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AMD 差点合并,老黄提了个条件,结果黄了

英伟达 AMD 差点合并,老黄提了个条件,结果黄了 讲的是2006年前后 AMD 要并购一家 GPU 公司,也曾找英伟达谈过。但黄仁勋提出,除非他被任命为合并后公司的 CEO,否则他拒绝出售。最后并购了 ATi(冶天科技) #阅读材料 #故事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黄仁勋:AMD等对手就算是免费 也无法击败英伟达

黄仁勋:AMD等对手就算是免费 也无法击败英伟达 黄仁勋解释道,我们的芯片只是一部分,当你看到现在的计算机时,它不像是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它是一个数据中心,你需要运营它。所以购买和销售芯片的人考虑的是芯片的价格,运营数据中心的人考虑的是运营成本,就数据中心的总拥有成本(TCO)而言,英伟达GPU的定价并不重要,我们的TCO要比竞争对手好很多。“而且公司会很清楚总体拥有成本,这基本上都是英伟达的优势,如部署时间、性能、利用率和灵活性,所以即使竞争对手的芯片是免费的,它也不够便宜”,黄仁勋表示。同时黄仁勋还表示,英伟达比地球上任何人都有更多的竞争对手,不仅有来自竞争对手的竞争,还有来自客户的竞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内部知情人士透露NVIDIA在2000年代差点被卖给AMD

内部知情人士透露NVIDIA在2000年代差点被卖给AMD 然而,在 2000 年代,中央处理器(CPU)一统天下,AMD 和英特尔在激烈的竞争中互不相让。当时,AMD 也着眼于未来,收购了 GPU 制造商 ATI,如果不是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坚持留任首席执行官,AMD 甚至有可能收购英伟达。AMD 的前雇员 Hemant Mohapatra 分享了他在 2000 年代在 AMD 工作时的一些细节,当时 AMD 在个人计算行业的唯一竞争对手是英特尔。这位工程师说,他加入 AMD 时,AMD 的股价还在 40 美元左右,当时,AMD 推出了设计优于英特尔的 64 位芯片,首次取得了重大胜利。不过,他补充说,AMD 的错误在于过于专注于纯粹的双核芯片研发。与此同时,英特尔依靠其物流和营销优势,仅凭将两个内核简单封装在一起(这在当时被称为胶水双核),就将产品作为双核处理器销售。莫哈帕特拉认为,当 AMD 终于推出"真双核"处理器时,为时已晚,因为英特尔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AMD 试图通过推出四核处理器来弥补,但英特尔坚持了自己的战略和营销策略,并通过率先进入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兴趣。在 AMD 从双核处理器过渡到四核处理器期间,该公司还将目光投向了 GPU 市场。2006 年,AMD 以 54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显卡制造商 ATI,并将其产品重新命名为 Radeon 显卡系列。据这位前员工称,收购 ATI 的决定并没有得到 AMD 工程师的认可。他还说,关于这笔交易的"内部笑话"是"AMD+ATI=DAMIT",现在回想起来,他认为 AMD 应该收购英伟达。尽管英伟达的 CUDA 软件只面向小众市场,而大多数开发人员都专注于 OpenGL,但 AMD 还是"试图"收购英伟达。莫哈帕特拉对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非常长远"的思维表示赞赏,并概述了 AMD 在此期间也曾试图收购英伟达。2002 年至 2008 年间,AMD 由电气工程师赫克托-鲁伊斯(Hector Ruiz)领导,他是公司的第二任首席执行官,接替 AMD 创始人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掌权。黄仁勋"拒绝出售,除非让他成为联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配合这一战略",即通过 CUDA 架构和英伟达芯片实现"硬件和软件锁定"。AMD 对这一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我们的未来轨迹永远分裂了"。在他任职期间,AMD从未将英伟达视为与ARM或英特尔"同级"的公司。这位工程师认为,英伟达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黄仁勋不畏困难、"继续努力"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伟达和AMD争夺人工智能控制权

