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少年自家制 CPU,性能可媲美 Intel 4004

美国少年自家制 CPU,性能可媲美 Intel 4004 美国少年 Sam Zeloof 日前在家中成功自制了拥有1200个晶体管的处理器,采用的技术与 Intel在70年代推出的4004 CPU时所用的技术相同。 Sam Zeloof在2018年开始使用5微米PMOS工艺制造了他的第一台处理器 Z1。他从高中开始自己制造处理器,并在家自学制造处理器所需的资料及一切机械性操作。时至今日,Sam Zeloof制造的第二个处理器 Z2面世。 Z2的功率较 Z1高出不少, Z2可将处理器所需电压输入由10伏直接减少至1伏,功耗显著降低。另外,该处理器芯片亦比 Z1高出几个级别,与 Z1的6个晶体管相比,Z2的晶体管大幅增加至1200个。 相比之下, 虽两者均是使用相同技术制造,Intel的4004 CPU有2200个晶体管,而Z2只有1200个晶体管。在他制造的12个 Z2中,只有一台功能齐全,余下11个的可使用功能约占80%,需要更多的调整并进行优化。() 圆梦了吗?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天才少年在家自制芯片:10微米的多晶硅栅极工艺上装100个晶体管】 2018 年,Sam Zeloof 还只是一名高三的学生,

【天才少年在家自制芯片:10微米的多晶硅栅极工艺上装100个晶体管】 2018 年,Sam Zeloof 还只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就已经制作了首个自制(平版印刷)的集成电路,拥有 6 个晶体管,他将其命名为“Z1”。现在,他在家中又制造了一个更复杂的Z2。 #抽屉IT

封面图片

Intel 3工艺官方深入揭秘:号称性能飙升18%

Intel 3工艺官方深入揭秘:号称性能飙升18% Intel 3作为现有Intel 4的升级版,带来了更高的晶体管密度和性能,并支持1.2V电压的超高性能应用,不但用于自家产品,还首次开放对外代工,未来多年会持续迭代。首先强调,Intel 3工艺的定位一直就是需要高性能的数据中心市场,重点升级包括改进设计的晶体管、晶体管通孔电阻更低的供电电路、与客户的联合优化等等,还支持0.6V以下的低电压、1.3V以上的高电压,以实现最大负载。为了获得性能、密度的最佳均衡,Intel还同时使用了240nm高性能库、210nm高密度库的组合Intel 4只有前者。客户如果有不同需求,还可以在三种不同的金属堆栈层数中选择:14层的成本最低,18层的性能和成本最均衡,21层的性能最高。此外,Intel 3工艺的EUV极紫外光刻运用更加娴熟,在更多生产工序中使用了EUV。最终的结果是,Intel保证新工艺可以在同等功耗、晶体管密度之下,相比Intel 4带来最多18%的提升!Intel之前还曾表示,Intel 3相比于Intel 4逻辑缩微缩小了约10%(可以理解为晶体管尺寸),每瓦性能(也就是能效)则提升了17%。不过在关键尺寸方面,Intel 3、Intel 4是基本一致的,接触孔多晶硅栅极间距(CPP)都是50nm,鳍片间距、M0间距都是30nm,另外库高度 x CPP的面积除了12K,还增加了10.5K版本,也是为了优化性能和成本平衡。Intel 3后续还会优化推出不同的版本,针对性加强某个角度:Intel 3-T:重点引入采用硅通孔(TSV)技术,针对3D堆叠进行优化。Intel 3-E:扩展更多功能,比如1.2V原生电压、深N阱、长通道模拟设备、射频等,可用于生产芯片组、存储芯片等。Intel 3-PT:在3-E的基础上,增加9微米间距的硅通孔,以及混合键合,性能再提升至少5%,使用也更简单,可用于AI、HPC芯片以及通用计算芯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ℹIntel 披露 2 个严重 BIOS 漏洞,影响多款自家处理器#ClaireC

ℹIntel 披露 2 个严重 BIOS 漏洞,影响多款自家处理器#ClaireC Intel 近日披露了两个对自家处理器系列造成高严重影响的 BIOS 漏洞,而且会对旗下多款处理器造成影响,于此 Intel 也建议被波及...

封面图片

【150亿晶体管的苹果A15芯片,乏善可陈】关于该芯片CPU的性能,苹果也没有提供与前代A14芯片的比较数据,而是选择将自己与竞

【150亿晶体管的苹果A15芯片,乏善可陈】关于该芯片CPU的性能,苹果也没有提供与前代A14芯片的比较数据,而是选择将自己与竞争对手的芯片进行比较,这在过往也是很少发生的。//@i冰宇宙 :今年A15处理器CPU是属于躺平了,躺着让安卓追,也追不上。 #抽屉IT

封面图片

Intel Xe HPC 架构详解,兼具计算和云游戏加速器双重用途

Intel Xe HPC 架构详解,兼具计算和云游戏加速器双重用途 上回看封装照片,以为也就十几枚晶片封装在一起。结果英特尔愣是拼了47枚以上。动用了 TSMC N5、N7 和 Intel 7 等5种节点工艺,EMIB 互联和 Foveros 堆叠也都用上了。整出一个 一千亿晶体管,45TFLOPS 的 GPU。比 NVIDIA A100的540亿晶体管19.5TFLOPS 高出一倍。 至于HPC这么复杂的拼合,与 A100那种826mm²的大尺寸晶片谁更有优势就不知道了。

封面图片

Intel 3工艺开始量产 初期只用于生产至强处理器

Intel 3工艺开始量产 初期只用于生产至强处理器 Intel 3工艺相当于酷睿Ultra上使用的Intel 4工艺的升级加强版,但只会用在需要顶级性能的数据中心至强产品线,也就是至强6这一代,同时开放对外代工。酷睿产品线不会用它,Intel 4之后直接跳到全新的Intel 20A,就是下半年要发布的高性能Arrow Lake,而低功耗的Lunar Lake第一次全部交给台积电代工,核心计算模块使用台积电N3B 3nm,平台控制模块使用台积电N6 6nm。Intel之前曾公开表示,Intel 3相比于Intel 4逻辑缩微缩小了约10%(可以理解为晶体管尺寸),每瓦性能(也就是能效)则提升了17%。Intel 3的主要变化有:- EUV极紫外光刻的运用更加娴熟,在更多生产工序中使用EUV。- 引入更高密度的设计库,提升晶体管驱动电流,并通过减少通孔电阻,优化互连技术堆栈。- 产量提升更快。未来,Intel还将推出Intel 3的多个演化版本,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Intel 3-T:引入采用硅通孔技术,针对3D堆叠进行优化;- Intel 3-E:扩展更多功能,比如射频、电压调整等;- Intel 3-PT:增加硅通孔技术的同时,实现至少5%的性能提升。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