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医疗系统在激增的新型肺炎病例中面临崩溃,氧气严重缺乏。

巴西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医疗系统在激增的新型肺炎病例中面临崩溃,氧气严重缺乏。 当地氧气制造商仅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据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说,一些住院患者被迫共用氧气瓶,另一些人则因为窒息死亡。科学家说,有证据表明该地区至少出现了一种新的更具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变体,从而可能推动病例数的激增。一些人则在私人供应商处排队数小时来购买氧气。 马瑙斯通往外界的途径有限,主要通过船舶和飞机。邻国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谴责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的公共卫生灾难,并通过货车历经近4天向马瑙斯运输氧气瓶。 根据马瑙斯市政厅的统计,过去一周,该市日平均埋葬量是往常的6倍,日均185人。亚马孙周边城市的政府人权工作者表示,由于缺氧以及无法转移患者,六天内有30人丧生。他们已经开始采取法律行动,试图迫使州当局拿出应急计划。而由于森林中通讯较差,实际死亡人数可能更高。 (NPR,卫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印度周三报告了29万7430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创下世界最高单日增幅。卫生官员表示,印度的医院已濒临崩溃。

印度周三报告了29万7430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创下世界最高单日增幅。卫生官员表示,印度的医院已濒临崩溃。 由于病例激增,印度当地氧气供应极度短缺。周三,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家医院至少有22名患者因氧气罐泄露导致的供氧中断而死亡。首都新德里的医院周二表示,剩余氧气只能维持8至24小时。哈里亚纳邦卫生官员表示,一些人试图抢劫氧气罐,迫使当局加强安全措施。北部城市勒克瑙的一名男子称,因为氧气用完,医院要求他要么为他的叔叔安排氧气,要么将其带走。总理莫迪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印度面临新型冠状病毒“风暴”,使卫生系统不堪重负。当局正在与各邦以及私营公司合作,“快速和灵敏”地输送氧气。 (路透社)

封面图片

一架小型飞机16日下午在巴西北部亚马孙州坠毁,造成14人死亡。

一架小型飞机16日下午在巴西北部亚马孙州坠毁,造成14人死亡。 亚马孙州政府发布消息说,这架载有12名乘客和2名机组人员的飞机是从该州首府马瑙斯飞往旅游城市巴塞洛斯途中坠毁的。亚马孙州州长利马说,机上乘客是巴西钓鱼爱好者。 据悉,这架飞机隶属于马瑙斯空中出租公司,最多可载18名乘客。 巴西空军说,将对此次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有当地居民认为,可能是事发地区恶劣天气导致事故发生。 (新华社)

封面图片

菲律宾政府28日说,受热带风暴“尼格”影响,菲南部多地遭遇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在受灾严重的马京达瑙省,“尼格”已导致至少3

菲律宾政府28日说,受热带风暴“尼格”影响,菲南部多地遭遇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在受灾严重的马京达瑙省,“尼格”已导致至少31人死亡。 马京达瑙省救灾部门主管纳斯鲁拉·伊马姆说,军方和警方人员正在受灾地区展开搜救,协助疏散民众。当地政府正在评估受灾情况,仍有一些居民失联。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天文局说,“尼格”目前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正在向西移动,预计稍晚将增强为强热带风暴或台风,预计30日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菲律宾多地提高台风预警级别,一些城市宣布将暂时停课。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包一雄:马中落实免签 双边游客井喷式激增

包一雄:马中落实免签 双边游客井喷式激增 马来西亚华人旅游业公会(MCTA)总会长包一雄表示,随着马中落实相互免签,不仅来马的中国游客迎来井喷式激增,短短3个月内飞往中国旅游的大马人也高达200万人次。

