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团队:争取让脆弱人群第一波流行高峰免于感染

张文宏团队:争取让脆弱人群第一波流行高峰免于感染中国传染病专家说,在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来临之际,要保护脆弱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争取让他们不受感染。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团队星期一(12月12日)在“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中国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面对一波流行高峰。结合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奥密克戎株的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感染人数较多,后期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反弹,将显著弱于第一波疫情高峰。关于应对第一次高峰的方式,团队认为,需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保护老年患者,将是应对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重中之重。团队说,若能延缓老年群体的整体感染时间曲线,即使仅延后一至两个月,整个社会的疫苗免疫屏障会更加坚固,医疗资源也会更充足,护理院的老年群体确诊后的救治资源也会更加丰富。文章称,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新冠感染后的重症率,降低幅度高达76%-98%。对于目前尚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团队说,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期来临前尽快接种。与老人同住者也应当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自觉减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另外,基于目前较多人群的最近一次疫苗接种已经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抗体水平有所下降,团队也建议,加强针接种以及异源接种等优化接种策略要不断改进,以更好保护脆弱人群。团队也说,老年人一旦感染,需要家庭密切的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用药方面,团队提醒,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服用解热镇痛药应当慎重,尤其是大量服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服药后大量出汗也可能导致低血压休克。发布:2022年12月12日4:51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

#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重症率降低,但传染性依旧非常强。多位专家作出研判,#或在一个多月内达到感染高峰#。1、李兰娟:可能在一个多月内达到高峰12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接受浙江卫视采访时表示,疫情高峰就是指每日发病人数在整个疫情流行期间达到峰值,从新加坡、香港、台湾、日本的流行数据来看,放宽防疫措施后,疫情可能会在1个多月内达到高峰。影响达峰的时间,主要受病毒传染力、防控措施、人群易感性三大因素影响。面对高传播力的奥密克戎毒株,可以通过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降低人群中病毒实际的传播速度,尽量避免短期内大量感染者同时出现,减少对医疗系统的压力。2、张文宏:本次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发表文章呼吁,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并最终会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此外,在近期华山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张文宏指出,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这个月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对老人的保护相当关键。张文宏建议,子女去看望老年人时要佩戴好N95口罩;老年人这段时间内不要去跳广场舞、搓麻将、聚集聊天;医院也要对80岁以上老年病人重点关注,帮助老年人群尽可能安全度过高峰期。3、钟明: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12月1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明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新冠阳性居家隔离,事实上就意味着新冠会在社会面传播,但也是防疫措施优化下的重要一步。预计来看,新冠疫情的走势会在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但之后何时才能结束,这一模型就会比较复杂。4、杨子峰:明年一月中上旬出现感染峰值1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团队专家就疫情防控情况接受媒体采访,钟南山团队成员、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表示,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随着采取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预计在三月中上旬会进入一个平稳阶段。

封面图片

中国多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中国多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中国去年12月放宽疫情管控措施以来,各地经历了新一波感染潮。不过,近日河南、北京等多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据澎湃新闻报道,河南省政府新闻办星期一(1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公布,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今年1月6日,河南省冠病病毒感染率为89.0%。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认为,虽然当前感染高峰已过,全省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北京市代市长殷勇近日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也认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已构筑起免疫能力,下一阶段要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本月3日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在12月20日达到了峰值,截至1月3日只有7000多人,因此判断重庆市感染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另外,江苏、浙江、广东佛山和惠州、四川、海南多地均研判当地冠病感染人数已达到峰值,正处于高峰后的回落阶段,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不过,某些地区的农村社区仍存在一定数量感染者,对医疗需求仍维持在较高位水平。发布:2023年1月10日8:24AM

封面图片

内地专家张文宏指新冠会渐被纳入常态化呼吸道病毒

内地专家张文宏指新冠会渐被纳入常态化呼吸道病毒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内地媒体撰文,表示新冠病毒病一定会逐渐被纳入常态化的呼吸道病毒,由新发传染病,转变为季节或地区性传播的传染病,但他预计内地将会面对一波大面积感染的挑战。本身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的张文宏,与团队对上海今年Omicron疫情中1万多个感染者进行超过半年的访问,认为Omicron病毒未造成特异性的人体器官长期损害,仍然是呈现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特点,认为人类可以接受。他说,保护老年患者,将是应对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重中之重,长者应把握时间接种新冠疫苗,另外亦应尽一切能力,拖延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老年感染者数量,包括长者应避免在疫情高峰下外出以及在公众场所聚餐。他又认为,大面积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随著病毒变异与群体免疫力的变化,渡过这一波后,新冠病毒只会是在普通感冒与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中增加的一员。2022-12-1216:19:38(1)

