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军,当年没阻止许家印掏空盛京银行?放弃了对盛京银行及其控股股东恒大系的金融监管职责?导致恒大在盛京银行造成了1837亿烂账!

唐一军,当年没阻止许家印掏空盛京银行?放弃了对盛京银行及其控股股东恒大系的金融监管职责?导致恒大在盛京银行造成了1837亿烂账!时间线:2017年10月,唐一军担任辽宁代理省长,2020年4月出任司法部部长。2019年6月,恒大集团以每股6元认购价,认购盛京银行内资股22亿股,总代价132亿人民币现金,持股比例将从17.28%增至36.4%,许家印成为盛京银行实际控制人。 via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财新》报道,唐一军在辽宁省长任内,推动恒大控股盛京银行,之后对盛京银行弃守监管职责。盛京向恒大输血资金规模逾千亿,2021年爆

《财新》报道,唐一军在辽宁省长任内,推动恒大控股盛京银行,之后对盛京银行弃守监管职责。盛京向恒大输血资金规模逾千亿,2021年爆雷,盛京银行1837亿不良资产(其中1544亿是本金)最终在2023年9月打包售予辽宁省AMC接盘。 此外,他2019年处置锦州银行危机期间,也被金融监管部门领导认为失职失责,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力。 此外,宁波人士受访说,唐一军妻子背地经商,性格强势霸道;唐“纵容家人干预工程”,当地意见很大。 司法部人士则受访说,唐没什么存在感,“不懂法律,也没做什么事”,“之前的傅政华是瞎搞,唐一军是无所作为”。 有知情人士受访说,3月28日下午江西政协开会之际,唐被告知有电话找,出会场后即被中纪委人员带去北京,“他的东西都留在会场没收拾”。 (星岛日报)

封面图片

恒周三在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声明中表示,恒大同意以100亿元人民币出售盛京银行20%的股份给沈阳地方政府。盛京银行要求,出售事

恒周三在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声明中表示,恒大同意以100亿元人民币出售盛京银行20%的股份给沈阳地方政府。盛京银行要求,出售事项全部所得款项需用作偿还恒大集团对盛京银行的相关债务。 声明称,这家房地产集团将以每股5.7元人民币的价格,向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售约17.5亿股盛京银行非流通内资股。最新交易完成后,恒大在该银行的股权将降至14.57%,本次交易尚需相关审批。恒大8月份曾转让盛京银行股份,约筹资10亿元人民币。虽然相较于恒大面对债券持有人和购房者的巨额债务,此次售股显得杯水车薪,但这说明当局在试图避免直接援助下,如何想方设法,以尽量减少恒大不断恶化的流动性危机对银行系统的影响。 本月早些时候,至少有10家金融机构告诉投资者,他们贷款给恒大拥有足够的抵押品,并且风险可控。据知情人士透露,香港金管局要求银行上报对恒大的敞口。东莞农商银行在香港上市首日暴跌,凸显投资者对银行业不安的情绪。该银行在初步招股说明书中将其对房地产行业的敞口列为一个风险因素。 惠誉周三下调恒大信用评级,由CC降至C,并称恒大可能拖欠高级无担保债券的利息支付,进入30天的宽限期。 (彭博社)

封面图片

中国金融机构对大地产商中国恒大的债务问题深感不安,多家债权银行据称正采取行动,进一步收紧对恒大的融资支持,并压减存量风险敞口。

中国金融机构对大地产商中国恒大的债务问题深感不安,多家债权银行据称正采取行动,进一步收紧对恒大的融资支持,并压减存量风险敞口。 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三家债权行已决定今年对恒大的贷款原则上到期不再续贷,这三家债权行截至去年6月末对恒大集团的借款余额合计为460亿人民币。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上述三家银行中的一家股份制银行是在近期做出不再续贷的决定,但未透露这一考虑的更多细节。知情人士并表示,另外三家债权行今年以来一直严控恒大使用剩余的授信额度。 地产企业重要的非银融资渠道信托公司,据称也在不断提高与恒大的合作门槛。知情人士称,至少有一家信托不再向恒大提供担保的项目提供信贷贷款支持;另有信托公司称与恒大的合作取决于项目自身资质。 知情人士不愿具名,因未被授权发表评论。 中国恒大则回复彭博社称,经恒大方面了解,相关授信行在收紧对恒大的融资并不属实,并称公司与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业务开展一切正常。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和浙商银行等恒大债权银行暂未对此置评。 恒大因债务问题去年9月震动市场以来,已有多家金融机构据称决定暂停向恒大提供新增融资。随着近期金融监管部门要求主要债权行对恒大债务敞口开展新一轮的压力测试,银行此刻对这家全球负债规模最高的地产商做出不续贷决定,对恒大早已紧绷的资金链条无异于雪上加霜。 中国恒大股票周一盘初一度跌至逾四年盘中低位,但随即大幅拉升,最大涨幅达10%。周一午间恒大旗下深市上市公司嘉凯城公告称,控股股东拟将其所持的29.9%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华建控股。这一资产处置计划若能顺利完成变现,将有助缓解恒大的资金压力。 不过,IHS Markit数据显示,中国恒大港股最新卖空股数占自由流通股的比例约为23%,为2018年9月以来最高。 路透社周一引述未具名人士报道称,恒大计划本周兑付将于下周一到期的14.7亿美元离岸债券。恒大拥有超过200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存续,与同处在债务风险化解中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样,均为中国最大的美元债发行主体之一。根据中国恒大2020年年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占其2021年到期3355亿元人民币有息债务的81%。 为遏制房价泡沫,去年以来中国已出台了“三道红线”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加大对房地产行业负债规模成长的管控,而截至去年底恒大三道线均未达标。 本月早些时候,恒大集团在公告中引述董事长许家印称,6月底前,恒大的有息负债有望从去年最高的8743亿降到6000亿以下。许家印并称,目标在6月底前至少满足“三道红线”监管指标中的一项。 (彭博社)

