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驻苏丹使馆的撤离车队23日在撤离过程中遭到袭击被迫返回,袭击还造成一名法国人受伤。

法国驻苏丹使馆的撤离车队23日在撤离过程中遭到袭击被迫返回,袭击还造成一名法国人受伤。 苏丹武装部队谴责此次袭击,暗示是快速支援部队所为。而快速支援部队则表示在法国使馆撤离期间遭到武装部队空袭,称此举危及法国公民生命。出于安全原因,法国外交部拒绝就此事置评,但表示撤离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美国特种部队在22日晚执行美国驻苏丹使馆人员的撤离行动。行动过程中没有开枪和重大人员伤亡。随着约70名工作人员撤离完成,美国无限期关闭使馆。使馆22日早些时候表示,由于喀土穆的安全局势不确定以及机场关闭,由美国政府协调撤离美国公民不安全。美国总统拜登称,他将定期收到关于“尽可能”帮助在苏丹美国人的报告。 中国驻苏丹使馆22日发布通知统计在苏丹中国公民撤离意愿,并要求于当天21时前填写表格。 英国、希腊、荷兰、意大利等其他国家也在争相撤离本国使馆工作人员和国民。 (BBC,美联社,中国驻苏丹使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苏丹政府军与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于4月中爆发冲突,激烈的战斗波及首都喀土穆(Khartoum)的住宅区、医院和机场。

苏丹政府军与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于4月中爆发冲突,激烈的战斗波及首都喀土穆(Khartoum)的住宅区、医院和机场。 包括美、英等欧美国家已撤离大使馆人员;埃及、巴基斯坦、约旦、南韩与日本等国也相继派出军机协助国民离开。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则表示正在统计当地中国公民的撤离意愿。

封面图片

美令非紧急人员撤离巴格达使馆 促公民勿前往伊拉克

美令非紧急人员撤离巴格达使馆 促公民勿前往伊拉克 美国政府下令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非紧急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撤离驻巴格达大使馆和驻埃尔比勒领事馆。 综合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说,要求非紧急人员离开是因为“美国人员和利益面临的安全威胁上升”。国务院上星期五(10月20日)下达这项命令,但22日才对外公布。 另外,国务院也敦促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伊拉克,并将前往伊拉克旅行警示升至最高的第四级。 国务院说:“由于恐怖主义、绑架、武装冲突、内乱,以及驻伊拉克使团只能为美国公民提供有限的支持,请勿前往伊拉克。” 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以来,针对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美军的袭击事件激增。上周,一艘美国军舰击落了胡塞武装从也门发射的十几架无人机和四枚巡航导弹。胡赛武装获伊朗支持。 2023年10月23日 7:46 AM

封面图片

德美等国撤离驻海地使馆人员

德美等国撤离驻海地使馆人员 德国和美国等国近期开始撤离驻海地使馆工作人员。 新华社报道,美国驻海地大使馆星期天(3月10日)发布公告说,由于使馆附近治安形势持续恶化,决定撤离部分工作人员,但使馆仍将对外开放。 德国驻海地大使和部分欧盟外交人员早前也已撤离到海地邻国多米尼加。 加勒比共同体此前宣布,将于星期一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紧急会议,与相关国家代表共同讨论海地局势,以求尽快恢复海地安全秩序并向当地居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2021年7月7日,海地时任总统莫伊兹遇刺身亡,留下权力真空,黑帮势力越发猖獗,犯罪激增。海地原定于今年2月7日前举行大选,但未如期举行,引发社会不满。 今年2月29日起,海地多个黑帮组织袭击首都太子港的警察局、警察学院、国际机场等公共设施,要求海地总理亨利下台。,宣布将太子港所在西部省实施的紧急状态延长至4月3日,同时执法机关将继续采取宵禁措施,以恢复当地安全秩序。 2024年3月11日 11:55 AM

