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提供至少1万亿人民币低成本资金 支持“三大工程”以稳定房市

中国拟提供至少1万亿人民币低成本资金 支持“三大工程”以稳定房市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据悉拟最快于本月推出“三大工程”的具体实施计划,为此提供的资金支持总规模将至少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915亿新元),以期能助力稳定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央行考虑通过专项借款、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政策工具,分阶段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以支持“三大工程”建设,最终金额可能会发生变化。10月底举行的中共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三大工程”建设,即包括了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 报道称,上述消息发布后,在岸人民币汇价反弹,收复日间跌幅回至约7.288元;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上涨1.75个基点至2.6625%,迈向三个星期来最大单日涨幅。星期二(11月14日)收盘后,富时A50指数期货上涨0.5%。 经济复苏缓慢,楼市需求疲弱难振,中国正在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道,近期已经祭出多项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增发1万亿元国债、提高赤字、提前下达地方债新增限额等。此次又一轮万亿元的支持力度,将传递监管层在房地产危机迟迟未见改善情况下,坚决出手提振经济的决心。 PSL在10月余额约为2.9万亿元,本轮净增幅若达到1万亿元,其存量规模将超过2019年末的高位。这一工具于2014年设立,主要目的是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来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改项目曾帮助扭转了当时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局面,但后来因加剧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而受到批评。 虽然政策迭出,但民间经济活动仍整体低迷,10月信贷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低于预期,增长来自于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幅跃升,企业借款仍疲软,影子银行融资也显著萎缩。 2023年11月15日 8:37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计划为全国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提供至少 1 万亿元人民币(1370 亿美元)的低成本融资,这是支撑陷入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计划为全国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提供至少 1 万亿元人民币(1370 亿美元)的低成本融资,这是支撑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的最新举措。 因讨论私人问题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政策性银行分阶段注入资金,资金最终流向家庭用于购房。知情人士称,官员们正在考虑包括所谓的承诺补充贷款和特别贷款在内的选择,并补充说政府最快可能在本月采取初步行动。 该计划是副总理何立峰新倡议的一部分,将标志着当局为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房地产低迷所做的努力迈出了一大步,这场低迷已经打压了经济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在该行业出现创纪录的违约之后,市场对最大的幸存开发商的财务状况越来越担忧。

封面图片

邢自强:房地产库存回归常态需 3 万亿 4 万亿准财政资金支持

邢自强:房地产库存回归常态需 3 万亿 4 万亿准财政资金支持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表示,要使当前房地产库存回归常态,回归到合理水平,可能需要 3 万亿 4 万亿元的准财政资金支持。5 月,中国人民银行拟设立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 5000 亿元。(界面)

封面图片

中国信贷洪流轰轰烈烈地到来,新增贷款超过预期,达到创纪录的4.9万亿,社会融资总额在短短一个月内接近创纪录的6万亿元人民币,或近

中国信贷洪流轰轰烈烈地到来,新增贷款超过预期,达到创纪录的4.9万亿,社会融资总额在短短一个月内接近创纪录的6万亿元人民币,或近1万亿美元的新信贷总额。 银行贷款的加速反映了政策支持在 "房地产16条措施 "之后,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了更多贷款,而政策性银行近几个月针对基础设施投资的信贷机制也可能增加了整体的人民币贷款增长。同时,TSF(社会融资总额)增长的急剧上扬表明,中国政府在新的遏制下一个信贷泡沫方面已经完全投降,现在正全心全意地追求它,因为它希望扭转中国经济在 "清零"噩梦中三年来的低迷增长态势。 via @financialnews666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外资今年净买入债券近万亿人民币

中国央行:外资今年净买入债券近万亿人民币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外资已连续九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今年前10个月累计净买入债券量达近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886亿新元)。 综合新华社和观察者网报道,中国央行通报,今年三季度以来,境外机构持债量快速增长,其中10月增持近400亿元,11月增持量预计可达25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入场中国债券市场,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入市约100家。这些外资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3.3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近200%。 中国央行称,境外主权类机构等中长期投资者长期看好中国债券市场,持债量占比达七成;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约90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中国央行称,三季度以来,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回升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因此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与避险属性更加凸显。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冲击了财政收入,中国地方政府发债规模持续走高。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4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星期二(12月5日)宣布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反映中国持续较低中期经济增长和房地产行业缩减规模的风险增加。 2023年12月8日 8:27 AM

封面图片

内地首季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按年下跌1.1%

内地首季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按年下跌1.1% 人民银行公布,首季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52万亿元,按年下跌1.1%,较去年底增速低0.1个百分点;首季度增加6095亿元,按季多增1.16万亿元。人行刊登在网页上的报告指出,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76万亿元,按年增长1.7%,增速较去年底高0.2个百分点,首季度增加6090亿元。首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9万亿元,按年下跌1.9%,增速较去年底低0.3个百分点,首季度增加51亿元。 2024-04-30 20:43:11

封面图片

央行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降至38.6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2600亿元人民币。这是2011年有该数

央行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降至38.6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2600亿元人民币。这是2011年有该数据记录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按揭贷款总量也较3月末下降近1%,这是第三次出现环比萎缩,表明4-6月份期间,全国偿还的贷款金额超过了新的按揭贷款,显示出房地产市场在短暂反弹后再次萎缩。 中国房地产板块整体在第二季度萎缩,扭转了1至3月份期间该行业录得2021年以来首次扩张的势头。7月份房地产市场似乎进一步走弱,彭博基于克而瑞提供的7月前21天数据计算,中国一线城市新建住宅周平均销售面积迈向六个月低点。 中国央行的数据还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加2600亿元人民币,至53.37万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成长6100亿元人民币。 (彭博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