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保委在下午约谈拼多多,指出了拼多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商品质量问题、假冒侵权问题、强制取消订单、

上海市消保委在下午约谈拼多多,指出了拼多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商品质量问题、假冒侵权问题、强制取消订单、虚假发货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砍价拉新问题。 市消保委要求拼多多在平台经营过程中要摒弃唯流量思维,要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真正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一是强化对商户的资质审核,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上线;二是要诚信履约,对商家的虚假发货、强制砍单等行为绝不姑息、严肃处置;三是切实履行好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责任,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要做到应收尽收并及时妥善处理;四是平台不能够依仗其市场优势地位,提高中间环节收费,增加消费者与商户的不合理负担;五是平台应对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纠正其在拉新活动中存在的虚假、诱导等行为。 拼多多表示,公司将根据上海市消保委的要求,对其相关的业务进行自查与整肃,并将于近日向消保委递交整改报告。 (上海市消保委)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拼多多在疫情肆虐下成为最大赢家

拼多多在疫情肆虐下成为最大赢家 随着中国消费者在大流行病肆虐的经济中抑制其支出,一家折扣电子商务公司正在成为股市的明显赢家。 销售从杂货到美容产品的拼多多公司的股票在过去一个月里飙升了43%,在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中排名第一,该指数下滑了0.9%。该股目前已从3月份的低点反弹了167%,超过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京东公司在内的竞争对手。

封面图片

上海市消保委:妙鸭相机不支持退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上海市消保委:妙鸭相机不支持退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上海市消保委官微发文称,最近一款 AI 拍照的软件 “妙鸭相机” 爆红,号称爆杀海马体天真蓝等写真品牌,只要 9.9 元。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的工作人员翻完该小程序的服务协议,并没有找到退款相关条款。唯一跟退款相关的只有在支付下方的:一旦购买成功,不支持退款。上海市消保委还查询了该小程序的注册公司为未序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所留电话不是无人接听就是空号。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妙鸭相机在付款页面以灰色小字标注的 “一旦购买成功,不支持退款” 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封面图片

拼多多已获快递驿站经营许可证

拼多多已获快递驿站经营许可证 拼多多驿站的布局背后,是电商平台对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重视。2022年,拼多多通过“多多买菜”业务,与多家快递公司合作,打通了快递签收环节。快递驿站作为连接消费者和电商平台的重要节点,不仅关乎用户体验,也是电商平台掌握末端数据、优化服务的关键。双壹咨询首席顾问龚福照分析,随着电商流量红利见顶,电商平台的竞争更加激烈,对物流服务的重视也在不断加强。拼多多驿站的建立,将有助于拼多多更好地掌握电商末端数据,优化服务和决策。同时,驿站业务本身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盈利的稳定业务。龚福照认为快递驿站的密度还远没有达到饱和,在许多市场增量空间仍然广阔,“驿站未来会像烟酒店一样,基本上每个小区都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前有诺米5次拼单T恤好评,后有88岁老人写近千条评论;拼多多的评论区有什么魔力?

前有诺米5次拼单T恤好评,后有88岁老人写近千条评论;拼多多的评论区有什么魔力? Bubblu的回答 拼多多的评论区,也成为了网友们分享购物体验、交流心得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这些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有网友表示,通过拼多多,他们第一次体验到了网购的乐趣,不仅省下了不少钱,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拼多多上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后的喜悦心情,感叹这个平台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更有一些网友,在评论区留下了扎心的留言。他们表示,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或许并不富裕,但在拼多多上,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生活必需品,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些留言不仅表达了网友们对拼多多的感激之情,更凸显了拼多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拼多多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它为消费者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交的温暖。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Bubblu)

封面图片

【腾讯视频将支持用户选集解锁】腾讯:近期,腾讯的超前点播“逐集解锁”的规则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市消保委也提出了相关

【腾讯视频将支持用户选集解锁】腾讯视频:近期,腾讯视频的超前点播“逐集解锁”的规则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市消保委也提出了相关意见,腾讯视频对此高度重视。在听取了广大消费者和上海市消保委的意见后,为提升用户体验,腾讯视频会尽快调整解锁规则,支持用户选集解锁。 #抽屉IT

