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太阳能面板与电池的无人机可利用阳光随时充电

装有太阳能面板与电池的无人机可利用阳光随时充电 有朝一日,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在外出时为电池充电,而不必返回充电站。它们可以通过机载超薄太阳能电池充电,这种电池已经在一架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上成功进行了测试。这就是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用武之地。这种轻质柔性电池由奥地利林茨约翰内斯-开普勒大学(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Linz)的科学家们创造,由一种被称为钙钛矿(perovskite)的材料制成,厚度不到 2.5 微米,仅为人类头发宽度的 1/20。重要的是,它们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高达 20.1%,而且每克输出功率高达 44 瓦。在对该技术进行概念验证测试时,科学家们将一个由 24 个电池组成的环形阵列安装在市售的 CX10 微型四旋翼飞行器上,该飞行器被命名为"太阳能跳跃者"。该阵列仅占增强型飞机总重量的 1/25,而电池本身仅占 1/400。在一系列室内试验中(在模拟阳光的人造光源下进行),无人机反复在半油门状态下悬停 10 秒钟,然后降落并充电 30 分钟。它成功地完成了六次这样背靠背的"充电-飞行-充电"循环,可以想象,它可以无限期地进行这样的循环。在另一系列实验中,太阳能跳跃器再次以半油门状态悬停,但这次是让它一直悬停到电池耗尽。这些测试同时在连接和不连接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情况下进行。结果发现,连接太阳能电池阵后,飞行时间延长了约 6%。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话又说回来,这项技术的目的更多是让无人机在有阳光的地方停下来充电,而不是让它们在飞行中充电。此外,科学家们还指出,如果无人机本身经过改装,能效更高,这个数字还会更大。在目前的版本中,如果关闭所有电气功能,太阳能料斗需要 1 小时 35 分钟才能通过太阳能电池从空载完全充满电当然,除了为无人机充电之外,这项技术还可以有其他用途。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克里斯托夫-普茨(Christoph Putz)说:"超薄、轻质太阳能电池不仅在彻底改变航空航天业的能源生产方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而且包括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物联网在内的广泛应用也能从这项新技术中受益。重量轻、适应性强、效率高的光伏技术是开发下一代自给自足能源系统的关键。"由 Martin Kaltenbrunner 教授和 Niyazi Serdar Sariciftci 教授领导的研究论文最近发表在《自然-能源》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突破极限:串联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0%

突破极限:串联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0% 这项研究发表在 2024 年 3 月 4 日出版的《能源材料与器件》杂志上。光伏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因其提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广受欢迎。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即效率的衡量标准。传统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已超过 20%。要使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达到肖克利-奎塞尔极限以上,需要更高的成本。然而,通过制造串联太阳能电池,可以克服单结太阳能电池的肖克利-奎塞尔极限。利用串联太阳能电池,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将太阳能电池材料堆叠在一起获得更高的能源效率。研究小组利用一种名为硒化锑的半导体,致力于制造串联太阳能电池。过去对硒化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但研究小组知道,从带隙的角度来看,这种半导体可能被证明是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合适底部电池材料。"硒化锑是一种适用于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底部电池材料。然而,由于使用硒化锑作为底部电池的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报道很少,因此人们很少关注它的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涛说:"我们用它作为底部电池组装了一个具有高转换效率的串联太阳能电池,证明了这种材料的潜力。与使用单层半导体材料的单结太阳能电池相比,串联太阳能电池吸收阳光的能力更强。串联太阳能电池能将更多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因此比单结太阳能电池更节能。"演示概念验证串联太阳能电池,该电池由硒化锑和宽带隙过磷酸钙作为底部和顶部子电池吸收材料组成。通过优化顶部电池的透明电极和底部电池的制备工艺,该装置实现了超过 20% 的功率转换效率。来源:《能源材料与器件》,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小组制作了具有透明导电电极的过氧化物/硒化锑串联太阳能电池,以优化光谱响应。他们通过调整顶部电池透明电极层的厚度,获得了超过 17% 的高效率。他们通过引入双电子传输层,优化了硒化锑底部电池,实现了 7.58% 的功率转换效率。当他们用机械方法将顶部和底部电池组装成四端串联太阳能电池时,功率转换效率超过了 20.58%,高于独立子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他们的串联太阳能电池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无毒成分。陈说:"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串联器件结构,并证明硒化锑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吸收材料,可用于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底部电池应用。"展望未来,研究小组希望努力开发集成度更高的双端串联太阳能电池,并进一步提高器件性能。"硒化锑的高稳定性为制备两端串联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意味着它在与多种不同类型的顶层电池材料搭配时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设计折叠与透明电池板的方案 重新构想太阳能利用的未来

