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临近,菲律宾GDP创20年来最慢增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选举临近,菲律宾GDP创20年来最慢增速:菲律宾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作者:JC Punongbayan,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2024年获“杰出青年奖”本文由翻译整理 菲律宾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仅5.4%,创下20年来选举前最低增长记录。在以往选前惯性经济刺激(例如政府大撒币、拉票工程)加持下,菲律宾经济往往会出现明显上扬。但这次不仅没有“选举行情”,反而表现低迷。 政府原本设定全年目标为6%-8%,而市场预期为5.8%。要完成目标,接下来的三个季度都必须高于6%,但现实几乎不可能。 【作者观点总结】 这次增长疲软,表面看是“全球不确定性”,但根本原因在菲律宾自身: ① 疫情创伤尚未恢复 疫情以来,GDP增长从原来的6%-7%,稳定掉到5%-6%区间; 结构性伤痕严重,未通过有效改革恢复发展动力。 ② 消费低迷拖后腿 家庭消费原本是增长引擎,现在却持续萎缩; 原因不是没有工作,而是生活成本太高,物价上涨太猛; 即使通胀在2025年4月降到1.4%,但人们仍在承受2022以来的“物价高位”,削弱购买力。 ③ 农业毫无起色,制造业也无突破 经济增长基本靠服务业支撑; 农业继续“摆烂”,制造业也无力突围; 结构性增长引擎缺失。 ④ 基础设施投资“被砍”,政府预算出问题 作者点名:马科仕政府2024年通过的预算案,砍掉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削弱了公共投资对GDP的支撑。 ⑤ 与邻国差距扩大 越南2025年Q1增长6.9%,菲律宾仅5.4%; 越南人均GDP现已反超菲律宾,结构性改革效果明显; 菲律宾与东南亚同梯队国家的“距离正在拉大”。 【作者对选举的忧虑】 “选对领导人,是解救经济的关键,但现实是我们可能又选错了。” 作者直接点名菲律宾参选人(如Bong Go、Lito Lapid、Camille Villar、Willie Revillame等)没有任何改革能力。他认为: 菲律宾长期在“选票娱乐化”泥潭中打转; 只靠“人情、明星效应”赢票,不关注经济治理; 未来几年可能会继续落后,和越南、印尼差距越拉越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印度政府预计未来几年GDP增速将持续超7%

印度政府预计未来几年GDP增速将持续超7% 报告提到了一些负面因素:最近在红海发生的事件可能重新引发了人们对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担忧,进一步加剧2023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局面。而如果2024年的供应链干扰持续下去,可能会影响全球的贸易流动、运输成本、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但印度对抵御新出现的动荡充满信心。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政府将在今年夏天举行大选前公布最后一份预算,市场预计届时将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新财年将于4月1日开始,印度财政部的预测与印度央行行长最近在达沃斯做出的估计相吻合,相比之下,市场预期的印度本财年GDP增速为6.3%。标普全球评级预计,未来三年印度仍将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到2030年有望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财政部在报告中写道:“过去10年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金融业和其他近期及未来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印度经济在未来几年内以高于7%的速度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在3月底结束的2023-24财年,得益于产业政策和财政支出的支持,印度工业景气持续提升,印度GDP增速达到了7.3%,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印度财政部还表示,未来改革的优先领域包括教育、卫生、能源安全、减轻小企业的合规负担,以及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衡。近期以来,得益于经济表现,印度股市也非常亮眼,已超越香港成为全球第四大股票市场。印度政府预计,到2030年,该国GDP将从目前的3.7万亿美元增至7万亿美元。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目前印度仍然是一个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除非印度能真正促进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就是说要去解决劳动力市场瓶颈和贸易壁垒等障碍,否则可能难以维持长期高速增长。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今年制定的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被视为是史上最保守的目标。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实际GDP增长可能超过该目标,而中间的空间

中国今年制定的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被视为是史上最保守的目标。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实际GDP增长可能超过该目标,而中间的空间可以用来解决结构性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刺激经济,加重已有问题,比如地方政府的高额负债。

封面图片

中国22年GDP增速能达5.5%吗?

