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ave so many cherished memories of the city. But they mostly b

I have so many cherished memories of the city. But they mostly belong to an era that has ended. 在香港居住28年,《南华早报》资深编辑 Cliff Buddle,星期六在个人专栏宣布,他已离开香港返回英国,而原因和很多离开的人类似,包括严厉的防疫措施、政治因素等,但他会一直怀念香港,「你是我的一部分」,「我在这里有很珍贵的回忆,但这些回应大部分都属于一个已完结的时代。」 Credit: @renews_hk #南华早报 #CliffBuddle #离港 #UK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本港3月上半旬净离境人数逾4.3万人 暂未有减缓趋势

本港3月上半旬净离境人数逾4.3万人 暂未有减缓趋势 《南华早报》报道,本港 3 月上半旬共录得逾 5 万人离境,净离境人数(即出境总和减去入境总和)为 4.32 万人,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虽然早前曾表示会考虑调整社交距离措施,但《南早》指目前离开香港的人数未有减缓的趋势。 本港上月净离境人数为 71,354 人,为第 5 波疫情爆发以来最高记录,而创下单日离境人数新高的是 3 月 6 日,当日有 5,082 人离开香港。 报导: FB:同文 Commons IG @commonshk #离境 #移民 #武汉肺炎 #祸港正苦 #人才流失

封面图片

广东梅大高速塌方事故 施工期间曾多次冒顶、塌方

广东梅大高速塌方事故 施工期间曾多次冒顶、塌方 5月1日凌晨,广东梅大高速大埔茶阳路段发生重大塌方,造成23台车陷落,48人遇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地方政府全力救援,并强调必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温勇登在发布会上透露,事故现场的车辆大多被泥土深埋,部分车辆甚至起火,救援难度大。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发生在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 根据中媒报道,此次事故地段建成不到十年,施工期间频繁发生冒顶、塌方等高风险情况。专家指出,此类灾害通常有明显预兆,但监测和预警措施显然未做到位。 《南华早报》报道公众对事件的愤怒和无奈,有网民质疑是自然灾害还是施工和监管失职导致的悲剧,要求彻查原因。 看鉴帮你加鸡腿: 原文链接 《财新网》 《界面新闻》 《香港01》 《南华早报》

封面图片

香港政府采取严格保安措施,对参与采访七一系列活动的传媒和记者实施审查。

香港政府采取严格保安措施,对参与采访七一系列活动的传媒和记者实施审查。 据悉,受邀传媒各获分配两个名额,分别采访升旗礼和酒会,而报名入场的记者都要经过背景审查。28日,多家受邀传媒的记者收到通知,其个人因“保安理由”被拒入场采访,受影响的记者来自明报、香港01、南华早报、Now TV、有线电视、法新社、路透社、彭博社、纽约时报和CNN等传媒机构,被拒的甚至包括《大公报》记者和政府新闻处人员。 另据香港记协早前透露 , 至少有10家本地或海外知名通讯社及图片通讯社,不准报名采访回归庆典,包括香港本地媒体HKFP、独立媒体,外媒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美国之音、台湾中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Getty Image等。 过去的回归庆典即使有中国领导人出席, 如香港苹果日报等传媒均获准派人采访。 (Renews)

封面图片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已根据《香港国安法》第四十六条发出证书,指示将在高等法院原讼庭审理的47 名民主派人士被告串谋颠覆国家政权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已根据《香港国安法》第四十六条发出证书,指示将在高等法院原讼庭审理的47 名民主派人士被告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一案的相关审讯不设陪审团审理,部分被告已收到通知。 消息指,林是基于 3 项理由发出证书,包括:案件具有涉外因素、保障陪审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以及若审讯设有陪审团,“有可能妨碍司法公义妥为执行的实际风险”。 目前,该案所有被告已于今年 7 月先后完成交付高院程序,其中 30 名被告,分别排期于 9 月及 11 月,在高等法院进行案件管理聆讯。 日前,林定国接受《南华早报》专访时曾表示,由三名指定法官审理上述一案不会造成明显的不公平,认同“迟到的公义并非公义”;他亦强调国安案件排期开审时间并非特别长,倘若所用时间确有必要,不应视为延误,已指示律政司检控人员加快案件处理。 (法庭线,南华早报)

封面图片

中国收紧定义新冠死亡的标准

中国收紧定义新冠死亡的标准 近日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关于新冠死亡人数的讨论,港媒和外媒都提到一些殡仪馆在超负荷工作。《明报》引述业内人士指一天内北京染疫在家身亡「就有2700多人」。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有专家做出了回应,表示要科学看待新冠的危害。同时提到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新指南缩小了计算新冠死亡人数的标准,排除了感染后心脏病发作等病例。《南华早报》提到中国过去、香港和其他国家对新冠死亡人数的定义都更为广泛。中国此前的官方死亡人数中包括患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感染病毒后心脏病发作的老年人。 《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缺乏数据且统计规则不明确,疫情的真实规模被掩盖。不同机构对中国新冠死亡人数有不同的预测,但普遍落在100万人左右(最少是31万,最多超过 200 万)。 #解封 原文链接 《明报》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 《南华早报》 China says it will only count Covid deaths from respiratory failure in official toll 《华尔街日报》 《路透社》 China reports first COVID deaths in weeks as official count questioned 《路透社》 Factbox: How many people might die, and why, under relaxed China COVID curbs

封面图片

香港警方搜查“铜锣湾警员遇袭案”施袭者的住所,发现至少五份遗书,其中部分特别提到对国安法的不满;同时查获的还有大量文宣材料。遗书

香港警方搜查“铜锣湾警员遇袭案”施袭者的住所,发现至少五份遗书,其中部分特别提到对国安法的不满;同时查获的还有大量文宣材料。遗书还提到他是为了这座城市而计划杀害警察。 消息说,怀疑施袭后自残死亡的疑凶未婚,并无精神病及定罪纪录。事主与父母同住,父母不知他的职业,搜屋后发现在电脑及剪报中有不少与反修例有关的内容,相信疑凶是阅读了有关资料后部署施袭。据悉,他犯案时身上带有U盘,内有遗书交代行凶原因,内文带有批评警方的字句,亦有质疑国安法实施后影响市民自由的看法。 (南华早报,香港电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