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伤一年,小鹏还是没能止血

疗伤一年,小鹏还是没能止血 但无论是那种视角,基于 2023 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表现,可以窥见小鹏在过去一年多次变革和组织架构调整后的成效,以及小鹏在走出低谷之后,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功守道”。治好了毛利率,没治好亏损2024 年 3 月 19 日,小鹏汽车发布了 2023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以及 2023 年年报,核心信息包括Q4 累计交付 60158 辆新车,全年累计交付 141601 辆;Q4 营收 130.5 亿元,年度总收入达 306.8 亿元;Q4 整车毛利率改善至 4.06%;Q4 毛利率为 6.2%,全年毛利率为 1.5%;Q4 净亏损为 13.5 亿元,全年净亏损达到 103.8 亿元。从整体表现来看,毛利率表现应该算得上是该季度财务数据的最大亮点。Q4 毛利率为 6.2%,扭转了前三个季度负毛利的困境。毛利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汽车业务增长。在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了 60158 辆,创下单季度交付新高,销量主要来自小鹏 G6、G9 和 P7i 三款主力车型,汽车毛利率(即汽车销售毛利润或亏损占汽车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也由上一季度的 -6.1% 扭转为 4.1%。可见,小鹏汽车已经逐渐走出负毛利的阴霾,且这种改善具备了一定可持续性。结合一季度的交付指引(总交付数量约为 21, 000- 22, 500 辆)和收入指引(58-60 亿)来看,指引隐含的车辆单价约为 23.4 万,环比提升 2.9 万,这意味着毛利率端不会因为销量的大幅下滑而大幅下降。小鹏汽车目前在售的车辆包含了 2024 款小鹏 G9 以及今年 1 月发售的 MPV 产品小鹏 X9 两款中高端产品车型,承担起拉升毛利率的重任。从中长期来看,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小鹏汽车和大众已经开始了联合采购,预计在今年会开始获得一部分平台和软件服务收入,届时或对毛利率带来一定改善。虽然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缓解,但小鹏汽车依旧处在亏损当中,2023 年 Q4 净亏损为 13.5 亿元,较上一季度的 38.9 亿元有所收窄。全年净亏损达到 103.8 亿元,相比 2022 年扩大了 12 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长 13.6%,足以想见 2022 年末的危机给小鹏汽车带来的重创,即使何小鹏开展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变革,也难以“止血”。不过,随着去年第四季度的提速,小鹏汽车现金流趋紧的局面已经得到缓解。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小鹏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 457 亿元。两位联创淡出,小鹏时代开启过去一年,小鹏汽车在组织变动频繁,包括销售体系、汽车动力总成中心、造型中心、自动驾驶中心、采购部门等多个部门的 “一号位” 都经历了换血。类似的调整还在继续。今年 3 月,小鹏汽车两名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从“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变更为“终身荣誉”,彻底脱离执行岗位。至此,小鹏汽车正式进入何小鹏时代。官网显示,目前小鹏汽车“核心团队成员”共有三位,分别为董事长、CEO 何小鹏、总裁王凤英和副董事长以及联席总裁顾宏地。一个背景信息是,小鹏汽车是由夏珩与何涛、杨春雷三人共同创办,何小鹏最初并非小鹏汽车的创始人,而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直到 2017 年,何小鹏才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董事长职位,彼时,杨春雷退出了小鹏汽车股东行列,小鹏汽车进入了何小鹏、夏珩、何涛的三人掌权时代。随着在小鹏汽车进入发展的第十年,在一系列改革之下,初创团队和多个部门高管从边缘化逐渐走远离权力核心。去年 9 月,何小鹏本人就曾亲证“2022 年小鹏上市公司的财报有 12 个高管,如今还剩下来的高管只有 2 位”。伴随着组织架构调整,何小鹏为小鹏汽车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引入长城汽车原总经理王凤英的加入,开启了何小鹏与王凤英搭档的 “一把手、二把手” 时代。在王凤英的操刀下,小鹏汽车进行了多个业务线改革,尤其是销售层面,小鹏汽车在去年 7 月发起了“木星计划”,放开经销商的加盟授权,并将部分小鹏汽车的直营门店转给经销商经营。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小鹏汽车销售门店达 500 家,覆盖 181 个城市。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鹏汽车在 2023 年完成了一轮渠道升级,末位淘汰了超过 130 家门店,同时通过“木星计划”引进了160多家优秀的经销商伙伴,新增覆盖了 40 个低线城市。按照规划,其销售渠道还将继续扩展,门店布局会着增加至 600 家。而紧抓销售渠道布局的背后,不仅仅是对小鹏汽车过往错误的修正,其实也是对小鹏汽车后续密集产品发布的提前布局。第二品牌冲进红海区对于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 2024 年,小鹏汽车的年销量目标定在 28 万辆,相比于去年翻倍。摊分到每个月,平均月销要达到 2.3 万辆以上才能够勉强达标。从 2024 年前两个月的交付量表现(1-2 月份交付了 8250 辆、4545 辆)来看,小鹏汽车开年就已经陷入交付疲软的态势,考虑到一季度是销量淡季以及春节放假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小鹏汽车一季度整体销量处于严重承压状态,且将进一步传导至后续三个季度。对此,小鹏给出的解法是,用智驾降维进入 10-15 万区间的红海市场,用第二品牌拉升销量增长这个所谓的第二品牌,指向的其实是 2023 年 8 月小鹏收购滴滴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MONA”。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进一步透露了新品牌的信息,包括首款车型将在今年 4 月的北京车展上亮相,预计在三季度上市并交付;新品牌会从 To C 渠道开始,之后再进入其它销售渠道;新车型上市初期会利用小鹏汽车现有的渠道,但之后会建立独立经销网络,预计到明后年会有数百家新品牌门店。“为年轻人提供一台真正的 AI 智驾汽车”,这是何小鹏对 MONA 项目的注释,似乎是在“致敬”当年致力于做“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的小米。从新品牌的定价区间可以看到,小鹏第二品牌即将踏入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带。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3 年售价 10-15 万的车型销量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 34%,包括比亚迪秦、元、零跑、哪吒、长安启源等都是这一细分市场的有力争夺者。以比亚迪秦和元家族为例,这两款车型在 2023 年分别卖出了 48.2 万辆和 41.2 万辆。小鹏汽车要在这一细分市场与比亚迪抢肉吃,并非易事。何小鹏给出的打法是,用智驾能力赋能。“很多友商也在这个价格段探索,但是能在这里把智驾体验做到极致的品牌暂时还没有出现。”何小鹏在本月举办的百人会论坛上说道。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在本月的百人会论坛上提到,目前 8-20 万元仍是乘用车市场的主流,但 20 万元以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新能源车型少之又少。如此来看,小鹏第二品牌是要打破“低价与智能”无法兼得的局面以获取竞争优势,但问题是,应用到低价车型的智驾能力是否会大大折扣;低价车型要如何兼顾利润收入。从小鹏现有的产品结构来看,搭载了最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 XNGP 的小鹏 G6 最低也要 20.9 万起,小鹏要将高阶智能能力复制到 15 万元以下车型,这意味着需要在软硬件上作取舍。另外,10-15 万元的汽车市场比拼的核心在于成本控制能力。而在成本控制这件事上,至少到目前为止,比亚迪说第二,国内其他车企大概率不会有敢称第一的 。今年年初,秦 PLUS 与驱逐舰 05 将价格下探至 7.98 万元起,降价幅度高达原售价的 20%,将一众品牌车型逼入墙角。从小鹏汽车目前的毛利率表现来看,其在相对高价的产品结构下尚且难以保持健康的毛利率水平,第二品牌要实现正向利润增长,难度并不低。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小鹏汽车虽然刚刚走出低谷,但一季度销量未有起色,同时布...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小鹏汽车二季度净亏超预期扩大至28亿人民币

