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断增加的压力已将亚马逊东南部变成了一个碳源

人类不断增加的压力已将亚马逊东南部变成了一个碳源 人类不断增加的压力已将亚马逊东南部变成了一个碳源,对全球气候和区域降水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缓解这一趋势,保护亚马逊的生态和气候功能。"亚马逊东南部已经从碳汇转变为碳源这意味着目前人类带来的压力太大,该地区无法长期保持其雨林地位。但问题并不止于此。"该研究的作者之一、PIK 科学家鲍里斯-萨克舍夫斯基(Boris Sakschewski)说:"由于雨林为空气提供了大量水分,而这些水分是非洲大陆西部和南部降水的基础,因此一个地方的森林减少会导致另一个地方的森林减少,从而形成一个自我推动的反馈循环,或者干脆说是'倾覆'。"最近,即使在中部和偏远地区,气温升高、干旱、森林砍伐和火灾带来的压力也在削弱亚马逊的自然恢复机制,将这一系统推向临界点。研究发现,到2050年,10%-47%的亚马逊森林将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扰威胁,有可能越过临界点。根据大量科学成果,研究人员确定了与这一临界点相关的五个关键驱动因素:全球变暖、年降雨量、降雨季节性强度、旱季长度和累积森林砍伐。针对每种驱动因素,研究人员都提出了保持亚马逊河流域恢复力的安全边界。"例如,我们发现,如果年平均降雨量低于 1000 毫米,亚马逊雨林就不可能存在。然而,当年均降雨量低于 1800 毫米时,就有可能从雨林突然过渡到类似热带草原的植被。这可能是由个别干旱或森林火灾引发的,而近年来这两种情况都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森林消失的影响并不止于亚马逊河的边界。通过亚马逊所谓的"飞行河流"输送的水分是南美洲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南美洲大陆大部分地区的降雨至关重要。此外,整个亚马逊河储存的碳相当于目前人类 15-20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亚马逊森林的消失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后果。研究还分析了亚马逊不同地区受干扰森林的实例,以了解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森林可能会在未来恢复,但仍会陷入退化状态,由藤本植物或竹等机会主义植物所主导。在另一些情况下,森林不再恢复,仍然处于开阔树冠、易燃的状态。亚马逊森林核心地带的开阔易燃生态系统的扩大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它们会将大火蔓延到邻近的森林。"要将亚马逊森林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当地和全球必须共同努力。必须停止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并扩大恢复范围。此外,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阻止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合著者、PIK"人类世人工智能"未来实验室负责人、慕尼黑工业大学地球系统建模教授尼克拉斯-布尔斯(Niklas Boers)总结道。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研究: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接近临界点

新研究: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接近临界点 近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正接近临界点,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对气候系统和人类来说是个坏消息”。 新华社报道,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AMOC)被称为“大洋传送带”,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调节系统,将表层的温暖海水、热量、盐分、营养物质等从赤道附近运往高纬度地区,并在那里冷却、下沉,将较冷的海水从深海运回赤道地区。这种流动有助于分配能量和热量,并调节全球变暖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类生活的气候条件。 然而,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盖融化速度快于预期,河流水位不断上涨,北大西洋的淡水流入量增加,阻碍来自南方盐度更高、更温暖的海水下沉,导致该系统趋向崩溃。此前研究显示,AMOC处于1000多年来最疲软状态。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型和此前数据,计算出AMOC到达临界点时可观测到的预警信号,即该环流引发的大西洋南部边界地区淡水输送的最小值。分析显示,目前的AMOC正在接近临界点。 研究主要作者、乌得勒支大学学者韦斯滕说,AMOC正在接近临界点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这对气候系统和人类来说是个坏消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临界点是在何时达到,但当AMOC触及临界点时会对人类造成不可逆影响。 研究还描绘了AMOC崩溃可能引起的一些后果:大西洋某些地区的海平面将上升1米;亚马逊地区的雨季和旱季将受影响,可能使本已脆弱的雨林超过其自身临界点;世界各地的气温波动将更不稳定;南半球将变得更温暖等。 2024年2月19日 3:22 PM

封面图片

瑞士东南部洪水肆虐 三人失踪

瑞士东南部洪水肆虐 三人失踪 瑞士东南部格劳宾登州肆虐的洪涝灾害持续恶化,初步消息称,至少三人下落不明。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报道,瑞士气象局说,星期五(6月21日)的一场雷暴雨导致东南部格劳宾登州(Grisons)的河流决堤,当地的梅索尔奇纳山(Mesolcina)记录了124毫米降雨量,且大部分将于发生在一小时内。 洪水爆发后,数十名居民被迫撤离家园,但有四人被通报失踪,救援人员随后在一处岩石下寻获其中一名失踪者,其余三人目前仍下落不明,包括一对夫妻和一名妇女。 位于阿尔卑斯山系马特洪峰山脚的采尔马特镇(Zermatt),也因洪水泛滥,多条道路、铁路服务被迫中断。 2024年6月23日 3:48 PM