封面图片

中国恒大本周未向部分贷款银行支付到期的利息后,市场焦点转向明日将面临偿付的两期债券利息。

中国恒大本周未向部分贷款银行支付到期的利息后,市场焦点转向明日将面临偿付的两期债券利息。 中国恒大境内核心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周三盘初在深交所公告称,40亿元人民币境内人民币债“20恒大04”将于2021年9月23日支付利息,付息方法为已通过场外方式协商解决,公告并未说明相关“场外方式”的细节。彭博社计算显示该债应付利息为2.32亿元。 在恒大地产称债券付息已通过场外协商解决后,主要股指均收窄跌幅。中国央行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加大逆回购注资力度,也有助市场情绪稍稍回暖。 私募基金深高投资创始合伙人李凯表示,通常场外协商是在发行人难以正常兑付的情况下进行的,意味着债券大概率要进行展期、分期支付或者降低利率,这是发行人在兑付困难情况下和投资人协商以避免违约的一种方式。 恒大主席许家印周二中秋节致全体员工信中称,恒大一定能尽快走出至暗时刻,一定能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一定能实现“保交楼”的重大目标;向购房者、投资者、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交出一份敢担当、负责任的答卷。 摩根大通估计,今年可能出现11起违约,总金额达到300亿美元(令该行业的违约率达到23%)。摩根大通没有具体点名可能违约的企业。巴克莱资本和花旗银行均不认为恒大危机是中国的“雷曼时刻”。瑞银认为,恒大很难偿还债务,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将项目公司从集团中分离出来,以确保资产价值得以实现,现金流只用于项目建设”,预计将需要进行债务重组,并进行减值。 (彭博社,路透社 1,2)

