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规管超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的建筑漆料

特区政府规管超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的建筑漆料 #环境保护局 臭氧是近年影响澳门空气质素的主要成因之一,而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是缓减臭氧及光化学污染的重要手段,特区政府正有序推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管控工作。经综合分析本澳实际情况及参考其他地区经验,特区政府根据经第3/2016号法律修改的第7/2003号法律《对外贸易法》第五条第一款(三)项及(五)项的规定,透过第91/2022号行政长官批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 发布首份使用呼出气体来检测被采样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紧急使用授权(EUA).

): 发布首份使用呼出气体来检测被采样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紧急使用授权(EUA). 主要检测呼出气体中与新冠病毒感染有关的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采集和分析可在同一个环境进行,如医院和其它移动检测场所,仪器仅有行李箱大小,并在三分钟内获得结果。 关注频道: @GodlyNews1 投稿机器人: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特区政府持续检讨及优化在用车尾气排放限值

特区政府持续检讨及优化在用车尾气排放限值 #环境保护局 为改善本澳空气质素,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及推动车主定期保养维修车辆,并落实相关规划目标,环境保护局联同交通事务局按第30/2016号行政法规《在用车辆尾气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之规定进行定期检讨。 经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车辆检验数据及现时法规执行情况,建议制订第92/2022号行政长官批示,修改上述法规附件的表一,收紧摩托车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限值...

封面图片

每日检测结果显示 油污事故没影响空气质量

每日检测结果显示 油污事故没影响空气质量 巴西班让码头船只碰撞事故导致的油污扩散情况并没有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出现油污的区域的空气质量维持在安全水平。 船只碰撞事故上星期五(6月14日)发生,涉及事故的加油船的其中一个燃油舱破裂,因而泄漏低硫燃油。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国家环境局、国家公园局、公用事业局、圣淘沙发展局,以及新加坡食品局于星期一晚上(6月17日)发出联合文告,汇报船只碰撞事故的最新进展。 根据文告,事故发生的隔天起,环境局就每天在圣淘沙、东海岸公园和拉柏多自然保护区的受影响区域,展开空气质量检测,确保公众和参与油污清洁工作人员的安全。 每日空气质量检测的检测内容包括苯(Benzene)、乙苯(Ethylbenzene)、甲苯(Toluene),及二甲苯(Xylene)。这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常见于加油燃料和其他石化产品中。 到目前为止,受影响区域的空气质量都非常良好,处于安全水平。 此外,环境局也在新加坡多处监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常的环境水平,并没发现异常现象。 当局呼吁公众暂时不要到樟宜海滩的水域游泳,或进行同海水有接触的活动,直到另行通知为止。由于细菌总数上升,当局今年初已经为白沙海滩和三巴旺海滩发布同样的通告。 2024年6月17日 8:41 PM

封面图片

特区政府规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胶刀、叉、匙

特区政府规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胶刀、叉、匙 #环境保护局 特区政府为保障本澳环境质素,按序推行减塑措施。继推出一次性发泡胶餐具、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胶餐饮吸管及饮料搅拌棒的管制措施后,经综合分析本澳实际情况及参考其他地区经验,并与相关商会及业界进行交流和听取意见后,特区政府根据经第3/2016号法律修改的第7/2003号法律《对外贸易法》第五条第一款(五)项之规定,透过第175/2022号行政长官批示,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胶刀、叉、匙的进口

封面图片

特区政府规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胶餐饮吸管及饮料搅拌棒

特区政府规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胶餐饮吸管及饮料搅拌棒 #环境保护局 特区政府有序推动限塑措施,保障本澳环境质素。经综合分析本澳实际情况及参考其他地区经验,继推行一次性发泡胶餐具的管制措施后,特区政府根据经第3/2016号法律修改的第7/2003号法律《对外贸易法》第五条第一款(五)项之规定,透过第122/2021号行政长官批示,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胶餐饮吸管及饮料搅拌棒的进口及转运,有关行政长官批示将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封面图片

特区政府优化进口新重型及轻型摩托车尾气排放限值

特区政府优化进口新重型及轻型摩托车尾气排放限值 #环境保护局 为进一步改善本澳空气质素,落实《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相关环保工作,环境保护局根据第1/2008号行政法规《进口新重型及轻型摩托车应遵守的气体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规定》之相关规定,联同交通事务局对相关排放限值进行定期检讨,建议将进口新摩托车标准由相当于欧盟三期提升至相当于欧盟四期水平...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