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国旗揭秘:把太行山的玄武岩搓成线 纤维比发丝还细

嫦娥六号国旗揭秘:把太行山的玄武岩搓成线 纤维比发丝还细 据央视新闻介绍,这是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月面国旗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历时近4年,攻克了玄武岩超细纤维纺丝、纺纱、织造及色彩构建等诸多国际难题,首次成功研制出无温控保护、独立动态展示的“石头版”高品质织物国旗。月面国旗研制团队找到突破口,独创“包芯技术”,研发出“转芯纺”纺纱装置,成功研制出能耐受高真空、高低温循环、强剂量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条件的“石头版”高品质织物国旗。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和嫦娥五号上的国旗规格一样,大小也是300mm×200mm,与A4纸差不多大。不过,玄武岩纤维的密度超出嫦娥五号国旗原料密度近一倍,按常理推断“石头版”国旗会更重。但是,团队研发了大概是头发丝直径三分之一的超细玄武岩纤维,最后做出来的嫦娥六号国旗的重量只有11.3克,比嫦娥五号国旗还要轻0.5克。此外,玄武岩也与月壤化学成分相近,此次玄武岩红旗也是月面原位制造的一种探索。未来建造月球基地需要就地取材,月球玄武岩做成片状或者管状建材,用于月面建造,这样比在地球上取材大大节省成本。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在月背展示的国旗是用岩石“绣”出来的?

嫦娥六号在月背展示的国旗是用岩石“绣”出来的? 月背展示的五星红旗材料是岩石?嫦娥六号国旗展示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在奔月、绕月及落月的过程中,高低温反复交替,国旗对环境的耐受性要求就更高。”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告诉记者,在寻找合适材料过程中,团队根据月球资源原位利用原则,最终决定采用与月壤化学成分相近的玄武岩作为嫦娥六号国旗的核心材料。徐卫林介绍,与嫦娥五号国旗采用芳纶为主的新型复合材料相比,嫦娥六号国旗采用玄武岩材料具有明显优势,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比如玄武岩纤维具有非常优异的隔热抗辐射性能,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环境,但属于无机纤维,表面光滑、脆性较大、耐磨性差,难以纺制超细丝、纺纱、织造以及构筑高牢度的颜色。月面国旗团队成员曹根阳教授说,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展示的国旗是能耐受高真空、高低温循环、强剂量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的“石头版”高品质织物国旗,是由以玄武岩为主的复合材料制造。和嫦娥五号上的国旗规格一样,嫦娥六号月面展示国旗大小也是300mm×200mm。不过,玄武岩纤维的密度超出嫦娥五号国旗原料密度近一倍。“可以说这是一面技术含量很高的‘石头版’织物国旗。”徐卫林说。“搓石成线”直径仅发丝的三分之一同样是“织物版”五星红旗,用岩石“编织”的国旗重量按说会偏重,但最后制作出来的展示国旗重量只有11.3克,比同规格的嫦娥五号国旗还要轻0.5克。“团队研发出的玄武岩纤维是直径只有头发丝三分之一的超细玄武岩纤维。”曹根阳解释,为把玄武岩变成纤维,团队将玄武岩石块倒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融,当熔炉温度达到1600℃左右时,玄武岩呈液态流动,再通过喷丝板拉出极细的玄武岩长丝。在纤维拉丝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特殊表面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玄武岩纤维的柔韧性能。为了获得更细的玄武岩纤维,研究团队将实验室“搬”到企业的玄武岩熔炉旁,不断改良拉丝设备、优化制造方式,创新设计了喷丝板内腔结构,并进行了梯形优化,再配合炉内分布式精准控温,成功实现了超细玄武岩纤维的稳定量产;为有效保护玄武岩长丝,团队利用柔性水溶性长丝和芳纶短纤分层防护,设计了“双防护罩”结构,同时解决了玄武岩纤维高模量导致“起小辫子”的行业难题;面对光滑的玄武岩长丝带来国旗“染色”难,团队利用织物表面的芳纶短纤毛羽,使颜料中的黏合剂与其形成类似“铆钉”锚定的效果,有效提升涂料的界面结合牢度与国旗图案的饱满度,保障国旗展示效果。徐卫林说,历时近4年,团队联合多家企业、单位攻克了玄武岩超细纤维纺丝、纺纱、织造及色彩构建等诸多难题。月背飘扬“中国红”据介绍,国旗展示系统是探月工程四期探测器系统的关键项目。由于落月位置不同,嫦娥六号国旗展示系统在嫦娥五号任务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并开展了展示效果和产品寿命可靠性评估。光线对于国旗的成像效果至关重要,由于嫦娥六号是在月球背面着陆,月面光线与旗面角度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专家介绍,研制团队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联合总体单位开展了多轮方案评估和地面模拟月面成像试验,以保证国旗的最佳成像效果。同时,研制团队开展了国旗展示系统寿命评估和验证工作,确保能够在月球背面可靠运行。徐卫林说,玄武岩与月壤化学成分相近,此次嫦娥六号国旗也是月球资源原位利用的一种探索。月球玄武岩较多,未来建造月球基地可就地取材,将月球玄武岩做成片状或者管状建材用于建造,要比从地球取材节省成本。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五星红旗在月背升起 官方科普登月国旗材料

