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局加大对间谍活动的打击力度,苏州一家法院对梁成运作出有罪判决,对其判处无期徒刑。

随着当局加大对间谍活动的打击力度,苏州一家法院对梁成运作出有罪判决,对其判处无期徒刑。 78岁的梁成运持有美国护照,同时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当局未说明对他的具体指控。上个月,中国批准了《反间谍法》的修订,扩大了可能使外国人入狱的活动种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华府要求太空企业警惕中俄间谍活动

华府要求太空企业警惕中俄间谍活动 美国反间谍机构要求美航天工业警惕中国和俄罗斯情报机构试图窃取研究成果和商业机密,推动当地航天项目的企图。 路透社星期五(8月18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NCSC)和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AFOSI)发布一份长达两页的报告称,有不明外国实体正在利用网络攻击,以及通过合资和收购进行战略投资等手段,获取进入美国航天工业的机会。 美国一名反间谍官员星期五说:“我们预计,美国经济的这一新兴领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和俄罗斯是外国情报机构对美国航天工业的主要威胁之一。” 长期以来,外国间谍涉嫌窃取美太空机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反间谍官员,随着美航天工业斥资数十亿美元开发新型火箭和其他技术,这已成为当局优先考虑的问题。 当局在报告中警告各航空企业须警惕他国的设施访问请求,以及在会议上收集机密信息的企图。报告还说,个别员工有可能会被外国势力招募,招募方式包括提供出国旅行或顾问工作,以及支付专有信息费用。 报告敦促各航空企业若积极与美空军情报局保持联系,持续追踪“特殊事件”,建立“内部威胁”计划,作为审查敏感职位人员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美国当局一再指控中国黑客试图窃取美国的航天技术,包括入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和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计算机,以及众多涉及航空、航天和卫星技术的公司。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将修反间谍法歪曲为泛化国安是贼喊捉贼

中国国安部:将修反间谍法歪曲为泛化国安是贼喊捉贼 中国国安部批将修订《反间谍法》歪曲抹黑为中国“泛化国家安全”,是典型的以己度人、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 中国国安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星期一(10月23日)发文称,今年4月《反间谍法》修订通过以来,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绝大多数声音尊重和支持中国正当的立法活动,但其中也有一些误读,甚至是恶意攻击抹黑。 为正本清源、以正视听,中国国安部对一些典型的错误言论予以回应和驳斥,推动各方正确理解新修订的《反间谍法》。 文章指出,2014年《反间谍法》由1993年《国家安全法》更名而来,这次修订实质是30年来的首次修改完善。2023年修订《反间谍法》则是对原法的必要补充完善。 文章解释称,过去30年,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一段时期以来,针对中国的间谍窃密活动严峻复杂,手法更加隐蔽。原《反间谍法》面临着间谍行为界定不清晰、防范制度不健全、执法措施不完善等不适应的突出问题,亟需因应形势变化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反间谍法律制度。 针对被指频繁修法是“泛化国家安全”,中国国安部反驳,阶段性修改反间谍相关法律制度是各国通例。 文章还指出,中国坚决反对将经贸、科技等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近年来,美国打着“法治”的幌子,披着“国家安全”的外衣,对正常经贸往来、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等进行遏制打压,炮制所谓“中国间谍案”。 文章提到,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12月的刊文指出,2018年以来美国司法部发起“中国行动计划”,77 起案件中近九成针对华裔人士,七成以上不涉及经济间谍指控,还有大量案件没有或无法结案。 文章最后强调,将修订《反间谍法》这一正常立法活动歪曲抹黑为中国“泛化国家安全”,是典型的以己度人、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 2023年10月23日 12:03 PM

