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航运活动噪音 非洲企鹅濒临灭绝

因航运活动噪音非洲企鹅濒临灭绝(早报讯)一项研究发现,自从南非政府六年前允许船只在阿尔戈压弯( StCroix)的圣克罗伊岛(AlgoaBay)附近海域进行“海上添油”后,引发的噪音使得圣克罗伊岛上的非洲企鹅的数量急剧下降。阿尔戈亚湾位于南非东海岸一条繁忙的航道上,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鸟类生物,南露脊鲸经常在这片水域出没。圣克罗伊岛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繁殖地。领导这项研究的纳尔逊曼德拉大学海洋专家皮切格鲁(LorienPichegru)星期二(8月16日)说,“我们发现,已经很高的噪音水平又再翻了一倍”。科学家们发现,噪音水平的升高会影响海洋生物寻找猎物、交流和导航的能力。皮切格鲁指出,圣克罗伊岛的育种从2016年的8500对减少到2022年的1200对,减少近85%。他说:“我每个月都在海滩上数着死鸟。”这项研究成果于8月10日发表在美国《整体环境科学》期刊上。2019年,阿尔戈亚湾曾发生船只漏油事件,人们随后在该海域发现了全身沾满油的企鹅。环保人士呼吁南非政府禁止海上加油活动,但收效甚微。皮切格鲁说,由于各种挑战,包括工业活动对稀有猎物的捕捞,圣克罗伊群岛的企鹅已频临灭绝。发布:2022年8月16日11:39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约2000只海中死亡企鹅 被冲上乌拉圭海岸

约2000只海中死亡企鹅被冲上乌拉圭海岸过去10天里,约2000只在海中死亡的企鹅被冲上乌拉圭东部海岸。当局说,企鹅的死因似与禽流感无关,但到底是什么导致它们死亡仍是一个谜。法新社报道,乌拉圭环境部动物司司长莱扎戈延(CarmenLeizagoyen)说,这大群企鹅是麦哲伦企鹅(Magellanicpenguins),且多未成年,死后被洋流带到乌拉圭岸上。她说,这些企鹅是在大海中死亡,90%为年轻企鹅,冲上岸时体内没有脂肪储备,都是空腹。她也强调,所有被采集样本的禽流感检测结果都是阴性。麦哲伦企鹅在阿根廷南部筑巢。在南半球的冬季,它们会向北迁徙寻找食物和温暖水域,甚至会到达巴西圣埃斯皮里图州(EspiritoSanto)的海岸。莱扎戈延说,在迁徙过程中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是正常的,但这么大量的死亡并不正常。她说,去年巴西也发生过类似的死亡事件,但原因不明。环保倡导者将麦哲伦企鹅死亡数量增加,归咎于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SOS海洋野生动物救援组织的特索尔受访时说:“从1990年代到2000年代,我们开始看到野生动物缺乏食物现象。资源已被过度开发。”另外,7月中旬袭击巴西东南部的大西洋亚热带气旋,也可能导致最脆弱的动物,因恶劣天气而死亡。特索尔说,最近他也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以东马尔多纳多省(Maldonado)的海滩,发现死去的海燕、信天翁、海鸥、海龟和海狮。