五星红旗在月背升起 官方科普登月国旗材料 中国航天科工发文,对月背上升起五星红旗的制造材质,进行了科普。据其介绍,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探月工程四期探测器系统的关键项目。光线对于国旗的成像效果至关重要,由于嫦娥六号是在月球背面着陆,月面光线与旗面角度都发生了变化。为此,研制团队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联合总体单位开展了多轮方案评估和地面模拟月面成像试验,以保证国旗的最佳成像效果。同时,研制团队开展了国旗展示系统寿命评估和验证工作,确保能够在月球背面可靠运行。月面温差大、辐射强,普通材质的国旗难以满足要求。研制团队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玄武岩纤维旗面的研制攻关,陆续攻克了纤维成型、织物织造、印花染色以及旗面与展开机构适配等技术难题。使生产的月面国旗能够适应月球表面的恶劣环境,保障了国旗展示任务的圆满成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拍摄月背系列影像图

嫦娥六号拍摄月背系列影像图 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影像图1图1由降落相机刚开机时拍摄,图像显示拍摄月背区域中下部和右部分布有多个十多公里直径的环形坑,拍摄的月背区域上部中间为暗色的玄武岩分布区。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影像图2图2由降落相机在降落过程中拍摄,图像显示拍摄的月背区域分布有大量亮色环形坑。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影像图3图3由降落相机在着陆器安全着陆后拍摄,图像显示着陆器底部相对平坦,分布有少量亮色石块。嫦娥六号着陆器全景相机拍摄的影像图该图由全景相机在嫦娥六号表取采样前,对着陆点北侧月面拍摄的彩色图像镶嵌制作而成。图像上方是着陆点北部查菲环形山,图像的下方是着陆腿和着陆时冲击挤压隆起的月壤。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新华社报道,携带月球样本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著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嫦娥六号著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前日成功著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著陆区,展开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以及月球背面著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2024-06-04 09:55:01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计划于2024年前后发射

嫦娥六号计划于2024年前后发射 中国计划于2024年前后发射嫦娥六号。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星期五(9月29日)消息,目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 根据安排,嫦娥六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嫦娥六号任务预选着陆区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以期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增进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据悉,为顺利完成月球背面航天器与地球间的通信,中国新研制的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计划2024年上半年发射。 在国际合作方面,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四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与此同时,中国正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中国飞行探测器“嫦娥六号”星期二(6月4日)早上成功完成从月球背面采样,起飞启程返回地球。 据央视新闻报道,星期二早上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 与嫦娥五号月面起飞相比,嫦娥六号从地势崎岖不平的月球背面起飞,无法直接得到地面测控支持,需要在鹊桥二号中继星辅助下,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工程实施难度更大。 嫦娥六号上升器点火起飞后,先后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顺利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 后续,上升器将与在环月轨道上等待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进行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环月飞行,等待合适的返回时机进行月地转移,在地球附近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再入大气层,计划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嫦娥六号星期天(6月2日)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在隔天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采样和封装过程中,科研人员在地面实验室,根据鹊桥二号中继星传回的探测器数据,对采样区的地理模型进行仿真并模拟采样,为采样决策和各环节操作提供重要支持。 报道称,智能采样是嫦娥六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了月背高温考验,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 采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该国旗由新型复合材料和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这是人类首次成功从月背采集样本并返回,此次任务的成功将扩大中国在国际太空竞赛中的优势,朝着2030年载人登月目标更近一步。 2024年6月4日 9:22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