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新收植物新品种一审案件 同比增近40%

中国法院新收植物新品种一审案件 同比增近40% 中国法院去年新收植物新品种一审案件619件,较2022年大幅增长近40%。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星期天(3月17日)在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说,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育种创新司法保护力度,以及涉种子犯罪的刑事惩处力度。2023年,全国法院新收植物新品种一审案件619件,较2022年增长近40%。 陶凯元说,2023年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新收植物新品种案件180件,审结166件,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00%。其中,85%以上的案件为侵害植物新品种纠纷,品种权人胜诉率达90%。 陶凯元也说,过去一年,中国法院持续提升涉种子案件审判绩效,加大涉种子犯罪的刑事惩处力度,不断优化种业司法保护机制,以提高侵权代价,努力解决“赔偿低”“举证难”等问题。 同时,通过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从严整治假冒伪劣市场乱象。此外,最高法指导各地法院结合本地种业知识产权特点,发挥专门法院和专业法庭的特色优势,探索合适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模式。 2024年3月18日 9:3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隆平高科:签署抗螟虫水稻及小麦新品种合同

隆平高科:签署抗螟虫水稻及小麦新品种合同 隆平高科公告,公司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签署《抗螟虫水稻新种质及其基因独家利用合同》和《小麦新品种中麦 801 使用权许可合同》。根据合同,隆平高科将支付 1100 万元获取水稻抗螟虫技术成果的独占许可,并支付 300 万元获取中麦 801 在指定区域的使用权。此次合作旨在利用抗螟虫水稻基因和多抗高产小麦品种技术,解决农业产业重大需求问题,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农民种植效益,进一步丰富公司水稻、小麦种子产品线。

封面图片

榴梿摊出现许多新品种 每公斤可达58元惹议

榴梿摊出现许多新品种 每公斤可达58元惹议 又到榴梿飘香季,有摊贩搞噱头,亮出“飞机猫”、“黑金皇”、“青皮王”、“松鼠王”等,有些每公斤售价从48元到58元不等,引起热议。 热心读者通知《新明日报》,指最近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榴梿品种,更有些罕有的猫山王品种,价格每公斤高达58元,令人咋舌。 记者走访芽笼一带的榴梿摊,发现有摊贩售卖“青皮王”、“黑金皇”,每公斤从48元到58元不等,并打着冠军榴梿等名堂售卖。 此外,牛车水丁加奴街的一家水果摊,也引进了“松鼠王”,同样打着“稀有品种、百年老树、特选品种”等名堂,售价以每公斤58元售卖,也有盒装售卖,价格也是58元。 店员透露,“松鼠王”货源较少,属于稀有品种,价格比一般榴梿来得高。不过谈起口感,他说,因人而异,价格贵不代表就能迎合顾客口味,光顾的顾客大多以游客为主。 [Media] 另外,记者也前往克罗士街上段的榴梿专卖店“正宗猫山王老树”,店面售卖的“飞机猫”榴梿,每公斤要价48元。老板张朝胜受访时说,所谓的“飞机猫”,其实是猫山王品种,属于高山老树,因早期常年出口到香港、中国等地,之后引入新加坡,才特此命名。 “‘这是坐飞机出国的猫山王’,我们以他们出口价进货。这些都属于A果,产地是彭亨劳勿,施肥也会比一般来得更多。由于出口到国外,算是极品中的极品。” 2024年6月18日 2:02 PM

