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俄罗斯试射反卫星导弹,击碎一枚苏联在轨卫星。美国务院说,目前试验已产生1500余件可追踪的太空碎片,料会产生数万片

11月15日,俄罗斯试射反卫星导弹,击碎一枚苏联在轨卫星。美国务院说,目前试验已产生1500余件可追踪的太空碎片,料会产生数万片更小的碎片,对全球未来数十年的太空利用均构成威胁,并显著增加载人航天活动的风险。 NASA说,国际空间站乘组立即唤醒并采取避险措施。空间站每90分钟通过碎片云附近一次,地面将持续监测风险,确保乘组生命安全。 美国务院斥俄方行为鲁莽不负责任,呼吁所有航天国家同美方一道努力制定负责的太空行为准则,抵制这样的危险破坏行为。 (美国国务院)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俄罗斯一卫星爆炸产生至少250个碎片

俄罗斯一卫星爆炸产生至少250个碎片 可实时跟踪低地轨道航天器、为美太空军提供咨询服务的美国太空商业公司 LeoLabs 发布报告称,6月26日,俄罗斯一颗卫星意外发生爆炸,在太空中产生了数百个碎片,成为太空垃圾。涉事卫星是俄罗斯废弃的遥感卫星“Resurs P1”,2021年退役,轨道高度约355公里。虽然这次爆炸虽然强度不大,但是在500公里高的轨道上,产生了至少250个碎片。这些碎片预计会在轨道上停留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直到落入大气层,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和其他低轨卫星造成一定的威胁。目前尚不清楚这颗卫星爆炸的原因,LeoLabs 猜测最有可能的是外部刺激,比如微型天体或者其他太空垃圾的碰撞。 、

封面图片

俄卫星解体产生大量碎片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进入波音“星际线”飞船等躲避

俄卫星解体产生大量碎片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进入波音“星际线”飞船等躲避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说法,事件发生后不久,在美国东部时间周三晚上9点(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周四凌晨1点),执行远征71号任务的机组成员紧急进入包括波音“星际线”在内的三艘飞船。由于国际空间站采用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相同的时区,事件发生时,宇航员们可能正处于休息时间。NASA官员表示,此举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宇航员们仅在飞船中逗留了约一个小时,随后便被允许返回空间站,并恢复了正常运行。虽然NASA未指明涉事的具体卫星,但卫星监测和碰撞检测公司LeoLabs于当晚确认了一起“产生碎片的事件”。该公司在X上发布,早期迹象显示,一颗已失效的俄罗斯卫星Resurs-P1散发了大量碎片。美国太空司令部也报告了Resurs-P1事件,称该事件产生了超过100块可追踪的碎片。美国军方表示,目前未观察到直接威胁,并将继续进行常规的交会评估。所谓“交会”,指的是轨道上两个物体彼此接近的情况。据俄罗斯航天网站报道,Resurs-P1于2013年6月25日发射,一直运作至2021年12月,超出其预期寿命。NASA称,这颗地球观测卫星被用于从国防到紧急监测再到农业等多个领域。轨道上的太空碎片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NORAD)目前正在追踪超过45300个太空物体,不包括无法追踪的碎片。忧思科学家联盟(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还列出了7560颗在轨运行的卫星,这还不包括那些无法控制的废弃卫星。NASA与美国军方合作,监控国际空间站周围区域。如果直径大于5厘米的可追踪碎片进入围绕空间站的“披萨盒”形空间(大约4公里×50公里×50公里,以空间站为中心),空间站通常会进行机动避让。NASA的程序规定,如果潜在危险导致可能需要撤离空间站,宇航员应在返回航天器中避难。例如,2021年11月,俄罗斯在一次意外的反卫星测试中摧毁了一颗卫星,这次事件也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谴责。NASA最新的更新并未说明卫星碎片与国际空间站的具体接近距离。LeoLabs表示,它监测到的碎片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上午9:05至晚上8:51之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周四00:51)。这一事件凸显了NASA官员一直强调的波音“星际线”飞船的重要性。尽管“星际线”原计划执行为期10天的飞行测试任务,但现已超过三周。“星际线”获得授权,在紧急情况下可离开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目前还对接有搭载4名宇航员的SpaceX龙飞船和搭载3人的俄罗斯联盟号。关于“星际线”的具体离站日期尚未公布,因为6月6日发现其推进系统和氦气供应存在问题,NASA仍在评估和测试中。“星际线”上的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苏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在完成测试后,目前正负责国际空间站的维护工作上周五,NASA表示,“星际线”将在7月2日预计进行的太空行走后的某个时候离开国际空间站。由于上周一发生的冷却系统泄漏导致太空行走活动暂停,目前尚不清楚该活动是否能如期进行。NASA官员表示,宇航员随后进行了一次“太空行走评估”,并在随后的几天里一直在审查程序和检查受影响的宇航服。波音和NASA官员指出,像“星际线”这样的开发任务经常因不可预见的情况而超出预定时间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俄罗斯一卫星爆炸产生至少250个碎片 可能威胁中国空间站

