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利用H-1B签证威胁VMware外籍工程师离职 签证年底到期后不续签

博通利用H-1B签证威胁VMware外籍工程师离职 签证年底到期后不续签 现在博通的操作就比较渗人了,爆料称博通在邮件中告诉收信人,签证到期后将不再续签,员工有两种选择:回到原国家继续工作、签证到期后终止工作。爆料者称大约有 40% 的 VMware 工程师持有 H-1B 或者类似的工作签证,这意味着到年底这些签证将会作废,他们无法继续待在美国。为什么说博通的操作比较渗人呢?因为摆在 VMware 员工面前的实际上是这两种选择:要么主动选择从 VMware 辞职寻找新工作并由新雇主提供 H-1B 签证,要么等着到年底博通终止工作后提供补偿金,但签证没了,必须回国。博通用签证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威胁员工主动提出离职,这样员工有时间继续找新雇主获得签证,而既然是主动离职那博通也不用支付补偿金了。但也有争议:第一点是 40%,有不少 Reddit 网友 (不清楚是否为 VMware 员工) 称持有 H-1B 签证的工程师应该没那么多;第二个是博通说的回到原国家继续工作,这里指的是让员工回到原国家的 VMware 团队里工作,但 VMware 到处都在裁员,即便回到原国家,估计也就是临时性安顿,之后还是会被裁员,那么博通就可以按照员工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来裁员了。目前关于以上还没有更多消息可以佐证,不过既然已经发邮件了,相信如果是真的很快应该会有更多类似爆料。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博通利用 H-1B 签证威胁 VMware 外籍工程师离职,签证年底到期后不续签

博通利用 H-1B 签证威胁 VMware 外籍工程师离职,签证年底到期后不续签 为什么说博通的操作比较渗人呢?因为摆在 VMware 员工面前的实际上是这两种选择:要么主动选择从 VMware 辞职寻找新工作并由新雇主提供 H-1B 签证,没有补偿金;要么等着到年底博通终止工作后提供补偿金,但签证没了,必须回国。

封面图片

博通旗下 VMware 终止了免费版 ESXi 虚拟化软件

博通旗下 VMware 终止了免费版 ESXi 虚拟化软件 自博通于2023年11月完成对 VMware 的610亿美元收购以来,博通一直在对该公司人员和产品进行重大变革。去年12月博通开始裁员数千名员工,并终止了 VMware 云服务产品的永久许可证销售,改为订阅制。本周,博通做出了一项规模较小但对普通用户可能更加重要的决策: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 (ESXi) 的免费版本将不再提供。

封面图片

博通不再向客户提供VMware技术支持 后续仅由代理商提供支持

博通不再向客户提供VMware技术支持 后续仅由代理商提供支持 具体来说博通按照不同市场、地理位置选定了一些代理商,后续这些代理商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而不是由 VMware 自己的技术支持团队提供服务 (或许技术支持团队在此前裁员中也已经被解雇)。对使用 VMware 产品的客户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VMware 自己的技术支持团队专业性更高并且还可以与产品团队沟通,在发现一些问题后也可以及时排查和反馈,显然代理商的支持团队无法达成这种效果。代理商方面的支持团队一般来说专业性会比较低,尤其是遇到一些他们的技术手册上没有提到的问题时,可能就完全无法解决,他们也不能像以前 VMware 自己的支持团队那样与产品团队直接沟通并进行排查。对博通来说将技术支持任务转包给代理商是一个很省事的选择,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巩固和一些大型代理商的合作伙伴关系,毕竟后续博通自然会优先推荐当前区域的客户向该区域的这家主要代理商购买产品,而不是通过其他中小型代理商购买或者跨区域购买。另外一般出现这种外部动荡必定反映出来了一些严重的内部问题,后续不知道是否会有 VMware 员工出来爆料现在的公司情况。相关文章:VMware在被博通收购后许可证价格大涨20% 服务器提供商只能跟着涨价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芯片制造商博通完成收购后 拟裁掉威睿1300名员工

美芯片制造商博通完成收购后 拟裁掉威睿1300名员工 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在完成收购行动后,拟裁减威睿约1300名员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上星期二(11月21日)批准上述收购行动,博通(Broadcom)在上星期三(22日)以690亿美元(约923亿新元)完成对美国云计算公司威睿(VMware)的收购。 彭博社星期四(30日)报道,博通计划裁掉威睿(VMware)在加州总部的约1300名员工。 博通在发给加州雇用发展部的文件中提到,裁员行动将于明年1月26日开始,威睿加州总部1267名员工将受影响。威睿加州总部仍将继续营运。 博通按照以往惯例,在完成收购后就裁掉支援人员以缩减成本。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Hock Tan)通过收购行动将博通打造成半导体业内最大的公司,也日渐聚焦于软件业务。 据《商业内幕》杂志(Business Insider)此前报道,截至今年2月,威睿雇有逾3万8000名员工,在收购行动完成前就已进行了数轮裁员。 2023年12月1日 4:13 PM

