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的耐盐大豆亩产达270公斤以上

中国研发的耐盐大豆亩产达270公斤以上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研究组培育的耐盐大豆新品系“科豆35”,亩产达270公斤以上。据新华社报道,“科豆35”10月15日在山东东营完成田间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该品种亩产达270公斤以上,较中国已有同类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大幅提升。“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料作物,中国拥有大量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培育耐盐大豆新品种,是提升中国大豆产能的重要新方向。”田志喜说,“科豆35”在盐碱地表现突出,有望在利用盐碱地提升大豆生产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为培育耐盐大豆新品系,研究团队在东营开展了连续5年的高强度耐盐筛选和小区试验,在13000多份大豆种质材料中筛选获得耐盐新种质68份,其中表现特别优异的有25份。在此基础上,团队培育出“科豆35”。测产专家组认为,“科豆35”抗逆性强,在苗期耐盐碱性和抗旱性、后期抗涝性方面尤为突出,大豆外观、品质优良,建议在环渤海盐碱地加大示范种植力度并加速审定推广。发布:2022年10月16日10:01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耐盐大豆育种获重大进展 “科豆35”示范亩产超270公斤

中国耐盐大豆育种获重大进展“科豆35”示范亩产超270公斤中国耐盐大豆育种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获得重大进展——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志喜研究团队成功选育的耐盐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系“科豆35”,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的典型盐碱地上采用完全天然雨养方式进行示范种植,10月15日通过田间实收测产显示亩产为270公斤以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75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7547.htm

封面图片

中国4‰盐度下耐盐常规稻再破纪录 亩产超691公斤

中国4‰盐度下耐盐常规稻再破纪录亩产超691公斤“稻”喜!青岛的耐盐碱水稻产量有了新突破!10月11日,随着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的耐盐碱水稻专家测评会圆满完成,中国海水稻实现4‰盐度下耐盐常规稻产量新高度。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648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6489.htm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国离海最远的地方产海鲜了

下午察:中国离海最远的地方产海鲜了新疆海鲜最近在中国互联网上火了。从上周起,新疆出产海鲜的话题就不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中国媒体报道。在微博上,有关话题词条更是不下10个,包括“没开玩笑新疆真的产海鲜”“新疆欢迎大家来吃海鲜”“新疆海鲜量产如何做到”等等。在外界印象中,拥有广袤沙漠的新疆盛产葡萄、哈密瓜等水果,未曾想新疆也有海鲜。让人不禁好奇,作为中国离海最远的内陆省份,新疆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生产海鲜?《人民日报》星期一(9月11日)报道,新疆之所以能出产海鲜,离不开“海鲜陆养”模式。报道称,这个模式指的是在陆地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而要打造出这样的环境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将盐碱水变成“人造海水”。这就要从新疆的盐碱地说起。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过多的土地。除了有极少数的耐盐植物生长外,盐碱地基本“寸草不生”。根据自媒体“正解局”上星期五(9月8日)的文章,新疆约三分之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不过,新疆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盐碱地的水质与海水十分接近。因此,只要以海水矿物质比例为参照,再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普通动植物无法生存的盐碱地,便可摇身变为用于养殖海鲜的环境。财经传播服务机构“华商韬略”旗下微信公号星期天(9月10日)发文称,2017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打响了盐碱地养海鲜的“第一枪”。同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时称农业部)也发布《2017年渔业扶贫及援疆援藏行动方案》,要求推进“盐碱地渔农综合开发利用”;2019年又在《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盐碱水养殖”。华商韬略指出,有了国家政策引领与撑腰,新疆自此掀起“人工造海”的高潮。另一方面,新疆优质又丰富的水源也发挥重要作用。新疆有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等等。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尽管新疆的沙漠面积达到了43万平方公里,牧草地面积超过51万平方公里,但水域面积仍然达到了5500平方公里。...

