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国网民绕过长城的工具在中国似乎面临新一轮的打击。在国家的政治敏感时期,加强审查并不罕见,但中国的审查规避工具所面临的压力似

帮助中国网民绕过长城的工具在中国似乎面临新一轮的打击。在国家的政治敏感时期,加强审查并不罕见,但中国的审查规避工具所面临的压力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水平。 "从2022年10月3日(北京时间)开始,超过100个用户报告说他们至少有一个基于TLS的审查规避服务器被封锁了,"专注于中国的审查制度监测平台GFW Report在GitHub的帖子中写道。 TLS,即传输层安全,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安全协议,用于加密互联网上发送的数据。由于通过TLS连接共享的数据是加密的,不容易被读取,许多审查规避应用程序和服务使用TLS来保护人们的谈话隐私。基于TLS的虚拟私人网络,或称VPN,通过TLS连接引导互联网流量,而不是将流量推给个人的互联网供应商。 但中国的审查员似乎已经找到了损害这一策略的方法。"阻断是通过阻断规避服务所监听的特定端口完成的。当用户将被屏蔽的端口改为非屏蔽的端口并继续使用规避工具时,整个IP地址可能被屏蔽,"GFW Report在帖子中说。 根据GFW Report提供给TechCrunch的估计,超过一半的中国网民在规避在线审查时使用某种基于TLS的工具。 精通技术的用户可能会购买自己的域名并设置服务,以绕过所谓的 "长城(GFW)",这是中国当局为监管该国的互联网接入而开发的精心审查系统,如阻止某些外国网络服务或减缓其流量。但许多网民反而选择了转售商提供的即用型订阅服务,这些服务严重依赖基于TLS的技术,GFW报告说。 "据报道,基于TLS的工具以前也被封杀过,但我们从未见过它被如此大规模地封杀,"该组织指出。 techCrunch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外媒:基于TLS加密的审查规避工具面临GFW更高水平的封锁

外媒:基于TLS加密的审查规避工具面临GFW更高水平的封锁 帮助中国网民绕过长城的工具在中国似乎面临新一轮的打击。在国家的政治敏感时期,加强审查并不罕见,但中国的审查规避工具所面临的压力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水平。 "从2022年10月3日(北京时间)开始,超过100个用户报告说他们至少有一个基于TLS的审查规避服务器被封锁了,"专注于中国的审查制度监测平台GFW Report在GitHub的帖子中写道。 TLS,即传输层安全,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安全协议,用于加密互联网上发送的数据。由于通过TLS连接共享的数据是加密的,不容易被读取,许多审查规避应用程序和服务使用TLS来保护人们的谈话隐私。基于TLS的虚拟私人网络,或称VPN,通过TLS连接引导互联网流量,而不是将流量推给个人的互联网供应商。 但中国的审查员似乎已经找到了损害这一策略的方法。"阻断是通过阻断规避服务所监听的特定端口完成的。当用户将被屏蔽的端口改为非屏蔽的端口并继续使用规避工具时,整个IP地址可能被屏蔽,"GFW Report在帖子中说。 根据GFW Report提供给TechCrunch的估计,超过一半的中国网民在规避在线审查时使用某种基于TLS的工具。 精通技术的用户可能会购买自己的域名并设置服务,以绕过所谓的 "长城(GFW)",这是中国当局为监管该国的互联网接入而开发的精心审查系统,如阻止某些外国网络服务或减缓其流量。但许多网民反而选择了转售商提供的即用型订阅服务,这些服务严重依赖基于TLS的技术,GFW报告说。 "据报道,基于TLS的工具以前也被封杀过,但我们从未见过它被如此大规模地封杀,"该组织指出。

封面图片

Geneva - 是一个人工智能工具,旨在自动检测互联网审查制度的规避策略。

Geneva - 是一个人工智能工具,旨在自动检测互联网审查制度的规避策略。 Geneva 只在连接的一侧工作(客户端/服务器端):它不需要代理、网桥或其他外部帮助。 由于 Geneva 在网络层运行,它可以与任何应用程序一起使用;通过 Geneva 在后台运行,任何网络浏览器都可以成为一个审查规避工具。 Geneva 不能用于绕过IP封锁。 Geneva 已经在中国、印度、伊朗和哈萨克斯坦找到了绕过审查制度的新方法。 网站: #tools

