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台湾政策法案》将极大动摇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部:《台湾政策法案》将极大动摇中美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台湾政策法案》如果继续审议推进甚至通过成法,将极大动摇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中美关系以及台海和平稳定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四(15日)回应说,《台湾政策法案》严重违背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大陆所作承诺,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干涉中国内政,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中国大陆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毛宁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大陆将坚定不移推进国家完全统一。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任何人都不要错估中国大陆和大陆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毛宁还说,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内涵。该案如继续审议推进甚至通过成法,将极大动摇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中美关系以及台海和平稳定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他表示,强烈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切实将美国领导人作出的不支持“台独”承诺落到实处,停止打“台湾牌”搞“以台制华”,停止推进审议有关法案。中国大陆将视该案进展情况和最终结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布:2022年9月15日6:24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中美关系的护栏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国外交部:中美关系的护栏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星期四(7月7日)说,美国人一直在说“护栏”,中美关系的护栏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美方应该做的是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和向中方作出的承诺。根据澎湃新闻报道,有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说,有观点称美中两国外长会的关键目标之一是要加固两国关系的护栏,为中美关系注入稳定性。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回答说,美国人一直在说“护栏”。中美关系的护栏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国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坏。赵立坚强调,中美双方应该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美方应该做的是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和向中方作出的承诺。发布:2022年7月7日5:12PM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中国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部:中国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中国外交部在回应美国总统拜登国情咨文的内容时说,中国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针对有提问指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提到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说了强硬的话,却没有采取一样强硬的行动,中方认为哪位总统将对中国持有最强硬态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五(3月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不管谁担任美国总统,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中方始终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对美关系。她说,中方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发展繁荣的美国,并认为美国也应当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互利共赢。毛宁续称,中方一向认为,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我们反对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反对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反对美方打着竞争的旗号限制中国正当发展权利”。她呼吁美方应当同中方相向而行,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四(7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国情咨文,在谈到与中国的竞争时说,美国在对抗中国方面比其他国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但他强调并不寻求与北京发生冲突。他说:“我们坚决反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我们希望与中国竞争,而不是冲突。在与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竞争中,我们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赢得21世纪的竞争。”2024年3月9日11:06AM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民间交往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外交部:民间交往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外交部强调,中美建交以来,民间交往始终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一贯支持鼓励中美民间交往,希望美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先后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美国史迪威将军外孙,强调“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两国人民应该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一(9月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说,两封复信充分彰显习近平对促进中美民间交往和两国人民交流的高度重视。毛宁说,目前中美已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城,促成了众多的务实合作项目。疫情过后,两国民间及各界交往重新热络起来,因为加强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她还称,中方始终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为根本遵循处理对美关系,致力于同美国建立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一贯支持和鼓励中美民间交往,希望美方也顺应民意,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峇厘岛会晤共识,支持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美方应拿出诚意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

中国外交部:美方应拿出诚意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针对美国政府透露,总统拜登希望在近期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的提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美国应拿出诚意,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一(3月13日)在加州圣迭戈基地公布与澳大利亚和英国达成的核动力潜艇项目后透露,预计他很快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但拒绝透露通话时间。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上星期说,美国希望与中国重新建立定期沟通,拜登也预计在中国全国两会(全国两会、政协年会)结束后的某个时间与习近平通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针对上述提问指出,中美之间保持着必要沟通。中方认为,沟通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增进理解、管控分歧,不能为沟通而沟通。汪文斌强调,美方应当拿出诚意,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美在台湾问题上违诺必受惩罚

中国外交部:美在台湾问题上违诺必受惩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今日在记者会上说,在台湾问题上违背承诺,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据澎湃新闻报道,有记者提问,美国海军上将迈克尔•吉尔迪称,台湾必须提升武器和训练等军事力量来防范来自中国大陆的潜在威胁。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强调,美方的有关言论违背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大陆所做的承诺,干涉中国内政,大陆对此坚决反对。《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明确指出,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说,中美《上海公报》也指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异议。汪文斌指出,美方一边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边又渲染所谓大陆侵略台湾的威胁,一边表示不支持“台独”,一边又从国务院网站上删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等表述。美方这种自相矛盾的行径不能不令人质疑美方声称的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严肃性、有效性。背信弃义不仅损害自身的形象,也将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台湾问题上违背承诺,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汪文斌强调,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落到实处,以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发布:2022年5月18日4:21PM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促美国停止借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

中国外交部促美国停止借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昨天(18日)发声明称,美国强烈主张世界卫生组织(WHO)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本月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中国外交部今天(19日)回应时,敦促美国停止借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今天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对美方发表的有关声明表示坚决反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包括世卫组织活动问题,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赵立坚指出,联大第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上述两个决议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支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容否认,也不可阻挡。赵立坚强调,中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健康福祉,在符合一个中国原则前提下,已经对台湾地区参与全球卫生事务作出妥善安排。台湾了解有关信息、参与国际抗疫的渠道是畅通的。赵立坚表明,美国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借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任何打“台湾牌”、搞“以台制华”的图谋,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坚决反对,注定以失败告终。此外,针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通话时说,如美国执意打“台湾牌”,必将把局势引向危险境地,赵立坚回应时说,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屡次试图打“台湾牌”,在台湾问题上违背承诺,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美国此举危害中美关系,也危害台海的和平与稳定。赵立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美国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把拜登总统有关美国不支持“台独”的表态落到实处,停止借涉台问题搞政治操弄,搞以台制华。发布:2022年5月19日4:44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