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试用「移动测绘系统」验收单位 冀提升效率

房屋署试用「移动测绘系统」验收单位 冀提升效率 为提高验收公营房屋效率,房屋署与服务供应商合作研发,将一套过往只应用于室外的验收技术,扩大至室内单位验收。有关技术名为「移动测绘系统」,由一名操作人员挂上一部配备全景拍摄功能的移动装置,只要在单位内行走,装置上的激光雷达便可将单位量度扫瞄,并以立体数据模型呈现。房屋署表示,较以往一层二十个单位需要至少两人、花数小时去完成扫描,现时利用新技术,需时只须大约30分钟;署方指有关技术仍在试验阶段,本月会在鲤鱼门公屋地盘试用,通过验证才会正式应用。 2024-02-13 18:19:5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房署研发「移动测绘系统」验收单位提升效率 检视高空位置更安全

房署研发「移动测绘系统」验收单位提升效率 检视高空位置更安全 为提升验收公营房屋效率,房署与服务供应商合作研发,将一套以往只应用于室外的验收技术,扩大至验收室内单位,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包括量度尺寸大小及工艺质量是否符合合约要求。房署创新科技总监姚勋雄表示,这套技术名为「移动测绘系统」,人员只要将测绘机套在身,再行入公屋单位,大约1至2分钟就可扫瞄和全景拍摄,收集到的数据会制成虚拟立体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便可掌握单位情况,较以往验收需时10至15分钟,大幅提升效率,以完成验收一层20个单位为例,现时只需30分钟左右,以往则要数小时。他又说测绘系统可连接到电脑或其他流动装置,人员可遥距了解或覆核单位,如发现有质量瑕疵,可以修复,在检视高空位置时亦相对安全。但姚勋雄表示,技术仍在试验阶段,本月会在鲤鱼门公屋地盘试用,通过验证才会应用,每部测绘机在扣除建造业议会的津贴后,约需20至30万元。 2024-02-13 08:51:05

封面图片

罗冠聪母亲公屋被收回 港房屋署:曾出现欠租违反租约

罗冠聪母亲公屋被收回 港房屋署:曾出现欠租违反租约 前香港众志主席罗冠聪的母亲的公屋单位,据报已经被香港房屋署收回,原因是该单位曾出现欠租和违反租约的情况。 《星岛日报》和东网等港媒星期天(6月16日)引述不具名消息称,罗冠聪母亲位在东涌逸东(一)邨的公屋单位被房屋署收回。房屋署随后回复媒体查询时证实有关消息,称有关单位曾出现欠租和违反租约的情况,署方今年3月发出迁出通知书终止有关单位的租约,并在6月完成相关程序后收回单位。 房屋署进一步说,在一般情况下,在收回空置的公屋单位后,该署会在完成翻新工程后编配予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明报》星期天到上述单位外观察,发现单位铁闸上有铁链;门外贴有房屋署的告示,称单位在6月3日已被收回,但屋内仍有多项物品,包括电视机、冷气机、冰箱等电器,也有多袋杂物。 香港政府上周三(6月12日)首次引用《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俗称基本法23条),对包括罗冠聪在内的六名涉嫌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而流亡海外的港人,撤销他们的特区护照并禁止市民向他们提供资金。 去年7月,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曾把罗冠聪的父母和兄长带回警署问话,他们之后都获准离开。 该处去年7月悬红100万元(17万新元)通缉八名涉违反《香港国安法》的港人,当中包括罗冠聪。 2024年6月17日 8:34 AM

封面图片

鸭脷洲邨一名居民隐瞒拥有物业罪成获缓刑 单位被房署收回

鸭脷洲邨一名居民隐瞒拥有物业罪成获缓刑 单位被房署收回 一名公屋居民因虚假陈述没有拥有香港住宅物业,被判监禁两个月,缓刑12个月,房屋署已向有关租户发出迁出通知书,收回该公屋单位。这名居住于鸭脷洲邨的公屋居民,在2022年填写入息及资产申报表时,申报并无拥有香港住宅物业。其后房署调查揭发,该居民案发时全权拥有一个位于荃湾的住宅物业。该居民因明知而作出虚假陈述,违反了《房屋条例》,并于本周二在东区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房屋署严正提醒所有公屋住户,作为厘定租金以及审核续住公屋资格的基础,住户必须准确填写入息及资产申报表。 2024-05-16 17:18:23

封面图片

运输署:小巴佩戴安全带侦测及警示系统没备存资料功能

运输署:小巴佩戴安全带侦测及警示系统没备存资料功能 运输署去年9月起,规定所有首次登记的公共小巴须按经修订的公共小巴发牌条件,安装符合运输署指明规格的佩戴安全带侦测及警示系统。署方说,有关系统没有备存资料功能。运输署回复查询时表示,在公共小巴上测试乘客佩戴安全带的侦测技术,及提示乘客佩戴安全带的装置,包括以液晶显示屏显示座位是否被占用、安全带使用状况和以广播形式提醒乘客佩戴安全带,结果显示技术可行,能加强公共小巴乘客佩戴安全带的意识。署方经咨询业界和相关持份者后,提出有关修订。署又说,会对已安装系统的公共小巴进行车辆检验,检查有关系统是否已按要求安装妥当。有关公共小巴亦须进行年检。 2024-03-12 19:16:35

