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透露中国数据中心业务收入 正向中国客户提供新品样品

英伟达透露中国数据中心业务收入 正向中国客户提供新品样品 财报发布之后,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以及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科莉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等高管参加了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详细解读了财报的关键点并回答了分析师们的提问。在电话会议中,英伟达的高管团队详尽地列举了采纳英伟达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和行业,证明了公司业务在市场上的需求无穷无尽。黄仁勋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应用领域。这不仅是开发软件的新方法,也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这推动了我们的增长。”他进一步补充道:“我们正在向新的行业扩展我们的多元化业务。”“汽车、医疗、机器人、金融服务等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行业都在拥簇我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黄仁勋预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将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发展。“世界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雷斯表示。“第四财季的数据中心收入主要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相关训练所推动的。我们估计,过去一年中约有40%的数据中心收入来源于人工智能。”她特别提到,微软的Copilot使用了英伟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最近取得了成功。此外,Meta在最近一个季度也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视作其增长的主要动力。克雷斯指出:“过去一年中,各行各业采用人工智能成为了最显著的趋势之一。”“近80家汽车制造商正在使用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架构进行自动驾驶和其他应用的开发。我们预计这一数字将继续增长。”“制药公司正利用我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药物发现,”她继续说道。“在金融服务领域,多家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欺诈检测、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及完成交易。”克雷斯强调:“……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都见证了强劲的增长。”她提到,第四财季中国市场的数据中心收入占比约为5%,并预计这一比例在当前季度将保持稳定。英伟达表示,数据中心的营收受到了美国最近对中国市场出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所施加的限制的影响。黄仁勋表示:“我们清楚地了解这些限制,并且已经通过一种软件无法破解的方式对我们的产品进行了重新配置,这需要一些时间,因此我们现在正重新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我们目前正在向中国客户提供样品。”在第四财季英伟达推出的新产品中,Spectrum-X网络平台是第一个专为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性能而设计的以太网平台。克雷斯表示:“本季度,我们正在按计划交付Spectrum-X。”她还指出,尽管公司的人工智能GPU芯片供应已经有所改善,但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发货的新一代B100芯片仍将供不应求。克雷斯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基于Hopper架构的产品供应正在改善。”“对Hopper产品的需求依然非常强劲。我们预见到,由于需求远超供应,下一代产品的供应将面临限制。”黄仁勋则表示,“无论何时我们推出新产品,正如你所知,它们都会从零增长到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展望2025财年第一财季,英伟达预计营收将达到240亿美元,有上下2%的浮动。分析师此前预测的当季营收为220亿美元。黄仁勋表示:“我们一次只预测一个季度,但从根本上讲,增长的条件是非常好的。”“我们正处在从通用计算向加速计算转变的阶段。”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生成式AI推动工业革命 英伟达计划每年提升公司产品

生成式AI推动工业革命 英伟达计划每年提升公司产品 美国晶片生产商英伟达(Nvidia)看好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新一波工业革命,计划每年提升公司的人工智能加速器。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星期日(6月2日)在国立台湾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推动新一波工业革命,公司期望在这项技术转向个人电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宣布,公司将在明年推出Blackwell Ultra晶片,并在后年推出名为Rubin的下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 黄仁勋说,随着所须处理的数据爆炸式增加,传统的电脑计算方式已跟不上增长步伐,只有利用公司的加速计算方式才能节省开支。 英伟达正处于人工智能热潮的中心,该公司今年第一财季的营收增长两倍多,达到260亿美元(约350亿新元)。 2024年6月3日 10:26 AM

封面图片

英伟达宣布2026年推出下一代Rubin AI平台

英伟达宣布2026年推出下一代Rubin AI平台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英伟达计划每年升级其人工智能加速器,并宣布将在明年推出 Blackwell Ultra AI 芯片。他还表示,下一代人工智能平台名称为 Rubin,将在2026推出,该平台将采用 HBM4 内存。英伟达在台湾国际电脑展上还宣布推出 一项人工智能模型推理服务 NVIDIA NIM。全球2800万英伟达开发者可以通过 NIM 将人工智能模型部署在云、数据中心或工作站上,轻松地构建 copilots、ChatGPT 聊天机器人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所需时间从数周缩短至几分钟。