英伟达和AMD争夺人工智能控制权 黄仁勋(Jensen Huang)和苏姿风现在是美国先进科技公司的名人。本周,在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大会上,他们在连续展示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反复强调,这家市值2.8万亿美元的公司在加速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OpenAI和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依靠加速器来构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黄甚至还调侃了一款设想于2026年推出的芯片,他将其命名为Rubin以帮助发现暗物质的美国女性薇拉·鲁宾命名。该芯片将接替布莱克威尔家族,是维持其失控的领导地位的关键。在周日的两小时演讲中,黄仁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AMD的苏则选择让她的演讲更像是一个团队的努力。她从惠普公司(HP Inc.)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Enrique Lores)那儿请来了一批知名合伙人,并向联想集团(Lenovo Group Ltd.)的卢卡·罗西(Luca Rossi)传递了公司在设计神经处理器方面的重点,这是一种可以直接从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人工智能服务的芯片。在她的电脑展演讲中,华硕电脑有限公司(Asustek Computer Inc.,简称:华硕)曾一度表示,她将继续在国际电脑展上发言。英伟达董事长施崇棠称她为“骄傲”这一称呼通常与英伟达的黄联系在一起。英伟达目前的市值约为AMD的10倍。“人们将英伟达视为詹森的化身。“虽然丽莎是AMD的救世主,但她非常清楚,这与她周围的每个人都有关,”咨询公司More Than Moore的首席分析师伊恩·卡斯特(Ian Cutress)说。“AMD的业务仍有劣势因素,在人工智能方面更是如此。”全球各地有数百人参加和数千人观看了连续的演示文稿,突显了这项技术日益增长的利害关系,这项技术有可能重新定义一系列行业,并创造出几乎可以通过简单命令立即生成视频和其他内容的新设备。竞争中也有个人因素。苏和黄不仅是同乡,而且都出生在沿海大约180万人口的同一个城市,是远亲。这并没有使任何一方更愿意向另一方让步。苏最初是被组织者邀请来开启为期一周的会议的,这是全球科技高管最重要的峰会之一。相反,这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在大会正式开幕前的周日晚上组织了自己的演讲,讲述了这家芯片制造商的战略计划。黄在一年前的国际电脑展上做了主题演讲,在会议开幕前几个小时在大学发表了演讲,从他最接近的竞争对手那里抢了风头。AMD的Su周一在OpenAI的聊天机器人演示中间接提到了这一事件。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在大学的主题演讲中表示,英伟达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视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希望随着技术向个人电脑的转变,英伟达将发挥重要作用。他回到了一年前在同一地点提出的主题,包括那些没有人工智能能力的人将被抛在后面的想法。参加Computex的代表们表示,黄仁勋的表现证明了英伟达的持续统治地位对于AMD或任何其他竞争对手来说,这一地位似乎很难在短期内撼动。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尽管首席执行官没有详细说明2026年将推出的芯片,但黄仁勋引起了很多关注。周一,英伟达在纽约的股价上涨4.9%,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32%。AMD下跌2%。英伟达正在向客户出售一套完全专有的系统,企业可以在该系统中购买其芯片、网络设备以及在他称之为“人工智能工厂”的数据中心中运行先进人工智能开发所需的一切东西。而AMD则鼓吹开放标准,使其硬件能够与英特尔(Intel Corp.)等竞争对手的硬件实现互操作。黄说,即将推出的Rubin人工智能平台将使用HBM4,这是下一代高带宽内存,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加速器生产的瓶颈。主要制造商SK海力士公司(SK Hynix Inc.)到2025年基本上已经售罄。除此之外,他没有提供英伟达即将推出的产品的详细规格。Futurum Group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丹•纽曼(Dan Newman)表示:“把Rubin和Rubin Ultra发掘出来是非常聪明的,这表明他致力于每年更新一次。”“我觉得他最清楚地强调了创新的节奏,以及公司对技术极限最大化的不懈追求,包括软件、工艺、包装和合作伙伴关系,以保护和扩大其护城河和市场地位。”但苏指挥了一个更广泛、明星云集的配角阵容。与她一同登台的还有微软Windows业务负责人帕万·达乌卢里(Pavan Davuluri)。达乌卢里是微软的关键领导人,外界认为微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中抢在了谷歌(Google)和百度(Baidu Inc.)前面。她和她的合作伙伴利用他们在Computex上的插槽展示了新款笔记本电脑,该笔记本电脑带有人工智能增强功能,名为Copilot+。这些即将上市的设备大多数都基于NPU,它们在处理人工智能任务时更有效,从而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高通公司(Qualcomm Inc.)是最早推出Copilot+ pc的公司之一,但AMD的回应将在7月份上市。英伟达没有类似的产品。苏在结束她的主题演讲时,回到了一个关键的竞争领域: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培训。为了配合黄的年度升级时间表,她宣布了2025年和2026年的新人工智能芯片,并承诺加快公司半导体的改进速度。“在我看来,两人的主要区别在于,黄仁勋不仅是技术和有远见的人,他还是一名推销员。苏姿风更注重执行,”HotTech Vision and Analysis首席分析师戴夫·阿尔塔维拉(Dave Altavilla)说。“她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她们正在挑选重要的领域,而数据中心显然是高利润的领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球显卡出货:英伟达独大 占比近90% AMD持续被挤压