封面图片

中国当局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等为由,拘留了一名日本安斯泰来制药集团的员工。

中国当局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等为由,拘留了一名日本安斯泰来制药集团的员工。 据有关人士透露,该名50多岁的男子在中国工作的时间前后共计约20年,是一位熟知当地情况的外派人员。因工作变动,他原本打算3月回日本。但启程当天,从住宿的酒店乘车出发后就失去了联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7日称,“这名日本公民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反间谍法”。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27日说,中国通知日本大使馆被拘留一事,日本政府正在寻求领事会见并希望该公民能早日获释。 自中国2014年实施反间谍法以来,中方以“参与间谍活动”为由拘押日本人的情况接连不断,但审判以非公开形式进行,对于被拘押的日本人因何种行为触犯了法律,中方并没有公布。 此外,中国当局20日关闭了美国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团北京办事处,并拘留了5名中国籍员工。对此,毛宁27日表示,经向有关部门了解,有关公司涉嫌非法经营罪。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NHK,中国外交部)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安部:网络已成境外间谍活动的重要阵地

中国国安部:网络已成境外间谍活动的重要阵地 中国国家安全部警告,网络已成为境外情报机关对中国进行间谍活动的重要阵地,这些境外机构持续攻击软件供应链企业,而掌握系统管理权限的人员成为首选目标。 中国国家安全部星期五(2月16日)通过微信公众号以《网络间谍是如何有机可乘的?》为题发表文章,提出上述警告。 文章称,境外网络间谍近年利用中国重要单位安全防范不到位、工作疏忽、贪图便利等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攻击中国境内重点要害单位、部门、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并建立隐蔽传输通道,持续窃取重要敏感数据,危害数据安全、网络安全。 文章举例,“某军民融合企业”的多个系统因软件更新不及时,存在高危安全漏洞,被境外网络间谍发现并利用,植入木马病毒,窃取企业重要生产业务数据及客户信息,危害中国军事装备技术发展,进而威胁军事和科技安全。 文章称,境外网络间谍高度关注软件供应链企业,试图通过钓鱼邮件、网络探扫等方式,持续不断地攻击相关企业,并把掌握系统管理权限的运维人员作为攻击窃密的首选目标。 文章举例,某家具有较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大型国企,莫名出现凌晨传输加密流量至境外,且每次发往不同IP地址的可疑情况。国安机关经侦查证实,境外网络间谍以该公司网络出口设备、内网闲置设备为跳板,层层渗透到该公司核心内网,持续窃取该企业重要数据。 文章强调,反间谍安全防范重点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事项、场所、载体等的日常安全防范管理,采取隔离加固、封闭管理、设置警戒等反间谍物理防范措施;按照反间谍技术防范要求和标准,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 2024年2月17日 7:03 PM

封面图片

中国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将于本周六生效。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通报警告称,这部法律对间谍行为的定义模糊不清,给予中国政府

中国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将于本周六生效。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通报警告称,这部法律对间谍行为的定义模糊不清,给予中国政府更多权限获取和控制企业数据,可能会将原本被视为正常的商业活动变成犯罪行为。

封面图片

中国调查被控为美中情局从事间谍活动的某国家部委干部

中国调查被控为美中情局从事间谍活动的某国家部委干部 中国又披露了一起间谍相关案件。中国媒体星期一(8月21日)报道,中国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案,嫌疑人为某国家部委干部。 根据中国央视,这名干部名为郝某,今年39岁。报道称,郝某在日本留学期间,因办理赴美签证事宜与美驻日本使馆官员泰德结识,泰德通过请客吃饭、赠送礼品等方式与郝某逐步密切关系,并请郝某帮助撰写论文,承诺支付“稿费”,郝某答应泰德要求。泰德在美驻日使馆任期结束前,又将同事李军介绍给郝某,双方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报道提到,郝某留学期满前,李军亮明美国中央情报局东京站人员身份,对郝某实施策反,要求其回中国后进入核心要害单位工作。郝某表示同意,与美方签署了参谍协议,接受美方考核和培训。 报道说,郝某回中国后,按照中情局要求设法进入中国某国家部委工作,在境内与中情局人员多次秘密接头,提供情报并收取间谍经费。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侦查发现郝某间谍活动后,依法对其开展审查。目前此案正在侦办中。 在中美博弈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去年的中共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单独成章,显示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共重中之重的大政方针。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5月也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 中国《反间谍法》今年7月施行后,官方密集造势。国安部8月1日和2日连续发布题为《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和《依法惩治间谍行为与尊重保障人权并重》的文章,提出要增强全民反间谍安全防范意识和国家安全素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