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局要求隔离时不得外锁门

中国疾控局要求隔离时不得外锁门中国冠病疫情持续多点散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针对各地疫情管控措施提出要求,包括采取集中或居家隔离措施时,不得采取外锁门方式,以及合理安排转运任务和时间,杜绝驾驶员疲劳驾驶,确保转运安全等。据北京日报报道,中国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星期四(9月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疾控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防控政策措施要求,做好精准防控,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雷正龙说,在核酸检测环节,要求各地合理组织安排群众核酸检查,避免人群聚集、聊天。群众参加核酸检测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一米线,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同时,各地还要合理安排样品的转运车辆,承担转运任务期间,不得用于其他用途。雷正龙还说,在流调和转运环节,要求各地要加强现场面对面流调,流调人员也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同时,还要求各地统筹安排部署转运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转运方案,合理安排转运任务和转运时间,加强转运车辆日常检查和安全维护,提高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驾驶员疲劳驾驶,确保转运安全。雷正龙还要求,各地的集中隔离场所的基础设施应该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抗震防灾等标准要求,严格规范隔离点管理,严防交叉感染。对经评估不适合集中隔离的特殊人群,可以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对不宜单人单间隔离的,要指定合适人员进行陪护。他强调,采取集中或者居家隔离措施时,不得采取外锁门的方式。他还说,在生活物资供应、就医保障等环节,各地要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并进行动态调整,严格按规定落实管理要求,明确专门的人员队伍负责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特别要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要指定专门医疗机构为高、中风险区居民提供就医服务,为特殊人群提供就医便利。...发布:2022年9月30日8:39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疾控局:20条优化措施能应对隔离资源紧张等问题

中国疾控局:20条优化措施能应对隔离资源紧张等问题中国国家疾控局官员说,20条优化防控措施能有效应对疫情处置中隔离资源紧张等问题。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隔离设施不足,比如说隔离资源紧张等问题,要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投入疫情传播风险高的人员和区域上来,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于20条措施是否会加大中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说,在试点评估发现,入境人员入境以后首次核酸检出阳性,就是CT值大于等于35的人群,大部分是既往感染。随着新的变异株潜伏期进一步缩短,将调整入境人员的管控周期为五加三。中国国家疾控局官员强调,20条优化防控措施出台后,各地要严格按照20条的要求,早做准备,妥善安排,细化工作要求,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防控措施不到位引发的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发布:2022年11月16日3:49PM

封面图片

中疾控发布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

中疾控发布居家隔离人员防控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居家隔离人员的防控要求,具体提出了三大要求,涉及到房间、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共同居住者防护这三方面。据第一财经报道,对于房间要求是,家中如果有多套房屋,最好单独居住;如果只有一套房屋,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条件不允许,最好不要选择居家隔离。与此同时,房间应该通风良好;房间尽量避免使用空调,如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室内应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如送餐,并做好消毒)。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要求是,其中规定应在卫生机构评估以及社区管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拒绝一切探访,居家隔离期间不得外出。如因就医等确需外出,需经所在社区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隔离者应按时向社区管理人员报告提问、症状等,并按照防控要求配合社区完成核酸检测。对于共同居住者防护要求是,共同居住者或者陪护人员一并遵守居家隔离管理要求。共同居住者与隔离者共处一室时,应规范佩戴口罩,并及时更换;与居家隔离者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保持居室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和消毒。此次发布的防控要求,并没有明确居家隔离人员的具体定义,不过,根据中国国务院2021年5月份发布的《防控方案(第八版)》,其中涉及到了居家医学观察的管理对象是: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如家庭成员中仅14岁及以下儿童或孕产妇为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患有基础性疾病或为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特殊人群;实施“7+7”的入境人员;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发布:2022年4月14日10:28AM