全球显卡出货:英伟达独大 占比近90% AMD持续被挤压 具体到厂商方面,英伟达遥遥领先,独显的市场份额比上个季度增加了8%,这也是为什么整个显卡市场易涨难跌,毕竟黄仁勋一家独大局面基本不可被逆转。反观AMD,在上个季度独显的份额下降了7%,整体份额被压缩到12%,如果情况持续下去,英伟达市场份额突破90%指日可待。英特尔在2022年第3季度推出Arc A770和A750,不过市场表现不是太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相应的市场份额仍与上季度持平。之前有用户吐槽消费级的显卡越来越高了,基本上看不到降价,就这个趋势表现,你觉得可能降价吗?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伟达市值距离谷歌“一步之遥” 老黄鼓吹“国家AI”

英伟达市值距离谷歌“一步之遥” 老黄鼓吹“国家AI” 黄仁勋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自主控制其AI基础设施,以保护其文化遗产和社会规范。他强调,这种做法能够让国家拥有自己的智能生产,从而保护自身历史文化、数据安全、国家安全以及经济。黄仁勋对国家AI的论述突出了几个关键点:1)文化保护:通过控制他们的AI基础设施,各国可以确保他们开发和使用的AI系统反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2)数据安全:拥有自己智能的生产意味着国家对投入其AI系统的数据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这对于保护公民隐私、保护敏感信息以及防止外国实体利用国家数据为自己的利益至关重要。3)国家安全:控制AI基础设施能更好地防护网络威胁、间谍活动和其他形式的数字战争。4)经济独立:通过开发和拥有自己的AI能力,国家可以促进自身的技术进步,支持本地产业,并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5)AI开发的全球多样性:当国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开发AI时,它会导致各种AI模型和应用的出现,丰富了全球的知识和技术池。分析师认为,从市场潜力来看,黄仁勋提出的“国家AI”概念对英伟达尤为重要,如果每个国家都致力于建设自己的AI基础设施,英伟达的AI加速硬件产品将覆盖全球每一个国家。且从AI发展阶段看,科技行业目前可能正处于深度学习和AI应用采用曲线的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AI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在一些领域(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已经开始被应用,但是其在更广泛的行业和社会中的应用潜力远未被完全挖掘和实现。目前英伟达的GPU芯片在加速AI模型的训练和运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已被亚马逊、微软、Google和OpenAI等公司广泛部署于数据中心。公开资料显示,大约80%的高端AI芯片市场被英伟达占据,是深度学习和其他AI应用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投行对于英伟达芯片需求持乐观态度。瑞穗分析师在最新的报告中将英伟达股票的目标价从625美元上调至825美元。分析师Vijay Rakesh称,尽管英伟达旗舰级H100处理器的交货时间有所下降,但是该产品的整体需求仍然远远超过了供应。在公司市值方面,本周二英伟达市值(约1.78万亿美元)二十年来首次超越亚马逊(约1.75万亿美元),且公司市值距离Google(约1.81万亿美元)仅“一步之遥”,有望成为美国第三大市值的公司,仅次于苹果(约2.86万亿美元)、微软(约3.02万亿美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黄仁勋六个交易日出售价值逾9000万美元英伟达股票

黄仁勋六个交易日出售价值逾9000万美元英伟达股票 目前黄仁勋仍然直接或通过信托间接持有超过8.66亿股英伟达股票。在此期间,英伟达的股价一直在快速上涨,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其市值在6月18日达到3.33万亿美元的峰值。尽管最近几天英伟达的股价略有下跌,但按市值计算,该公司仍是全球第三大上市公司,落后于微软和苹果。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