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热读 一度被边缘化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凭借自身影响力重新活跃起来,成为中国政府高层近十年未见的一股潜在制衡力量。李克强

#本周热读 一度被边缘化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凭借自身影响力重新活跃起来,成为中国政府高层近十年未见的一股潜在制衡力量。李克强不仅在力促习近平回调一些引导中国远离西式资本主义并部分导致中国经济放缓的措施,他还正尝试在物色自己的接班人选上发挥影响力。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彭博:回顾李克强政治生涯的崛起与沦陷

彭博:回顾李克强政治生涯的崛起与沦陷 作为共产党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随着习近平加强对政府的控制,李克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总理职务在政治地位和直接权威方面都失去了往日的威力。 李克强在卸任总理几个月后突然去世,这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股悲痛之情。 十年间,李克强担任中国第二号人物,成为继习近平总书记之后首位拥有经济博士学位的总理,他以自由经济愿景引领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他的政治生涯于去年三月结束,当时习近平将他替换为亲信李强,作为领导层的一部分进行了人事调整。 李克强是共青团成员,曾是前总理温家宝的得力助手,也被视为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门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派往出生地安徽省农村工作,几年间从事体力劳动,同时担任单位党支部书记。 他曾担任河南和辽宁两省的党委书记。在河南省,他的任期既伴随着强劲的经济增长,也伴随着因污染血液捐献引发的HIV爆发等丑闻,影响了该省农村居民。在辽宁,李克强因利用电力消耗、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等高频指标来代表经济增长而闻名。后来,《经济学人》还创建了“李克强指数”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 在2012年输给习近平争夺党领导职位后,李克强建立了一个基于简化繁文缛节和减税的政策平台。在随后一年的全国人大上,他承诺减少国家权力,称“错误地安插在政府上的手应该被市场的手所替代。”在他的任期早期,他打击奢侈支出,以遏制依赖投资的经济。 李克强在疫情期间负责经济工作,频繁督促地方官员在防疫措施和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立场似乎与习近平的“清零”疫情政策相悖,引发了两位领导人之间的分歧猜测。 作为亲民形象的代表,李克强在访问受洪水侵袭的重庆后受到中国社交媒体的称赞。在线上流传的照片显示他站在泥泞中,检查庄稼。另一个广受欢迎的经济政策是缩小国内贫富差距。 来源:

封面图片

中国人哀悼李克强,也哀悼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

中国人哀悼李克强,也哀悼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 周五,68岁的李克强去世,引起了网民的自发哀悼。李克强担任总理长达十年,是中国的“二把手”,直至今年3月。 在许多中国人当中,李克强的去世激起了对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怀念:那是一个经济前景更好、对私营企业更开明的时代。 李克强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权力最小的总理。他的逝世所引发的悲痛反映了公众对一个已被抛弃的改革与增长时代的失落情绪,以及生活在毛泽东以来作风最专制的领导人治下的中国,人们所感受到的深切无力。 在多家社交媒体网站上广泛流传的一篇文章称,许多中国人在李克强身上看到了自己“十年间苦苦支撑却节节败退”。人们还列出了李克强最著名的发言:“有权不可任性”和“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被分享最多的内容是李克强承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将继续敞开的短视频:“黄河长江不会倒流。”部分视频发布不久后被删除或无法转发。 人们贴出了他在2020年1月新冠病毒肆虐武汉之时访问这座城市的照片。直到近两个月后最初的疫情已得到遏制,习近平才姗姗来迟。他们贴出了李克强探望洪水和地震灾民的照片。与习近平远离受灾现场的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封面图片

李克强病逝消息震惊舆论 生前视频和语录被热转

李克强病逝消息震惊舆论 生前视频和语录被热转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突然病逝的消息震惊舆论,不少中国网民惊呼“难以置信”,李克强生前的视频和语录也被热转。 中国央视新闻星期五(10月27日)早上播报李克强在星期四(26日)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星期五凌晨0时10分在上海逝世的消息。微博“李克强同志逝世”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首位,截至上午10时,阅读量已突破10亿,相关微博转发量超过24万次。 不少中国网民留言“太突然了,难以置信”“他还这么年轻”,表达惊讶之情。一条今年3月发布、总结李克强10年政府工作的视频也被转发近5万次,有网民在转发时引述李克强的经典语录,如“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还有网民发帖称,李克强是星期四在位于上海浦东的东郊宾馆游泳时突发心脏病,就近送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这个消息未得到权威机构证实。 享年68岁的李克强是安徽定远人。他早年作为知青下放农村,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北大团委书记并入选共青团中央常委。 1983年,28岁的李克强出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当时主持团中央工作的胡锦涛领导下工作。1985年,30岁的李克强出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 1993年,38岁的李克强出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正部级高官。1998年至1999年,李克强出任河南代省长、省长,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省长。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胡锦涛出任中共总书记,李克强升任河南省委书记。2004年,李克强调任辽宁省委书记,一度被视为中国最高职务接班人的热门人选。 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李克强从中央委员直接升任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李克强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二,隔年3月开启为期10年的总理生涯。 李克强在他出任总理后的首次记者会上曾频出“金句”,包括“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等。 ... 2023年10月27日 10:30 AM