封面图片

氧气瓶颈:如果外星世界氧气水平不超过18% 那么将无法孕育文明

氧气瓶颈:如果外星世界氧气水平不超过18% 那么将无法孕育文明 但是,事实如你所见,我们至今没有遇见外星文明,甚至连任何外星文明发送的信息都没有收到。大过滤器示意图一些聪明的大脑就此提出了“大过滤器”理论,认为生命的发展会像通过一个个过滤器一样逐渐被淘汰,从而无法发展出星际文明,甚至连科技文明都无法到达。人类非常幸运,我们发展出科技文明,我们可以向宇宙发射电磁波,如果存在和我们一样幸运的文明,它们可能会在以后接收到我们的信息。最近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一篇文章指出,我们能够发展出科技并发送电磁波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地球氧气水平足够高。这篇文章的作者罗马托尔维加托大学的天文学家阿梅迪奥·巴尔比和罗切斯特大学的亚当·弗兰克把这个称之为“氧气瓶颈”。他们认为,高氧气水平可能就是文明发展到技术文明的“大过滤器”,我们人类幸运地通过了这个大过滤器,而其它星球的早期文明可能并没有那么幸运,它们星球出于各种原因没有足够氧气,所以它们永远没法发展出能够发送电磁波的技术。那么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氧气水平是科技文明的关键呢,其它化学物质难道没法替代氧气吗?为什么氧气是发展科技的关键?其实这两位作者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要拥有制造先进设备的技术,你需要能够提高用于制造该设备材料的温度。比如,你想建造射电望远镜之类的东西,你不仅需要从地下提取一堆铁、镍、铜和其他原材料,然后你还必须加热这些材料,冶炼它们、重塑它们。一个年轻的智慧生命凭什么了解要去加热这些材料以改变它们呢?人类历史给出了答案就是使用火或者燃烧。学会利用燃烧无疑是人类质的突破,这对我们智力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依赖火才攀登上技术复杂性的阶梯。人类祖先可能在200万年前就开始普遍使用火,之后人类用火来热处理燧石或黑曜石,让石器变得更加实用,不过从火的使用到学会处理工具,人类花了很长时间。人类之所以有机会玩火,当然是因为地球大气层中有氧气的存在。但你可能会问,燃烧又不是必须要氧气参与,凭什么地球因为氧气的燃烧有了人类的科技文明,其它星球也必须如此?众所周知,燃烧需要燃料和氧化剂,只要提供初始的热量,燃烧反应就开始放出热量,直至燃料或氧化剂耗尽。燃烧本质其实是将电子快速从燃料转移到氧化剂上,氧气就是我们常规的燃烧中氧化剂,它的工作则就是接受来自燃料的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有许多元素可以取代氧气的工作,但是很少有比氧气更强的或者说更能接收燃料的电子的,氧气是强氧化剂。然而,氧气一切又刚刚好,它不会太猛烈。那些比它强的氧化剂,比如氟,它们因为太过于强,几乎可以充当一切燃料的氧化剂,只要给它一点初始能量输入,它会燃烧一切包括你想要淬炼的材料,甚至不用初始能量的输入,它都会有很强的腐蚀性。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没有任何的氧化剂比氧气更好的,它是元素周期表中能找到的最完美的氧化剂。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多少氧气浓度才有机会孕育出科技文明呢?这篇文章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与地球的大气压相当,那么18%是最低阈值,低于这个氧气含量将无法孕育出科技文明。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值,其实两个作者的理由也相当简单,那就是低于18%的氧气浓度时,生物材料就不会被自然点燃,只会像烧炭一样闷闷发热。燃烧反应除了要考虑氧化剂接收电子的能力之外,还要考虑氧化剂的浓度,你高中的时候一定做过铁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如果材料没法被自然点燃的话,那么文明就不可能学会使用火,自然也就不会有之后的科技进步。地球的氧气怎么来的?在地球历史上,其实大部分时间里,地球大气的氧气含量都低于18%,甚至几乎没有氧气,直到最近的4.2亿年,氧气水平才处于18%以上。蓝细菌地球的氧气是由生物自行生产的,大约在24亿年前,蓝细菌进化了,它们学会了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但是,地球大气的氧气水平并没有因为生物学会光合作用就开始呈现不停上升的趋势,它一直在波动,而且有时候幅度相当大。比如在大约在7.5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为12%,但在几千万年之内,它就骤降至只有0.3%。至于是什么原因?这里有一个奇葩的事实,那就是氧气含量增加意味着二氧化碳被固定,而这些温室气体的减少会让地球进入冰河时代,进而导致大量生产氧气的生物灭绝,随着排量的减少,氧气在大气中的含量自然也就逐渐减少。出于各种原因,地球的氧气水平有机会维持在18%以上,但是别的星球不一定有这样的好运。最后两位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氧气瓶颈”不代表全部,生物能够寻找的出路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个可以作为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有目的的去选择那些氧气含量高的行星。当然,现在的技术确实有能力判断出一颗星球的大气成分的,包括氧气,但是要准确知道具体浓度,多少还是有点困难的。另外,虽然人类已经到了科技文明的程度,通过了“氧气瓶颈”,但这并不意味着之后就没有所谓的“大过滤器”了,我们也可能出于其它原因最终无法发展到星际文明。报道原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多地的医疗系统和殡仪馆匆忙应对激增的感染和死亡人数。

中国多地的医疗系统和殡仪馆匆忙应对激增的感染和死亡人数。 在上海,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抱怨当局在放松防疫措施前未提前通知医院做好充足准备。她表示,患者为获得止咳药等稀缺药品与医生争吵。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由于人手不足,受感染医生也在带病上班。医院政策每天都在变,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计划来处理所有问题。 在湖北鄂东地区,卫生室里的长条凳甚至外面的马路边上,都聚集了大量输液的人。工作人员称,最近因为发烧来此输液的人员较多。一名患者表示,由于城区发热门诊人员较多有交叉感染风险,退烧和感冒药都断货,只能回到村里卫生室输液。卫生院负责人坦言,医护人员在处置阳性人员方面并无经验。 在河北保定和廊坊,尽管年轻人重返工作岗位,但老年人却挤满了重症监护室和殡仪馆。由于重症监护室床位已满,救护车拉来的病人被拒收。医务人员对送来的人大喊,走廊里没有氧气没有电,没办法救人,如果不想耽误时间就赶紧走。有亲属不得已跑了多个医院,但都人满为患。 在涿州火葬场,工作人员估计每天要烧二三十具遗体,在放松管控前,只有三四具。在当地政府官员的旁听下,高碑店殡仪馆馆长证实有更多的遗体火化,但他不确定这些遗体是否感染新冠,并将死亡人数的增加归咎于冬天,称每年这个时候都有更多(遗体)。 在重庆一家殡仪馆,工作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处理运送来的遗体,运载死者的灵车和轿车在停车场排起长队,家属们在等待亲人的骨灰。 媒体、网络及各机构公告的讣告大量增加。诸如澎湃新闻等媒体甚至出现同一天同时公告三四起讣告的情事。年长的退休学者、专家、普通职工甚至现职艺术家相继离世。这些往生者的死因大部分未公布,但被普遍认为与染疫有关。 路透社采访的十几名卫生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居民以及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过度关注“清零”,未能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也没能向公众传达退出封控的策略,是中国医疗系统承压的原因。过去三年,中国在检疫和核酸检测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而不是用来加强医疗设施和培训医务人员。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第一财经,中央社,BBC)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