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检:应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违规放贷行为审查

中国最高检:应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违规放贷行为审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强调,检察机关在办理借款合同纠纷监督案件时,应当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违规发放贷款行为的审查和调查核实,发挥司法能动作用,依法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最高检星期五(7月15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批指导性案例,包括一起涉及小额贷款公司与置业公司的借款合同纠纷抗诉案。在这起案件中,置业公司在2012年与小额贷款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并邀请某信息咨询服务部协助置业公司办理贷款业务,使置业公司融资成功。小额贷款公司后来在2015年将置业公司诉至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置业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约定的借期与逾期利息。法院最终判定小额贷款公司胜诉。不过,检察机关发现,信息咨询服务部是涉案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信息咨询服务部负责人也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纳。检察机关后来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法院最终撤销了一审判决。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解释这起案件的指导意义时,指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为规避监管,采取预扣借款本金、变相收取高额利息等违法手段,损害借款人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最高检说,检察机关在办理借款合同纠纷监督案中,发现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关联公司预先扣除借款本金、变相收取高额利息,并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按照实际借款金额认定借款本金并依法计息。最高检检委会委员冯小光指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背离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和引导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满足实体经济、“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小微型企业、城市低收入者等融资需求的政策初衷,违法违规放贷,甚至违背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以首付贷、经营贷等形式违规向买房人放贷。冯小光说:“这不仅增加自身经营风险,而且加大社会金融杠杆,增大金融风险,乃至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发布:2022年7月15日4:26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最高检: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

最高检: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最高检3月9日发布《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白皮书介绍,2023年,检察机关强化民事检察监督,积极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高质效办理涉金融民事纠纷案件。检察机关加强对借贷纠纷和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案件的监督。近两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受理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民事纠纷类案件4800余件,提出抗诉24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70余件。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强化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维护公平诚信的金融市场秩序。标签:#金融频道:@GodlyNews1投稿:@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预告:最高检召开 “加强刑事检察监督 促进刑事司法公正” 新闻发布会

预告:最高检召开“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促进刑事司法公正”新闻发布会最高检定于2月26日(周一)上午10时召开“迎两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主题是“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促进刑事司法公正”,通报2023年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促进刑事司法公正”工作情况,发布2023年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促进刑事司法公正”典型案例。最高检院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封面图片

最高检:将重点加强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最高检:将重点加强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高检25日召开“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会上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在服务未来产业健康发展上下功夫。未来产业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形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代表。检察机关将重点加强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和信息通信等未来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既要“依法严办”让侵权者不敢再犯,也要“依法快办”避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持续受损。加大对涉未来产业科研人员司法保护力度,审慎办理涉科研经费、高科技人才类案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澎湃)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提出要让民企有信心经营好

中国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提出要让民企有信心经营好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民事检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典型案例时提出,要让民营企业有信心经营好。据中新社报道,最高检星期一(4月1日)发布10个典型案例,包括涉民营企业的裁判结果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案件,也包括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的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虚假诉讼监督案件。以“武汉甲贸易有限公司与武汉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活动监督案”为例,执行法院在被执行人乙建设公司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以未找到可供执行财产为由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导致甲贸易公司因判决执行不到位无法及时回笼资金。检察机关依法开展监督,破解滥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问题,有力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在“韦某勇、黔东南州乙建设投资公司与独山县丙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原审第三人郑某华民间借贷纠纷抗诉案”中,检察机关经过调查核实,认为本案生效判决确有错误,遂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同时,检察机关居中斡旋协调,与法院共同促成和解,在保障各方当事人权益的前提下,使案外人贵州甲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从执行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最高检第六检察厅负责人称,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立足民事诉讼监督职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着力营造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稳预期“留得住”,有信心“经营好”。2024年4月2日7:12AM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针对违法违规减刑假释展开整治行动

中国最高检:针对违法违规减刑假释展开整治行动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星期五(2月17日)公布,他们针对违法违规减刑、假释等顽瘴痼疾展开整治行动。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最高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五年来巡回检察制度改革推进,在加强刑事执行检察、促推监管改造法治化水平方面取得的进展。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顽瘴痼疾和监管改造等问题,最高检自2020年起组成16个巡回检察组,开展跨省监狱交叉巡回检察,实现参加、接受跨省监狱交叉巡回检察的省份全覆盖。巡回检察组聚焦刑罚变更执行和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关注重点监区、重点人员、重大事件,深挖违规违法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整治违规违法“减假暂”(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顽瘴痼疾。巡回检察实施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监狱巡回检察4900余次,提出书面检察建议5200余件,提出纠正违法4100余件,通过监狱巡回检察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近190人。此外,在总结监狱巡回检察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最高检在20个省份部署开展看守所巡回检察试点。2022年全面推开看守所巡回检察,最高检首次直接组织跨省看守所交叉巡回检察,涉及河北、湖南等四个省的相关看守所。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看守所巡回检察2100余次,提出检察建议2400余件,纠正违法通知书4600余件,发现职务犯罪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250余件。全国检察机关也从2022年4月开始,积极探索对社区矫正开展巡回检察,加强对交付执行、收监执行等重点环节的法律监督。截至2022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2900余次,共提出检察建议2700余件,纠正违法通知书1.5万余件,发现职务犯罪和违法违规问题线索120余件。新华社属下的《半月谈》期刊在2020年报道,内蒙古一名男子因杀人而被判有期徒刑15年,但他却没有坐过牢,之后还当上地方人大代表。官方对此展开调查,74人被问责。

封面图片

最高检:违法、违规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最高检:违法、违规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都将受到法律严惩最高检4月19日消息,2024年前3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监督中发现存在虚假诉讼问题的有1885件。检察机关办案发现,一些违法行为人通过虚假诉讼、虚假劳动仲裁骗取套取国家养老保险金。最高检表示,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任何违法违规骗取或套取社保基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持续加大对社保领域虚假诉讼个案、系列案件的查办力度,另一方面延伸监督触角,联合法院、劳动仲裁机构等共同堵塞社保基金监管漏洞,规范补缴社保流程,助力保障国家社保基金安全。(澎湃)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