封面图片

雷军不是神,别总鼓动他接盘许家印

雷军不是神,别总鼓动他接盘许家印 收购恒大汽车?这是谣言这源于26日晚间恒大汽车的一则公告,称有潜在买家有意出资购买恒大汽车31.45亿股股份,这部分股份约在其已发股份的29%。根据协议内容,潜在买家在协议生效后一定期限内,对恒大汽车剩余29.05%的股份保留行使选择权。也就是说,恒大集团手中原来持有的恒大汽车股份,很可能都被该买家吃下,从而取得对恒大汽车的完全控制。这也意味着,若交易达成,恒大汽车将改姓,许家印彻底失去对恒大汽车的掌控。要知道,许家印曾把恒大汽车视为底牌,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咬着牙一股不卖。虽然公告没有透露买家身份,但市场多猜测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最大的可能便是小米。受此影响,恒大汽车的公告发出之后,股价大涨86.84%。由此也不难看出,恒大汽车相关方有意使用模糊的表达,试图通过蹭小米一波流量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则传闻发酵数天后,敏感且善于辟谣的小米在30日下午,用简单直接的话术澄清:小米汽车从未有过收购或控股恒大汽车的计划和举动。此举暂时平息了关于小米和恒大汽车更多的联想,也缓解了市场的担忧,稳定了股价。但为何外界乐于把二者关联在一起呢?从表面上看可以归结于:智能汽车行业洗牌,小米来势凶猛地初步挤上牌桌,恒大汽车如果没有神迹接盘者,就基本宣告出局。但许家印多年布局,恒大汽车手里还握有能让雷军心动的价值点。而且,雷军已经成神,拉恒大汽车一把,不过分吧?拆开来看,一方面,恒大汽车在许家印“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战略指引下,砸了数百亿搭起一个最高市值超过5000亿港元的造车盘子,其中包括造车、销售双资质;整车设计、动力电池、自动驾驶以及智能网联等技术以及供应链体系等核心能力。恒大汽车若要翻身,这些早期沉淀下来的资产是最大的本钱。另外一方面,雷军造车正面临“甜蜜的烦恼”,即产能问题。虽然小米SU7完成43天累计交付破万辆的行业记录,但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透露,目前小米汽车面对的主要挑战是交付能力。有媒体查阅小米汽车APP发现,小米SU7 Pro锁定订单后的交付周期为29~32周。而小米SU7标配版和Max高配版锁定订单后交付周期,分别为29~32周和33~36周。目前,为实现“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的目标,小米正加速扩产能、保交付。从这两个维度来看,雷军有充足的理由来接盘许家印,通过收购恒大汽车,快速将现有的闲置产能利用,以更高效地完成用户订车交付。公开资料显示,恒大汽车天津工厂自今年年初以来已不再生产作业。但在唐辰看来,表象的关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或者被有意传达的解释。小米收购恒大汽车,有可能但已经完全没必要。事实上,小米收购恒大汽车的传闻早在2021年就闹过一次。当时有媒体称,中国恒大正在与小米集团谈判出售恒大汽车65%的股份。那段时间,恒大经历了长达半年的财务问题后,急需寻找资金度过难关。小米则是在雷军高调宣布“为小米汽车而战”之后,正埋头修炼,经历1000天的磨砺。摘现成的果实,无疑是一条捷径。但后来,小米和恒大双方均称与对方有过初步交流,但并未深入洽谈推进。雷军不是神,要讲新故事如今,这个所谓的“联姻”再次被否定,其原因不是恒大汽车的遗留资产对小米没有吸引力,而是小米汽车“人车家”的生态故事下,雷军没必要去处理这个有负资产的烂摊子。2023年业绩显示,恒大汽车资产总额为348.51亿元,负债总额达725.43亿元。还有数据显示,恒大汽车造车5年,累计亏损超1100亿元,去年底账上仅剩1.29亿元。雷军曾表示,小米造车十年计划投入100亿美元。单从账面数字就能看出,小米接过来的就是巨额负债,这是一个沉重的大包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小米汽车走的是一条自主自研的路子。买,是某种程度上的路线偏移。以智能驾驶领域为例,小米坚持技术全栈自研,采用了包含了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BEV等领先算法的先进架构,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在国内的首次量产。再比如雷军多次引以为傲的大压铸技术,小米官方称是目前汽车行业新技术应用的明珠;同时,小米官方还表示,小米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拥有量产自研压铸合金材质以及自研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两项技术的汽车厂商。这条造车路线对于小米来说,意义重大,甚至可能影响到雷军高端化故事的圆满表达。正如唐辰在《雷军的高端化,可能要在小米汽车上做成了》一文中所分析,小米高端之路走到第五个年头,智能汽车业务为小米的高端化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一方面,智能汽车业务为小米带来高端用户群体。雷军曾在投资者会议上展示,小米SU7系列产品购车用户群体中,女性购买者占比达28%,预计女性车主占比将为40%-50%;另外BBA用户购买者占比29%,苹果用户购买者占比52.5%。这种结构性的用户洗牌,对小米的其他产品的高端化有着重要的辐射作用。卢伟冰认为,SU7的成功助力小米人车家生态形成正式闭环,对现有其他业务也影响深远。“一是带来了用户的破圈,随着小米SU7成功,小米汽车带来用户结构变化意义重大,破圈效应非常明显,从窄众人群到全人群逐步覆盖。”另外一方面,智能汽车业务正在为小米估值打开上升空间。巴伦周刊统计,小米股价60日内上涨38.43%,年初至今涨幅达到17.31%。汽车业务已经成为小米股价的主要推动力:3月12日SU7官宣之初,小米股价飙升11.34%;3月28日晚上市后,小米股价在下个交易日(4月2日)上涨8.97%。目前, 摩根大通、华泰证券、浦银国际等机构已将汽车业务纳入小米估值考量,给出公司目标价在23港元-25港元之间。也就说,在小米既定的造车路线下,收购恒大汽车是一笔相当不划算的买卖,对其高端化战略的实施,也没有多大的增益。即便雷军已经被奉为神,但他毕竟不是神,套用他自己的一句名言来说,鼓动小米接盘恒大汽车,“这TM绝对是来捣乱的”。对小米来说,更应该重视的是,流量漫灌之下,那些潜在的礁石以及暗滩,任何一个不经意,都会对刚起步的小米汽车造成致命一击。相关文章:小米计划收购或控股恒大汽车? 官方回应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