封面图片

张文宏团队:疫苗加强针对脆弱人群尤其老年人的保护尤为重要

张文宏团队:疫苗加强针对脆弱人群尤其老年人的保护尤为重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星期三(11月30日)说,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中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外界分析认为中国清零政策近期将结束。对于民众关心的如何保护老年人与脆弱人群度过疫情,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团队12月1日发文说,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病毒感染后的重症化具有重要价值,加强针对于脆弱人群的保护,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保护尤为重要,团队并称“走出疫情的前景越来越清晰”。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张文宏团队表示:“全球所有走出疫情的国家,在老龄化人群的保护方面都达成了共识,高龄与有基础疾病者需要注射疫苗以应对可能的流行。”病毒突变虽然没有明确方向,但疫苗接种与群体免疫所带来的免疫压力却能逼迫病毒朝着更低毒力的方向变异以维持基因的传播。在此情况下,疫苗的广泛接种是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普遍的疫苗接种与加强针接种,加上及时有效的重症患者救治,将是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与挑战。特别是疫苗对脆弱人群的保护,是降低医疗资源挤兑、战胜疫情的关键。在接种疫苗方面,根据张文宏团队针对今年3至4月上海发生奥密克戎冠病流行期间的一项研究发现,2针全程初免或第3针加强免疫相较于未接种疫苗或仅接种一针疫苗的老年人,可降低76%的患者进展为重症。此外,在2022年香港的疫情中,接种2针疫苗和第3针(无论是灭活还是其他疫苗)加强针之后,患者死亡率分别降低12倍和32倍。“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升,第3针加强接种与自然感染提供的混合免疫能力提升,都显著增加了疫苗接种者短期内的中和抗体水平和长期的免疫记忆功能。”团队表示。团队还说,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全球多个研究机构都在开展多项疫苗加强策略研究,积累了相当多的安全性数据,为中国目前疫苗加强接种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这些数据均告诉我们,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病毒感染后的重症化具有重要价值,加强针对于脆弱人群的保护,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保护尤为重要。”...发布:2022年12月2日7:39AM

封面图片

中国流行病学专家曾光:XBB.1.5不会造成类似第一波的重症高峰

中国流行病学专家曾光:XBB.1.5不会造成类似第一波的重症高峰中国流行病学专家、卫健委高级顾问曾光说,XBB.1.5在中国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会太快,不会造成类似第一波的重症高峰。根据“央广网”微信公号消息,曾光受访时介绍,从中国范围来看,感染高峰、重症高峰呈现出此起彼伏、逐渐从涨潮到落潮的过程。“这一波疫情的高峰像暴风骤雨一样到来,我也没有想到它来得这么快、这么凶、这么猛。”因此,人们自然会对“第二波”感到紧张和焦虑。对于XBB.1.5毒株的担忧,曾光说,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病毒的不了解。他介绍说,XBB.1.5变异株在美国的占比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但根据研究,感染该毒株后,死亡率并没有随之大幅上升。随着XBB.1.5逐步在美国占据“优势地位”,冠病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在增加,但增高幅度不大。曾光说:“这一情况可以给我国认识XBB.1.5提供一个参考。”“我估计变异株在中国不会掀起大浪,至少最近不会。”曾光认为,XBB.1.5能在美国大范围流行,也有美国人群产生的自然免疫正在消退的影响。但目前,中国正在集中出现感染高峰,疫苗免疫、自然感染两种状态相加,会在一段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群体免疫效果,对国外的变异株不会过分敏感。曾光因此推测:“XBB.1.5在中国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会太快,绝不会像第一波时迅速出现感染高峰,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重症高峰。”不过,曾光也强调,还是要重视实际监测结果,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曾光提醒,除了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还要避免感染流感等流行病,警惕病情叠加增加重症风险。他说,今年冬季,世界各国都出现了流感的流行高峰。根据中国最近的流感监测结果,今年的流感患病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一倍。曾光介绍,现有研究显示,流感感染后会打开呼吸道门户,增加其它病原体感染几率。冠病病毒感染也是如此。若两者叠加感染,极易增加重症几率。...发布:2023年1月11日1:49PM

封面图片

张文宏谈二次感染: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疫情对待

张文宏谈二次感染: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疫情对待中国多地网民晒出抗原检测“二阳”结果,一些医疗机构也证实确有“二阳”出现。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只需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的疫情来对待,乙类乙管可以有效应对。张文宏在接受《人民日报》旗下大江东工作室专访时说,第二波疫情目前确实有抬头迹象,发热门诊的冠病检测阳性率出现了上升。不过,医院发热门诊新增的感染者,主要还是首次感染者,“二阳”很少。这说明,当前略有抬头的疫情,首先会以第一波尚未感染的人群发生感染为主要特征。究其原因,是随着时间推移,整个社会面的免疫屏障会逐渐降低,低水平传播的病毒会出现传播速度加快的迹象。张文宏说,数据显示,如果冠病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病例,由于先前感染与疫苗注射形成的免疫记忆会持续存在,对于当前奥密克戎具备一定免疫屏障作用,故而形成的感染规模要远低于上一波。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出现了大的突变和病毒亚型的发生,仍有可能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此时第二波高峰会相对较高。当前中国的各级实验室对此都在严密监测,并做相应的新疫苗准备。张文宏指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均出现了两波冠病疫情。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出现了二次感染。对中国当前出现的二次感染,张文宏认为仍只需以常态化与流感化的疫情来对待,乙类乙管可以有效应对。中国刚刚经历过一波冠病放开感染与甲流感染的考验,基本上对各地的经济和生活没有造成影响,相信冠病“二阳”也是如此。他说,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第二波疫情,都未因为第二波疫情影响到正常经济活动与百姓如常生活。中国已经建立起疫情后的快速应对和监测机制,其中包括常态化的疫情多维度监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广泛布局和能力提升,中国产冠病药品的上市,以及对脆弱人群的疫苗加强接种等策略的建立。中国走出疫情后,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化应对的阶段,后续重点还是要放在对脆弱人群的保护上。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