小鹏汽车二季度净亏超预期扩大至28亿人民币 中国电动车企业小鹏汽车第二季度净亏损为28亿元(人民币,下同,约5.22亿新元),同比增加3.8%,环比增加20%,超过了市场预期的净亏损21.71元。美股开盘一度跌超8%。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小鹏汽车星期五(8月18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50.6亿元,同比下滑31.9%,环比上升25.5%;净亏损为28亿元,同比增加3.8%,环比增加20%。 在毛利率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为-8.6%,而2022年同期为9.1%,2023年第一季度为-2.5%。 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汽车利润率的下滑原因主要是G3i相关的库存减记和库存购买承诺亏损,对2023年第二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产生了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此外,促销活动增加、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等也影响了毛利率。 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32万辆。小鹏汽车方面预计第三季度交付车辆数量为3.9万辆至4.1万辆。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将在四季度冲击公司月交付2万辆的目标。 对于有分析师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问小鹏汽车管理层如何看待车市降价,以及是否会跟进降价的问题,小鹏汽车方面高管并未直接回复提问,但没有对降价促销表示出否认态度。 有高管表示,友商对价格的调整没有影响小鹏销量,总体而言,可以保持很好的市场位置。因为在G6定价时,已经预料到了价格压力,目前没有看到不利因素。 多位高管强调说,小鹏目前的策略是确保公司尽快恢复增长和规模。 从汽车交付数据来看,小鹏汽车正在回暖。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32万辆,虽然在造车新势力中仍处劣势,但比第一季度的1.82万辆增长了27.3%。 7月中旬,被外界称作小鹏汽车“救命稻草”的小鹏G6车型交付,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其7月销量为3900辆。得益于G6、P7i等新车型销量提升,7月小鹏交付数据已回暖至1.1万辆,为今年以来最高。 ...