封面图片

中国籍前谷歌工程师窃取AI机密被捕背后

中国籍前谷歌工程师窃取AI机密被捕背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3月8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关于所谓中国公民涉嫌窃取Google技术,作为原则她强调,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保护知识产权,坚持公平、公正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反对美方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和公民。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事实上,这一事件起源于数十个小时之前。当地时间3月6日,美国司法部部长梅里克·加兰德(Merrick B. Garland)宣布,美国联邦大陪审团起诉中国籍人士Linwei Ding,对他发起四项涉及窃取商业机密的罪名指控。起诉书称,2022年5月21日,Google工程师Linwei Ding开始通过将公司商业机密复制并上传到个人Google云帐户进行存储,到2023年5月已上传了500多个文件。目前,Linwei Ding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瓦克的家中被捕。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最高10年监禁和每项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由于涉及中国人、AI 技术两个话题,这一事件瞬间引发社会关注。实际上,去年11月在陆奇创办的奇绩创坛2023秋季路演日时,Linwei Ding直接表示:“我们做过Google万卡级算力平台。放眼全球,搭建过且能搭建万卡级算力平台的人,全世界不足十人。”截至发稿前,钛媒体App注意到,奇绩创坛方面已经将这条推文删除。陆奇和奇绩创坛方面均对此没有任何回应。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8岁的Linwei Ding,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以及美国南加州大学(USC)。2019年,他加入Google公司,主要研究 AI 技术。起诉书中称,Google于2019年聘请Linwei Ding为软件工程师,Linwei Ding的职责包括开发部署在Google超级计算数据中心的软件。在他的工作中,Linwei Ding得到授权,能访问Google的机密信息,这些信息涉及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平台以及它们所支持的 AI 模型和应用程序。据奇绩创坛的叙述,丁林葳是全世界能搭建万卡级算力平台的十人之一,曾在Google搭建的万卡级算力平台内置 6 万卡 TPU(张量处理单元)、2.6万 GPU(图形处理器)芯片,目前该算力平台正在被 Google Research、 Anthropic、DeepMind 和 OpenAI 所使用。而本项目支持的算力规模可达单任务万卡,支持大模型训练时长从月级可降至小时级。起诉书中称,Linwei Ding的商业秘密盗窃罪涉及TPU和GPU的芯片架构和软件设计规范,这些芯片是超级计算中心的构建模块。而丁林葳涉嫌窃取的技术涉及Google先进超级计算数据中心的构建模块旨在支持用于训练和托管大语言模型的机器学习工作负载。这份12页起诉书中,美国司法部详细描述了Google如何开发专有硬件和软件,以促进由其超级计算数据中心支持的机器学习过程。在硬件方面,Google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芯片(GPU 与 TPU),具有促进机器学习和运行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所需的非凡处理能力。在软件方面,Google部署了多层软件,被称为“软件平台”,以有效地协调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美国司法部还指控,Linwei Ding秘密与两家中国科技公司有联系。在Google工作期间,Linwei Ding在没有通知Google的情况下,成为北京融数联智科技公司的 CTO,并创立了上海至算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他持有至算科技100%股份。2023 年 12 月,Google在得知Linwei Ding在中国投资者会议上的行为后,对其产生了怀疑,并暂停了Linwei Ding的网络访问,而且远程锁定了他的Google笔记本电脑。Google搜索了Linwei Ding的网络活动记录,发现了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未经授权上传的内容。Linwei Ding在得知Google的怀疑后,预订了一张从旧金山到北京的单程机票,并于 12 月 26 日辞职。几天后,Google再次发现了他的可疑行为,并向当局报案。2023年12月29日左右,Google调查人员查看了Linwei Ding工作的Google大楼入口的监控录像。Google观察到另一名员工在2023年12月4日、6日和8日打卡了Linwei Ding的工牌,使Linwei Ding看起来像是在美国Google办公室工作,而实际上Linwei Ding在中国。2024年1月4日,Google安全人员从Linwei Ding的住所取回了他的Google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2024 年 1 月 6 日, FBI 搜查了Linwei Ding的住所,没收了他的电子设备和其他证据。起诉书称,Linwei Ding的行为违反了他的雇佣协议以及丁林葳在成为Google员工时签署的单独行为准则。此外,Linwei Ding为隐瞒其窃取商业机密而将Google源文件中的数据复制到Google发放的 MacBook 笔记本电脑上的 Apple Notes(备忘录)应用程序中,并将 Apple Notes 转换为 PDF 文件,将其从Google网络上传到单独的帐户。据称,Linwei Ding逃避了Google数据丢失防护系统的检测。美国司法部称,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FDI)与商务部联合对Linwei Ding展开了调查。美国商务部甚至出动了“干扰性技术突击队”(Disruptive Technology Strike Force)。美国商务部将关键技术相关的出口行为列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干扰性技术突击队”负责该事务,于2023年2月成立。“自成立以来的一年里,‘干扰性技术突击队’一直在不懈地保护人工智能等美国先进技术免受恶意行为者的侵害。” 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长马修·阿克塞尔罗德(Matthew S.Axelrod) 声明称,“让今天的声明成为进一步的警告吧那些窃取美国敏感技术的人将会发现自己走错路了,将受到刑事起诉。”梅里克·加兰德强调,美国司法部不会容忍 AI 和其他先进技术被窃,这可能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由于此案涉及人工智能,中美两国都将其视为战略新兴技术,因此,美国司法部、商务部、联邦调查局在新闻公告中都将其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事实上,美国近来重点关注对中国的关键技术出口管制。阿克塞尔罗德在1月31日介绍,“干扰性技术突击队”调查的前五个刑事案件中,三个关于中国,其中两个涉及到美国公司员工窃取自动驾驶汽车的敏感源代码,并将其带到中国。目前,美国商务部已经因“国家安全原因”禁止英伟达向中国企业出售最先进的 GPU 芯片,并且“遥控”日本、荷兰、韩国等国采取行动,与美国一起对中国芯片进行限制。展望2024年,阿克塞尔罗德预计,美国商务部将会开展更多的“干扰性技术突击队”调查。有评论称,中国籍前Google工程师窃取AI机密被捕事件可能会影响很多留学生在人工智能、生物等领域的学习,并且还会促使美国加大对中国签证不与审批的力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乔布斯传」的执笔人、美国当代最优秀的传记作家Walter Isaacson已经写完了「伊隆·马斯克传」,预计今年年底上市,他把

