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到2100年热带地区或有一半时间面对危险高温

研究:到2100年热带地区或有一半时间面对危险高温(早报讯)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即使人类实现气候减排目标,到了2100年,热带地区仍有数百万人可能有半年时间暴露在危险的高温中。法新社报道,研究显示,人类极有可能无法实现所定下的减排目标,到了本世纪末,热带地区的人口有大部分时间得生活在危害健康的高温天气。若排放不受控制,这些地区的大批人口可能面临极端高温的“噩梦”时期。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泽佩泰洛说:“如果我们不齐心协力,数十亿人有可能真的过度暴露于这些极其危险的气温。”研究员把39.4摄氏度的气温列为危险水平;51摄氏度以上为“极其危险”水平。研究也显示,在热带地区以外,致命的热浪可能每年都会发生一次。研究员说,到本世纪末,除非排放量得到严格限制,否则“几乎可以保证”热带某些地区的人口每年都会经历这种程度的高温天气,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印度将面对这种风险。这项研究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通信地球与环境》。发布:2022年8月26日8:00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谢展寰:木虱在亚热带地区很常见 现阶段看不到有大量传入

谢展寰:木虱在亚热带地区很常见现阶段看不到有大量传入近期有片段流传,在机场快线及九巴车厢怀疑有床虱。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香港属亚热带地区,木虱在亚热带地区很常见,在香港发现木虱不算是新闻,现阶段看不到有大量传入情况。谢展寰强调当局并非轻视,今日已召开跨部门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与不同政策局及部门宣扬防治虫鼠信息。他又说不论酒店或运输机构很有经验处理虫害,他亦看到偶然有一、两则发现木虱的报导,而相关机构发现了木虱问题已马上依照程序进行杀虫消毒工作。他提到,今次在寒带地区爆发木虱问题,有人估计可能受气候变化影响,亦很明显有关地方处理木虱问题经验不多。他重申木虱不会传染疾病,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少。另外,被问到在维园年宵市场摊位竞投,民主党违反甚么规例而被取消资格,谢展寰说不会评论。就日本核废水方面,日本驻港总领事馆早前表示,已邀请港府官员前往核电站参观。谢展寰说,日方并无提供详情,又说希望会是有意义的访问,有待日方安排。2023-11-1720:40:29

封面图片

到2100年 66%的全球人口将面临缺水问题

到2100年66%的全球人口将面临缺水问题一项新的研究预测,到2100年,全球缺水问题将不断升级,受影响人口将高达66%,尤其是在全球南部地区,这突出表明,在未来的水资源管理战略中,解决水量和水质问题至关重要。乌得勒支大学最近在《自然-气候变化》上发表的研究报告预测,由于气候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将会加剧。这项研究采用了一个复杂的全球水量和水质模型,预测到本世纪末,清洁水短缺的情况将会加剧,对全球南部人口的影响将尤为严重。人类不仅需要清洁的水用于饮用和卫生设施,还需要清洁的水用于生产食品、能源和制成品。在社区和政策制定者努力解决当地缺水问题的同时,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旨在揭示不断升级的全球清洁水危机。作者利用最先进的水量和水质模型进行模拟,评估了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缺水状况。"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未来水资源的可用性、质量和需求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领衔作者EdwardJones博士说。"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对于评估未来的水资源短缺至关重要"。研究估计,目前全球55%的人口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生活在缺乏清洁水的地区。"到本世纪末,这一比例可能高达66%,"琼斯说。虽然预计未来全球缺水状况将加剧,但世界各地区的变化和影响并不相同。例如,西欧和北美未来缺水程度的加剧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几个月,这主要是受水量方面的影响。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短缺的加剧通常在空间上更为广泛,并且在一年中持续的时间更长。琼斯说:"全球南部地区未来面临的风险增幅最大。这通常是由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气候变化和水质恶化共同造成的。"尽管水质对安全用水至关重要,但在缺水评估中,水质仍然是一个未得到充分反映的组成部分。"以前的评估仍然主要只关注水量方面,"琼斯解释说。"然而,水的安全使用还取决于水的质量。"因此,本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将水质纳入缺水评估--以及缓解缺水的管理战略设计中。琼斯总结道:"清洁水的缺乏给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系统性风险,这一点越来越难以忽视。我们的工作突出表明,在大幅减少水资源需求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样重视消除水污染,以扭转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趋势。"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9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979.htm

