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澳门产业结构

2020年澳门产业结构 #统计暨普查局 产业结构是以增加值的角度,反映各行业对整体经济贡献之比重;而增加值是反映一经济活动(例如某一产业或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即有关经济活动所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货品和服务的价值。产业分为第一产业(如渔业、农业、畜牧业等)、第二产业(如采矿业、工业、建筑业等),以及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例如批发零售业、饮食业、金融业、博彩业等等)。 2020年爆发的疫情...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1年澳门产业结构

2021年澳门产业结构 #统计暨普查局 产业结构是以增加值的角度,反映各行业对整体经济贡献之比重;而增加值是反映一经济活动(例如某一产业或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即有关经济活动所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货品和服务的价值。产业分为第一产业(如渔业、农业、畜牧业等)、第二产业(如采矿业、工业、建筑业等),以及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例如批发零售业、饮食业、金融业、博彩业等等)...

封面图片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5%。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 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比上年增长2%。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037元,比上年下降8.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其中城镇为29.2%,农村为32.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比上年少增16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下降1.8%。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下降2.7%;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下降0.4%。 (国家统计局,新华社)

封面图片

2020年文化产业统计

2020年文化产业统计 #统计暨普查局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20年本澳“创意设计”、“文化展演”、“艺术收藏” 及“数码媒体”四大领域所组成的文化产业中,有营运机构共有2,483间,按年增加28间,在职员工减少13.4%至11,862名,员工支出则减少4.8%至21.1亿元。文化产业的服务收益下跌36.9%至50.0亿元;反映其对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为21.4亿元,下跌27.9%,占本澳2020年整体行业增加值总额的1...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较2019年增长2.3%。这一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较2019年增长2.3%。这一增长率是中国自1976年以来最低的数字,但中国也是在2020年能保持正增长的唯一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2020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为6.5%。 中国的表现超过预期。《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全年经济增长2.2%,第四季度增长6%。 相比较之下,在2019年的第四季度,即新型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前的最后一个季度,中国的GDP增长为6%。 分季度看,GDP同比增速呈现逐渐回升态势,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6.5%,超过上年同期,为2019年以来最高当季增速。 四季度经济表现超出市场预期。财新传媒近日对15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2020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和中位数均为6.1%,预测区间为5.5%-6.5%。 国家统计局表示,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同时应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分产业看,2020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0%和2.6%,高于GDP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略低于总体增速。 随着下半年疫情逐渐平稳,各种隔离措施放松,服务业复苏加速,带动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与上年持平,而前三季度为下降2.6%。其中,四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三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 服务业内部出现分化,部分行业表现亮眼。比如,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7.0%,增速分别快于第三产业14.8、4.9个百分点。 服务业加速修复的同时,下半年工业生产表现已超上年同期。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三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超出2019年同期,带动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其中,制造业表现最好,全年增长3.4%。 工业加速恢复也带动产能利用率的快速回升。2020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其中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比三季度上升1.3个百分点,高出2019年同期0.5个百分点。 (新华社,央视,南华早报,华尔街日报,财新)

封面图片

2021年文化产业统计

2021年文化产业统计 #统计暨普查局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21年本澳“创意设计”、“文化展演”、“艺术收藏”及“数码媒体”四大领域所组成的文化产业中,有营运机构共2,764间,按年增加248间,在职员工增加1.4%至12,067名,员工支出亦增加1.4%至21.3亿元。文化产业的服务收益上升12.3%至56.7亿元;反映其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为21.5亿元,下跌0.1%,占本澳2021年整体行业增加值总额的0.9%...

封面图片

【数据: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

【数据: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 4月17日消息,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取得积极进展。日前,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实现全国领先,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市GDP比重为40.4%。其中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918.1亿元,增长16.4%,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2.1%。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实体经济加速渗透,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北京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增加值达到7333.8亿元,增长9.3%。北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国家顶级节点指挥运营中心,成为国家工业大数据交互的核心枢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5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53%,工业数字化持续提速。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