封面图片

苹果请求中国法院删除“支配地位”判决用语

苹果请求中国法院删除“支配地位”判决用语 今年5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中国首例消费者起诉苹果垄断案一审宣判。原告要求停止收取30%“苹果税”的不公平高价行为、停止“应用内购买”强制使用Apple Pay系统的搭售行为。上海知产法院判决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没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驳回原告诉请。根据彭博社看到的一份申诉书摘录,苹果公司已提交了申诉书,请求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对裁决中的部分句子进行修改。苹果希望最高法院删除下级法院判决书中提及苹果“支配地位”的内容,并反对判决中暗示“不公平定价可能伤害消费者”的措辞。苹果试图改变一项本已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的措辞,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反映了苹果在中国的微妙地位。中国既是苹果最大的国际市场,也是苹果最大的生产基地。苹果似乎试图淡化其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在中国,苹果在智能手机季度出货量排行榜上经常与华为和其他高端智能手机制造商并驾齐驱。在全球监管机构密切审查科技巨头之际,法庭判决对苹果“支配地位”的描述可能会在未来的诉状或案件中被引用。眼下,苹果正在全球多个市场为其App Store抽成政策进行辩护,包括消费者在美国国内提起的诉讼以及在欧洲、韩国和日本发起的挑战。苹果一直认为,它收取的佣金是合理的,因为其应用商店让用户感到安全和放心,同时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全球展示平台。截至发稿,苹果尚未就此置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侏罗纪突破:在斯凯岛发现的翼龙新品种改写了进化史

侏罗纪突破:在斯凯岛发现的翼龙新品种改写了进化史 Ceoptera evansae 的重建艺术想象图 图片来源:© NHM & Witton 2021这一发现为翼龙的早期进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加复杂的模型。Ceoptera evansae部分骨骼特写,显示肩部区域、部分翅膀和脊椎骨。资料来源:自然历史博物馆托管人中侏罗世翼龙化石的稀有性和不完整性阻碍了人们了解早期翼龙演化的尝试。这次发现表明,所有主要的侏罗纪翼龙支系都是在早侏罗世末期之前进化的,比以前认识到的要早。这一发现还表明,翼龙与鸟龙(最终进化成现代鸟类的恐龙)一起一直延续到了晚侏罗世。这些遗骸由部分骨骼组成,包括肩部、翅膀、腿部和背骨的一部分。许多骨骼仍完全嵌在岩石中,只能通过 CT 扫描进行研究。Ceoptera evansae骨骼的 3D 模型。资料来源:自然历史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该论文的资深作者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教授说:"新发现的翼龙物种Ceoptera有助于缩小飞行爬行动物进化过程中几个重大事件的时间范围。它在英国中侏罗世的出现完全出乎意料,因为它的大多数近亲都来自中国。这表明,它所属的飞行爬行动物高级类群出现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而且很快就几乎遍布全球"。巴雷特教授及其同事描述了这一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Ceoptera evansae:Ceoptera 源自苏格兰盖尔语 Cheò,意为薄雾(参考了盖尔语中斯凯岛的通用名称 Eilean a' Cheò,即薄雾之岛),拉丁语 -ptera 意为翅膀。Evansae是为了表彰苏珊-埃文斯(Susan E. Evans)教授多年来在解剖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斯凯岛上的研究成果。主要作者、布里斯托尔大学古生物学家 Liz Martin-Silverstone 博士说:"Ceoptera 所处的时期是翼龙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拥有标本最少的时期,这表明了它的重要性。在岩石中发现了更多的骨骼,其中一些骨骼对于确定Ceoptera是哪种翼龙是不可或缺的,这使得这次发现比最初想象的还要好。它让我们离了解更高级翼龙的进化地点和时间更近了一步"。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偏远森林中发现九种食肉陆生蜗牛新品种