封面图片

拼多多这是被淘宝彻底逼急了 竟然用上这种招数

拼多多这是被淘宝彻底逼急了 竟然用上这种招数 这行小字还特地加了引号,伪装成评论关键词,展示在商品名称下面。俗话说,人越失去什么,也就越爱强调什么?先不讨论这种公然拉踩“竞品”的做法道不道德,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说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淘宝更便宜,为了挽回这些用户,不得不使出这种“招数”。更有意思的是,拼多多这种策略主要针对Android用户,对于苹果用户却是另一种态度(几年前Apple Store曾下架拼多多)。我对比了身边人的账户,发现好像只有Android机才能看到类似的标识,所有的苹果用户都被“歧视”了……用户不再增长,营收和利润却节节高升,答案显而易见。“聪明”的用户早就开始对比各家电商APP了,是不是因为太多人在对比中都选择了“tb”,才会有开头我们提到这种“拉踩标签”的玩法诞生呢?拼多多一向以低价平台自居,如果它还维持着价格优势,何必用这种手段,一个商品一个商品地打标签,来强调谁比谁便宜?这只能说明,拼多多真的被淘宝逼急了。刻意在Android机上耍心机,更是直接表明,淘宝已经侵入了拼多多的腹地。低价优势不再从能量守恒定律来说,高营收和低价是不可能调和的矛盾,拼多多的价格优势正在渐渐消失。不论是品牌还是白牌,最近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发现淘宝比拼多多更便宜了。比如百亿补贴的核心标品iPhone15,就有用户在小红书上表示,淘宝不仅比拼多多便宜了100块,发货速度还要快上三天。一套五百多块的化妆桌椅,拼多多要比淘宝贵出五十多块。媒体人雷斯林曾经专门撰文比较拼多多和淘宝的价格,发现拼多多明显更贵:2022年的时候在拼多多买四斤猫粮只要25元,但是现在却要花36-38元;想买美心月饼,惊讶地发现同款产品在淘宝卖108,在拼多多卖189。其他如同款马面裙、吸尘器、电脑椅、投影仪、FANCL小药盒,拼多多少则贵十几块,多则贵两倍……“低价平台”维持不住低价,一是拼多多本身的低价模式不可持续,二是淘宝已经在全面发力低价。拼多多的低价无非几点:一是低频、高单价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低价心智靠的是补贴。拼多多百亿补贴会场里面的苹果手机,就是其低价心智的金字招牌。为了用这些硬通货形成又“真”又“便宜”的印象,只能烧钱补贴。最早拼多多补贴最厉害的几年,靠的是融美国人的钱,而现在互联网已经过了野蛮生长随便烧钱的阶段,拼多多只能让商家自己出钱补贴。现在和品牌拥有更大“议价能力”的淘宝开始猛追,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已经维持不了价格优势,很多品类的价格都超过淘宝。第二类是一些高频消费的生活日用品,拼多多依靠的是大量的白牌商家,在供应链上疯狂压榨,用算法或者运营策略,逼着供应商疯狂内卷,搞起永无止尽的价格大逃杀。于是,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甚至会在原料、工艺上改动一些非常小的细节偷工减料。要么把纸巾做得稍微薄1毫米,或者稍微掺一点粗糙点的原料,在原料和工艺上做出特别细微的调整。要么就要和同行工厂卷生卷死,做到一个全行业最低价,但是只有把80%的流量都拿走你才能盈利。第三就是靠对消费者的无底线倾斜。动辄禁言商家、主动给消费者仅退款,或者因为消费者的差评、退换货直接去罚商家商户上的保证金。在推广费、运费险、仅退款的货品物流成本、以及基础服务费、类目服务费看,以及各种名目的罚款等,各种隐性成本压力下,很多商家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做出了提价的决定,这些都推高了拼多多整体的商品价格。部分消费者对“低价”非常敏感,他们很轻松的就会切换APP购物。最近拼多多不得不推出了高价违规政策,对价格高的商家直接屏蔽店铺权益,这样简单粗暴的规则,既要商家付费买流量,又要商家维持只能勉强活命的低价。