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出现巨响?蓝箭航天:商业航天贮箱爆破试验所致

上海松江出现巨响?蓝箭航天:商业航天贮箱爆破试验所致 蓝箭航天公司表示,1月29日19点30分,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800所),在室外低温试验工位开展了商业航天贮箱低温静力爆破试验,贮箱在0.65MPa压力下正常破坏,试验控制过程无异常,部分玻璃轻微受损。“我司三位跟产人员受到轻微擦伤。”航天贮箱是火箭储存燃料的部件。贮箱低温静力爆破试验,是为了验证贮箱在极限环境下的相关性能。此前,1月29日晚,松江区应急管理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松江区并未发生爆炸;松江消防支队工作人员也向媒体表示,松江区未发生相关警情。上海市气象局官方微博也发文称,“刚才有朋友问是否出现雷电,答案是,没有”。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海松江地区1月29日晚传出巨大爆炸声。事发是城南外的航天八院800所,在室外低温试验工位开展了商业航天贮箱低温静力爆破试验,贮

上海松江地区1月29日晚传出巨大爆炸声。事发是城南外的航天八院800所,在室外低温试验工位开展了商业航天贮箱低温静力爆破试验,贮箱在0.65MPa(6.5个大气压)下正常破坏。试验控制过程无异常,部分玻璃轻微受损,蓝箭航天三位跟产人员受到轻微擦伤。 (界面新闻)

封面图片

蓝箭航天回应爆炸传闻:正常试验,公司三位人员轻微擦伤

蓝箭航天回应爆炸传闻:正常试验,公司三位人员轻微擦伤 1月29日,据网传信息,上海市松江区发生爆炸,是蓝箭航天试验所致。 1月30日,界面新闻自蓝箭航天获悉,正常试验,并无网上流传爆炸的说法。 1月29日19点30分,800所在室外低温试验工位开展了商业航天贮箱低温静力爆破试验,贮箱在0.65MPa压力下正常破坏,试验控制过程无异常,部分玻璃轻微受损,蓝箭航天三位跟产人员受到轻微擦伤。 消息来源:

封面图片

超捷股份:商业航天火箭制造端星多箭少 市场竞争格局较好

超捷股份:商业航天火箭制造端星多箭少 市场竞争格局较好 超捷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商业航天火箭制造端呈现星多箭少格局,市场竞争格局较好。目前公司已完成铆接产线建设并投入生产,可生产包括壳段、整流罩、发动机阀门等产品。后续会根据市场情况建设燃料贮箱产线,公司会依据客户订单情况调整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封面图片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项目1月19日在酒泉完成首次飞行试验,由蓝箭航天VTVL-1试验箭执行,验证了低空低速状态下的火箭垂直回收

“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项目1月19日在酒泉完成首次飞行试验,由蓝箭航天VTVL-1试验箭执行,验证了低空低速状态下的火箭垂直回收能力、控制系统与发动机调推性能的匹配性、火箭垂直回收的制导控制算法。 朱雀三号箭体为不锈钢,一级发动机在回收后无需下箭检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飞行,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项目拟在2025年首次发射。 (新华社)

