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三年新增债务1500亿元 贵州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为升官违规举债融资

主政三年新增债务1500亿元 贵州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为升官违规举债融资 中国官方披露,已落马的贵州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为升官违规举债融资,在主政贵州六盘水的三年里,让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284亿新元)。 央视综合频道星期天(1月7日)播出年度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二集《政治监督保障》,揭示了李再勇盲目决策、任性施政、违背新发展理念的案情。 根据专题片,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期间,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已被贵州省列入低效闲置项目。而李再勇当初为了建这些项目,不顾当地财政实际承载能力盲目举债,仅债务利息一项就给国家造成了9亿余元的重大损失。 李再勇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给当地留下了极其沉重的包袱。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原因在于李再勇想的不是当地的发展,而是自己的“发展”。 李再勇在专题片中承认,“认为离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希望搞一些大手笔、大动作,搞一点大动静,这样才能够引起上级的关注,所以说还是自己的私心。” 六盘水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工业城市,煤炭、建材、钢铁是传统支柱产业。李再勇一上任,就提出要“换道超车”,全力发展旅游,要将六盘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后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由于当地自然风光资源不多,也不是传统的旅游目的地,一些干部和群众也曾提出过质疑。 不过,李再勇对不同声音一律听不进去,强行拍板、强力推进,给各个区县下达硬性要求。他说,“旅游是可以做到无中生有、小题大做,要求大家每年都要谋划一批项目,招商一批项目,启动一批项目,要完工一批项目,也没有算过经济账,然后就开始叫大家投。” 大量旅游项目要耗费巨额资金,为了支持自己所推动的这些政绩工程,李再勇不惜大肆地举债。 对这些债务,李再勇说,“如果当时我借的这笔钱要由我来还,我肯定不会去借,但是由政府来还我就去借了,反正过几年一换(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边继任者谁来接谁承担责任,有点击鼓传花的味道。” ... 2024年1月8日 10:16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涉违规举债融资 贵州原政协副主席李再勇被双开

涉违规举债融资 贵州原政协副主席李再勇被双开 中共贵州省政协党组成员、原副主席李再勇被“双开”(开除中共党籍和公职),他被指肆意违规举债融资,造成重大债务风险。 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星期一(11月7日)通报上述消息。 通报指,李再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绩观扭曲,权力观错位,严重背离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肆意违规举债融资,造成重大债务风险,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长期搞迷信活动。 通报还指,李再勇无视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谋求特殊待遇;违反组织原则,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搞权色、钱色交易;漠视群众利益,干涉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违规干预司法和执纪执法活动;道德败坏,追求低级趣味,长期痴迷赌博;丧失纪法底线,亲清不分,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项目规划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滥用职权,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 通报说,李再勇严重违反中共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犯罪,且在中共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再勇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开除公职处分;终止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违纪违法所得;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财新网报道称,中纪委通报中“肆意违规举债融资”的表述极为罕见,此前主要是称执行相关政策变通、变形、加剧债务风险等。 李再勇通报被“双开”的前一天,中国财政部通报八起隐性债务问责案例,涉及新增隐性债、化债不实等问题。 李再勇出生于1962年8月,贵州务川人,曾任贵阳市市长、六盘水市委书记等职。2016年12月,李再勇升任贵州省委常委,后相继兼任省委秘书长、贵阳市委书记、常务副省长职务。 ... 2023年11月8日 10:04 PM

封面图片

贵州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涉受贿和滥用职权被捕

贵州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涉受贿和滥用职权被捕 贵州省政协中共党组成员、原副主席李再勇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被捕。 据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星期二(11月21日)消息,李再勇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对李再勇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李再勇出生于1962年8月,贵州务川人,曾任贵阳市市长、六盘水市委书记等职。2016年12月,李再勇升任贵州省委常委,后相继兼任省委秘书长、贵阳市委书记、常务副省长职务。 2022年1月,李再勇补选为省政协副主席,于今年3月通报被查,11月7日被“双开”(开除中共党籍和公职)。 当时的双开通报指,李再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绩观扭曲,权力观错位,严重背离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肆意违规举债融资,造成重大债务风险,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长期搞迷信活动。 财新网当时报道称,中纪委通报中“肆意违规举债融资”的表述极为罕见,此前主要是称执行相关政策变通、变形、加剧债务风险等。 李再勇通报被“双开”的前一天,中国财政部通报八起隐性债务问责案例,涉及新增隐性债、化债不实等问题。 2023年11月21日 3:22 PM

封面图片

原贵州常务副省长李再勇被审查认定:肆意违规举债融资,造成重大债务风险,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