封面图片

濒临灭绝的虎鲸体内发现厕纸中常见的有毒的化学品4NP

濒临灭绝的虎鲸体内发现厕纸中常见的有毒的化学品4NP科学家们分析了2006年至2018年期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岸搁浅的六只南方居民虎鲸和六只比格虎鲸(大虎鲸)的组织。"他们发现化学污染物在虎鲸身上很普遍,一种经常在卫生纸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是所研究的样本中最普遍的一种,占所发现的总污染物的46%,"该大学在上周的一份声明中说。化合物4-壬基酚(4NP)与纸张加工有关,经常被用于卫生纸生产。它在加拿大被列为有毒物质,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该大学说:"它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径流渗入海洋,在那里它被较小的生物体摄入,并沿着食物链向上移动,到达顶级捕食者如虎鲸。"这项研究是首次在虎鲸体内发现4NP。研究人员还发现4NP从虎鲸妈妈身上转移到了它们的胎儿身上,引起了关于这种化学物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问题。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附近只发现有74只虎鲸出没。它们在美国和加拿大都被列为濒危物种。环保局指出,船舶的影响、鲑鱼数量的降低和接触污染物是对虎鲸生存的威胁。化学物质4NP是一种"新出现的污染物",意味着它既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搁浅的鲸鱼体内存在这种化学物质,表明它可能对海洋环境和其他动物有更广泛的影响。它也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吃的鲑鱼和虎鲸是一样的来源。该大学说,政府可以通过停止生产在其体内发现的化学品和解决海洋污染源来帮助濒危的鲸鱼。"这项研究是一个警钟,"研究的共同作者胡安-何塞-阿拉瓦说。"南方居民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种群,可能是污染物导致了它们的人口下降。我们不能再等了,要着手保护这个物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95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9591.htm

封面图片

关于濒临灭绝的“恐龙鱼”的新发现:“倒立”进食的秘密

关于濒临灭绝的“恐龙鱼”的新发现:“倒立”进食的秘密据CNET报道,腔棘鱼(Coelacanths,也被称为“恐龙鱼”),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了,直到1938年有一个标本被网住。这些罕见的原始动物生活在水下洞穴中,使它们很难被研究。因此,一个科学家小组对几十年前保存的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这条鱼--被称为“23号标本”--已经在哥本哈根动物学博物馆的酒精中保存了60年。哥本哈根大学和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把这个标本取出,通过CT和MRI扫描仪来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生物的工作原理。该团队在《BMC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关于该鱼的研究报告。哥本哈根大学在周二的一份声明中说:“由于许多其他腔棘鱼的标本已经被解剖,它的解剖结构已经不是秘密。但对该鱼的生理学--它的功能方式--知之甚少。”这项研究有助于解释这种鱼不寻常的“倒立”进食策略,即它沿着海床漂流,头朝下,捕捉猎物。研究人员绘制了该鱼的骨骼和脂肪图。“我们发现腔棘鱼有一个特殊的骨架,头部和尾部有大量的骨骼,而几乎没有脊椎骨。这是很独特的。”共同作者、奥胡斯大学的生物学家HenrikLauridsen说:“最重的部分在鱼的两端,这使得鱼很容易用它的头来‘站立’。”腔棘鱼在这个星球上有很长的历史。这种鱼的化石证据可以追溯到4.1亿多年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即受威胁物种目录,将西印度洋腔棘鱼(Latimeriachalumnae)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离在野外灭绝只有一步之遥。了解更多关于这种鱼的信息可能有助于保护它的计划。捕捉稀有动物进行研究可能会给该物种带来更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对保存的腔棘鱼的研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是一个已经存在的资源,同样的技术可以用在其他标本上。研究人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腔棘鱼神秘的繁殖周期。这种鱼在产下活体幼鱼之前会保持五年的怀孕期,但没有人很清楚它们在哪里产下幼鱼。Lauridsen说:“通过分析幼鱼的骨骼和脂肪的分布,我们也许可以找出鱼苗适应生活的深度。这些知识对于保护这种极度濒危的物种也很重要--因为当我们不知道它们在哪里时,我们就无法知道在哪里保护它们。”...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79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7981.htm