封面图片

SpaceX“超重-星舰”第三次综合飞行试验情况简析

SpaceX“超重-星舰”第三次综合飞行试验情况简析 标志着SpaceX超重-星舰项目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本次试验对于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也至关重要。事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表声明,按照四级故障标准将此次发射结果定义为“故障”(Mishap,影响仅高于“异常”(Anomaly)),并将监督SpaceX对故障进行调查,以确保该公司遵守FAA批准的事故调查计划和其他监管要求。一、试飞及目标完成情况(一)试验目标此次试飞的飞行路径设计与前两次有所不同,前两次飞行要求星舰飞船级在升空约90分钟后于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溅落。而此次星舰飞船级则将飞行65分钟后于印度洋溅落,预定飞行时序见表1。并计划在在轨状态下,对三种技术进行测试,包括:测试有效载荷舱门的开启和关闭;验证头部贮箱到主贮箱的推进剂转移;尝试发动机在轨重启。其中在轨推进剂转移是为了演示SpaceX在“临界点”技术研发合同下负责研究的低温推进剂传输技术,该技术将用于星舰载人月球着陆器。测试中,SpaceX将把推进剂从星舰内的头部小贮箱转移到其主贮箱,为未来执行深空任务时将推进剂从加油船转移到星舰飞船打下基础。表1 超重-星舰第三次试飞飞行时序及实际飞行情况(二)试验情况2023年11月第二次试飞失败后,马斯克曾计划在2024年1月进行第三次试飞,但由于对第二次试飞调查和重新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飞行许可证的进度问题,最终试飞时间定于3月14日。而FAA的飞行许可证在发射前一天才发布。发射当天,由于有船舶进入近海限制水域,导致发射推迟了近一个半小时。SpaceX在倒计时期间没有报告任何技术问题。最终超重B10/星舰S28组合体于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3月14日上午9点25分(北京时间2024年3月14日21点25分)从星基地升空。上升过程中,B10的33台猛禽发动机正常启动,起飞后2分49秒,一二级进行了热分离,此时火箭高度72千米,速度为5662千米/小时。随后,B10进行了返回点火和着陆点火,试图在墨西哥湾垂直返回海上溅落,但B10在着陆点火过程中未按计划时间启动发动机,SpaceX遥测画面显示B10以超过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砸入水中,入水后依然有几秒钟收到了箭上回传画面。一二级分离后,星舰S28的6台发动机继续工作。起飞8分21秒后,S28的3台真空型猛禽发动机关机,8分35秒3台海平面型发动机关机,S28以约7.36千米/秒的速度在150千米高度入轨,有推测其入轨轨道为-50×234千米。之后,S28进入滑行阶段,并开展相关试验。在S28滑行阶段,SpaceX开展了有效载荷舱门开关试验和在轨推进剂转移演示验证,推进剂从飞行器内的头部小贮箱转移到主贮箱,但公司总裁肖特韦尔表示,推进剂转移试验的结果有待确认。SpaceX原计划在起飞后约40分钟对星舰上的单台猛禽发动机进行短暂的重启,以验证发动机在轨重启能力,但由于滑行期间飞行器的滚动速率过高,最终没有进行该测试。起飞后约41分40秒,SpaceX表示开始准备再入,S28高度约为145千米。起飞后约44分45秒,S28的襟翼开始摆动,飞行高度约为116千米,同时画面上明显伴有掉落物。在此后的再入过程中,S28保持腹部(铺设有防热瓦的一面)向下,在约87千米高度达到最大速度,约为7.43千米/秒,遥测画面中明显看到防热瓦因高速飞行与大气摩擦升温,出现等离子体场,同时也能发现少量几块防热瓦已经脱落的情况。当S28下落到76千米高度(起飞后约48分37秒)时,星链传回的实时画面中断,仅有NASA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传回的高度、速度等遥测数据。当S28下落到65千米高度(起飞后约49分40秒)时,所有遥测数据中断。大约15分钟后,SpaceX宣布S28已经失联。推测可能已经解体。二、超重B10/星舰S28概况本次飞行试验采用了超重B10和星舰S28,其基本情况见图1。B10超重型助推级2022年3月投产,在2022年10月开始组装。S28星舰飞船级于2022年7月投产,2023年3月至4月期间组装。2024年3月6日,B10/S28组合体完成了射前演练(WDR)。SpaceX在2年时间内完成了整枚试验箭的制造、装配和测试,主要试验项目见表2和表3。期间,在完成超重-星舰前两次飞行试验后,SpaceX还针对B10和S28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其研制效率可见一斑。表2 S28地面试验历程表3 B10地面试验历程图1 B10/S28概况(图片来源:Twitter@BingoBoca)三、主要升级改进在超重-星舰的第二次轨道试飞(2023年11月18日)中,超重助推级在中央13台发动机进行返回燃烧后,多台发动机异常,引发了助推级的快速计划外解体(RUD)。最可能的根本原因被确定为向发动机供应液氧的过滤器堵塞,导致发动机氧化剂涡轮泵入口压力损失,最终导致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并引发了助推级RUD。而星舰飞船级在飞行大约七分钟后,按计划排出多余的液氧推进剂。当液氧排气口启动时,星舰后部发生泄漏,导致燃烧事件和随后的火灾,星舰飞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中断。随后自主飞行安全系统启动飞行终止系统,导致星舰解体。针对上述故障,以及从试飞中获得的数据,SpaceX对超重-星舰进行了大量升级。(一)第0级轨道罐区经过重新设计,增加了更多的卧式储罐,此外还增加了过冷器(Sub chiller),使推进剂加注速度明显提高。升级后加注提速情况见表4。表4 升级前后推进剂加注时间对比(二)超重助推级针对第二次飞行故障,SpaceX对助推级氧化剂贮箱进行硬件改造,以提高推进剂过滤能力,并改进操作以提高可靠性。此外,还有以下两项显著的升级。1、重新设计贮箱共底B10采用了新的贮箱共底设计,顶部更加平滑。2、采用发动机舱分隔板SpaceX设计制造了最新的发动机舱分隔板,用于外圈发动机防止相邻发动机爆炸对其造成影响,由不锈钢制造而成,内部有波浪隔板。(三)星舰飞船级与S25相比,S28有相当重大的升级,SpaceX对S28进行了硬件改造,以减少泄漏、提高防火性能,并改进与推进剂排气口相关的操作,以提高可靠性。同时,也将星舰飞船级将猛禽发动机的液压转向系统改为全电动系统,这也消除了潜在的易燃源。此外还有一些改进体现了此次飞行与以往的主要变化。1、有效载荷舱门S28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其中主要变化之一与有效载荷舱门有关。现在,舱门的开口周围有非常大的双层板,而S25的舱门周围只有少量的纵梁,而且一旦密封起来,最终就没有任何加固了。该设计首次出现在S27上,并通过S24.2样机进行了验证。舱门的周边还添加了9块飞行前可拆卸的锁定板,防止舱门在锁定板就位时打开。此外,S28的有效载荷门的密封装置不同于以往。飞船船侧增设密封件,更新后的门上的软木材料已被不锈钢取代。2、更大的PEZ分配器支架S28内安装的PEZ分配器支架作为星链卫星的容纳和部署机构,其高度比此前版本的有大幅增加。3、增加星链终端在星舰头锥的背风侧安装了4个星链终端,取代了过去与有效载荷舱舱口集成的单个终端。这可能会让星舰在飞行过程中与现有的无线电天线一起拥有更稳定的连接。在SpaceX向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第三次飞行的文件列出了增加的星链终端数量,特别指出全箭共有8个星链终端。以此推断,其余4个星链终端安装在超重助推级上。4、电动推力矢量控制S28是第一艘配备电动推力矢量控制(TVC)系统进行测试的星舰飞船级。这项改进让发动机上的液压执行机构替换为了电动执行机构,并剔除了箭体两侧的液压系统,降低重量和复杂度,并增加了冗余。此前,B9超重助推级已经改用电动执行机构,B10同...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