科学家设计折叠与透明电池板的方案 重新构想太阳能利用的未来 最近,卡文迪什实验室和荷兰阿姆斯特丹 AMOLF 公司的一组科学家在对此进行研究时发现,以这种方式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难,但他们也发现了其他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也许可以提高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太阳能捕获效率。研究人员想知道,太阳能电池这种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是否可以进行调整,以便在世界上太阳光浓度可能较高的不同地区发挥更好的性能。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们使用机器学习模型和神经网络(AI)来了解太阳辐射在地球不同地点的表现。剑桥大学麦克斯韦中心外的聚光装置照片。资料来源: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 Tomi Baikie 博士他们将这些数据整合到一个电子模型中,以计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通过模拟各种情况,他们可以预测太阳能电池在全球不同地点能产生多少能量。超越效率的创新解决方案然而,他们在《焦耳》(Joul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转折。"让太阳能电池变得超级高效原来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并不只是想把太阳能电池做得更好,而是想了一些其他办法来捕捉更多的太阳能,"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卡文迪什实验室和露西-卡文迪什学院研究员托米-拜基博士说。"这对社区来说可能真的很有帮助,给他们提供了不同的选择,让他们去思考,而不只是专注于让电池更有效地利用光"。想象一下,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像折纸一样弯曲和折叠,或者变得部分透明,从而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并且易于安装。通过提高这些太阳能电池板的耐用性和多功能性,它们可以被集成到各种环境中,有望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效率。世界各地聚光装置的模拟结果。资料来源: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 Tomi Baikie 博士"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方案,可以让太阳能电池板在全球许多不同的地方都能很好地工作,"Baikie 说。"我们的想法是让它们变得灵活,有点透明/半透明,并且能够折叠起来。这样,太阳能电池板就能适用于各种地方。"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倡对太阳能捕获装置进行图案化处理,以优化它们的排列,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这种方法有望改进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设计,提高其利用太阳能的效率。"这种认识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专注于不同的事情,而不仅仅是让太阳能电池更好地工作。未来,我们将研究包括镶嵌图案在内的太阳能收集途径。"拜基总结说:"这就像一个拼图图案,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太阳能。"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型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能效创纪录 转换效率高达23.64%

新型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能效创纪录 转换效率高达23.64% 最新CIGS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电子显微镜分析。图片来源:《自然·能源》网站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太阳能电池的部署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电力超过6%。晶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目前由晶硅制成太阳能电池最多可将逾22%的阳光转化为电力,这种太阳能电池成本低廉且性能比较稳定。研究人员希望以合理的生产成本获得30%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由此开始关注CIGS等更高效的串联太阳能电池。但串联太阳能电池成本太高,迄今无法大规模生产和部署。薄膜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横截面,总厚度不超过 3 微米。利用隆德 MAX IV 设施测量的纳米 XRF,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太阳能电池中基体元素和微量元素(本例中为铷)的浓度。资料来源:Marika Edoff最新研制出的CIGS太阳能电池包含一块玻璃板,玻璃板上覆盖了几个不同的层,每个层都具有特定功能。吸收阳光的材料由铜、铟、镓和硒化物组成,并添加了银和钠。材料被置于太阳能电池内,位于金属钼和透明的玻璃板之间。为使太阳能电池在分离电子方面尽可能高效,研究团队用氟化铷处理了CIGS层。研究人员表示,钠和铷这两种碱金属之间的平衡,以及CIGS层的组成是提高转换效率的关键。CIGS太阳能电池能效此前的世界纪录是23.35%,由日本Solar Frontier公司创造,再之前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太阳能和氢能源研究中心创下的纪录22.9%。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23.64%转化率 - 科学家刷新了CIGS太阳能电池的世界纪录