俄罗斯一卫星爆炸产生至少250个碎片 可能威胁中国空间站 虽然这次爆炸虽然强度不大,但是在500公里高的轨道上,产生了至少250个碎片。这些碎片预计会在轨道上停留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直到落入大气层,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和其他低轨卫星造成一定的威胁。目前尚不清楚这颗卫星爆炸的原因,LeoLabs猜测最有可能的是外部刺激,比如微型天体或者其他太空垃圾的碰撞。但可以排除的是,这并非俄罗斯方面在进行反卫星试验,不同于2021年11月的宇宙1408卫星。有趣的是,其他光学检测发现,这颗卫星并未完全解体,主体还在,但正在以2-3秒的周期快速旋转,进一步佐证了外部撞击的猜测。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俄罗斯卫星在太空解体,迫使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紧急避难

俄罗斯卫星在太空解体,迫使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紧急避难 美国宇航局称,一颗俄罗斯地球观测卫星 RESURS-P1 在轨道上解体成 100 多块碎片。该卫星于 2022 年退役,目前尚不清楚其解体的原因。美国太空司令部表示,事件发生在美国时间周三上午 10 点左右。NASA 空间站办公室表示,它发生在空间站附近的轨道上,促使美国宇航员在航天器中紧急避难了大约一个小时。2021 年,俄罗斯用一枚地基反卫星导弹击中了其一颗在轨失效卫星,产生数千块碎片,以便在 2022 年入侵乌克兰之前测试武器系统,此举引发国际社会愤怒。

封面图片

中国控诉美国卫星贴近中国空间站

中国控诉美国卫星贴近中国空间站 近日中国向联合国投诉称,Spacex星链互联网服务项目发射的卫星今年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在相关投诉被公布后,SpaceX始创人伊隆•马斯克和美国政府受到中国网民猛烈抨击,中国外交部也批评美国无视外空国际条约。外媒访问了美国天体物理专家,专家指为降低太空碰撞风险而进行的规避并不罕见,中国为此投诉很不寻常;专家补充说,中国也是太空垃圾的重要来源,有史以来最大的碎片事件正是中国在2007年进行的反卫星试验。 原文链接 《中国外交部》 《 BBC News 中文》 《The Guardian》

封面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白皮书主要包括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等六个部分,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五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中国将推动运载火箭型谱发展,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加快推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持续开展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演示验证。 中国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中国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展航天员长期驻留、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空间站平台维护等工作。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夯实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基础。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实施方案。 中国将进一步完善现有航天发射场系统。建设商业发射工位和商业航天发射场,满足各类商业发射需求。 中国将面向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开展航天器智能自主管理、空间扩展飞行器、新型空间动力、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空间碎片清除等新技术验证,以及航天领域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在轨试验验证,提升技术成熟度和工程应用能力。 中国将统筹推进空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太空交通管理,建设完善空间碎片监测设施体系、编目数据库和预警服务系统,统筹做好航天器在轨维护、碰撞规避控制、空间碎片减缓等工作,确保太空系统安全稳定有序运行。 中国将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高精度地磁场测量卫星等,持续开展空间天文、日球物理、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空间基础物理等领域的前瞻探索和基础研究。利用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等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