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15次重复试验

航天科技集团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15次重复试验 相较于传统的一次性火箭,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制涉及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落得准”、“接得稳”、“用不坏”以及“修得快”。而在这些技术中,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的研制无疑是重中之重。可重复使用火箭的一大核心功能在于,它不仅能够将航天器送入太空,而且在完成使命后能够安全返回地球,并准备再次投入使用。这一过程的实现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火箭在完成任务后需精准地落回地球,期间涉及滑行过程,并在接近地面时再次点火以确保稳定着陆;另一方面,火箭返回地面后,经过简单的修复和维护,便可迅速恢复状态,再次承担发射任务。为了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这一功能,发动机的研制团队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试验试车等多个环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优化设计方案,提升生产质量,严格把控试验流程,为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进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航天科工7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鸣凤”二号热试车成功

航天科工7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鸣凤”二号热试车成功 试验箭着陆姿态平稳,着陆位置精确,箭体状态良好,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去年11月,这款7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顺利完成200s全系统长程热试车。今年1月26日,航天科工自主研发的快舟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试验箭顺利完成垂直起降试验。本次试验的成功为快舟系列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成功,中国航天六院一年内成功研制两型新火箭发动机

中国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成功,中国航天六院一年内成功研制两型新火箭发动机 2025年4月2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成功完成首次整机试车,从立项到试车仅用7个月,实现了“从 0 到 1”的快速研制突破,刷新国内百吨级发动机研发纪录。标志着我国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型发动机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开式液氧甲烷发动机,具备可重复使用、高推重比、大变推范围等特点,将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大运力火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2024年12月8日,9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也实现整机点火,研制周期不足半年。 |

封面图片

中国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成功,中国航天六院一年内成功研制两型新火箭发动机

中国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成功,中国航天六院一年内成功研制两型新火箭发动机 2025年4月2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成功完成首次整机试车,从立项到试车仅用7个月,实现了“从 0 到 1”的快速研制突破,刷新国内百吨级发动机研发纪录。标志着我国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型发动机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开式液氧甲烷发动机,具备可重复使用、高推重比、大变推范围等特点,将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大运力火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2024年12月8日,9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也实现整机点火,研制周期不足半年。 #科技 #航空航天 #新闻 #吃瓜群众

封面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两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明后年首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两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明后年首飞 容易表示,这几年我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关键技术都在一一攻破,相比传统的一次性火箭,可重复使用火箭增加了四大类关键技术。一是火箭返回时要让它落得准;二是火箭着陆回收时要接得稳;三是为了满足重复使用要求,怎么让火箭用不坏;四是当火箭需要局部维修保养时,怎样才能修得快。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去年已完成了垂直起降悬停试验,取得了可复用火箭关键技术突破。目前该集团正在加快适应商业航天市场的产品开发,突破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推动航天运输系统技术升级与更新换代;同时面向商业航天市场需求,开发YF-209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等产品。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利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用户提供了82发次商业发射服务,发射72颗国际卫星及130颗国内卫星;提供了48次商业搭载发射服务,发射28颗国际卫星和119颗国内卫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6月23日,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下午1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8米直径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新技术验证箭竖立在场坪发射台上,3台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喷出蓝色尾焰,箭体上升至约12公里高度,中心发动机调节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离地面50米处,四条着陆腿展开,随后火箭缓速下降,高度趋近于零,稳稳落在回收场坪,实现定点垂直软着陆。

封面图片

中国航天重复使用运载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中国航天重复使用运载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本次试验是目前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十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试验全程用时6分钟左右,火箭经历了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缓速下降五个阶段,实现“起得来、控得准、展得开、落得稳”。试验全面验证了3.8米直径箭体结构、大承载着陆缓冲技术、大推力强变推可复用发动机技术、双低温增压输送技术、返回着陆的高精度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及健康监测技术,为2025年如期实现4米级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次试验飞行剖面的顶点为海拔约12公里的平流层。后续,研制团队将开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7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基本覆盖火箭一子级飞行剖面,向着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目标再迈进一大步。据了解,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伞降回收、伞降加气囊、有翼水平回收等方案各有所长。垂直起降回收是在火箭原有外形上进行改进,增加了栅格舵、返回控制系统、着陆缓冲系统等,使火箭一子级得以重复利用,进一步提升火箭运载效率,降低人类进出太空的经济成本。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