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整治股市“小作文”不仅要痛打更要打痛

中国官媒:整治股市“小作文”不仅要痛打更要打痛 中国官媒《证券日报》星期一(11月27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股市“小作文”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指出中国对股市谣言的整治不仅是痛打,更是要打痛,让违法者知痛。 文章说,“信息+信心”是资本市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公平,也是资金合理配置、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诸如杜撰和歪解政策信息、编造虚假信息和谣言、制作虚假新闻图片等“小作文”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文章对市场中的“小作文”进行了分类。第一类是“揣测政策型”;第二类是“捕风捉影型”;第三类是“借题发挥型”;第四类是“搬弄拼接型”。 文章指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制造并传播一则消息并非难事。但“麦克风”的背后,是要对所说的内容切实负起责任。因为制造并传播股市“小作文”,一方面会破坏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破坏市场的诚信环境,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并造成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在特殊市场环境下,一则虚假信息可能在舆论环境中形成“蝴蝶效应”,渲染恐慌情绪,引发市场过度反应甚至诱发市场风险。 文章说,对于股市“小作文”,中国监管部门的态度非常明确:严厉打击。中国对股市谣言的整治已经从证券监管部门上升至多部门合力监管;不仅是痛打,更是要打痛,让违法者知痛。 从过往的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对股市“小作文”制造者、传播者给予了严厉处罚,传递出“不让‘小作文’左右股市”的坚决态度。 文章最后说,每一则股市“小作文”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罔顾事实是万万不可取的。而痛打并打痛股市“小作文”制造者、传播者,监管部门是动了真格的。 2023年11月27日 8:27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股市前景近日中国和香港股市震荡,官媒发出多篇文章去向投资者保证,震荡只是对政策的误读。外媒指一系列整改措施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

中国股市前景 近日中国和香港股市震荡,官媒发出多篇文章去向投资者保证,震荡只是对政策的误读。外媒指一系列整改措施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令原本有意投资的外国资金却步。有分析师指预期中国的监管机构将在未来 6 至 12 个月内继续施压中国股市。有宏观策略师指如果整顿后企业质量提高,中国股市中长期前景可能会更好。 #A股 #中概股 原文链接 《证券时报》《新华网》《华尔街日报》《彭博社》英-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让证券从业者不敢不能不想违规买卖股票

中国官媒:让证券从业者不敢不能不想违规买卖股票 中国官媒发文称,要“严”字当头,让证券从业者“不敢、不能、不想”违规买卖股票。 《经济日报》星期天(5月12日)发表署名李华林的评论文章称,违规炒股是证券从业人员不可触碰的红线。继今年2月一批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被中国证监会集中处罚后,近期又有多名从业者违规炒股被罚,引发关注。 文章称,由于工作原因,证券从业人员可能掌握普通投资者难以获得的未公开信息,更容易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内幕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无疑侵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三公”原则,扰乱市场交易秩序。 对此,监管部门一直坚持零容忍态度,证券法也明令禁止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近年来,相关部门更是紧盯密防、重拳出击。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共查办67起从业人员违法炒股案件,对139人作出行政处罚。 文章指出,总是有人铤而走险,归根结底还是面对利益诱惑抱有侥幸心理,守法合规意识淡薄。证券从业人员距离股票市场更近,加之利用亲属账户、借用客户账户等炒股的行为隐蔽性强,较难被精准监测,少数从业者频频伸出违法违规的手,换着花样想绕开监管的“眼睛”,试图在股市大捞一笔。 文章写道,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频开罚单,对违规炒股行为“露头就打”,就是给业内敲响警钟。证券从业人员应增强自律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否则,一旦越过法律的“红线”,付出的代价将远高于所获得的非法收益。 文章总结道,员工违规炒股频现,也反映出部分券商内控管理存在缺陷。券商要优化自身治理,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合规管理,定期进行普法宣讲,引导员工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以过硬的专业能力获取正当报酬;另一方面要健全内部监测、自查自纠及问责机制,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精准发现能力,并坚决惩戒、出清行为严重失范的员工,“严”字当头,让从业人员“不敢、不能、不想”违规买卖股票。 ... 2024年5月12日 7:55 A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后,行业整顿转眼成为陆港股市的最大风险。中国官媒对于网络游戏、生长激素,直至电子烟的批评声不断,让投资者

中国教育“双减”政策落地后,行业整顿转眼成为陆港股市的最大风险。中国官媒对于网络游戏、生长激素,直至电子烟的批评声不断,让投资者担忧持股的上市公司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潜在的监管对象。 新华社周三晚间发布两篇文章,一篇称生长激素有被滥用苗头,规范使用迫在眉睫,另一篇称警惕电子烟流向未成年人。受此消息拖累,生长激素龙头企业长春高新今天跌停,股价跌至逾一年盘中低位;电子烟股思摩尔国际在香港盘中一度下跌7.8%。本周早间《经济参考报》直指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拖累腾讯和网易一度重挫逾10%。 尽管官媒的文章并没有给出监管政策的明确方向,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捕捉任何可能的监管信号,以规避投资风险。最新科技部刊文重提癌症与饮酒有关的研究结论,也被认为是白酒股走低的原因。分析师表示,中国行业政策主线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的转型清晰可辨,政府旨在降低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民生的刚性支出,长期利润率偏高的行业也有被监管风险。 广东雪球投资董事长李昌民表示,“市场恐慌下,一点点的风声都会被放大。未来几天可能还会有类似的报道,投资者肯定担心,股票动不动就跌停。”华泰柏瑞基金经理何琦表示,对于可能危害青少年、或对社会发展没什么帮助的行业,他都不会买,因为担心政策风险。 (彭博社)

封面图片

彭博社:中国据悉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投资港股获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红利税,以避免陆港两地重复征税。

彭博社:中国据悉考虑减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投资港股获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红利税,以避免陆港两地重复征税。 两会期间,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曾提议国家税务总局与两地证券监管部门积极研究优化相关税收制度,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使之与A股市场持平。表示如果得到落实,将刺激港股走强。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发力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

经济日报:发力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 经济日报文章指出,依法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要求尽快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 “红线”…… 近日,针对市场关切,证监会积极回应发声,多举措密集出台,持续发力稳市场。专家表示,系列举措的推出,表明监管部门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制度公平性、呵护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视。在市场持续调整的当下,有助于活跃市场情绪,提振投资者信心,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封面图片

【IMF:加密货币与亚洲股市相关性显著上升,监管机构需解决“数据差距”】

【IMF:加密货币与亚洲股市相关性显著上升,监管机构需解决“数据差距”】 8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文章称,亚洲地区加密货币交易量与股票市场的连动性现已大幅增长,由此凸显出监管的必要性。IMF表示,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像亚洲那样接受加密货币资产,亚洲的顶级用户包括印度、越南和泰国等国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加密货币融入亚洲金融体系的程度。 随着亚洲投资者扎堆进入加密货币,该地区股市表现与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有所提高。虽然在疫情之前,比特币和亚洲股票市场间的回报和波动相关性较低,但自2020年以来,此相关性已显著上升。 如,比特币与印度股市的回报相关性在新冠疫情期间增加了10倍,这表明加密货币的风险分散收益有限,而波动性相关性增加了3倍,表明加密货币和股票市场的风险情绪可能会溢出。 IMF认为,亚洲加密货币和股票市场互联性增强的关键驱动因素可能包括股市和场外交易市场对加密货币相关平台和投资工具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或者更普遍地说,亚洲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其中许多人在股票和加密货币市场均有头寸。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