封面图片

巴西东南部强风暴 死亡人数增至20人

巴西东南部强风暴 死亡人数增至20人 巴西东南部强风暴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法新社报道,星期五(3月22日)的强风暴引发的洪水袭击了里约热内卢州和圣埃斯皮里图州(Espirito Santo)。预计星期天会有更多降雨。 受灾最严重的城市是圣埃斯皮里图州南部的南米莫索(Mimoso do Sul),至少10人在洪水中丧生。州消防部门发布的图像显示,整个社区都被水淹没,只能看到房屋的屋顶。 [Media] 该州州长卡萨格兰德形容局势“混乱”,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评估一些较偏远地区的损失,担心死亡人数可能还会上升。 里约热内卢州已有至少八人遇难,遇难者大部分来自内陆山区,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摧毁许多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搜救队在里约州救出一名被埋16多个小时的女孩。一名邻居告诉法新社,她的父亲不幸遇难,“用自己的身体英勇地保护了这个女孩”。 巴西最近遭受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专家说,由于气候变化,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由里约政府和民防官员组成的紧急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星期五以来已有约90人获救。 巴西气象部门预测,星期五至星期天里约州附近将有一场强风暴,每天降雨量将达到20厘米。 2024年3月24日 10:06 P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偏远的亚马逊河流域发现巨蛇新物种

科学家在偏远的亚马逊河流域发现巨蛇新物种 一队科学家与一个摄制组在偏远的亚马逊河流域发现了一种以前未被记录的巨蟒。昆士兰大学的布莱恩-弗莱教授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在厄瓜多尔亚马逊河流域的巴梅诺地区(Baihuaeri Waorani Territory)捕获并研究了几只新命名的北方绿蟒(Eunectes akayima)标本。弗莱教授说:"我们的团队罕见地收到了瓦奥拉尼人的邀请,前往该地区探险,并从传闻中现存最大的蟒蛇群中采集样本。原住民猎人带我们进入丛林,进行了为期 10 天的探险,寻找这些被他们视为圣物的蛇。我们划着独木舟沿河而下,幸运地发现了几条潜伏在浅滩上等待猎物的蟒蛇。这些巨大生物的体型令人难以置信我们遇到的一条雌性巨蟒长达 6.3 米(20.7 英尺),令人震惊。据沃拉尼人的传闻,该地区还有其他巨蟒,身长超过 7.5 米(24.6 英尺),体重约 500 公斤(1100 磅)"。北方绿蟒。图片来源:Bryan Fry弗莱教授说,北方绿蟒蛇种与南方绿蟒蛇种在近 1000 万年前分化,它们的基因差异为 5.5%。他说:"这相当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与黑猩猩的差别只有大约 2%。这一发现是我职业生涯的亮点。"国家地理探险家弗莱教授是该探险队的科学领队。他说:"在瓦奥拉尼酋长 Penti Baihua 的邀请下,我们来到了亚马逊的中心地带,这是一次真正的跨文化之旅。我们的合作者沃拉尼人是这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他们的重要性得到了认可。"一个 Eunectes akayima 繁殖球。图片来源:Jesus Rivas科学家们还着手将绿蟒的遗传学与世界顶尖的蟒蛇专家、新墨西哥高地大学的赫苏斯-里瓦斯博士在其他地方收集的标本进行比较,并将其作为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物种。弗莱教授说,亚马逊继续面临着令人震惊的生态威胁:"亚马逊流域因农业扩张而导致的森林砍伐估计已造成20%-31%的栖息地丧失,到2050年,这可能会影响多达40%的森林。另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是,工业化农业导致的土地破碎化和石油开采活动泄漏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导致栖息地退化。森林火灾、干旱和气候变化也是显著的威胁。这些珍稀的蟒蛇以及共享这一偏远生态系统的其他物种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的下一个研究项目将侧重于亚马逊地区的重金属污染。面临环境威胁的不仅仅是这些巨大的蛇类,还有该地区几乎所有的生物。发现一个新的蟒蛇物种令人兴奋,但关键是要强调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受到威胁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尤其紧迫的是,研究石油泄漏产生的石油化学物如何影响亚马逊地区这些珍稀蛇类和其他关键物种的繁殖力和生殖生物学。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界开始探讨,下一波全球疫情可能的爆发源头是巴西的亚马逊雨林地区,为什么?

