000亿元,上海加快设立产业投资母基金记者从2024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上获悉,为推动更多颠覆性技术发展,上海正加快设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母基金,强化投贷联动和投融资合作对接,发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以及各类基金的联动作用,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谈到未来上海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上海市科委负责人透露,上海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政策;深入推进“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的体系化加速,汇聚技术、人才、资金、数据等创新资源;打造更优产业生态,加强国际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例如,加快建设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孵化器、研究型医院、CRO等机构,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强化投贷联动和投融资合作对接,推动生物医药数据要素开放流通、共享使用。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积宗接受采访时说,聚焦新赛道仍是接下来上海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届BIO-FORUM一方面聚焦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虚拟临床试验等新赛道;同时还持续关注监管、金融等与创新药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上海浦东今年上市 3 款创新药,还有 16 项新药上市申请在 “排队”

上海浦东今年上市3款创新药,还有16项新药上市申请在“排队”5月22日上午,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浦东新区办公中心召开。澎湃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市浦东新区今年有3款创新药获批上市,还有16项新药正处于上市申请阶段。截至目前,浦东新区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已有24款。据浦东新区科经委透露,2023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781亿元,全市占比40%。随着引领区建设的推进,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已初具形态。会上发布了2024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包括恺兴生命的CAR-T细胞疗法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赛恺泽®)、科州制药的国产首款MEK抑制剂妥拉美替尼胶囊(科露平®)、倍而达药业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甲磺酸瑞齐替尼胶囊(瑞必达®)等。(澎湃新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