封面图片

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罕见蛤蜊被发现是活的

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罕见蛤蜊被发现是活的来自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圣巴巴拉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那不勒斯角就有这样的发现,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种以前只从化石记录中得知的小蛤蜊。研究人员的发现最近已经发表在《Zookeys》杂志上。合著者、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海洋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杰夫-戈达德说:"发现一个最早从化石记录中得知的物种,尤其是在像南加州这样研究充分的地区,这并不常见。我们的化石不能追溯到接近著名的Coelacanth或深水软体动物Neopilinagalatheae--代表一整类被认为在4亿年前消失的动物--但它确实可以追溯到拉布雷亚沥青坑捕获的所有那些奇妙的动物的时代。"2018年11月,在那不勒斯角的一次退潮中,戈达德在寻找裸鳃海蛞蝓时,注意到一对小型半透明的双壳动物。这些双壳类动物的壳只有10毫米长,但当它们伸出并开始挥舞一只比它们的壳还长的亮白色条纹的脚时,戈达德意识到,他以前从未见过这个物种。尽管他有多年研究加州潮间带栖息地的经验,包括在那不勒斯角的大量时间,这一发现还是让戈达德感到惊讶。他很快为这些不寻常的动物拍了特写照片。有了高质量的图片,戈达德决定不收集这些似乎很罕见的动物。在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学家族后,他将图像发送给了圣巴巴拉自然历史博物馆疟疾学名誉馆长PaulValentich-Scott。馆长向戈达德提到了一些可能性,但他说他需要亲自看到这个动物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于是,戈达德回到那不勒斯角,去再次寻找他发现的蛤蜊。但是,在对几平方米的地方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梳理后,他仍然没有看到。这个物种继续躲避他多次。九次之后,在2019年3月,在几乎准备放弃的时候,戈达德翻开了另一块石头,看到了一个单一的标本,旁边是几个小的白色裸鳃动物和一只千足虫。Valentich-Scott终于得到了他的标本,两人终于可以着手进行鉴定了。在那不勒斯角的潮池中,需要敏锐的眼光才能发现坐在这只甲壳虫旁边的微小的蛤蜊(底部中间)。资料来源:杰夫-戈达德Valentich-Scott拿到这个贝壳更加惊讶。他知道这属于一个在圣巴巴拉地区有一个成员的属,但这个贝壳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匹配。这引起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即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物种。这两位研究人员决定查看一个耐人寻味的化石物种的参考资料。他们从1937年描述该物种的论文中找到了双壳动物Borniacooki的插图。它似乎与现代标本相符。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意味着戈达德发现的不是一个新物种,而是一种活化石。值得注意的是,描述该物种的科学家GeorgeWillett估计,他从同一地点,即洛杉矶的Baldwin山挖掘和检查了大约100万件化石标本。也就是说,他从未亲自发现B.cooki。相反,他是以EdnaCook的名字命名的,EdnaCook是一位BaldwinHills的收藏家,她发现了仅有的两个已知的标本。Valentich-Scott向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索取了Willett的原始标本(现在归类为Cymatioacooki)。这个物体被称为"类型标本",用于定义该物种,所以它是鉴定蛤蜊的最终仲裁者。同时,戈达德在那不勒斯角发现了另一个标本--在一块巨石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个空壳。在仔细比较了那不勒斯角的标本和Willett的化石后,Valentich-Scott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物种。尽管体积小,栖息地隐蔽,但所有这些都引出了一个问题:这种蛤蜊是如何长期躲避科学家们的考察的。戈达德说:"在南加州有如此悠久的贝壳采集和孔雀学的历史--包括对较难发现的微型软体动物感兴趣的人--很难相信没有人发现我们这个小可爱的贝壳。"他怀疑这些蛤蜊可能是在2014年至2016年海洋热浪期间,作为浮游幼虫从南方带上来的,随洋流来到这里。这使得许多海洋物种能够向北扩展其分布,包括在那不勒斯角专门记录的几个物种。根据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寿命,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18年之前没有人注意到C.cooki在这个地方,包括戈达德,他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那不勒斯角研究裸鳃动物。戈达德说:"下加利福尼亚的太平洋海岸有宽阔的潮间带巨石区,实际上绵延数英里,我怀疑在那里,Cymatioacooki可能与在这些巨石下打洞的动物生活在一起。"...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679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6799.htm