原贵州常务副省长李再勇被审查认定:肆意违规举债融资,造成重大债务风险,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长期搞迷信活动; 漠视群众利益,干涉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违规干预司法和执纪执法活动;搞权色钱色交易;道德败坏,追求低级趣味,长期痴迷赌博;为他人在工程承揽项目规划审批方面谋利受贿。中纪委决定开除他党籍公职,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犯罪问题移送检方起诉。 李再勇1962年生,2008年5月任铜仁行署专员,2011年2月任贵阳市长,2013年11月任六盘水市委书记。2017年1月任贵州省委秘书长,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任贵阳市委书记,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任贵州常务副省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封面图片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被控受贿逾4亿元人民币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被控受贿逾4亿元人民币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被控涉嫌受贿逾4亿元人民币,他当庭认罪,法院择期判刑。 综合中国央视新闻和中新社报道,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星期四(5月23日)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受贿、滥用职权案。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指控,被告人李再勇在1998年至2023年间,利用担任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委书记,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铜仁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六盘水市委书记,贵州省委常委、秘书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个人在工程承揽、土地征收、项目规划审批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4.32亿余元人民币(约)。 重庆市检察院也指出,李再勇在2014年至2017年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期间,明知盲目实施相关旅游开发项目必然会突破生态红线并侵占耕地、林地、水源地,且在有关人员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强令开工建设,并指示授意通过举债融资继续推进该项目。 根据指控,截至案发,该项目已支付项目融资利息和其他费用共计9.14亿余元人民币,违规占用林地、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草地等土地总面积105余公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经济损失8645万余元人民币。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李再勇的刑事责任。 检察机关在庭审中出示了相关证据,李再勇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法庭最后宣布择期宣判。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2岁的李再勇曾任贵阳市市长、六盘水市委书记等职。2016年12月,李再勇升任贵州省委常委,后相继兼任省委秘书长、贵阳市委书记、常务副省长职务。2022年1月,李再勇补选为省政协副主席,之后在去年3月官宣被查,同年11月7日被开除中共党籍和公职,11月21日因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被捕。 2024年5月24日 9:08 AM

封面图片

中纪委披露李再勇(原贵州常务副省长)在六盘水市任内盲目举债劳民伤财情况。

中纪委披露李再勇(原贵州常务副省长)在六盘水市任内盲目举债劳民伤财情况。 李再勇2013年11月至2017年1月任六盘水市委书记,任内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新增债务1500亿元。六盘水市新成立了6家融资平台,把融资额纳入干部绩效考核指标。有项目长期拖欠工程款,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挪用了安置房款项。项目中16个现已被省府列为“低效闲置项目”,皆是缺乏论证导致脱离市场客源和消费力实际。他自述,“离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因此搞大手笔以引起上级注意。 他又打造100万亩刺梨产业,为领导好看,要求集中连片种植,无视地质和海拔差异;如今已有四成农户自发砍掉,改种其他作物。 中纪委每年中央全会前播出电视专题片,今年是1月7日播出至第二集《政治监督保障》,报告上述“违背新发展理念”、忤逆中央“三令五申”之案情。电视片未详述李再勇在除六盘水外的其他职务上有何违纪违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封面图片

据媒体统计,中国部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甚至首次出现违规举债用于防疫的情况。

据媒体统计,中国部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甚至首次出现违规举债用于防疫的情况。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云南玉溪市、四川平昌县、广西田东县、甘肃兰州高新区七里河园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和人员,因违法违规举债等被问责。与前些年相比,今年违法违规举债不再限于投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的涉及疫情防控保障融资项目,而且虚假化债、虚报债务情况也被公开问责。 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教授告诉第一财经,从这些案例来看,隐性债务治理难度依然较大,尤其是一些财力不足的地方仍采取各种办法来新增隐性债务。隐性债务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以防范财政风险。 2017年以来,部分地方违法违规举债问责情况逐步公开。今年以来,云南玉溪市、四川平昌县、广西田东县、甘肃等多地公开违法违规举债问责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郑春荣教授告诉第一财经,上述案例涉及云南、甘肃、广西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方可能因为财政收入下滑导致铤而走险、违规举债。 在这些违法违规举债具体案例中,除了常见资金用于当地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外,还首次出现违规举债资金用于疫情防控。 根据玉溪市政府官网公布的《关于玉溪市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问题的问责情况》(下称《情况》),玉溪市人民政府为疫情防控保障融资项目违法违规举债5.96亿元。2020年2月,根据玉溪市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要求,玉溪市开投公司、玉溪家园公司向国开云南分行贷款5.5亿元并转借给玉溪市级有关单位。截至2021年2月,涉及贷款已由市级有关单位全部退回公司,并由公司偿还国开行。 “防疫支出属于公共卫生支出,理应由财政开支,不能因为防疫需要而违法违规举债来解决。”温来成说。 受2020年疫情冲击,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财政资金紧张。不过此前财政部公开表态,地方财政再困难也不能违法违规举债。目前地方政府举债唯一合法途径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第一财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