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GDP增速达到4.8%,高于《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估计的4.6%。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5%亦高于《华尔

中国一季度GDP增速达到4.8%,高于《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估计的4.6%。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5%亦高于《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给出的2%的估计,这亦是这一数值自2020年7月以来首次下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超过彭博社统计的4%的中位数。 3月失业率5.8%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专家指就业情况支撑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经济活动。 彭博社的经济学家表示,上海等主要城市封城对经济造成的损害,已经可以从3月份生产速度的骤减、零售额的暴跌上初见端倪。4月的数据可能会揭露出更多的疲软态势。 彭博社采访的另一名专家表示,4.8%的总体增长还算不错,但包括失业率在内的其他指标在3月恶化了不少,且4月还很可能继续恶化,因此中国的经济正处在艰难的时刻。 彭博社采访的一名经济学家表示,刺激措施难以填补封城措施给GDP所带来缺口,而缺口将随着封城时间的延长而呈几何级别地增加。华为常务董事早前在微信朋友圈表示,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那么“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到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产业经济损失/代价将会很大”。 据野村证券的统计,截止18日,有45个中国城市曾经实施过全部或部分封城,总人口3.73亿人,占中国经济总量的大约40%;一周前统计是23个城市、1.93亿人。 据财新的不完全统计,截止上周日,全国有22个城市或地区正在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其中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有10个,封城措施总共波及约2985万人;3月至今采取过全域静态管理的城市总共波及人口6170万人。 (华尔街日报,彭博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年中经济观察:上半年 GDP 增速或高于全年目标,下半年提振内需至关重要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年中经济观察:上半年 GDP 增速或高于全年目标,下半年提振内需至关重要 随着 2024 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揭晓,国内生产总值 (GDP)、消费、投资、外贸等核心经济指标的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为此,《证券日报》特别邀请了五位首席经济学家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共同前瞻二季度经济数据,并深入剖析未来宏观政策着力点和走向。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二季度我国外需边际回暖,消费整体继续复苏,投资保持平稳,预计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1%,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或高于全年目标。(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学家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野村控股下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测,称随着冠病病例激增,中国的重新开放之路可能“缓慢、痛苦而崎岖”。 据彭博社报道,在星期四(11月24日)的报告中,野村经济学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2.9%小幅下调至2.8%,明年的预测从4.3%下调至4%。 这一预测低于彭博调查经济学家所得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3.3%和4.8%的预估中值。 野村称,病例的增多可能会使得决策者不愿迅速放松管控,从而出现“进退交错”的情况。 这家投行的封控指数显示,目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1.1%的地区处于封控之中,高于10月底时的9.5%。

封面图片

7月23日,彭博社发文:《习近平已成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7月23日,彭博社发文:《习近平已成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指出,在习近平执政的头十年,政策制定者会定期与专家们进行热烈讨论。但自其第三任期以来,专家们与中国官员坐下来谈话变得更加困难,也缺乏有意义的讨论。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表示:“习近平现在是中国的首席经济学家。”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明年底才能走出疫情 重新开放或从4月开始 据彭博社星期五(11月11日)报道,在接受彭博调查的23位经济学家中,近半数认为,中国从2023年第二季度才会结束“清零”政策,也就是于3月初举行的两会会议之后重新开放。另有七人称,重新开放要到7到9月期间开始;还有两人预计要到2024年的某个时候才会改变政策,这至少是在武汉首次报告病毒的四年后。 彭博的调查要求受访者选出他们预计重新开放的时间段,但没有要求他们预测最初的开放步骤是什么。 据报道,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公开称正在考虑或计划改变现行政策,但维持“清零”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加剧了人们对北京迟早改弦易辙的猜测,国内和国际上开始对重新开放作出预期。 彭博社分析,中国政府何时开始减少对消费和投资造成压力的防疫限制措施,是经济学家评估明年前景的关键问题。

封面图片

彭博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房价将续跌至第三季

彭博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房价将续跌至第三季 彭博社调查经济学家中,绝大多数都预测中国房价将继续下降至今年第三季。 据彭博社星期一(1月29日)报道,在接受调查的17名经济学家中,16名预测中国月度房价环比将继续下降,直至今年第三季。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新住宅价格每月都在下降。二手房价格的跌势甚至更长。 丹斯克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冯梅伦(Allan von Mehren)说,很难很快看到情况快速好转。中国官方更积极的货币刺激和进一步宽松的住房政策应该会导致2024年下半年价格企稳。 在另一项调查中,接受彭博调查的19名经济学家中,有12名预计中国GDP平减指数将至少再下降两季。 GDP平减指数被用于衡量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与实际GDP增长之间的差异。中国该指数已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如果持续下降到6月,将创下1999年以来最长的连跌趋势。 对于中国的GDP预测,经济学家小幅上调了未来两年的增长预测。根据彭博社对66名经济学家的调查,2024年中国GDP预计将比上年增长4.6%,略高于先前预测的4.5%。51名经济学家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估中值从4.3%上调至4.5%。 不过,上述数字仍低于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官方目标5%。 2024年1月29日 5:34 PM

封面图片

调查:经济学家料联储局较可能到6月才减息

调查:经济学家料联储局较可能到6月才减息 路透社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美国联储局要到第2季才会减息,6月减息的机会较5月更大,对今年累计减幅亦小过市场预期。路透社过去1周访问了123名经济学家,全部估计下周政策会议将维持利率不变。近45%受访者估计6月开始减息,约25%估计5月,余下约13%及17%,分别估计3月及下半年开始减息。受访者对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预测的中位数是4.25厘至4.5厘,与12月的调查一致。近60%受访经济学家预计今年累计减息1厘或更少,低于目前市场预期的1.25厘以上。 2024-01-24 08:05:26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