封面图片

"青蛙桑拿浴":保护濒临灭绝的青蛙免受致命真菌的侵袭

"青蛙桑拿浴":保护濒临灭绝的青蛙免受致命真菌的侵袭麦考瑞大学(MacquarieUniversity)和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ofMelbourne)的一项研究发现,加热庇护所可以帮助青蛙有效防治壶菌病。这种让青蛙"烤掉"感染病菌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增强对未来感染病菌的抵抗力,从而为濒危两栖动物提供一种可行的保护策略。麦考瑞大学(Macquarie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加热方法,可以帮助濒危青蛙抵御影响多个物种的大流行病的破坏性影响。该团队与墨尔本大学合作,重点防治壶菌病,这种真菌病已导致澳大利亚至少六种两栖动物灭绝,并对全球数十种两栖动物构成威胁。人工热点庇护所中的绿色和金色钟蛙。图片来源:AnthonyWaddle今天(6月26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这一发现,为像绿纹树蛙这样迅速减少的种群提供了一条潜在的生命线。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麦考瑞大学应用生物科学学院施密特科学研究员安东尼-瓦德尔(AnthonyWaddle)博士说,很少有干预措施能解决致病壶菌(Batrachochytriumdendrobatidis或Bd)在国际上传播所造成的影响。"自壶菌被确定为两栖动物种群全球崩溃的主要原因以来的25年里,我们的研究成果首次提供了一种简单、廉价和广泛适用的策略来缓冲青蛙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Waddle博士说。AnthonyWaddle博士与青蛙。麦考瑞大学壶菌一旦传播到新的环境中,通常就会永久定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的破坏比任何其他有记录的疾病或入侵物种都要严重。在全球受壶菌感染的物种中,有90种已经灭绝或被认为在野外灭绝。另有124个物种的数量减少了90%以上。该研究的资深作者、麦考瑞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的里克-希恩(RickShine)教授说,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简单的干预措施,可以很容易地扩大规模,从而有可能帮助减少致命的糜齿大流行的影响。Shine教授说:"壶菌病不会消失,但我们的行为生态学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濒危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与壶菌共存。"研究小组发现,用砖块和聚氯乙烯温室等现成材料搭建的人工"热点"庇护所,可以让青蛙迅速"烘烤"掉感染的壶菌。当青蛙转移到热点庇护所时,壶菌感染明显减少。整个过程就像是给青蛙做了一次小型医疗水疗。在这些简单的小热点中,青蛙可以将身体加热到能消灭感染的温度。研究还表明,蛙类在感染糜烂丝虫后如果存活下来,就会产生一种获得性免疫,使它们对未来的感染有更强的抵抗力。瓦德尔博士说:"降低死亡率,提高两栖动物对糜烂病的免疫力,是保护两栖动物免受这种疾病侵害的关键。这些简单的"热点"庇护所很容易复制,而且在社区的参与下,这种策略很容易扩大规模。"墨尔本大学野生动物生物科学系教授研究员李-斯凯拉特教授说:"这项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推广到受糜烂丝虫病威胁的其他濒危蛙类物种,并证明了跨学科和跨机构合作在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中的价值。"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619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199.ht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让动物更易因气候变化灭绝的因素

新研究揭示让动物更易因气候变化灭绝的因素英国牛津大学一项新研究,通过研究化石记录揭示了让动物更易因气候变化灭绝的因素,有助确定当今哪些物种最易受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影响,为制定保护战略提供依据。新华社星期一(3月11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在地球生命史上,过去的气候变化通常由火山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自然变化引起,曾是造成无数物种灭绝的“祸首”。但迄今人们并不清楚哪些因素可使物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增强或减弱,也不清楚气候变化幅度如何影响物种灭绝风险。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众多海洋无脊椎古动物的化石记录,其中有的物种存活于距今约4.85亿年前,这些记录涵盖9200多个属。研究人员整理出可能影响物种复原力的关键特征的数据集,再将这些特征信息与气候模拟数据相结合建立新的模型,以了解在气候变化期间哪些因素对确定灭绝风险最为重要。研究发现,面临气候变化幅度相对更大的物种更有可能灭绝,尤其是在不同地质阶段经历过气温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七摄氏度的物种;生活在极地地区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物种,以及只能适应小幅气温变化的物种,灭绝几率更高;物种生存的地理范围大小是预测灭绝风险的最有力因素,地理分布范围较大的物种,其灭绝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体型也很重要,体型较小的物种灭绝风险较高。所有上述特征对灭绝风险都有累积影响。例如,同时具有较小地理分布范围和较窄温度适应范围的物种,比只具备其中一项特征的物种更容易灭绝。研究人员认为,未来应探索气候变化如何与其他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的因素相互作用,如海洋酸化、海水缺氧等。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2024年3月11日10:01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