封面图片

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

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星期三(8月31日)在北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 在网络接入环境方面,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较2021年12月提升1.0个小时。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3.3%、32.6%、26.7%和27.6%。 《报告》还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的91.5%。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2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042万,占网民整体的97.7%。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698万,占网民整体的75.0%。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290万,占网民整体的68.1%。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3.00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96万,占网民整体的28.5%。 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近八成

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近八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近八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星期五(3月22日)在北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互联网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中国去年持续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一是城乡上网差距进一步缩小。截至12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较2022年12月提升4.6个百分点。 二是群体间数字鸿沟持续弥合。2577家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超过1.4亿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 三是公共服务类应用加速覆盖。网约车、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9057万人、5139万人,增长率分别为20.7%、14.2%。 《报告》称,中国互联网应用去年持续发展,新型消费潜力迸发,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助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一是文娱旅游消费加速回暖。截至12月,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达5.0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8629万人,增长率为20.4%。 二是国货“潮品”引领消费新风尚。近半年在网上购买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购买过全新品类、品牌首发等商品的用户占比达19.7%。 2024年3月22日 5:40 PM

封面图片

互联网活动人士探讨为伊朗人民提供卫星联网规避审查的可行性

互联网活动人士探讨为伊朗人民提供卫星联网规避审查的可行性 一些海外的伊朗活动家说,从长远来看,对抗伊朗政权限制的最有效方法是送入卫星设备,使伊朗人能够完全绕过该国国家控制的电信网络。对这一想法持怀疑态度的人质疑,考虑到伊朗政权控制信息流的决心以及走私卫星设备的艰巨后勤挑战,这是否是一个现实的前景。 在拜登政府宣布更广泛地豁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已准备好为伊朗人启动其公司的卫星互联网服务Starlink。 政府表示,如果马斯克的公司提出允许向伊朗人提供卫星互联网的具体法律请求,那么官员们将准备优先处理这一请求。… 但是,抛开法律问题不谈,为伊朗人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需要将终端进入一个对其控制之外的任何通信工具充满敌意的国家。 技术专家说,卫星方案将需要大规模地走私设备,并给相关人员带来所有风险。一旦地面终端进入伊朗,用户将需要支付订阅费用,这将需要外部帮助来补贴。卫星服务的用户在登录时也容易被当局发现。 马多里说,从来没有一个政府或外部组织能够推翻另一个国家的互联网关闭。 当被问及拜登政府是否准备积极支持伊朗人的卫星互联网选择时,一位政府官员告诉NBC新闻:“我们对具体实体的说法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分享所有的信息并不意味着没有工作正在进行。” 该方法的倡导者说,从长远来看,它代表了最佳战略。 总部设在纽约的伊朗人权中心的哈迪-盖米说:“卫星互联网当然是未来的方向,提供卫星互联网的过程现在就应该开始。但它至少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提供和产生影响。” 支持者说,目标不是建立一个可以支持整个人口的网络。相反,目标将更加有限,将数以千计的卫星套件送入该国,送到民间社会团体和记者手中,足以打破该政权对信息和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垄断。 他们还指出,苹果手机、酒精和卫星电视天线在伊朗普遍存在,这些东西都是非法的,但在伊朗很常见,部分原因是通过伊拉克北部的走私路线。 互联网自由活动家和技术企业家Mehdi Yahyanejad说:“我认为我们在这里要求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将数以千计的Starlink或类似设备运入伊朗。他说,目标应该是大约10,000个卫星设备。” “我们不可能创建一个替代的互联网基础设施,”Yahyanejad说。“我们需要的是足以打败他们的游戏计划,仅此而已。”

封面图片

论文揭示GFW是如何检测和封锁完全加密流量的

论文揭示GFW是如何检测和封锁完全加密流量的 摘要: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指论文撰写方)测量并描述了GFW用于审查完全加密流量的新系统。 我们发现,审查者并没有直接定义什么是完全加密流量,而是应用粗糙但高效的启发式规则来豁免那些不太可能是完全加密的流量;然后它阻止其余未被豁免的流量。这些启发式规则基于常见协议的指纹、1比特的占比以及可打印的ASCII字符的数量、比例和位置。 我们对互联网进行扫描,并揭示了GFW都检查哪些流量和哪些IP地址。我们在一个大学网络的实时流量上模拟我们推断出的GFW的检测算法,以评估其全面性和误报率。结果表明,我们推断出的检测规则很好地覆盖了GFW实际使用的检测规则。 我们估计,如果这一检测算法被广泛地应用,它将有可能误伤大约0.6%的非翻墙互联网流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