「乔布斯传」的执笔人、美国当代最优秀的传记作家Walter Isaacson已经写完了「伊隆·马斯克传」,预计今年年底上市,他把其中关于马斯克收购推特的章节(差不多2万字)提前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出来,还原了很多台前幕后的独家桥段,我划些重点分享过来: - 2022年4月,马斯克的人生出奇顺利,特斯拉的股价5年翻了5倍,市值比身后9家汽车厂商加起来还高,SpaceX在第一季度的发射量也是地球上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而星链也开始服务了50万用户,如果马斯克能够安然度过这一年,那将成为他非常辉煌的一年,但很可惜,那不是他的本性; - 马斯克的手下观察到自己的老板就像是一个电子游戏成瘾者,虽然赢得了游戏,却始终不愿意关机,马斯克说,把赢来的资源全都押上去,然后进入游戏的下一个难度,是自己的出厂设置。恰好或者说命中注定的马斯克行权了一批到期的股票,大概面值100亿美元左右,马斯克不想把它留给银行,于是开始想给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但什么是他喜欢的东西呢,想来想去,最后的答案是,推特; - 马斯克质疑推翻推特经营多年的品牌并改名为X的执念,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他当时创办了一家x.com的金融公司,后来和Paypal合并,交易完成后马斯克试图想以X为品牌但遭到了Paypal那边的拒绝,他们说X就像是你不会在大庭广众下谈论的某个肮脏网站,这让马斯克感到羞辱,但他那时的势力还很弱小,无法决定公司命运,这颗子弹在飞了20多年后重新打中靶心,马斯克在谋划收购推特时就已经决定要用X来替换推特了,这是他对创伤的回应; - 收购推特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马斯克认为「觉醒文化」在毒害美国,这种念头的产生来自他的大儿子偷偷给马斯克的弟媳发短信说自己想要变性,并对她说「别告诉我爸爸」,后来两人断绝关系,马斯克将此归咎于儿子就读学校受到左翼思想影响,并希望借助收购推特来帮助受到压制的另一方立场; - 在收购进行过程中,马斯克准备加入推特的董事会,他开始和朋友讨论如何解除算法对于内容属性的不公平判断,将算法开源是当时想到的方案之一,这点马斯克确实在收购推特之后做到了,然后马斯克笑着说,他要用推特完成x.com和Paypal未尽的愿景,蓝标收费就是一种测试,因为在他看来,推特必须要拥有支付的能力,用户在推特绑上他们的信用卡,这是第一步; - 马斯克和新女友在夏威夷dating时也不怎么专心,他在贤者时间时睡不着觉,把推特粉丝量最多的一批帐号看了一遍,发现他们都不怎么活跃了,然后马斯克发了一条推问「推特是要死了吗」,一个半小时后,推特的CEO发短信过来,说你可以随便吐槽,但「说推特是不是要死了并不能帮助推特变得更好」,马斯克看到后直接怒了,他反问「你这周做了什么工作?我不进董事会了,这是浪费时间。我要直接私有化推特」; - 推特的CEO傻眼了,近乎哀求的问「我们能谈谈吗」,几分钟后,推特的董事会主席也联系马斯克,说「你能不能给我5分钟时间让我了解一下前因后果」,马斯克告诉他,通过聊天来修复推特是没用的,需要采取直接的行动。