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全球气温再刷最热纪录 今年超去年成为最热年份的概率已达95%?

6月全球气温再刷最热纪录 今年超去年成为最热年份的概率已达95%? 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周一发布的最新月度公报,自2023年6月以来的每个月(连续13个月),全球气温比以往同期的纪录更为炎热。一些科学家指出,最新数据表明,2024年很可能会超过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因为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和此前厄尔尼诺等自然现象,都在将今年的气温进一步推向了历史最高。伯克利地球研究所的科学家Zeke Hausfather表示,“我现在估计,2024年击败2023年成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有全球地表温度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可能性,已达到了约95%。”与此同时,根据C3S的公报,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至少1.5摄氏度。过去12个月(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的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1.64摄氏度。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而努力。然而,尽管各国都承诺要遏制全球变暖,但迄今为止仍未能共同减少有害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致使气温持续升高。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主任卡洛·布翁滕波表示,截至6月,全球气温连续13个月创下新高,且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这凸显了气候巨大且持续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迄今,气温的变化已经在世界各地引发了不少灾难性的后果。沙特当局23日宣布,由于信徒在沙特王国的伊斯兰教圣地遭遇极端高温,已有1300多人在今年的朝觐中丧生;在印度新德里,人们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长时间热浪;而随着希腊多地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多名游客徒步旅行时也因高温身亡。伦敦帝国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Friederike Otto表示,2024年“很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Otto称,“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总是来来去去。我们无法阻止厄尔尼诺现象,但我们可以停止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通常,自然界的厄尔尼诺现象会使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变暖,往往会提高全球平均气温。不过近几个月来,厄尔尼诺的影响已有所减弱。世界气象组织6月3日曾发布报告称,近年来造成全球气温飙升和极端天气的厄尔尼诺现象有结束的迹象,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气温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韩国报告半个世纪来最热的4月

气温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韩国报告半个世纪来最热的4月 韩国国家气象厅的数据显示,韩国经历了自1973年有全面记录以来最热的4月,日平均气温比往年高出2.5摄氏度以上。 法新社报道,据韩国气象厅星期二(5月7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4月份全国最高平均气温为14.9摄氏度”,并补充说这是自1973年全国各地气象观测网络建立以来的4月份最高气温。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受厄尔尼诺现象减弱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韩国4月平均气温较1991年至2020年4月的平均值(12.1±0.5摄氏度)高出2.8摄氏度。日均最高气温为21.1摄氏度,比往年高出2.5摄氏度,同样创下197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而日均最低气温(9.4摄氏度)也较往年增加3.4摄氏度。 具体来看,14日是4月份气温最高的一天,首都圈等地区的日间气温达到30摄氏度左右。27日至28日期间,全国范围内也普遍出现了高温现象。 2024年5月7日 4:21 PM

封面图片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说,2023年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并且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说,2023年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并且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 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到14.98摄氏度,比之前的最热年份2016年高出0.17摄氏度,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气温水平高出1.48摄氏度。2023年6月至12月的每个月都比往年相应月份气温更高。其中,7月和8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个月。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2023年创纪录的气温主要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海洋表面温度上升造成的,而导致海洋表面高温的主要长期因素是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 该机构监测数据还显示,在2023年的多数月份中,南极海冰的面积降至历史相应时期的最低水平;2023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分别达到419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和1902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此外,全球范围内还记录了大量极端气候事件,包括热浪、洪水、干旱和野火。 (新华社,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

封面图片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5日的报告显示,9月全球平均气温为16.38摄氏度,相较1991年至202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9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5日的报告显示,9月全球平均气温为16.38摄氏度,相较1991年至202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93摄氏度。单月相较平均气温的偏差值创下该局自1950年记录以来的新高。 这种气温异常引人关注。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负责人卡洛·布翁滕波称,全球海洋在9月份并未像往常一样变得凉爽,海洋持续且异常的温暖导致炎热的气温蔓延至世界各地。他还表示,虽然厄尔尼诺现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 此外,9月全球平均气温相较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75摄氏度。虽然此前《巴黎协定》提出1.5摄氏度目标指的是长期平均气温,但9月份的涨幅仍然令科学家担忧。 (美联社,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