封面图片

重庆疾控专家:“居家隔离”违背医学常识社会责任和相关法律

重庆疾控专家:“居家隔离”违背医学常识社会责任和相关法律针对近期有市民呼吁居家隔离的要求,重庆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罗飞星期五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说,感染者不能够进行居家隔离。这违背医学常识,违背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也违背相关法律。根据上游新闻报道,“居家隔离”成为近日民众关注焦点,有市民认为没有转运的必要,如果“阳”了在家隔离就行。罗飞对此回应说,按照相关方案,感染者是不能够进行居家隔离的。这里面存在三个问题,就科学规律来说,这是违背医学常识的;就社会治理来说,这是违背了社会责任,还有家庭责任的做法;就法律法规来说,这是违背了《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第一是科学规律的问题。将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转运到集中隔离场所,这是阻断疫情传播的基本防控措施,这是一个常识的问题。隔离是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而不是简单限制相关人员的人身自由。因此,在隔离期间必须要遵守相关的健康管理措施。罗飞说,目前重庆在处置本轮疫情过程中,将转运主要分为了三类:确诊病例中的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人需要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集中隔离治疗;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需转运至方舱医院;密切接触者需要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密切接触者和感染者不能在同一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的。隔离期间,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的人群或者人员,分别采取了临床治疗或者是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主要的管理措施是通过隔离医学观察,监测其临床的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一些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符合诊断标准的相关指标,就会订正他的诊断为相应确诊病例,然后实施相应的治疗或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管理措施。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的原因是因为新冠病毒是有潜伏期的,需要经过一个最长的潜伏期去观察,结合相应的核酸检测,才能确认这位密切接触者是否感染了病毒。二是社会治理的问题。对感染者进行转运隔离,是保护其家人、邻居和朋友的基本社会治理措施,居家隔离的感染者很难做到严格意义上的隔离,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由于长期生活、居住的原因,几乎无法做到避免接触或者是安全接触,容易造成疫情的继续传播或者扩散。...发布:2022年11月26日11:18AM

封面图片

中疾控专家:仍要求时空伴随者居家隔离是各地加码的做法

中疾控专家:仍要求时空伴随者居家隔离是各地加码的做法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在央视新闻一档节目采访时说,要求时空伴随者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都是各地加码的做法。中国本月11日出台的优化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对医疗资源建设、生活服务保障、重点单位的疫情防控、疫苗接种、药物储备、滞留人员的疏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专家指出,优化防控的二十条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优化和完善,对于二十条措施中没有提到的,依然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来执行,不能层层加码。王丽萍在节目中说:“比如时空伴随,实际上在第九版的防控方案里面有所阐述,他是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对于这类人员在二十条里面没有提及,仍然在实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这类人员要求在流调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都是各地加码的做法。”王丽萍还说,对于管控的时间,起始时间应该以判定为末次暴露的时间为准,而不应该以追踪到这个密接的时间开始算起,在第九版防控方案里面是明确的。中国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同一个节目中说,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的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每天调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防范和杜绝“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密接的密接,也就是次密接人员,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明确要求不再判定。王丽萍:“我们发现在一个多月试点的评估过程中,密接的密接在判定以后,后续阳性率是极低的,是十万分之三点一,也就是管了十万个人,可能有三个人是阳性,所以效率是比较低的。只要把有限的防疫资源,把密接及时判定进行管控,就能够更大可能去降低次密接续发阳性的检出率情况,所以综合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发布:2022年11月16日12:15PM

封面图片

国家疾控局称入境人士隔离日子减少两天可节省隔离资源

国家疾控局称入境人士隔离日子减少两天可节省隔离资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其中入境人士由原本「7+3」,即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3」,以及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进行4次核酸检测。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指出,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新安排下,入境人士集中隔离日子较原本减少两天,相信可以节省30%的隔离资源。现时Omicron变异病毒最长潜伏期为8天,相信订出「5+3」安排,能够最大限度管控风险。被问到未来会否逐步取消集中隔离的做法,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世界衞生组织仍然将新冠疫情订为「全球关注的公共事件」,认为对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是切断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过去近3年的抗疫战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丽萍说,当局参考数据和证据基础提出优化措施,缩短密切接触者、高风险区外溢等人员的集中隔离期限或调整为居家隔离或健康监测,强调并非代表集中隔离的作用和必要性正在降低,未来随著病毒不断变异,当局对病毒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不排除再进一步优化调整隔离措施。2022-11-1217:49:07

封面图片

中国疾控局:根据防控需求可开展抗原检测

中国疾控局:根据防控需求可开展抗原检测中国国家疾控局星期四(12月8日)称,当局将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缩小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根据防控工作需求可开展抗原检测。据澎湃新闻报道,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星期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局进一步优化措施要求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强化核酸检测要聚焦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和人员,从几个方面缩小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贺青华说,当局将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除了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的阴性证明;不再对挂地区流动的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贺青华称,疾控局还要求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按照二十条优化措施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根据各地的情况,对高风险岗位开展核酸检测。这些人员主要包括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的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以及商超、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这些人员,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和按照二十条规定的措施高风险岗位的从业人员。发布:2022年12月8日3:41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