紧接着,马斯克开始要求他的财务经理着手收购推特的股票; - 过了几天,马斯克和另外一个女朋友dating,他有时压力很大,所以女朋友会把他留在酒店自己出去社交,当她有一天回酒店时,发现马斯克在玩「艾尔登法环」,一直玩了一个通宵都没睡觉,当他总算关掉笔记本电脑后,马上掏出手机发了一条推文,用一句简短的话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收购决定:「I made an offer」; - 马斯克的行动力非常高,他很快就开始为收购计划募资,很多人都对他的交易抱有兴趣,有人对他说「要多少钱都可以,10亿美金,或者任何你想出来的数字」,也有FTX的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联系他要出资50亿美金这哥们后来暴雷了但马斯克很讨厌他谈什么都会转到区块链话题的态度,「只要他开口说话,我的废话探测器就像盖革计数器上的红色警报一样响起来」,最后马斯克拒绝了他的投资,因为「我需要的是交易合伙人,不是一个教我怎样做事的人」; - 募资成功后,马斯克于2022年4月底收到了推特董事会同意出售的消息,推特上全是关于这笔交易的沸腾讨论,但马斯克没有参加,他忙着在德州的火箭发射场处理猛禽发动机故障,SpaceX的工程师都知道他的脾气,所以没一个人去给他提这茬,随后一段时间里,马斯克的情绪在兴奋和沮丧之间来回波动,时而因为可以促进言论自由而欢欣鼓舞,时而因为自己要睡在推特总部收拾烂摊子而感到委屈,他低估了推特内部的混乱情况; - 几个爆料者让马斯克确信推特在用户规模上说了谎,他因此大发雷霆,每天和律师打三四通电话,认为440亿美元的报价太高了,想要推翻重谈,但推特开始在特拉华州起诉他,施压要求他接受自己的报价并执行合约,马斯克的律师对他摊牌,表示如果真的走诉讼程序,他大概率会败诉,于是马斯克认栽并恢复了交易程序,他甚至反过来安慰自己,「行吧,我可以支付溢价,因为管理推特的都是一群傻逼,他们拉低了推特的价值,就让我来解决他们造成的问题吧」; - 收购完成后,马斯克以主人的身份再次造访推特总部,他在这栋10层办公楼闲逛并仔细观察,看到了咖啡吧、瑜伽室、健身房和游戏厅这些「正常」的设施,也看到了洗手间上的标语「这里欢迎性别多样性」,并在推特的品牌展示柜里发现了一件印有「保持觉醒」的T恤,他甩着这件T恤表示,感染美国的病毒也感染了这家公司; - 最初,「推特宇宙」和「马斯克宇宙」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推特公司以友善为荣誉,以溺爱为美德,「我们绝对具有高度的同理心,非常关心包容性和多样性,每个人都需要在这里感到安全」,这是推特前CMO的解释,她在推特的工作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了「心理安全」的制度,要求员工不要做出任何引起他人不适的表达。没过多久马斯克就开除了她; - 马斯克讨厌「心理安全」,他最喜欢的词是「硬核」(hardcore),他相信不舒服是好事,是对抗自满的武器,他先是对「心理安全」制度嘲笑了一番,然后又对推特办公室里随处可见的蓝色小鸟标志感到嫌恶,马斯克喜欢黑暗和暴风雨般的戏剧,而不是爽快和轻松的闲聊,「所有这些该死的鸟都必须滚蛋」,这是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 - 随着交易的敲定,推特进入退市流程,但马斯克还有事情没有做完,他等着在周五的开盘日扣响扳机,因为他没有忘记推特管理层在用户数据上欺骗他这件事情。马斯克和效忠于他的银行家一起,操作提前收盘的计划,当推特的所属权完成转移后6分钟,马斯克就注销了所有管理层的邮箱,管理层们本来已经写好了辞职信,但他们发现邮件根本发不出去,马斯克不给他们体面离开的机会,反而对外公布,他开除了推特的CEO、CFO和法务主管,这会为他们的股票行权制造麻烦,「我们最后还是打赢了他们」,马斯克的律师帮他总结说道。 在华尔街日报的刊登部分就是这些了,如果不出意外,这本书应该会霸占未来至少一年的商业类/传记类图书畅销榜第一了,我打算去搞一本啃啃。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