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

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 再回首我心依旧的回答 我来一个和别人思路不一样的吧。 我看了绝大多数的回答,基本思路就是“师医公金计”这几条路线,教他们如何成为人上人,但是却忽略了成为人上人的可实现概率,以及前期投入。 而农村的孩子,有着以下的弱点,这些弱点会让他们在各种竞争中不具备任何竞争力: 一. 先天不足,没有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也很少有能读书的基因。 你们能看到那些农村学生中,学业有成,某某大学(至少还是一个不错的大学)的,来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成功之路的人,那些都是幸存者偏差,都是在一个非常大的基数下筛选出来的优胜者,而对于这个基数,往往就人为的被忽略了。 二. 没有能力进行前期投入. 农村的孩子,家里能提供的前期投入,那都是能有多小就有多小,连买台电脑都舍不得,所以不要指望家庭能提供太多的投入,他们的父母会说:“家庭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义务来投入。” 三.容错率低。家庭在沉重的经济负担下,都会要求孩子毕业后尽快挣钱,所以一旦一步走错,以后也就再没有机会了。 四.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专业不是不好,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村孩子的父母允许这他们学这个吗? 要知道,农村孩子的父母,虽然无能,虽然愚蠢,但控制欲绝对不弱。 他们会痛哭流涕地让你不要去学法学;也会说“如果你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全家就要跳楼了”来威胁你;甚至跪在地上哀求你“别考了,进个厂吧,妈求你了还不行吗!”来阻止你考研考公。 很多回答的评论,会有“如果早几年看到就好了”,但我可以告诉你,你早几年看到这些,人生也不会发生什么改观。 而更加不幸的是,这些“人上人”的出路,如果连农村孩子都知道了,那么城市里的,条件好的家庭难道不知道吗?农村孩子和他们竞争,又有什么优势呢?这些路线真的现实吗? 这无疑就是犯了以红军的兵力,去攻打主要城市的错误路线。 所以农村孩子的面临的战略思路: 不是如何成为人上人,而是避免沦为人下人; 不是为了争上限,而是为了保下限; 不是成为体制内,而是避免成为厂狗。 所以脚踏实地 ,胜过心比天高, 我来个现实主义的路线吧: 学厨师面点,美容美发,汽车修理,宠物护理,男的可以考虑学护士,女的不一定(女的护士太多了,下限根本保证不了),以及各种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行业。 这几个都是职校路线,甚至不需要上学,拜师学艺也能够实现; 至于读大学的,也有护理专业,别的专业,如果身体素质达标,警校算条路, 另外“师医法”的路线,家庭能否允许你走这条路,我也就不好说了。 总之,千言万语就是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不要进厂,也不要因为一时工资高包吃住而去了工地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再回首我心依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

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的回答 想快捷成为公务员。 高三文科将来想考公务员,对高考志愿有什么建议? 其它要根据成绩和个人情况而定。 大专:直招士官生、各种订单班,高铁、民航、地铁等需求量大的行业,以及师范类、医学技术类、护理,这些地方工资一般,但比较稳定。计算机技术法学会计等适合专升本。 本科:文科生或者女生,首选师范临床法学中文等容易进体制内的专业。女生也可以学计算机的。 理科生或者男生,首选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电子等专业,警校、临床、法学也是可以考虑的。 尽量考研,先把考试能力最大化,尽量占领就业高点。如果拿不了一线城市高薪offer,尽量去二三线泛体制内,在稳定的前提下求发展,因为农村孩子抗风险能力偏低。但不管怎样,你的下一代起点已经比较高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封面图片

为什么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很难翻身?

为什么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很难翻身? 第一:是成熟晚。没听错,就是成熟晚。大部分都要到三四十岁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性,才能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俗话说穷孩子早当家,其实只不过是早点吃苦受累罢了。很多人说这是磨练,我告诉你富人是不会这样子死命的折磨孩子的。 第二:是没有高人指点或者说没有良师益友。在几代贫农的家里,你在30岁之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和阻力,实际上是认知的局限性。当你遇到问题时会向你的朋友和家人请教,但他们自己都混的一塌糊涂,又怎能给你什么高超的答案?所以为什么那些叛逆的孩子很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很早就摆脱了这种束缚,主动向比自己认知高的人学习,所以翻身比较快。 第三:是没有试错的资本。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不断尝试和犯错,不断成长,也为实践出真挚。但是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只要犯一次错误就会跌入谷底。在他们受尽折磨看见人情冷暖之后才能理解一些社会的底层规则。但到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已经被社会磨平了棱角,彻底躺平了。 第四:是时间成本。农村家庭的孩子成熟可能比富裕家庭晚上10年、20年。你的眼界经历就决定了比不过富人家的孩子。但时间是不等人的。当你成熟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已经飞上枝头成为你的老板,要么选择给他们打工,要么选择白来。因为这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根本折腾不起了。 【网评】像“回归故里”里说的,跨越阶层之后,常常就要当个“叛徒”,因为你与你原来世界里的人都离的太遥远了,同时,常常是更加叛逆的孩子也更容易跨越阶层,因为他们没有听父母以及周围人的指点“早点辍学打工”,“早点挣钱结婚生子安定下来”,底层的生活常常疲于奔命,没有思考和长远计划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底层出来的孩子常常被要求追求即刻的变现和利益,但是人生是很长远的。

封面图片

一个本意是帮扶农村孩子的专项计划,清华直接降分录取,北大却在招生简章外另设了一个根本够不着的条件,导致通过北大校测获得优惠加分的

一个本意是帮扶农村孩子的专项计划,清华直接降分录取,北大却在招生简章外另设了一个根本够不着的条件,导致通过北大校测获得优惠加分的福建山区孩子直接“团灭”。具体来说,走这个项目要715分才能上北大,但今年北大在福建(物理组)录取线才683分。 然后报道这个的稿子2个多小时内在全网消失。北大牛逼。

封面图片

江苏、安徽等多地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释放了什么信号?

江苏、安徽等多地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释放了什么信号? 妮可妮可妮的回答 先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再说别的。 你以为农民愿意在偏远农村待着吗?还不是老了没有收入,待在农村还能种种菜解决一下口粮问题。 尤其是计划生育后,农村独身子女结了婚,一个家庭就要养四个老人,生了孩子还有孩子的各种费用。 解决了农村养老问题,给年轻人减负之后,宅基地让出来毫无问题,现在让出宅基地,进了城消费直线上升,还活不活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妮可妮可妮)

封面图片

印度更多中产和农村家庭 送孩子出国深造

印度更多中产和农村家庭 送孩子出国深造 (安巴拉/悉尼/多伦多路透电)印度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现在不只是中产阶层,也有越来越多农村家庭把孩子送去外国升学。他们认为留在国内没有前途,大部分人毕业后都选择在海外发展定居。 路透社报道,印度政府和商界预计,在许多国家解除防疫限制措施后,今年上半年有将近100万名印度学生前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和新西兰求学,人数比疫情前多出一倍。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富二代可以吃苦耐劳。你作为农民的孩子,工薪阶层的孩子,中产的孩子就绝对不能学他们这种职业精神。吃苦耐劳的效用不一样。

富二代可以吃苦耐劳。你作为农民的孩子,工薪阶层的孩子,中产的孩子就绝对不能学他们这种职业精神。吃苦耐劳的效用不一样。 富二代吃苦耐劳,什么都干,不求回报。这种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回报。 普通家庭的你,你没回家接班这个选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