封面图片

小鹏将攻入15万元级别市场,并借助大众供应链资源加速降本

小鹏将攻入15万元级别市场,并借助大众供应链资源加速降本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财报会上表示,通过与滴滴的合作,新品牌将加速小鹏在A级车市场的销量增长和份额扩张。明年三季度,小鹏将基于扶摇架构推出极具竞争力的爆款新车型,以及15万级全新品牌。何小鹏表示,小鹏将在该价格段,率先推出支持自动驾驶的车型,并与同价位段车型拉开代际差距。 来源:

封面图片

理想汽车一季度财报:净赚13亿元 毛利率20.6%超特斯拉

理想汽车一季度财报:净赚13亿元 毛利率20.6%超特斯拉 第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3亿元(扣除股权激励费用),连续六个季度盈利。并且,理想汽车一季度毛利率为20.6%,超过特斯拉;作为对比,特斯拉一季度毛利率为17.4%。研发投入方面,一季度,理想汽车研发费用为30亿元,同比增长64.6%,智能驾驶、辅助驾驶以及主被动安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充电补能领域,一季度末理想超充站上线357座,理想充电桩已达1544个;理想目标年底建成2000座以上理想超充站,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个。新车布局上,理想L6已经成为理想最新的爆款产品;展望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季度交付量预计达到105,000辆至110,000辆,同比增长21.3%至27.1%;收入总额为299亿元至314亿元,同比增长4.2%至9.4%。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小鹏首季经调整亏损收窄逾36%

小鹏首季经调整亏损收窄逾36% 小鹏汽车首季亏损13.7亿元人民币,按年收窄逾41%,按季扩大1.5%。非公认会计原则计,亏损14.1亿元,按年收窄逾36%,按季收窄逾20%。集团季内收入65.5亿元,按年升逾62%,按季跌近50%。当中汽车销售55.4亿元,按年升近58%,按季跌近55%。汽车总交付量21821辆,按年升20%,按季跌近64%。毛利率12.9%,按年升11.2个百分点,按季升6.7个百分点。公司预计,第2季汽车交付量介乎2.9万至3.2万辆,按年升25%至近38%,总收入介乎75亿元至83亿元,按年升48%至64%。 2024-05-21 18:55:55

封面图片

中国电动车企小鹏多款车型二季起在中东非五国上市交付

中国电动车企小鹏多款车型二季起在中东非五国上市交付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小鹏汽车的多款车型将从第二季度起,在中东非五国上市并交付。 小鹏汽车星期四(2月22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告上述消息。 小鹏汽车当天宣布,与阿联酋经销商集团Ali&Son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在中东非市场已与阿联酋经销商集团Ali&Sons、埃及RAYA集团、阿塞拜疆SR集团、约旦T Gargour&Fils集团、黎巴嫩Gargour Asia SAL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小鹏汽车多款车型将于第二季度起在中东非五国上市并交付。 小鹏汽车凭借产品和技术创新实力,2024年将以智能领先战略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步伐。 此次与中东非五国经销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小鹏汽车将从第三季度开始在阿联酋销售小鹏G6和G9两款休旅(SUV)车型。同时,小鹏P7和G9两款车型将于第二季度在约旦、黎巴嫩启动交付,第三季度在埃及启动交付。 与中东非市场的合作,标志着小鹏汽车在全球化道路上又迈出重要的第一步。阿联酋、阿塞拜疆、埃及是小鹏汽车分别进入海湾地区、中亚地区、非洲地区的第一个新市场。同时,小鹏汽车今年还将扩展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市场。 2024年,小鹏汽车将通过聚焦欧洲和潜在的中东非地区,推出更多适配车型上市交付,以增加销售和市场份额。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星期天(18日)致函员工说,公司今年将增聘4000人,并投资总计35亿元人民币(约6.53亿新元)用于以智能驾驶为重点的人工智能(AI)技术研发。他也说,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出约30项新产品或是改良车型。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2022年底,小鹏汽车员工规模1万5829人,增聘4000人等于扩充25%的人手。 2024年2月22日 5:38 PM

封面图片

小鹏汽车收购滴滴造车业务,子品牌首款车型明年量产

小鹏汽车收购滴滴造车业务,子品牌首款车型明年量产 8月28日早间,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与滴滴签订股份购买协议,同意有条件以58.3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23亿元)的最高总对价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该公司同时与滴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首批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 小鹏汽车官方称,通过合作,小鹏汽车将正式进入多品牌战略阶段。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将打造主品牌之外的第二个品牌,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继蔚来汽车之后,又一家打造全新子品牌的新势力企业,蔚来规划了阿尔卑斯和萤火虫两大子品牌。 具体来说,小鹏汽车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为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定位在“15万级”价格区间,预计于2024年开始量产,项目代号“MONA”。新品牌车型将与小鹏现有品牌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同时,滴滴将为“MONA”提供包括智能座舱、智驾及共享出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来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