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偏远森林中发现九种食肉陆生蜗牛新品种 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无脊椎动物学收藏馆馆长约翰-斯拉平斯基(John Slapcinsky)命名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的九种肉食性陆地蜗牛新物种。图片来源:佛罗里达博物馆,杰夫-盖奇摄新几内亚岛的面积不到地球陆地面积的 1%,但却拥有地球上大约5%的生物多样性和大洋洲最大的完整雨林。在这一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上,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森林也是伐木者的心头好,未来很可能成为保护动物的主战场。论文的第一作者、佛罗里达博物馆无脊椎动物馆馆长约翰-斯拉平斯基(John Slapcinsky)说:"这些蜗牛新品种是在仍有原生植被的地区发现的,目前看起来还不错,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它们很容易濒临灭绝。"为了到达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世隔绝的森林,研究人员必须徒步翻越陡峭的山脉,有时还要利用倒下的树木穿过深达 100 多英尺的裂缝。巴布亚新几内亚几乎没有公路,这在历史上给有志于研究该地区的科学家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保护了本地动植物免受人类干扰和栖息地破坏。斯拉普钦斯基在 2002 年至 2012 年间九次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每次都至少停留一个月,对土壤和落叶进行梳理。最终,他从 200 多个地点收集了 19,000 多只蜗牛。蜗牛的详细照片不仅美观,还具有科学意义,提供了该物种的文献资料。图片来源:杰夫-盖奇拍摄的佛罗里达博物馆照片在他调查的蜗牛物种中,只有 31% 以前被记录过,这表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生物多样性很高,而取样水平却很低。但是,这些蜗牛也特别难找,因为它们体型小,对栖息地挑剔,分布范围有限。几乎所有的蜗牛都局限于一个岛屿或山脉。这些新命名的蜗牛有着紧紧盘绕的飞盘状外壳,深浅不一的棕色和棕褐色,有些还带有诱人的金色或棕色绒带。其中一个新物种 Torresiropa paterivolans 因其外形酷似飞碟而得名(在拉丁语中,"patera"意为"飞碟","volans"意为"飞行")。所有九个物种的桡骨上都有匕首状的牙齿,这是食肉蜗牛的特征。斯拉普钦斯基说,这些蜗牛到底吃什么还是个谜,因为在观察过程中,这些蜗牛并没有吃任何东西。不过,牙齿的形状,再加上同科的其他物种Rhytididae都是食肉动物这一事实,表明这些新发现的蜗牛确实吃肉。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了解这一新物种的保护状况,但这是一个有希望的迹象,表明它们的栖息地尚未因人类活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包括新几内亚岛的东半部和几个近海岛屿。图片来源:佛罗里达博物馆 John Slapcinsky 拍摄斯拉普钦斯基将这种情况与夏威夷群岛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夏威夷群岛的本地蜗牛正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他与檀香山毕夏普博物馆(Bishop Museum)的一个团队合作,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合作开展本地蜗牛群落的人工繁殖计划,其中许多群落中都有其物种的最后一个成员。他们还为被称为围栏的区域提供本地蜗牛,这些区域的捕食者已经被清除,本地森林也已重新种植。斯拉普钦斯基说,巴布亚新几内亚仍有机会避免这些昂贵的项目,方法是减缓森林砍伐,防止非本地捕食者的引入,以免其成为更严重的问题。蜗牛非常容易受到栖息地干扰的影响,因为它们不容易长途跋涉,通常只能适应附近的环境。Slapcinsky说:"当这些栖息地受到威胁时,蜗牛往往会倒霉,因为它们哪儿也去不了。"过去发现的许多蜗牛新物种,尤其是在太平洋岛屿上发现的新物种都是在拯救它们为时已晚之后才被发现的。几个世纪前,复活节岛上的森林被完全砍伐,科学家们在检查化石沉积物时才知道岛上生活着许多蜗牛。但是,如果森林得到拯救,新几内亚岛上的物种仍然可以得到拯救。新命名的蜗牛让我们难得地看到了一个基本保持完好的生态系统,肯定还有许多类似的发现。Slapcinsky说:"我们并不了解外面的一切。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是多么鲜为人知,尽管95%到99%的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你可以去一个地方,四处观察几个月,然后发现各种以前没有被描述过的东西"。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最高法11月21日发《关于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通知》要求各地汇聚2021年以来的终版裁判文书扫描件。系统将自2024年1月上

最高法11月21日发《关于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的通知》要求各地汇聚2021年以来的终版裁判文书扫描件。系统将自2024年1月上线运行,供四级法院专网查询,公众无法查阅。 通知说,所有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决定书都应上传,但涉密案件和“含有敏感信息”的文书除外,高院将通报考核各地文书的入库率。 2013年《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规定生效文书(不含调解和撤诉)除特殊情况均在互联网公布,技术处理当事人信息后登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2021年以来,文书上网率断崖式下跌:2022年一审文书公开比例,民事案由从85%跌至27%,刑事从75%跌至8%,行政案由更是从65%跌至仅0.06%。 (财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