封面图片

竹子、水稻杂交成竹稻 可长到2米 亩产千公斤、20元1斤

竹子、水稻杂交成竹稻可长到2米亩产千公斤、20元1斤当然,这不是简单地白日梦,通过杂交,结合两种不同植物的优势,是有可能实现这个梦想的。这不,有人经过30多年的努力,将竹子和水稻进行杂交,结果得到了可以生产大米的新型水稻——竹稻。竹稻的一个特点就是长得高,结的穗子大,最初的品种可以长到2米多高,在水稻中算是“鹤立鸡群”了。那么问题就来了,竹子和水稻咋都能杂交,植物杂交真的就这么没有成本了吗?还有竹稻都有什么优势呢?竹子和水稻杂交是怎么回事?杂交水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简单地说就是将两种水稻融合,以获得彼此的优良性状,这个被称为杂交优势。在相同生长条件下,优良杂交水稻的产量会比普通水稻高出30%,可以算是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工具了。杂交优势的开发在农作物身上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的,但是水稻除外,水稻非常难以杂交,因为它是自花授粉的,要让不同品种水稻完成杂交,那是相当困难的。咱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这要感谢袁隆平先生,他的团队(准确地说是他的学生李必湖)发现并转移了野生水稻的雄性不育基因,至此杂交水稻才成为可能。注意这里是让水稻和水稻杂交,这是因为只有彼此的遗传较为相似时,生殖细胞才可能完成配对。如果遗传上的关系太远了的话,那么就会存在更明显的生殖隔离,让杂交难以完成。竹子和水稻自然就是属于遗传上较远了,但是它也没有想象得那么远。当我们看植物间的关系的时候,经常喜欢“以貌取人”,感觉竹子像树一样,而水稻像草一样,关系肯定很远。其实竹子只是长得很高的草而已,它们是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是我们人类能够进入农业时代的重要植物群体,我们的粮食作物基本都来自这个科,当然也包括水稻。所以,水稻和竹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它们在遗传上并不遥远,只是相对于水稻和水稻来说比较远而已。水稻杂交通常发生在同属间,而水稻和竹子是发生在同科不同属之间。像这样让两个遗传关系较远的物种杂交被称为远缘杂交,它可以得到同属之外的优秀特性,但是难度上也会更加大。好消息是,竹稻使用的竹子亲本是青皮竹,它正好和水稻一样是12对染色体,这给技术条件落后的年代完成竹稻杂交提供了更多可能。图:钟章美和他的竹稻竹稻什么时候出现的?1971年,也就是袁隆平团队刚刚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1970年)之后不久,“竹稻之父” 钟章美先生也受此启发,开始了竹稻的培育和研究。钟章美1959年毕业于广东省梅州市的农业学校,之后就一直在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我们知道竹子开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1971年的时候——就在咱们刚刚开始拥有水稻的雄性不育株时,正在海丰县农科所工作的钟章美发现他身边的竹子开花了。于是,让竹子和水稻杂交的念头就产生了,他在开花的竹子边上种上了水稻,让它们自然授粉。据信,他这次简单的测试得到了三颗竹稻种子,这种粗糙的测试都能得到种子,其实也说明了青皮竹和水稻确实还是比较容易配对的。然后,他将得到的这三颗种子种下,但是有两株禾苗期就夭折了,只有其中一株持续生长了两年多,高度达到了2.5米,结出了14穗谷子,最后得到136棵种子。