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存款逾百万人民币将永久冻结 中国央行称属谣言

传存款逾百万人民币将永久冻结 中国央行称属谣言 针对网传消息称储户存款逾100万人民币(约18万新元)将被永久冻结,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央行辟谣称,相关消息纯属谣言,银行必须保护存款人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中国央行”星期二(8月22日)发布的辟谣信息说,经核查,网传“8月开始,银行将永久冻结部分存款账户”纯属谣言。 央行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银行必须保护存款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银行冻结账户情形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不存在仅凭一纸公告或所谓的内部文件就冻结账户的情况。 近期网传消息称,8月开始,凡是储户在银行存款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将被永久冻结,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银行储户的信任。传言称,这一政策的动机在于遏制资本外流,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但也引发了对金融体系的担忧。 第一财经报道称,这一辟谣消息此前曾于8月21日发布于上海网络辟谣平台。自今年3月起,网上就出现各种冠以“银行惊人决策”“银行重大改革”等标题的消息,来源均为网民个人或名为“财经说”“科技”的自媒体。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大致相同,意思是“银行有新决策,将永久冻结部分存款账户”;生效时间则不一样,有的比较模糊,也有的说是8月、9月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辟谣!“央行将实施大额存款新规”系谣言

辟谣!“央行将实施大额存款新规”系谣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24日消息,近日,有网络传言“央行将实施大额存款新规,所有大额存款必须出示特定证明材料”“2023年9月起在办理大额存款业务时应出示相关证明材料”等,经向中国人民银行核实,上述传言均为不实信息。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出台相关规定,请勿信谣传谣。 来源:

封面图片

#微博辟谣# 网传贵州银行员工卷走存款信息不实

#微博辟谣# 网传贵州银行员工卷走存款信息不实 - 转发 @经视直播: 【#网传贵州银行员工卷走存款信息不实#】#多方回应贵州银行员工卷走存款系谣言#6月20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贵州贵阳市,有贵州银行员工疑似把存款转走了,具体情况不明,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多名身穿“贵州东冠”制服的保安人员围在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观山街道碧海南路28号的贵州银行24小时自助银行门前,该视频评论区,则有网友留言称,银行员工把钱转走了。6月20日,@经视直播记者尝试联系视频发布者及留言者,对方均无人回应。记者联系了贵州东冠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网传的贵州银行内部员工把钱取走的消息不实,“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有时候我们会去自助银行巡查,维护设施安全,一切都是正常的。”该自助银行附近一位商户也证实,今天没有发生银行员工卷走存款的情况,“是保安公司来这边考核,检查相关安防工作。”经视直播记者联系了贵州银行,工作人员称,他们没有接到员工卷走存款的信息。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初步核查,贵州银行员工卷走存款的信息不实。工作人员还介绍,即便有人卷走了其他储户的存款,当事储户也不会受影响。“储户只要证明在当事银行没有取过钱,其存款是不受到影响,有保障的。”事后,记者查询到,当事的24小时自助银行处于正常营业状态。(经视直播记者 志敏)贵阳经视直播的微博视频 via 微博辟谣的微博

封面图片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11.46 万亿元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11.46 万亿元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11.46 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 9.27 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 1.45 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 2434 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2.21 万亿元。

封面图片

阿根廷中央银行批准国内银行机构开设人民币储蓄和活期存款账户业务

阿根廷中央银行批准国内银行机构开设人民币储蓄和活期存款账户业务 当地时间6月29日,阿根廷中央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人民币纳入阿根廷银行系统允许进行存取的币种,批准阿根廷国内银行机构开设人民币储蓄和活期存款账户业务。公告指出,此举是为人民币在阿根廷对外贸易和当地金融市场中广泛使用提供便利。 标签: #阿根廷 #人民币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年月央行叫停了“异地互利网揽储”,振兴银行通过互利网揽储了个亿,这些已经吸进的存款,按照央行的规定“到期结清或者提前支取”,也就

年月央行叫停了“异地互利网揽储”,振兴银行通过互利网揽储了个亿,这些已经吸进的存款,按照央行的规定“到期结清或者提前支取”,也就是说振兴银行断了活水,存款面临支出大于吸入,银行存款巨额流逝的困境! 尤其是河南村镇银行热爆后,大批储户都在自发线上提现,这就是一种“挤兑”!还幻想??

封面图片

中国银行涉12违法行为被央行罚逾3600万人民币

中国银行涉12违法行为被央行罚逾3600万人民币 中国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等12项行为被央行处以警告,并罚款3664.2万元(人民币,下同,约690万新元)。 综合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和观察者网报道,中国央行星期五(12月1日)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国银行因12项违法行为被处以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37.34万元,罚款3664.2万元。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日期为11月29日。 涉及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备付金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违反金融营销宣传管理规定,违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定。 中国央行也通报18名责任人被罚款,罚款金额为1万元至38万元不等。 另外,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一天通报,对涉56项违规行为的中信银行总行罚款1.5242亿元、没收违法所得462.59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6770万元;罚没合计2.25亿元。 涉及违规行为包括:发放大量贷款代持本行不良、违规发放并购贷款收购保险公司股权、违规向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授信、部分业务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等。 2023年12月2日 11:34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