封面图片

中国今年夏季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第二高

中国今年夏季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第二高 中国今年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8摄氏度,达历史同期第二高。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气象局星期二(9月5日)公布中国今年夏季(6月至8月)天气气候特点。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星期二在中国气象局9月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今年夏季气候总体雨少温高。全国平均气温22.0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0.8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仅低于2022年同期(22.3摄氏度)。其中北京、河北、海南、新疆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天津、山东为第二高,山西、宁夏、广东、云南为第三高。 贾小龙说,今年夏季全球气温整体偏高,6月至8月全球陆地平均气温15.2摄氏度,较历史同期气候平均(14.7摄氏度)偏高0.6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气温第三高的夏季。欧洲西部、中亚到中国西北大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气温普遍偏高1至2摄氏度,尤其是加拿大北部偏高2至4摄氏度,局部偏高4摄氏度以上。 谈及今年中国气温偏高的原因,贾小龙说,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的共同作用,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背景可能起到较大贡献。此外,6月份在贝加尔湖附近出现阻塞高压,导致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异常高温,7至8月贝加尔湖及邻近地区高度场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强,南亚高压偏强,造成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今年夏季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对于厄尔尼诺事件与全球温度攀升的关联,贾小龙说,预计秋季将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发生后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到热带和热带外环流,对全球和中国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封面图片

全球气温已连续第 11 个月创下历史新高

全球气温已连续第 11 个月创下历史新高 过去 12 个月(2023 年 5 月至 2024 年 4 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比 1850-1900 年期间的气温高出 1.61 摄氏度,而 1850-1900 年期间被用作工业化前水平的基准,即人类活动开始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之前的水平。极地以外地区的全球海面平均温度为 21.04 摄氏度,是 1979 年以来该月份的最高记录,略低于 3 月份创下的 21.07 摄氏度的记录。这已经是连续第 13 个月的海面温度是有记录以来该年相应月份中最热的。欧洲的情况尤其严重,2024 年 4 月的气温比有记录以来的任何一个4月都要高,这延续了连续 11 个月破纪录的势头。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服务机构的数据,当月气温比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0.67摄氏度,比2016年4月创下的前最高气温高出0.14摄氏度。3 月份的气温也比之前的记录低了十分之一度,虽然连续 11 个月创下气温记录并不寻常,但类似情况曾在 2015/16 年发生过。欧洲四月份的平均气温比 1991 年至 2020 年的平均气温高出 1.49 摄氏度。这是欧洲大陆有记录以来第二温暖的四月。东欧地区的气温尤其高于平均水平,而冰岛、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其他地区的气温则低于平均水平。海洋中的热量也反映了这一异常温暖的时期。全球 4 月份的海面平均温度为 21.04 摄氏度,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仅略低于 3 月份的 21.07 摄氏度。厄尔尼诺现象已开始减弱,趋于中性,但上个月的海洋气温总体上仍然异常偏高。天气现象也不能完全解释过去 11 个月中出现的连续高温。然而,虽然与厄尔尼诺等自然周期相关的气温变化时有发生,但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所导致的海洋和大气中的额外能量将继续推动全球气温不断刷新纪录。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部(C3S)主任卡洛-布昂特姆波说:"厄尔尼诺现象在今年年初达到顶峰,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海面温度目前正在恢复到中性状态。然而,虽然与厄尔尼诺等自然周期相关的气温变化来来去去,但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向海洋和大气捕获的额外能量将不断推动全球气温创下新纪录"。"厄尔尼诺现象在今年年初达到顶峰,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海面温度目前正在恢复到中性状态。然而,虽然与厄尔尼诺等自然周期相关的气温变化来来去去,但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向海洋和大气捕获的额外能量将不断推动全球气温创下新纪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联合国报告:2023年料将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

联合国报告:2023年料将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 世界气象组织说,2023年料将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呼吁各国领袖采取紧急行动遏制全球变暖。 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的《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截至10月份,2023年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4摄氏度,超越了2016年创下的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约1.2摄氏度的记录。 WMO秘书长塔拉斯星期四(11月30日)说:“温室气体水平创历史新高。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海平面上升创历史新高。南极冰盖创历史新低。” 根据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各国同意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不超出1850年至1900年期间平均气温2摄氏度,最理想的是把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 然而,这份报告中的发现并不意味着全球平均气温即将长期跨越1.5摄氏度的门槛,因为这等的全球暖化需要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不过,今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4摄氏度,已经能让人们窥探全球气温长期升温超过1.5摄氏度可能意味着什么。 报告指出,今年的南极海冰面积也创下历来最低水平,比之前的记录少了约100万平方公里。加拿大野火的燃烧面积也创下新高,约占全国林地面积的5%。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这创纪录的高温应该“让世界领导人感到不寒而栗”。 他在为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8)发表的视频致辞中说:“今年,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社区遭受火灾、洪水和高温袭击。” 他呼吁在迪拜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各国领导人承诺采取重大措施遏制气候变化,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将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两倍。 科学家们则说,明年的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厄尔尼诺的影响可能会在今年冬天达到顶峰,并在2024年导致气温升高。 2023年11月30日 11:3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