步步紧逼了两年,拼多多的财报显示,货币化率还在提高,也就是说,拼多多还在提高各个环节的服务费率。羊毛出在猪身上,商家的费率高了,只能靠提价维持生存,成本最终一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拼多多变贵了,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淘宝侵入腹地据36氪报道,今年年初至4月底,淘宝百亿补贴的销售额增长了792%。淘宝的“百亿补贴”秒杀节,戴森吹风机、吸尘器、电风扇“全家桶”仅1999元,这几件原价加起来要近万元。这种力度和决心,在前几年的淘宝很难看到。对于白牌,低价频道淘工厂在“N元N件”玩法成功之后,佣金激励也够狠:所有新品新链接订单在冷启动阶段仅收取0.6%的固定佣金,佣金最高优惠幅度高达95%。有用户直言:淘工厂便宜到我怀疑它不挣钱。拼多多的基本盘农产品,淘宝也紧追不舍。淘工厂今年开始布局生鲜领域,配套上线了“破损包赔”和“晚发包赔”服务。所有生鲜食品普通商品佣金全部优惠5折,入选“超链”的商品,食品品类佣金降至2%,生鲜品类仅收0.6%。对于高净值人群,淘宝能提供的许多服务,“更年轻”的拼多多则无法提供。比如88VIP的大额券、品牌商品折上95折、无限次退换货包运费、娱乐会员权益,以及晚发货自动赔付等。前几天拼多多的“炸裂”财报,让不少人又唱起电商王者易主的调子,但商家清楚,核心用户也明白,拼多多华美的袍子下,跳蚤越来越多。最快今年,我们应该能看到形势的明显变化。平台运营的套路,正在反噬消费者部分商品如此明目张胆地挂出“比别人便宜”,看似为消费者着想,其实是拼多多的惯用套路。早先,拼多多安排了一批精明的商家。同样的商品,这些商家在其他平台加价出售,在拼多多则以偏低价格售卖,而其他平台卖出的商品也从拼多多发货。这样,当你收到其他平台网购的快递包裹,拼多多就会故意发送一条短信,告诉你:你在别的地方买亏了,拼多多更便宜。拼多多的低价心智,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种运营手段树立的,因为消费者不可能每次买东西都多平台比价。但这类搞价格歧视的商家只占拼多多大盘的极少数,消费者最终会发现价格猫腻,套路不可能一直这么玩下去。所以拼多多这次花样翻新,直接在商详页下手。但商详页已经是转化漏斗的底部,效率与短信相比要差得多。在用户运营上耍手段是拼多多的一贯套路。有没有人告诉过你,拼多多的“先用后付”,下单时显示的价格和实际付款的价格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图中这位用户,童鞋标价20.9元,实际到手价是29.3元,贵了近三分之一的价格。更好玩的是,用户分析了多种可能,最终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多付了9块钱。像这种细心的消费者是少数,真正有比价习惯的人不多,多数人收到货不会与发货价格进行比较。拼多多的GMV就在这一过程中默默增长。还有,大概很少有人会去横向对比拼多多APP界面,但实际上,不同人、不同账号看到的商品价格和优惠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甚至看不到百亿补贴、万人团和超级省。据网友推测,在一段时间内,优惠用得太多、抢到了低价黄金、多退货几次、甚至反复切换APP进行比价……系统就会判定你不够“本分”,优惠和部分活动界面自动消失,看到商品的价格也比其他人贵。还有人发现,一旦打开相册权限,拼多多竟然自动用相册中的图片追评了一条。联想到之前不了了之的“后门事件”,不由得让人细思极恐。拼多多对消费者的态度始终十分微妙,表面上无底线妥协,退款退货十分积极,实际心机满满,“砍一刀”的荒谬已经人尽皆知,更多套路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在消费者这边,...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