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司法部等7日发《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1月8日起不再对违反防疫和国境卫生检疫

最高检、司法部等7日发《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1月8日起不再对违反防疫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定罪处罚,此前案件被告嫌犯处于被羁押状态的应及时解除强制措施。 通知是因应习近平“依法依规维护防疫秩序,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相关指示做出,因妨害防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变化而调整相关法律适用。 通知同时要求,对侵犯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扰乱医疗秩序,妨害院舍等重点机构防疫秩序,药品检测试剂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哄抬物价等严重恶劣犯罪行为从严惩治。 (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依法审慎监督遏制虚假诉讼向非诉程序蔓延态势

中国最高检:依法审慎监督遏制虚假诉讼向非诉程序蔓延态势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厅长冯小光说,最高检过去一年加大对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力度,持续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在办案基础上,最高检依法审慎开展对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的监督,阻止虚假诉讼向非诉程序快速蔓延态势。 据中国最高检官网消息,冯小光星期二(2月6日)在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中,作出以上表述。 在介绍去年虚假诉讼监督、民事执行监督工作时,冯小光说,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纠正虚假诉讼案件8765件。对于一些疑难、复杂、重大案件,最高检充分发挥业务领导作用,先后指导地方办理了涉八省份违规转让房产民事虚假诉讼专案、辽宁谭某集团涉黑涉恶民事虚假诉讼专案等一大批案件,多名参与虚假诉讼的不法行为人受到依法严惩。 他介绍,2023年4月,最高检还印发了典型案例,推动各地探索开展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监督工作。目前,不少地方检察机关通过案件办理、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等方式,与仲裁委、公证机构建立虚假诉讼联防机制,助力预防整治利用仲裁和公证进行虚假诉讼的违法行为。 冯小光指出,民事执行是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一项重要执法工作。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重点对不当终结本次执行、消极执行、不依法采取保全措施或者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等严重侵害当事人实体和程序权利的违法行为,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并注重运用类案检察建议,提升整体监督效果。 他说,2023年,最高检持续推进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走深走实。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7.4万余件,提出检察建议6.1万余件,法院同期采纳率94.3%。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案件6.79万余件,提出检察建议6.24万余件,法院同期采纳率93.6%。各地民事检察部门积极开展民事审判程序违法和审判人员违法监督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4年2月6日 10:04 PM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严打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

中国最高检:严打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严打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坚决惩治金融腐败。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星期四(12月28日)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在刑事检察方面,意见提出,重点加大惩治金融风险高发领域金融犯罪力度,突出打击各种名目非法金融活动,持续加大对洗钱及其关联犯罪的追诉力度,依法妥善处置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坚决惩治金融腐败犯罪,以精准有力的刑事追诉惩治金融犯罪、震慑金融犯罪、预防金融犯罪。 在民事检察方面,意见提出,高质效办理金融领域民事监督案件,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砍头息”“套路贷”等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着重加强民事执行监督,强化民事检察与刑事检察的有序衔接,加大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维护公平诚信的金融市场秩序。 在行政检察方面,意见提出,结合刑事案件办理,积极推进与行政机关“反向”衔接工作。 在公益诉讼检察方面,意见提出,围绕国有金融财产保护、金融账户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涉金融领域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金融行业反垄断等法定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并积极探索拓展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公益司法保护。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各级检察机关将扎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法治保障。 2023年12月28日 1:40 PM

封面图片

最高检修订《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自12月28日起实行。相比现行2013年版:

最高检修订《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自12月28日起实行。相比现行2013年版: 新增规定:血酒精含量不满150mg/100mL的、急救伤病人员等紧急情况驾车的、挪车停车等短距离接替驾驶的,且不具有从重情节,可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予立案起诉,相应由公安机关吊销驾照,并罚款或行政拘留。 补订了若干从重和不适用缓刑的情节,包括血酒精超过180mg、二年内曾被查获酒驾、五年内曾涉危险驾驶犯罪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挂牌督办山西吕梁火灾事故

中国最高检挂牌督办山西吕梁火灾事故 中国山西省吕梁市一煤矿办公楼上星期四(11月16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至少26人死亡。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星期一(20日)决定对事故挂牌督办,要求准确查明各方责任,依法惩处相关犯罪,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矿联建楼上星期四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已致26人死亡,住院治疗34人,门诊留观四人。目前,吕梁市公安局离石区分局已对相关责任人员立案侦查,该案正在侦查中。山西省检察机关应邀参与此次事故调查。 为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安全生产刑事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最高检对山西永聚煤矿火灾事故案挂牌督办,要求山西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协同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准确查明各方责任,夯实案件证据基础,依法惩处相关犯罪,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同时强化溯源治理,助推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和综合治理。 中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上星期五(17日)决定对事故查处进行挂牌督办,依法依规查清事故原因和严肃追责。 中国公安机关已就此事故,对包括涉事煤矿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在内等13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事故发生当天,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并严肃追究责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搜救失联人员,尽快查明事故原因。 受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委派,率国务院有关部门于星期四下午紧急赶赴山西省吕梁市,指导永聚煤矿办公楼火灾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2023年11月20日 8:23 PM

封面图片

最高检: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

最高检: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 最高检3月9日发布《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白皮书介绍,2023年,检察机关强化民事检察监督,积极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高质效办理涉金融民事纠纷案件。检察机关加强对借贷纠纷和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案件的监督。近两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受理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民事纠纷类案件4800余件,提出抗诉24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70余件。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职业放贷人、“砍头息”“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的审查,强化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维护公平诚信的金融市场秩序。 标签: #金融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中国最高检、国家外汇局联合出手: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

中国最高检、国家外汇局联合出手: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 5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公开发布6件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典型案例,聚焦外汇领域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办案规则,依法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这批典型案例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聚焦当前困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衔接的管辖难题,做好示范引导;二是强化对外汇违法行为的全方位打击,形成有效震慑;三是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推进反向衔接常态长效。 “此次发布案例,重点警示社会公众,不要贪图一时之利,利用正常跨境经贸往来中积累的资金和客户资源等,协助地下钱庄团伙从事非法买卖外汇经营活动,或为地下钱庄团伙非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此类行为属于非法经营犯罪的共犯,即使符合刑事不起诉条件,也将被追究行政责任,将被处以行政罚款。”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称。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外汇交易日益活跃,但伴随而来的非法买卖外汇活动,严重威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检察机关和外汇管理部门加强协作配合,精准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同时,检察机关联合外汇管理部门深化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在个案办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尺度、示范程序衔接路径,防止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因“不刑不罚”产生监管漏洞,形成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治理闭环。 此次,两部门发布的典型案例对加强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意在帮助社会公众提升合法使用外汇的意识。”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表示,社会公众买入和卖出外汇应在取得外汇业务资格的银行等机构办理。 在规定场所以外买卖外汇,扰乱外汇市场交易秩序的,属违法行为。非法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未达到刑事追责标准的,依法应追究行政责任。 此次典型案例还有利于构建外汇管理部门与地方检察机关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表示,两部门坚持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的理念,严厉惩处恶性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同时惩教结合,秉承过罚相当的原则,共同做好刑事司法程序终结后的“后半篇文章”,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等要求,在事前、事中、事后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外汇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工作顺利开展,完善外汇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确保精准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欢迎订阅东南亚大事件频道 @HH9915 欢迎投稿爆料: @HFH179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