封面图片

分析: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稳定有贡献 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值得参考

分析: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稳定有贡献 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值得参考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今天凌晨在上海逝世,受访学者分析,李克强过去十年任内面对中央服从但仍敢言,对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具有贡献。特别是他过去提出的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现在,值得官方参考。 央视新闻今天上午证实,李克强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李克强出生于1955年7月,是安徽定远人,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具有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在2007年中共十五大时升任政治局常委,次年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成为正国级领导人;2012年连任政治局常委,次年升任国务院总理。 2012年到2022年期间,在政治局常委中,李克强的排名仅次于总书记习近平。 李克强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期间,提出“放管服”的简政放权改革,也曾主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给地摊经济一定的空间。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受访时分析,李克强是技术官僚出身,担任总理时提出的经济政策主轴是“稳定中求发展”,也被称为“李克强经济学”。 他认为,李克强对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具有一定贡献,而在过去十年来,面对中共中央高度集权,李克强则是“服从但敢言”。 例如,2020年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脱贫”政策取得重大成就之际,李克强就在两会记者会上直言,中国大陆有六亿人口每个月收入只有人民币1000元(约188新元)左右,引起各界关注。 赵春山指出,大陆现在面临许多结构性经济问题,决策者也已体认到这一点,开始出现政策调整,而李克强过去所提出经济要稳中求进、解决贫富差距等政策路线,如今也更值得官方参考。 2023年10月27日 12:54 PM

封面图片

清明时节,在李克强故居和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又出现自发献花的人潮,虽然官方极力阻挠民间借清明节悼念李克强,依然无法从民众心中抹去

清明时节,在李克强故居和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又出现自发献花的人潮,虽然官方极力阻挠民间借清明节悼念李克强,依然无法从民众心中抹去李克强,对于中共政治人物来说,这是 罕见的现象,即使是主政中国更久的江泽民死了,也无法赢得如此之多来自民间的花朵。 李克强作为共青团系标志性人物,本身就具有某种悲剧色彩,十年总理当得极为窝囊,政治上毫无建树,经济上狼狈不堪,即便如此,民间依旧出现自发的纪念浪潮,这位看上去 如同街坊大哥或邻家兄弟一样的总理刚卸任,就莫名其妙猝死,这种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力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面临类似的遭遇。 眼泪不廉价,人们纪念李克强,是在纪念一个失去的时代,也借此表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从李克强身上还能感知到人性的余温,这很重要,大凡有党性的人早就泯灭了人性,无能是他发自内心还是出于表演,李克强不多的纯朴言论,还是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 如"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国家才能好"、"全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农民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等, 这些纯朴的话语远胜过那些假大空的说教。 李克强干了十年总理,真正拥有总理权力的时间不过八个月。2013年3月,李克强上任,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亲自兼任组长,这意味著国务院的权力被高度分化,李克强被边缘化。 上任之初,李克强很想撸起袖子加油干,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不仅无权,连身边的人都保不住,而且还一次又一次被伤害被羞辱,他不得不陷入自嘲之中。 李克强在党内并没有背景,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佼佼者,这一切源自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因而李克强毕生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心心念念。2015年1月,他来到深圳,向邓小平铜像献花。 说不改革开放,中国祇有死路一条。2022年8月,他又来到深圳向邓小平铜像献花。 饱含深情的说,黄河长江不会倒流,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不管有什么样的复杂情况,中国改革开放还是要继续往前推进。 卸任前几天,李克强来到国务院发改委,寄予发改委的同仁,希望大家牢牢记住,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 接著李克强跟国办的所有工作人员告别,对在场的人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在干、天在看,苍天有眼啊」!

封面图片

中国发布李克强逝世讣告

中国发布李克强逝世讣告 中国官方星期五(10月27日)发布关于前总理李克强逝世的讣告。来自央视新闻的全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3年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李克强同志,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追求进步。1974年3月起,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至1978年3月任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负责人。1982年2月起,李克强同志先后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少工委主任。1993年3月起,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考虑和安排团的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1998年6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提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在全省上下形成发展共识,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12月起,李克强同志历任辽宁省委书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提出并组织实施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等民生工程,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08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建设、卫生方面工作。他协助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医改工作的重心,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轮驱动”。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012年11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同月起任国务院党组书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着力完善宏观调控,注重预调微调,注重定向调控。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2017年10月,李克强同志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又一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并担任国务院党组书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进、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担任国务院总理后,李克强同志还先后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在科技、教育、生态环保和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等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新冠疫情发生后,李克强同志担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李克强同志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他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投资、科技等重点领域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李克强同志对人民群众饱含感情,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3月,李克强同志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坚决拥护和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定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李克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李克强同志永垂不朽! 2023年10月27日 6:3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