钟章美一直坚持不懈地研究竹稻直到退休,依然没有放弃,而且在此过程中,他是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2007年,钟章美的竹稻相关论文得到梅州市科技局的评定认可,至此竹稻算是正式诞生了。竹稻有哪些优秀的地方?普通的杂交水稻有一个比较糟糕的缺点,就是为了保证优良的遗传特性,普通杂交水稻其实是比较娇贵的,它无论抗病性,抗虫害,还是防风抗旱能力都不能算是优秀。而竹稻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耐造”,通过多年的培育,它继承了竹子的许多优良特性,比如其茎叶和种子中都含有竹子才有的竹黄酮,这是一种抗氧化和抑菌的化学物质。所以种植竹稻的话,农药这些都是比较省的,而且连米饭都不易发霉。据信在25℃的环境下,普通的米饭4天就会长满霉菌,而竹稻米的饭可以依然保持新鲜。除了抗病能力强之外,它还继承了竹子的耐旱性,以及抗倒伏的能力。由于广东经常出现台风,所以水稻种植经常受挫,但是竹稻却很少受此影响。据南方日报报道,2022年7月份,受台风“暹芭”影响,广东省石鼓镇小营村的水稻很多收成都不好,而竹稻依然可以达到亩产1000多斤(是斤不是公斤)以上。其实,高产也是竹稻的一大特点,多胚孪生(可以理解成双蛋黄,一颗种子可可发出多个芽)的竹稻品种是目前所有杂交水稻亩产量的记录保持者——单季亩产达到1113.9公斤,从我这边查到的数据来看,竹稻应该是唯一这个数据超过1000公斤的杂交水稻。图源:百度百科竹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营养丰富,我们前面提到的竹黄酮其实也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另外,硒、钙、镁、钾、锌、铜、铁等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相较于其它水稻,竹稻米都是高出许多。同时,那些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它的含量反而更少,比如铅,竹稻米的含量是0.062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阈值(0.2mg/kg)。总得来说,就营养成分,以及产量和抗病能力上,竹稻米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为啥我们都没有吃过呢?最后:竹稻米饭到底好不好吃?我是没有吃过竹稻米的,但是在竹稻米刚刚推出市场的时候,它的零售价格在10-20元之间每斤,这是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贵了。现在竹稻米很少出现在超市,至少我是从来没有见过,它主要出现在景区和礼品市场——因为营养更加丰富,经常被当作“保健米”。据说竹稻米会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味道上也是相当不错。但我个人觉得,应该也就那样,如果真的优秀的话应该老早推广开来了,而竹稻米却没有,我有看到竹稻米现在最主要的用途是酿酒。什么样的粮食容易成为酿酒的原料呢,自然是那些难以销售且产量还高的了。不过不管怎么样,竹稻确实有一些杂交水稻难以实现的优势,这点还是非常不错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60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6015.htm