封面图片

鸿海和英伟达共建AI工厂

鸿海和英伟达共建AI工厂 苹果主要供应商鸿海集团(富士康)将与英伟达共同建设人工智能(AI)工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 根据路透社报道,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和英伟达CEO黄仁勋星期三(10月18日)在台北举行的富士康年度科技日上,共同宣布上述消息。 黄仁勋展示了两家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手绘草图,并介绍说,“这是一家输入数据并输出智能的工厂”,“未来,每家公司、每个行业都将拥有人工智能工厂。” 黄仁勋补充说,英伟达和富士康正在为自动驾驶电动车打造一个完整的终端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工厂将开发汽车的软件,“这辆汽车当然会通过生活体验收集更多数据,而数据将进入人工智能工厂,工厂将改进软件并更新整个人工智能车队。” 他解释说:“整个系统,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工厂,另一方面是电动汽车车队,这就是英伟达和富士康正在打造的。” 刘扬伟说,富士康正“试图将自己从一家制造服务公司转变为一家平台解决方案公司”,智能城市和智能制造等其他应用也将使用人工智能工厂。 报道说,作为合作的一部分,鸿海计划开发一种被称为“AI工厂”的新型数据中心,为创新提供动力,例如制造数字化和生成式AI服务。 鸿海还计划建造大量基于英伟达CPU和GPU及其网络技术的计算系统。这些系统将出售给希望建立AI数据工厂的客户,并配备英伟达的硬件和英伟达AI Enterprise 软件。

封面图片

英伟达发布乐观展望后股价大涨

英伟达发布乐观展望后股价大涨 英伟达(Nvidia)预计本季度营收将再次大幅增长,股价盘后交易大涨7%。 彭博社报道,公司星期三(2月22日)称本季营收料约240亿美元(322亿新元)。分析师的平均预估为219亿美元。 英伟达股价在财报公布后于盘后交易大涨7%,当天收于674.72美元,今年迄今涨幅扩大至36%。 对其人工智能加速器的需求一再助力英伟达战胜市场预期。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财报中说:“加速计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全球各地的企业、行业和国家需求都在激增。” 英伟达的市值今年已增加了逾4000亿美元,达到1.67万亿美元,投资者押注该公司仍将是人工智能热的主要受益者。 英伟达与此同时不得不遵守美国针对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中国的出口新规。公司降低了对华销售产品性能以继续出口。过去中国贡献了营收的四分之一。三个月前,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克雷斯(Colette Kress)告诉分析师,若不是因为对华出口新规,公司的财报预测会更高。 2024年2月22日 10:13 AM

封面图片

英伟达现在每年都会发布新的人工智能芯片

英伟达现在每年都会发布新的人工智能芯片 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英伟达在一个季度内就实现了140亿美元的利润,并且从现在开始就开始蓬勃发展: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英伟达现在将每年设计新芯片,而不是每两年一次。黄仁勋在该公司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可以宣布,继 Blackwell 之后,我们将推出另一款芯片,周期为一年。”到目前为止,英伟达大约每两年推出一次新架构,例如2020年推出 Ampere、2022年推出 Hopper、2024年推出 Blackwell。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也会加速其生产的所有其他芯片,以适应这一节奏。“我们将以非常快的速度推动它们的发展。”他表示,“新的 CPU、新的 GPU、新的网络 NIC、新的交换机……大量芯片即将问世。”

封面图片

台积电拟对英伟达涨价 大摩称其他客户或也将跟进

台积电拟对英伟达涨价 大摩称其他客户或也将跟进 台积电正在认真考虑向人工智能领导者英伟达增加收取生产费用。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显然同意这一观点。黄仁勋称:"台积电的晶圆价格确实太低了,我认为台积电的(服务)价格太低了,而且台积电对世界和科技行业的贡献被其财务业绩低估了。”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harlie Chan等人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估计,英伟达是台积电的主要客户,占台积电2024年收入的10%。我们认为,如果英伟达接受涨价,其他关键的人工智能半客户可能会跟进。我们认为英伟达的管理层认可台积电的可靠性,因为它有助于消除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代工生产。”英伟达没有说明晶圆价格上涨的时间和数量。台积电在2022年提价10%,在2023年又提价5%。摩根士丹利认为,由于人工智能半导体的需求,台积电可能会在2025年将价格再提高5%。台积电的其他主要客户包括苹果()、AMD()、博通()、高通()和联发科。Chan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相信台积电将成为人工智能半决赛的赢家。无论增长来自哪里GPU还是ASIC,云计算还是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可能都将由台积电领先的代工服务制造。”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