中国22年GDP增速能达5.5%吗? 面对中国第二季GDP增长接近停滞,李克强在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又指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 同时,多个媒体都提到房地产行业深陷信任危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房地产风波,才可能回复投资者的信心。 《财经》杂志分析人们依然普遍预期政府投资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抬作用。 华尔街日报则指房地产行业深陷信任危机,收入增长停滞,出口订单因外国通胀降温,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恐难再现快速复苏的情景。 #经济 #房地产 原文链接 《新华社》《财经》杂志 《香港01》《香港01》《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30年来首次:中国GDP增长速度低于亚洲其他国家】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估计,中国今年的GDP将仅增长3.3%,除中国之外的亚

【30年来首次:中国GDP增长速度低于亚洲其他国家】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估计,中国今年的GDP将仅增长3.3%,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其他国家GDP增长率5.3%,越南的GDP增长率约6.5%,菲律宾增长率将接近6.5%,马来西亚将达到6%,印尼将达到5.4%。这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低于亚洲经济增长。(RFI) #月光新资讯

封面图片

野村证券将2022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4.3%下调至3.9%,2022年第二季度GDP增速预测从3.4%下调至1.8%。如果这

野村证券将2022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4.3%下调至3.9%,2022年第二季度GDP增速预测从3.4%下调至1.8%。如果这一预测成真,那么2022年将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GDP全年增速3.9%这一数字不仅低于IMF星期二给出的4.4%估计,还远低于彭博社早先调查到的经济学家给出的5%增速的共识,更低于中国政府在今年“两会”上给出的5.5%增速的目标。 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星期四发表的研报里作出了上述调整。野村预测的基准情景是:“动态清零”政策在2022年夏季后出现有限的调整,而防疫政策直到2023年才出现实质性调整。野村此次下调经济增速预期是基于近期快速恶化的高频数据、中国“清零”政策所导致的封城和半封城严重阻碍经济增长和货物流动,且中国政府丝毫没有流露出改变“清零”政策的想法,而政府能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施加的积极作用远远不及“清零”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野村还预测,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增速都将回升至4.5%,而在低基数和防疫政策调整的带动下,2023年GDP增速能够反弹至5.1%。野村此前对2023年增速的预测为4.7%。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速最低的年份分别是2020年(2.2%)、1990年(3.9%)和1989年(4.2%)。如果不计受第一波疫情冲击的2020年,那么3.9%的GDP增幅将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跟1990年并列。 “疫情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个供给冲击。”陆挺认为,考虑到疫情已进入第三年,许多人存款减少,不得不减少支出;在疫情结束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家庭和私营企业可能会减少对住房等消费及资本品的投资。随着其他国家转向疫后经济开放,中国的出口将面临更大下滑压力。由于跨境旅行存在限制以及生产和物流中断等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会下降。 政策方面,在4月15日央行宣布降准25个基点后,陆挺预计,2022年年中之前还有可能再降准25个基点,主要政策利率可能下调10个基点。此后,2022年年内预计将没有更多降息。政策支持重点将放在信用宽松上,特别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和房地产行业这两大传统的增长动力。“这些政策可能会对经济提供一些帮助,但真正的增长瓶颈依然存在。”他认为,对动态清零政策的调整是未来几个月经济复苏的关键。 在前一交易日突破6.40之后,4月2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报6.45,为2021年10月来新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海外逐渐意识到中国经济放缓的风险。但陆挺认为,全球市场仍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放缓,而是将很多注意力都放在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上。 除野村和IMF之外,瑞银在1-2月和3月经济数据发布后,两次下调了对中国2022年经济增速的预期,目前的预测为4.2%。 (彭博社,财新)

封面图片

中国今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

中国今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 中国官方将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 从记者看到的文字稿,星期二(3月5日)上午中国总理李强宣读发布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披露上述数据。 这与去年制定的增长目标持平,也与市场预期一致。去年中国GDP实际增长5.2%。 2024年3月5日 7:59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