封面图片

研究指格陵兰冰盖变薄或令世纪末海平面升13.5毫米

研究指格陵兰冰盖变薄或令世纪末海平面升13.5毫米美国及丹麦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公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格陵兰岛东北部冰盖变薄范围,向内陆延伸200至300公里,范围比之前估算大,可能导致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最少13.5毫米。科学家之前的关注点,是格陵兰岛的冰盖边缘,主要借助卫星资料,调查冰盖随全球气温上升的融化情况,今次研究重点就移向冰盖内陆。报告指出,研究人员观测的该片冰盖,占格陵兰岛冰盖总面积约12%,流失的冰量可能是现有气候模型估算流失量的6倍,到本世纪末,单是这片冰盖变薄,就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13.5至15.5毫米,相当于整个格陵兰岛冰盖,过去50年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幅度。研究人员忧虑,冰盖变薄范围向内陆延伸的趋势,亦可能发生在格陵兰岛其他地区。2022-11-1101:30:31

封面图片

美国加州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高温冲击旅游业

美国加州遭遇极端高温天气高温冲击旅游业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旅游业每年可以带来14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高达接近万亿元的收入。然而今年,加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滚滚热浪让游客们望而却步。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东岸,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海滩娱乐场所和国家公园,每年都会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过今年,加州部分地区遭遇的极端高温对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副教授霍普金斯:很多人在夏季关停了生意,因为天气太热了,没有足够的客户光顾。外出的人很少,不值得他们开门营业。霍普金斯教授近年来一直在科切拉谷地进行研究,这里是加州平均气温最高的旅游景点之一。研究发现,这一地区的就业人口在每年4月至10月,即最热的时间平均会减少7%。美国加州科切拉谷地商店经营者:我认为每年想吸引大量游客都很难,气温不超过120华氏度(约48.9摄氏度)时情况还行,但一旦超过这个温度,生意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不过另有研究显示,一旦气温超过85华氏度(约30摄氏度),很多人就会倾向于在室内,减少外出。气象部门预计,到本世纪末,加州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高于30摄氏度的天数可能会比现在增加1.5倍,意味着适宜外出旅游的时间会变短。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95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9541.htm

封面图片

国际最新研究:即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 未来热浪频率或仍增加

国际最新研究:即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未来热浪频率或仍增加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指出,到2100年,热带地区可能大部分时间里都会暴露在危险的高温水平中,而中纬度地区预计每年都会出现致命热浪。资料图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全球升温按照《巴黎协定》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人为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依然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增加全球的极端温度暴露。该论文称,过去十年里,一连串的致命热浪袭击了许多主要城市。如果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对热浪的影响将威胁到地球大部分地区的宜居性。超高温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极端高温会造成热痉挛、热衰竭和慢性病。为预测全球气温、二氧化碳浓度和相对湿度的平均变化,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哈佛大学卢卡斯·瓦尔加斯·泽佩特洛(LucasVargasZeppetello)和同事合作,通过分析全球气候模型预测结果、人口预测,以及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关系,他们估计,实现《巴黎协定》的最新目标——到2100年使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几率只有0.1%。他们预计,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到2050年很可能会接近2摄氏度。他们预计到2100年,许多住在热带地区的人,如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每个典型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会暴露在危险的高温水平下。此外,目前在中纬度地区罕见的致命热浪可能会在该地区即位于这两个热带地区和极圈之间每年发生,比如,论文作者预计美国芝加哥出现危险热浪的概率将是原来的16倍。论文作者指出,如果不采取适应措施,热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会大幅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户外工作者和低收入群体中;除此之外,也有必要设立更严格的减排目标。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03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0331.htm

封面图片

港中大研究: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2050年将大减逾两成

港中大研究: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2050年将大减逾两成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2050年将大减逾两成。据星岛日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综合评估了地表臭氧污染及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推算到2050年,全球农作物产量将减少达22%。研究显示,南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该地区的稻米生产,单计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的影响,已导致该地区的稻米生产量到本世纪末减少达四成。这项研究是首次评估臭氧、二氧化碳排放及气候变化三项因素对农作物的共同影响,并预测每一年农作物受影响的程度,结果显示全球食物安全及粮食危机将会加剧。本次研究的负责人和第一作者梁沛健说,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是导致热带地区农作物减产的主因,生产稻米的国家首当其冲,地表臭氧污染也抵消二氧化碳施肥效应。相信这项研究有助推动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研究团队相信,随着农作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开发一些耐热和耐氧的农作物品种,配合营养补充,长远而言可以改善粮食安全和提供足够粮食以支撑人口增长。发布:2022年6月29日8:02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