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要求指导有发热咳嗽症状师生不带病上课

中国教育部要求指导有发热咳嗽症状师生不带病上课 中国呼吸道疾病流行暴发,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师生做好防护,不带病上课上学。 据中国教育部官网星期二(12月5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通知》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势和重要意义,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叠、流行峰值交替的情况,因时因势因地做出科学有效应对,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通知》要求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重点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加强信息互通,协同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指导学校做到科学精准应对。 《通知》还提到要引导师生深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做好防护、及时就诊、不带病上课上学;要求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指导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引导家长让患病学生充分治疗和休息。 《通知》也要求做好物资保障,科学预测预判可能发生的疫情,动态调整防疫物资储备,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强化对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中国近期呼吸道疾病病例激增,多地儿童医院和门诊人满为患。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目前各地出现的呼吸道疾病流感均由已知病原体引发,尚未发现新型病原体。 2023年12月5日 9:01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所有中小学开展学生欺凌“起底式”排查

中国教育部:所有中小学开展学生欺凌“起底式”排查 中国各地频繁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中国教育部要求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学生欺凌“起底式”大排查。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星期五(4月26日)会同中国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分析研判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形势,部署做好今年安全工作,尽最大努力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会议强调,各地要全面深化安全工作重点领域治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双减”。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面向师生、家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训。强化教育惩戒举措,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三是深入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以农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为重点,持续强化安防建设。会同住建、消防等部门,对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会议也要求,深入实施防溺水专项行动和交通安全提升行动。 2024年4月27日 6:05 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要求各地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

中国教育部要求各地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 中国教育部要求各地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处理。 据中新社星期五(5月31日)报道,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其中明确,各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通知还明确,各校要制定细化校纪校规,明确不同欺凌行为的相应惩戒举措;要公布欺凌防治电话、邮箱和法治副校长、分管安全工作校领导电话,对来电反映情况落实首问负责制度;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学生欺凌防治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掌握预防欺凌的知识和做法;要在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向所有教职员工和家长定期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题培训,提升识别、应对能力以及干预处置水平;要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及时做好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手册,加强对教师和家长教育引导;要在法律咨询、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技防建设等方面给予学校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2024年5月31日 6:02 PM

封面图片

教育部近日再次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确保师生安全防护指导到位,严格控制组织开展大型活动等。

教育部近日再次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确保师生安全防护指导到位,严格控制组织开展大型活动等。 目前,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清华大学等陆续发布秋季延迟开学或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返校等通知。 (央视新闻) ​​​ ​​​​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将坚决整治“掐尖招生”等现象

中国教育部将坚决整治“掐尖招生”等现象 中国教育部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 据中新社报道,记者星期四(4月11日)从中国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作出部署,旨在增强招生入学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透明度,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严肃查处各类跟招生入学挂钩、关联的收费行为,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 通知明确了专项行动重点任务,要求优化招生入学政策措施,各地全面排查本地区已有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措施内容,坚决纠正或废止不符合国家政策精神和要求的相关规定和做法。 专项行动提出严格规范招生行为,要求各地对照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针对招生入学中的重点环节,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全面排查,坚决纠正将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以及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关联的“捐资助学款”“共建费”等违规行为。 此外,专项行动还包括强化招生信息公开、优化招生入学流程、保障特殊群体入学等内容,要求各地加强辍学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入学保障工作,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应入尽入、应保尽保。 据了解,这是中国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全国义务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教育部成立由部内有关司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国家督学、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等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加强对各地招生入学工作全过程监管和工作指导。 2024年4月11日 4:18 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寒假期间严打以冬令营等名义校外培训

中国教育部:寒假期间严打以冬令营等名义校外培训 中国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要在寒假期间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校外培训。 根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四(1月4日)消息,为进一步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严防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监督执法,健全校外培训执法体系,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例的曝光惩戒力度。 通知指出,各地要严防安全风险,组织安全专项检查,指导机构开展安全自查自纠、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爆雷”“冒烟”监测,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用好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及时核查处置各类问题和线索。 通知称,各地也要强化艺考培训监管,重点关注机构开展集中住宿培训的情况,着重维护招生考试秩序,严查艺术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还强调,各地要推进综合施策,确保“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落地落实,强化年审工作,推动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管理;强化预收费监管,将收费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严防恶意涨价,引导家长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应用程序进行购课、缴费,切实维护家长学生合法权益。 2024年1月4日 2:06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多地发通知 要求避免儿童带病上课补作业

中国多地发通知 要求避免儿童带病上课补作业 中国儿童感染呼吸道疾病人数近期激增,网传照片显示有学生边输液边做题引起关注。多地下发通知,要求避免儿童带病上课、患病期间补作业。 北京市教委“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上星期六(11月25日)发文,强调一切应以孩子身体为重,学生患病期间作业一律不做硬性要求。 北京市教委称,考虑呼吸道疾病病程特点,家长要让孩子充分治疗和休息,即使身体好转也不着急返校复课,巩固好身体,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 山东省教育厅星期一(11月27日)印发通知,倡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有效应对当前山东省多种传染病叠加流行风险,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健康。 据“山东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通知要求,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制定差异化教学设计,对患病未愈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家庭作业不做强制硬性规定,不建议患病期间赶、补作业。 山西省疾控中心“山西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上星期四(11月23日)也发布健康提示,要求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立即报告,避免带病上课。 河北省邯郸市疾控中心上星期五(11月24日)也在“邯郸疾控”微信公众号中发布防控提醒措施,明确教师和学生感染流感、冠病、肺炎支原体后,不得带病上班上学;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避免带病上课。 近几个月来,北京等地出现大规模呼吸道疾病感染,各地医院儿科门急诊、发热门诊都挤满病患。网传照片显示,有的患病儿童左手输液、右手写作业,有的医院甚至开辟“儿童输液学习区”。 对此,《北京日报》评论指出,不论是家长的期望,还是孩子的努力,都不能违背常识常理。与分数相比,健康的体魄才是赢得未来的保障。央视网的评论也指出,焦虑是比流感更易感的传染病,在医院强迫或者引导孩子学习,与其说是在为孩子负责,不如说是有些家长在自我感动、缓解焦虑。孩子们不该成为这种不理性风气的受害者。 2023年11月28日 4:16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