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企业集团警告称 该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

中植企业集团警告称 该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 彭博社见到的一封公开信显示,中植企业集团警告称,该公司“严重资不抵债”,其债务规模达到资产规模的两倍多。 根据彭博社,中植星期三(11月22日)致信投资者称,其负债规模约4200亿至4600亿元人民币(约801至878亿新元),而总资产约2000亿元人民币。这进一步显示中国规模3万亿美元(约4万零257亿新元)的信托业身陷困境。 中植称,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 “初步尽调显示,集团已严重资不抵债,存在重大持续经营风险,短期内可用于兑付债务的资源远低于整体债务规模”,中植在致投资者的信中说。信中也称,之前采取的自救措施成效不及预期。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财富管理公司之一,在中国经历房地产危机及经济增长乏力之际,中植也是最新一家陷入困境的金融巨头。这家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管理公司,在8月份时成为关注焦点,因为其信托公司的附属公司未能向客户支付高收益投资产品的款项。 彭博社此前曾报道,中植计划债务重组,并已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此外,其持股的信托公司与两大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以维持企业运营和管理。 彭博社报道称,中植等影子银行未受到严格监管,他们汇集家庭储蓄资金,在房地产、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领域进行放贷和投资。近年来,即使是在信托业的竞争对手降低风险之际,中植及其附属公司,尤其是中融国际信托,仍在向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提供融资,并大举购入中国恒大等公司的资产。 2023年11月23日 7:46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京法院受理中植企业集团破产清算案

北京法院受理中植企业集团破产清算案 中国资产管理巨头中植企业集团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已受理案件。 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星期五(1月5日)消息,债务人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破产原因,因此于星期五裁定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 中植集团去年11月22日向投资者发出的致歉信披露,中植账面资产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375亿新元),而债务在4200亿元到4600亿元之间,并承认集团债务规模庞大,正承受重大持续经营风险,目前已严重资不抵债。 中植企业集团承认严重资不抵债的三天后,北京警方去年11月25日通报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立案侦查,并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4年1月5日 6:03 PM

封面图片

北京警方立案侦查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

北京警方立案侦查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中植企业集团严重资不抵债,北京警方立案侦查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微信公众号“平安北京朝阳”星期六(11月25日)晚发布通报称,近期,朝阳分局依法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报称,投资人可通过网上报案、邮寄报案或实地报案方式进行报案登记。 警方提示,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开展案件侦办,请投资人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不法分子以提前兑付的名义实施诈骗。公安机关提醒投资人提高警惕,切勿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登录非官方认证的网站,谨防上当受骗。 中植集团星期三(11月22日)致信投资者称,其负债规模约4200亿至4600亿元人民币(约801至878亿新元),而总资产约2000亿元人民币,已严重资不抵债。中植称,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财富管理公司之一,在中国经历房地产危机及经济增长乏力之际,中植陷入困境。这家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管理公司,在8月份时成为关注焦点,因为其信托公司的附属公司未能向客户支付高收益投资产品的款项。 彭博社报道称,中植等资产管理公司汇集家庭储蓄资金,在房地产、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领域进行放贷和投资。近年来,即使是在信托业的竞争对手降低风险之际,中植及其附属公司,尤其是中融国际信托,仍在向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提供融资,并大举购入中国恒大等公司的资产。 2023年11月26日 7:18 AM

封面图片

北京一中院依法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北京一中院依法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债务人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破产原因,故于2024年1月5日裁定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 来源: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植系爆雷 富人被收割最惨的一次?

下午察:中植系爆雷 富人被收割最惨的一次? 中国资产管理巨头中植企业集团承认严重资不抵债的三天后,北京警方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立案侦查,并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中植集团上个星期三(11月22日)向投资者发出的致歉信披露,中植账面资产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383亿新元),而债务在4200亿元到4600亿元之间。 6月下旬,中植系四大财富公司的产品相继逾期后,这是投资者首次发现中植的窟窿有多大。此前对于中植规模、多个金融牌照和上市资产处理变现的种种幻想,破灭了。 2023年11月27日 9:17 PM

封面图片

背背佳1.77亿被收购,母公司已资不抵债

背背佳1.77亿被收购,母公司已资不抵债 上市公司可孚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总计价款不超过人民币1.77亿元收购橡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橡果贸易”)100%的股权及其关联公司中与“背背佳”相关的知识产权

封面图片

威马汽车严重资不抵债:负债203亿元 员工人均被欠10万

威马汽车严重资不抵债:负债203亿元 员工人均被欠10万 重整案附表还显示,除去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的266.32万元,威马拖欠的员工薪资、赔偿金和福利金超过4000万元,人均债权金额超过10万元。在普通债权人中,除去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的158.13万元,威马汽车拖欠供应链、市场服务、销售和其他服务等合作伙伴的金额高达17.34亿元,平均债权金额为1000万元。其中,涉及的公司有科大讯飞、特来电、比亚迪、蓝色光标、米其林、德赛西威等知名公司。据悉,威马汽车官微最近一次发声是在今年1月3日,威马官方表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了威马集团的预重整申请。重整期间,意向战略投资人普遍认为,尽管目前威马集团正面临流动性危机,但其在产品技术、产业链、市场运营和制造能力等方面,仍具备一定的价值和潜力。威马集团将积极配合管理人和法院的工作安排,努力走出困境,恢复经营能力,以更好地保护和实现广大用户、员工、股东、债权人等各方的合法权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不过,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已连续多月未在国内露面,去向成谜,有媒体报道称其已远走海外。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