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中世纪有个著名的悖论是这样的:“圣经上说,上帝是全能万能的。但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自己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不能,那他就不是
转帖 中世纪有个著名的悖论是这样的:“圣经上说,上帝是全能万能的。但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自己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不能,那他就不是万能的。如果能,那么他就不是全能的”。现在的俄罗斯选举也有一个同样的悖论:"宣传说普京是全能万能的。但普京能发动一场他自己无法打赢的战争吗?如果不能,他就不是万能的。如果能,他就不是全能的"。 普京今天可以承诺一场永恒的战争,但他不能承诺打赢这场战争 这是他在选举中的主要弱点,但他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正是由于这一弱点,他目前的竞选活动不会有清晰的轮廓或明确的主旋律。竞选活动要么是虚假的、过高的“和平”调子,要么是歇斯底里的战争呐喊。就像是普京本人甚至都可以不出现在竞选活动中一样。 也就是说,他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引发了关于二重身的传言,但在政治上他却缺席了。克里姆林宫正在进行的不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是一场政治-技术运动。 在大选前普京并不真正需要,相反,那时候是政治技术专家需要他。但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场外包给政治技术专家的竞选活动,普京本人将在这场竞选活动中充当别人剧本里的配角。 尽管如此,除了第一次竞选中他是纯粹的政治技术产品外,普京随后的连任一直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对群众当前需求的理解。通常情况下,他对这种需求的回应不仅是及时的,而且是形成性和预见性的。政治技术专家只是将他的政治选择形式化,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直接取代。 普京最初是为了满足 “" 的某种政治要求 即 应该完全一样,但又必需有所不同。然后到2000年时,这个诱饵基本完成了,公众上钩了。但到了2004年,普京就已经在亲手“确定”公众的要求是什么了。 这些选举是在“削弱寡头”的旗帜下举行的。四年后,社会开始有所怀疑,出现了一种表达微弱但相当明确的要求,即 恢复法治和现代化。普京将梅德韦杰夫置于这一要求之下,暂时退居幕后。当梅德韦杰夫差点搞垮体制时,普京又抓住了民族主义的诉求,并全面满足了这一诉求,在12年的竞选活动中打出了“打击西方发动的颜色革命”的旗号。他借助 "克里米亚共识"的惯性进入了2018年,然后在2020年亲自领导了一场政变,。 对于普京来说,当下的困难在于他无法满足他自己创造出来的“群众的要求”。今天,群众在等待“胜利”,而他只能提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继续战争。正因此,他必须让竞选活动充满惰性、不近人情且毫无内容。他从不同的牌局切入,像老千一样洗牌,但在政治上却没法给俄罗斯带来任何新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普京已经被战争搞得筋疲力尽了。他的政治记录就停留在这个乐句上,不论后面还有多少次演讲,也都是单曲循环。 #Russia #electoralpolitics 【注:普京在演讲中不断回到主权话题,就像一个罪犯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犯罪现场。这并非毫无道理。在历史的法庭上,普京将要接受的提问不会是关于他篡夺权力的问题,也不是关于他处死人的问题,也不是关于他发动的战争的问题,更不是关于在他的庇护下被窃取的数十亿美元的问题 所有这些都是权力本身的特征,当权者将在人类法庭上,而不是在历史的法庭上对此作出回答。历史法庭只有一个问题:「究竟是俄罗斯人民作为亚洲专制统治下的附庸国的新(实际上是旧)命运的历史选择,还是普京的窃贼精英们的个人选择 - 以损害和违背俄罗斯人民的真正利益为代价?」这也是最容易触动选民的问题。】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