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共骑电动脚踏车 网民惊呼:太危险!

一家四口共骑电动脚踏车 网民惊呼:太危险! (新加坡24日讯)有网民在交通灯前拍到一辆电动脚踏车,数了一数,脚踏车上竟载了4个人,分别是两名成人和两名小孩,当中只有一名成人戴着脚踏车头盔,引来大批网民抨击:太危险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9辆电动脚踏车和个人代步工具被充公处置

#19辆电动脚踏车和个人代步工具被充公处置 19辆违规电动脚踏车和个人代步工具被陆路交通管理局充公,将进行拍卖、招标或销毁处置。 根据陆交局星期五(3月21日)在政府电子宪报的通告,当局从2023年8月至今年1月在全岛多处扣押的14辆违规电动脚踏车(PAB)和五辆违规个人代步工具(PMD),将依法充公。 4月21日后,这些充公器材会通过公开拍卖、招标出售或销毁的方式处置。 使用违规的活跃通勤工具,如电动脚踏车、个人代步工具、行动辅助工具等,一旦罪成初犯者可面对罚款最高2000元,或坐牢最长三个月,或两者兼施。陆交局也会扣押违规的工具。 为确保公路和防火安全,陆交局规定在本地售卖的个人代步工具和电动脚踏车,须分别获陆交局颁发UL2272和EN15194安全认证。只有符合标准的工具才可进口和使用。 陆交局在2023年缴获约1020台违规的活跃通勤工具,2024年上半年则缴获超过400台。使用违规的活跃通勤工具,如电动脚踏车、个人代步工具、行动辅助工具等,一旦罪成初犯者可面对罚款最高2000元,或坐牢最长三个月,或两者兼施。陆交局也会扣押违规的工具。 为确保公路和防火安全,陆交局规定在本地售卖的个人代步工具和电动脚踏车,须分别获陆交局颁发UL2272和EN15194安全认证。只有符合标准的工具才可进口和使用。 陆交局在2023年缴获约1020台违规的活跃通勤工具,2024年上半年则缴获超过400台。

封面图片

广州发生汽车与行人和电动脚踏车碰撞 11人受伤

广州发生汽车与行人和电动脚踏车碰撞 11人受伤 中国广州市发生汽车与行人和电动脚踏车碰撞,造成11人受伤,涉事司机被控制。 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星期二(3月12日)通报,一辆小汽车当天上午9时许,先后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广仁路与行人和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11人受伤。 据通报,警方接报后,迅速派员到场处置,并协助将伤者送医院救治。目前,49岁肇事男司机黄某已被警方控制,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置中。 据封面新闻引述事故亲历者和目击者报道,肇事汽车疑似先后途经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广大路、广卫路,一路多次从机动车道碰撞电动自行车和路口行人,最终在广仁路撞上一辆停在路边的公交车后气囊弹出,车辆驻停。目击者称,肇事司机黄某叼着烟下车,随后跑离事故现场。 2024年3月12日 4:32 PM

封面图片

骑电动脚车打滑 男子倒立卡沟渠

骑电动脚车打滑 男子倒立卡沟渠 男子骑电动脚踏车,疑似在自行打滑后跌进路旁的水沟,骑士倒立卡在沟渠里,受伤送院。 这起意外发生于星期四(6月20日)下午3时15分,地点在友诺士3道往友诺士8路的路段。 社交媒体星期五(21日)流传几组照片,从照片可见一名男子头朝下、上半身卡在在沟渠内,只有双脚在沟渠外。 根据照片,沟渠内还有一个头盔和塑料瓶,男子头底下也有一包塑料袋。 一般相信,男子骑着电动脚踏车时,不知何故打滑,随后整个人跌入沟渠内,上半身卡在里头。 [Media] 另一个照片则显示,一辆电动脚踏车停放在草地上,看似没有撞坏痕迹。 新加坡警察部队受询时表示,接获一起涉及电动脚踏车(PAB)的事故,相信是自行打滑所致,37岁男骑士在意识清醒下送院。警方调查进行中。新加坡民防部队也表示已将一人送往樟宜综合医院。 2024年6月22日 3:01 PM

封面图片

马来西亚轰动全国的“蚊型脚踏车”8名车手车祸过世案件,涉案车主沈可婷于今日(11日)获该国上诉法院判决无罪。

马来西亚轰动全国的“蚊型脚踏车”8名车手车祸过世案件,涉案车主沈可婷于今日(11日)获该国上诉法院判决无罪。 根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指,上诉成功的沈可婷,一一念出死者名字,表示道歉。 沈可婷承认死者死于她车下,但她绝非故意或危险驾驶肇事。 (1/3)

封面图片

#微博辟谣# 衡东网民散布衡东交警查电动车致一名老人死亡谣言被处罚

#微博辟谣# 衡东网民散布衡东交警查电动车致一名老人死亡谣言被处罚 - 转发 @衡阳网警: 衡东网民散布衡东交警查电动车致一名老人死亡谣言被处罚 衡东网民散布衡东交警查电动车致一名老人死亡谣言被处罚 via 微博辟谣的微博

封面图片

南京火灾小区原居民曾七次举报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乱象

南京火灾小区原居民曾七次举报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乱象 中国南京发生致命居民楼火灾后,当地媒体报道,一名前居民在事发前曾七次发帖举报小区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乱象,但物业称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并曾多次申请公安协助。 据中国封面新闻星期天(2月25日)报道,这位业主马林(化名)曾在2019年至2021年在火灾事发地点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小区居住过,之后搬离。 马林从2019年末至2021年中旬,针对小区电动车上楼充电、电动车在电梯间堆放情况,七次留言投诉,均得到雨花台区相关部门回复。 相关部门在回复中多次提到,针对充电设施不足问题,街道集中在架空层增设充电设施供电动车使用。物业加强了人员巡查,增加了宣传告示,但物业无强制执行的权力,多次申请公安部门协助。 马林说:“七次回复都说安排了物业人员巡查、宣传、督促整改,在架空层增加充电设施供电动车充电。还强调物业没有强制权,部分业主不听从,几次申请公安部门协助执行。” 有中国网民认为,对于执意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上楼充电的情况,物业是否真的没权利管,相关责任人是否真的没法律管。 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对电动车进电梯、上楼充电等行为制定了处罚条款: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至1万元(人民币,94新元至1889新元)罚款。 这起火患造成15人死亡,起因为停放电动脚踏车处起火。 江苏省长许昆林在星期六(2月24日)召开的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极其深刻、极其惨痛,要清醒认识消防安全严峻形势,全面开展好消防大排查大整治。 2024年2月25日 4:4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