封面图片

盐碱地种出的海水稻很难吃 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

盐碱地种出的海水稻很难吃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海水稻”相关报道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现在全国10几个省份都在推广种植海水稻。不过很多人对海水稻有一个误解,认为它是可以用海水灌溉的水稻。其实“海水稻”这个名字确实具有一些迷惑性,它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耐盐碱水稻,并不是用海水浇灌的水稻,只是能够生长在土地盐碱度在0.3%到0.8%之间的水稻品种。而海水的盐度通常达到3.5%左右,陆地的植物很难在这种盐度下生存。大米的口感通常取决于品种和生长环境,口感好的大米通常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较低的蛋白质含量,以及生长肥沃的地方[1]。盐碱地是典型的贫瘠土地,同时海水稻结出的大米还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所以它的口感并不算好。实际上,在袁隆平先生的“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成立之前,海水稻就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是都因为口感不佳,以及其它许多问题难以得到更多推广。即便许多海水稻大米相对于普通大米更加营养丰富,原生态、健康,但因口感差,也没多少销路,而且产量也不高,所以农民们并不愿意去种。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国家还要大力去推广去种植这种水稻呢?海水稻的稻米是不是红色的?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说海水稻的稻米红如胭脂,这个其实是很大的误导。海水稻是典型的杂交水稻,它有许多品种,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性状,只要它得到了耐盐碱的性状都被叫作了海水稻。根据中国科普网的报道,海水稻的颜色非常多样,结出紫色、黑色、淡黄色、白色稻米的都有,取决于它们的品种[2]。稻米红如胭脂的通常指的是海红香米,这是海水稻的一种,它通常生长在富含硒的盐碱地中,由于吸收了大量的硒——硒含量比普通稻米高出7.2倍,所以其稻米染上了一层红。我们前面提到过“海水稻”的叫法存在一些迷惑,但其实它们真的可以在涨潮时海水的短暂灌溉中存活下来,可能这才是海水稻名字的由来吧。但也不能长时间被海水覆盖,不然还是会因为渗透关系而死亡,它们适应的盐度基本不超过0.8%——这个盐度基本和我们菜汤是差不多,和海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海水稻耐盐碱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但已知至少有52个基因与之相关。研究揭示细胞壁多糖合成酶提高水稻盐胁迫耐性新机制,图源:中国农科院海水稻怎么来的?其实,中国海水稻的研究和筛选起步并不是很早。早在1939年,斯里兰卡就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1个抗盐水稻品种——Pokkali,而咱们国家最早是在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投入到这方面研究的。但是由于咱们国家杂交水稻的技术相对领先,所以现在海水稻研究方面也是取得了很多成就,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说到杂交水稻,那么大家想到的一定就是野生水稻的重要性。如果袁隆平先生的团队没有发现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的话,那么杂交水稻几乎不可能完成,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对于海水稻来说也是一样的,那些至关重要的基因通常是在野外出现,所以寻找那些生长在盐碱地上的野生水稻尤为重要。中国的科学家们其实有找到很多耐盐碱的野生水稻,比如在太湖流域发现韭菜黄、老黄稻等,但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广东湛江入海口发现“海稻86”。陈日胜和他的海水稻,图源:湛江日报“海稻86”是在1986年由科学家陈日胜发现,当时他和自己的老师罗文列教授一起,在广东湛江遂溪虎头坡海滩普查红树林资源,然后就发现了最早的“海稻86”——它有1.6高,生长在海水浸泡过的海滩。很多人讲到中国海水稻的故事,都会以“海稻86”为例,主观地认为海水稻的由来就是因为发现了“海稻86”。其实,情况肯定并非如此。在整个海水稻的研究培育中,中国的科学家并不是完全只利用了国内的野生耐盐水稻,还引入了国外的品系进行杂交筛选,这才是正常的操作和科研。但就目前来看“海稻86”肯定是比较重要的,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袁隆平先生的团队选择和陈日胜团队合作的缘故(海稻86内在的遗传优势我并不太清楚)。为什么国家现在大力推广海水稻?其实,我们从人们在19世纪初就开始关注海水稻培育的事实中,就不难发现,发展海水稻是有非常高的价值的。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价值就是粮食增产,因为这些水稻能够生长盐碱地里,而盐碱地本来是无法种植粮食作物的。虽然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但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咱们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21年进口粮食就达到1.64亿吨,可以说14亿人的饭碗还没有完全握在自己手上。这就是为什么杂交水稻对我们如此重要(产量高),虽然海水稻的产量都不高,但是它能种植在那些寸草不生的地方。如果袁隆平先生的计划能够实现——2026年到2028年海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1亿亩,那么增产的粮食将多养活8000万人。中国的盐碱地可远不止1亿亩——据信足足有15.2亿亩,更关键的是,通常耕作还会让土地盐碱化,让土地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种植普通水稻。海水稻的推广,可以让这些贫瘠的土地也有所产出,让中国的粮食安全更有保障。第二个关键点是海水稻的种植其实还可以改良土地,让盐碱化的土地重新变成可正常耕作种植的土地。2021年,新疆帕哈太克里乡开始种植海水稻,在种植水稻前土壤PH值8.6、盐度0.2%,粮食作物无法生长,即便长了也没多少产出,但是种植海水稻一年后,PH值降到7.5、盐度为0.15%,土壤改善是非常明显的。除此之外,盐碱地种水稻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这种寸草不生的地方,虫害也基本没有,所以种植海水稻基本不需要喷洒农药和除草。我还看到很多官媒写到海水稻种植是不需要施肥的,这点我个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想让植物长得好施肥应该是必然。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海水稻的口感问题吧!因为它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肯定会影响它的口感,但是随着海水稻的相关技术趋于成熟,这点以后应该也不会是问题。参考:[1].https://doi.org/10.3389%2Ffnut.2021.758547[2].http://www.kepu.gov.cn/www/article/dtxw/407af03127d84e32ab4c8b0b00bff358[3].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30706/01a51977a33d45d08436eb603469604f/c.html...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287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287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