科学界开始探讨,下一波全球疫情可能的爆发源头是巴西的亚马逊雨林地区,为什么? 几千年来,蝙蝠携带的病毒一直潜伏在西非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森林中,在没有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它们对人类的威胁很小。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侵占蝙蝠栖息地,他们正在不知不觉地帮助蝙蝠传播病毒并感染其他物种。

封面图片

科学家对曾被忽视的与人类相关的汞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量化

科学家对曾被忽视的与人类相关的汞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量化 数据、系统和社会研究所(IDSS)前博士后、本研究的第一作者阿里-费恩伯格说:"我们一直忽视了汞的一个重要来源,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研究人员的模型显示,亚马逊雨林作为汞汇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约占全球陆地汞汇的 30%。因此,遏制亚马逊森林砍伐可对减少汞污染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小组还估计,全球植树造林工作可使每年的汞吸收量增加约 5%。虽然这意义重大,但研究人员强调,不能仅靠植树造林来替代全球范围内的污染控制工作。"各国在减少汞排放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北方工业化国家,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全球 10% 的人为汞排放源是非常可观的,而且未来可能会更多。[解决这些与森林砍伐相关的排放问题]需要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资深作者、IDSS 和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教授 Noelle Selin 说。与费恩伯格和塞林共同撰写这篇论文的还有巴塞尔大学前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Ambizione研究员Martin Jiskra、意大利罗马特雷大学教授Pasquale Borrelli和瑞士联邦水产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博士后Jagannath Biswakarma。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水银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常把重点放在研究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源的森林砍伐上。微量元素汞却没有受到同样的关注,部分原因是陆地生物圈在全球汞循环中的作用直到最近才得到更好的量化。植物叶片从大气中吸收汞,就像吸收二氧化碳一样。但与二氧化碳不同的是,汞对植物并不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汞主要停留在叶子中,直到落到森林地面上,才被土壤吸收。汞如果进入水体,就会被微生物甲基化,成为人类严重关切的问题。甲基汞是一种强效神经毒素,可被鱼类吸收,并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累积。这会导致人类食用的鱼类体内甲基汞含量达到危险水平。"在土壤中,汞比沉积在海洋中的汞结合得更紧密,这样,森林就能减少海洋中有毒甲基汞的含量。"费恩伯格表示,他现在是西班牙布拉斯-卡布雷拉物理化学研究所(Blas Cabrera Institute of Physical Chemistry)的一名博士后。许多关于汞的研究都侧重于工业来源,如燃烧化石燃料、小规模采金业和金属冶炼。一项全球性条约2013 年《水俣公约》呼吁各国减少人为排放。但是,它并没有直接考虑森林砍伐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填补这一空白。在过去的工作中,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来探测植被在汞吸收中的作用。利用一系列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他们对模型进行了调整,以量化森林砍伐的作用。评估排放该化学迁移模型可追踪汞从排放源到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然后主要通过降雨或吸收到森林生态系统中,最终沉积到何处。他们将地球划分为八个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进行模拟,计算出森林砍伐的排放系数,同时考虑到植被类型和密度、土壤中的汞含量以及历史上的土地使用情况等因素。然而,一些地区的良好数据却很难获得。他们缺乏来自热带非洲或东南亚这两个森林砍伐严重的地区的测量数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他们使用更简单的离线模型模拟了数百种情景,这有助于他们改进对潜在不确定性的估计。他们还针对土壤中的汞排放开发了一种新的配方。这种公式捕捉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砍伐森林会减少树叶面积,从而增加照射到地面的阳光量,加速土壤中汞的排出。该模型将世界划分为网格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为几百平方千米。通过改变某些方格中的地表和植被参数来代表砍伐森林和重新造林的情况,研究人员可以捕捉到对汞循环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砍伐森林,约有 200 吨汞被排放到大气中,约占人为排放总量的 10%。但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毁林排放占总排放量的比例更高。例如,巴西的森林砍伐排放量占人为排放总量的 40%。此外,人们经常点火,让热带林区为农业活动做好准备,这又会释放出植被中储存的汞,造成更多排放。费恩伯格补充说:"如果毁林是一个国家,那么它将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汞排放国,中国每年排放约 500 吨汞。"《水俣公约》目前正主导处理原生汞排放问题,科学家们可以预见,未来森林砍伐将在人为排放中占据更大的比重。"保护森林或砍伐森林的政策会产生超出其目标的意外影响。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这些都是系统,涉及人类活动,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它们,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知道存在的问题,"Selin 说。该研究小组希望通过提供这一首次估算结果,激励在这一领域开展更多研究。未来,他们希望在分析中加入更多动态地球系统模型,这样就能以互动方式跟踪汞吸收情况,并更好地模拟植被重新生长的时间尺度。"这篇论文通过量化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但尚未量化的途径,在我们对全球汞循环的理解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助理教授杰基-格尔森(Jackie Gerson)说:"迄今为止,我们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主要的人为排放上,即人类活动通过燃煤或手工和小规模采金业中汞金汞合金燃烧直接产生的排放。这项研究表明,砍伐森林也会导致大量汞排放,需要在全球汞模型和土地管理政策中加以考虑。因此,这项研究有可能在科学上推动我们的领域,并促进制定减少毁林造成的汞排放的政策。"参考文献:《森林砍伐是汞污染的人为驱动因素》,作者:Aryeh Feinberg、Martin Jiskra、Pasquale Borrelli、Jagannath Biswakarma 和 Noelle E. Selin,2024 年 2 月 8 日,《环境科学与技术》。DOI: 10.1021/acs.est.3c07851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