封面图片

房署新一轮申报暂收6万8千份申报表 约300户主动交回单位

房署新一轮申报暂收6万8千份申报表 约300户主动交回单位 房屋署新一轮公屋住户物业及居住情况申报涉及约25万租户,须于本月底前交回填妥的申报表。房屋署署长罗淑佩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截至本月17日,共收回约6万8千份申报表,仅占27%。当局收回申报表后,会到土地注册处配对调查,罗淑佩透露,初步约300户已主动通知愿意交回单位。罗淑佩表示,考虑逐步加强物业管理及保安公司举报滥用公屋,认为举报功能有成本效益及成效。由去年第三季至上月底,分别收到28及8宗成功个案,令房署收回单位,有关公司在下次投标时已加分。罗淑佩又说,最新公屋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7年,展望未来两年感到乐观。她说,之前一段时间的平均轮候时间反复,但之后有不少新落成公屋单位,包括屯门、东涌、观塘、古洞北及粉岭北等,大部分位处新界,地盘较大、单位量亦较多,加上简约公屋陆续落成,肯定可以改善公屋轮候时间。她有信心于2026/27年度可达至本届政府的4.5年的轮候时间目标。她说香港整体公营和私营房屋是七三比,当公屋轮候时间一直有持续改善,便可以全面检视公私营比例是否有调整空间,为市民提供多一些资助出售房屋。 2024-05-26 16:22:59 (4)

封面图片

1.统筹推进跨行业规划衔接和标准落实。各地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1.统筹推进跨行业规划衔接和标准落实。各地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推动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基站、机房等相关设施选址布局和配建要求应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当中予以统筹保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电力设施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建设,保障移动基站等设施的电力供应。统筹推动《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落实,做到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未验收合格建筑物严禁接入公用电信网。 2.保障重点场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各地教育、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城市地铁等公共交通服务单位,重点商超、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业主单位,政务中心、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学校、乡镇农村等运营管理单位和基层单位,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向移动通信基站、光纤宽带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预留空间,鼓励各单位所属设施资源免费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提供建设运维便利,确保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 3.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用能保障。支持各地供电企业加强与基础电信企业和铁塔公司等协作,超前配置电力容量,对重要通信设施实行多路市电保障,对具备条件的5G基站加快转改直进程,对符合条件的5G基站实施电力打包直接交易,降低5G用电成本。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开展网络绿色化改造,加快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推广,降低基站功耗。推动地方在电力设施新建和扩容建设中,简化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 (四)推动“能力升格”,促进监测评测水平提升 1.完善网络质量评测体系和监测能力。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加快开展面向应用的端到端网络质量评测标准体系研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持续完善全国移动网络质量感知平台功能,形成网络质量全域感知、重点场景问题告警和重点业务质量监测等能力;探索建立网络质量评测仪器仪表等工具的认证机制,加快相关工具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提升各类工具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2.强化通信网络抗毁能力。基础电信企业加强网络运行监控,优化相关网管系统功能,实现网络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网络性能动态管理、网络故障自动定位及时处置。持续优化通信设施选址布局和通信网络多路由冗余保护。修订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在灾害多发地区建设超级基站,提升灾害多发地区通信设施建设抗灾等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各地通信管理局结合实际,联合省级和地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地方基础电信企业和铁塔公司与医院、高校、交通、市政、文旅等单位共同建立“信号升格”工作会商机制,制定本地区信号升格具体落实方案,形成协同推进合力。 (二)强化任务落实。各地通信管理局完善工作流程,建立工作台账和需求清单,加大推进力度,特别是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相关行业迫切需要的重点场景网络需求,主动开辟“信号升格”快速通道,组织予以优先保障,加大资源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对通信基础设施“进场难、入场贵”问题突出的重点场所,经积极协调仍无法解决的,要及时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有关信息。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调研摸底,组织相关重点场景运营单位主动提出需求清单,定期反馈地方通信管理局,并协调加强场地、管道、电力等资源要素保障,合力推进网络建设。相关建设单位要深化共建共享,统筹集约建设、保障公平进入、推进跨行业共享,确保工程质量。 (三)组织评测发布。持续推进全国范围移动网络质量评测,开展信号“星级”评定和发布工作。各地通信管理局组织评测工作下沉,扩大评测范围,丰富评测场景,通过现场路测、布放定点测试设备、互联网应用数据监测等方式,形成常态化监测评测能力和工作机制。各地通信管理局适时公开发布重点场景移动网络信号覆盖评测结果,树立先进典型和示范标杆,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四)注重成果运用。综合运用监测评测、实地走访、用户调研等方式,对各地、各企业、各场景开展“信号升格”成效进行评估,遴选一批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电信企业、行业单位、互联网应用企业及网优工程师等,树立先进典型,推广优秀经验。国务院国资委在相关考核中,统筹考虑相关中央企业“信号升格”推进对效益影响等情况。各行业主管部门在相关评价中,统筹考虑相关行业单位“信号升格”推进成效情况。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在相关考核中,统筹考虑各地公司 “信号升格”推进落实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自然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文物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27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