23.64%转化率 - 科学家刷新了CIGS太阳能电池的世界纪录 乌普萨拉大学在利用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产生电能方面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效率高达 23.64%。这一成就已由一家独立机构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备受推崇的《自然-能源》杂志上。这一纪录是 First Solar 公司欧洲技术中心(前身为 Evolar)与乌普萨拉大学太阳能电池研究人员合作的成果。"我们对这种太阳能电池和最近生产的其他太阳能电池的测量结果都在独立测量的误差范围之内。"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乌普萨拉大学太阳能电池技术教授玛丽卡-埃多夫(Marika Edoff)说:"这项测量还将用于我们自己测量方法的内部校准。"乌普萨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兼太阳能电池技术部主任 Marika Edoff。资料来源:Mikael Wallerstedt此前的世界纪录是 23.35%(日本 Solar Frontier 公司),更早一些是 22.9%(德国 ZSW 公司)。乌普萨拉大学曾保持过这一纪录,第一次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 Euro-CIS 研究合作项目中。"我们还一度保持着串联原型的记录。"Edoff 说:"尽管我们保持电池记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我们往往只是落后于最佳结果,当然,还有许多相关方面需要考虑,例如扩展到大规模工艺的潜力,在这方面我们一直走在前列。"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到 2022 年,太阳能发电占全球电力的比例将略高于 6%。晶体硅是太阳能电池最广泛使用的材料,目前最好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可将 22% 以上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而且现代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长期稳定。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一个目标是以合理的生产成本实现 30% 以上的效率。人们通常关注效率更高的串联太阳能电池,但迄今为止,这种电池的成本太高,无法大规模使用。23.64% 的世界纪录是由德国弗劳恩霍夫 ISE 独立研究所测得的。这篇学术论文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了全面的材料和电气分析,并将其与其他研究机构之前的同类太阳能电池记录进行了比较。图片显示的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横截面,总厚度不超过 3 微米。利用隆德 MAX IV 设施测量的纳米 XRF,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太阳能电池中基体元素和微量元素(本例中为铷)的浓度。资料来源:Marika Edoff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特性是能够吸收光线并将能量传输到电力负载。要做到这一点,材料必须能够吸收最佳部分的阳光,同时避免在太阳能电池内将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造成浪费。CIGS 太阳能电池由一块普通窗玻璃制成的玻璃片组成,玻璃片上镀有几层不同的涂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吸收阳光的材料由铜、铟、镓和硒(因此缩写为 CIGS)组成,并添加了银和钠。这层材料被放置在太阳能电池中,位于金属钼背触点和透明前触点之间。为了使太阳能电池尽可能高效地分离电子,CIGS 层经过氟化铷处理。钠和铷这两种碱金属之间的平衡以及铜铟镓硒层的成分是影响转换效率的关键,即太阳能电池将整个太阳光谱转换为电能的比例。测量机构在进行测试时,会使用在强度和光谱上都与太阳相似的过滤光来测量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在测量过程中,太阳能电池保持在受控温度下,独立机构定期相互发送校准太阳能电池。要登记为世界纪录,必须进行独立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由弗劳恩霍夫 ISE 测量机构进行。"我们的研究表明,CIGS 薄膜技术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独立太阳能电池替代技术。该技术还具有可用于其他场合的特性,例如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底部电池,"Edoff 说。为了进一步了解效率与太阳能电池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我们采用了几种先进的测量方法:在隆德的 MAX IV 设备上通过纳米 XRF(X 射线荧光光谱)对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成分分析。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于研究太阳能电池的横截面,包括成分与深度的函数关系、晶粒如何形成以及各层之间的界面。通过光致发光,研究了太阳能电池在激光激发后发出的光的光谱,以此了解太阳能电池对内部电子的处理情况。与发光微弱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发光明亮的太阳能电池内部热量损失较少。最后,还利用电学测量方法分析了铜铟镓硒材料的掺杂情况。"我们现在保持着世界纪录,这对乌普萨拉大学和 First Solar 欧洲技术中心来说都意义重大。对于以高可靠性著称的铜铟镓硒技术来说,创下世界纪录也意味着它可以为串联太阳能电池等新应用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这对我们在世界各地的研究同事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对材料和电气性能的分析将为进一步提高性能奠定基础,"Edoff 总结道。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如何建造一个低科技的太阳能电池板?

如何建造一个低科技的太阳能电池板? George Cove,一位被遗忘的太阳能先驱,可能在贝尔实验室工程师发明硅电池的40年前就已经建造了一个高效的光伏电池板。如果证明可行,他的设计可能会导致更不复杂和更可持续的太阳能电池板。 #diy #lowtech #history

封面图片

佳能计划2025年量产新涂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可翻倍

佳能计划2025年量产新涂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可翻倍 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佼佼者,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以其轻质、可弯曲、高自由度以及低生产设备需求等特性,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成本优势。然而,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一大挑战在于其钙钛矿层晶体结构容易受到水、热、氧等环境因素的侵蚀,导致耐用性受限。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佳能公司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功能材料涂层。这种涂层的厚度在100至200纳米之间,远超传统涂层的几十纳米厚度,能够在保持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同时,有效覆盖并保护钙钛矿层,抵御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目前,佳能已向部分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提供样品,并计划于2025年开始量产这一创新涂层。这一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预计将为太阳能电池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佳能的新涂层技术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