封面图片

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遭枪击无人员受伤 袭击者被捕

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遭枪击无人员受伤 袭击者被捕 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遭受枪击,无人或组织承认责任。黎巴嫩陆军司令部在声明中表示,位于首都贝鲁特北部的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当地星期三上午被人开枪袭击,一人被捕。声明又说袭击者拥有叙利亚国籍,部署在涉事地区的黎巴嫩士兵,反击时打伤袭击者。袭击者送院接受治疗,军队在使馆附近搜索,查明有无其他武装人员参与袭击。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在社交平台发表声明,指使馆入口附近曾经有人交火,安保人员及时介入,无使馆工作人员受伤,亦无设施受损。 2024-06-06 01:41:14

封面图片

阿富汗喀布尔机场袭击事件已造成至少108人死亡,目前撤离工作已经恢复,但发生袭击的风险仍然存在。

阿富汗喀布尔机场袭击事件已造成至少108人死亡,目前撤离工作已经恢复,但发生袭击的风险仍然存在。 阿富汗官员表示,机场自杀式袭击现场至少有95名阿富汗人的遗体被带走。加上13名丧生的美军士兵,合计死亡人数达到108人,且仍可能继续增加。这也是自2011年8月以来,驻阿美军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死者中至少包括28名塔利班成员。一位塔利班官员称,“我们失去的人比美国人多”。“伊斯兰国”表示,其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的目标是“翻译和与美军合作者”。 目前机场的撤离工作已经恢复,一名驻守在机场内的西方安全官员说,周五撤离人员的航班加快了速度,持有美国护照的人获准进入机场。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在机场外,焦急的人群一如既往的庞大。在距离机场约500米处的地方,数十名携带重型武器的塔利班成员阻止任何人冒险前进。有民众表示,由于担心发生更多的袭击,所以认为现在必须离开。 对于许多人而言,撤离的机会正在迅速减小,多个西方国家即将或已经结束撤离工作。英国政府周五表示,撤离工作将于几个小时内结束,英国军队将在未来几天内撤离。西班牙政府表示,已经结束了撤离行动。法国的撤离工作也将“很快”结束,但可能会寻求延长至周五晚间之后。北约国家驻喀布尔的一名外交官表示,所有外国军队计划在8月30日之前从阿富汗撤离本国公民和大使馆雇员。 与此同时,继续发生袭击的风险仍然存在。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周五表示,随着撤军截止日期日渐临近,喀布尔机场周围发生进一步袭击的威胁将增强。他告诉天空新闻:“我们越接近离开,威胁显然就会越大。事情总是这样,随着我们的离开,某些组织例如‘伊斯兰国’就会想宣称他们已经赶走了美国或英国。”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说,美国指挥官对伊斯兰国的更多袭击保持警惕,其中可能包括针对机场的火箭弹或车载炸弹袭击,“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做好准备”。麦肯齐称,美军正在与塔利班分享一些情报,并相信“一些袭击已经被他们挫败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中方对喀布尔机场附近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感到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经中国驻阿富汗使馆多方了解核实,迄未收到中国公民伤亡的报告。中国驻阿使馆已与自愿留阿的少量中国公民建立联系,保持密切沟通并提供必要协助,提醒他们加强安全防范,同时要求有关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中方人员安全。 (美联社,路透社 1,2,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新闻发言人25日说,使馆已启动中国公民撤离工作预案,但具体工作的实施牵扯面广,敏感性强,必须周密组织,确保安全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新闻发言人25日说,使馆已启动中国公民撤离工作预案,但具体工作的实施牵扯面广,敏感性强,必须周密组织,确保安全。当前乌领空处于封闭状态,空域武装军事活动频繁,多个机场被炸或关闭,飞行安全难以保障。中国驻乌使馆将努力克服困难,一旦飞行条件能够确保中国公民安全,将第一时间接中国公民回国。 使馆还提醒称,要高度重视与乌民众友好相处,避免就具体问题发生争执,努力通过友好方式解决问题。尽量不要外出活动,远离军事设施、军队人员和持枪者,以减少安全风险。不要对正在发生的交火及人员进行拍摄,也不得在未征得对方同意情况下拍照。不要随意亮明身份及展示具有识别性的标识。谨防有关搭乘包机、高薪参加雇佣军等各类诈骗宣传,有关中国公民撤离回国的一切事宜均以使馆发布的通知为准。 (新华社,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